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皇帝轻笑着翘起了腿:“老六这一次出京办差,做得很是不错。大长了我天朝的威风,让英人终于同意在见朕的时候,行单膝下跪之礼。”
    静皇贵太妃双手合十,颂祷了一声:“阿弥托福,祖宗保佑。”她说:“其实,这还是皇帝龙目无差,平日里教导有功,再加上他肯上进,有孝心。”
    这样的话皇帝听得多了,也不会很当回事,当下继续说道:“老六总还是年轻人,平时偶有细行不谨之举,儿子还是很看着他的。只要他肯于为国出力,朕自然也会曲予优容,不让他的才华埋没。”
    他又说:“便如同这一次办差吧,他就做得很好,朕满意,天下臣民满意,待到日后,携英使进京之后,朕还要大大的封赏于他。”
    “皇上肯用他,那是他的福气。至于什么封赏,他做奴才的,想来也万万不敢承受。”
    皇帝不置可否的一笑,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转而看向坐在一边静悄悄的一众嫔妃,无奈的苦笑了一下:“儿子来的真是不合时宜。刚才进来的时候,还是有说有笑,怎么我来了,你们倒不说话了?”
    叶赫那拉氏思路极快,看得出来皇帝今天的心情很好,说话也就略脱了上下尊卑的痕迹:“我们姐妹几个来探望太妃,本是聊一些风俗趣闻来给老人家开心。主子爷来了,谈得都是正经事,祖宗有成法,奴才们不敢插言。”
    皇帝心中佩服。这样的一番话其他人不能、不敢、也不会说出来的。甚至连想,怕也是想不到的。可见她能够名垂青史,不是没有来由的。果然是胸中大有丘壑!
    想到这里,展颜一笑,说道:“既然是说一些风俗趣闻,儿子也给太妃说一个趣事,博老人家一粲。”
    “皇帝要说什么?”
    “就说一个好笑的吧?”皇帝想了想,开口说道:“从前有个书生,进京赶考,身边带着一个书童。这个书童嘴很笨,总是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有一天,刮起了大风,书生的帽子被风吹落,书童赶忙捡了起来,掸净上面的尘土递还给书生,还不忘加上一句:‘少爷,帽子落地了。’”
    一句话出口,殿中个个翘起了嘴角,都听出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皇帝却还是保持着一本正经的容貌,全然不理,继续给众人讲故事:“书生很生气,大声斥责:‘该死的奴才,怎么说少爷落地了呢?难道你是想让少爷此科场中蹭蹬,落地南返吗?记住,若是再有此事,也只能说少爷及地了!’”
    “书童这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很是失悔。于是,一路上再也不敢说话,便是再有大风将少爷的帽子吹落,也只是把帽子捡起来递还,口中不敢再发一言。”
    众女知道故事不会就这样结束,静悄悄的听着:“到了晚上,主仆两个投宿客店,书童想了一个好办法,找来两根布带,缝在帽子下面,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把帽子交给少爷,将布带在颔下系牢,便是再大的风也不用怕了。”
    “少爷心中高兴,很是夸赞了书童几句,不合书童又多了句嘴:‘这一回,少爷再也及不了地了。‘”
    最后一句话出口,不但老太妃完全忘记了仪态,失声大笑起来,就连一边随侍的宫婢、太监也无不掩口。

第140 天子脚下
    四月二十七,奕欣陪同伯明翰一行人从天津抵达北京。
    他们从崇文门进城,两扇三丈三尺高的朱漆大门大开,载铨带领陆有恭、肃顺等在门下,见一行人近了,轻打马蹄袖跪了下去:“奴才,给王爷请安!”
    “是定王啊?”奕欣知道,对方这一次到城门口迎接是奉旨而来,不敢怠慢:“快快起来吧。”
    载铨请安站起,把雪白的袖面向上挽了挽,拱手一笑:“王爷出京归来,一路辛苦了。”
    “不敢,本王奉皇上旨意,出京与英人商谈进京事宜,总算得祖宗保佑,英人顺应天意,总算是不负皇上所托。”
    “这几位就是英国来使了吧?”载铨的目光中满是新奇之意,“果然与我天朝人物殊不相侔呢!”
    “我来介绍……”奕欣和伯明翰等人相处多日,已经见怪不怪,当下为双方做了介绍:“E^TOOUR
    TRY。”
    谁也没有想到,载铨居然能够结结巴巴的说几句英文,弄得奕欣和伯明翰等人同时一愣:“您……会说我们的语言?”
    “…………”这一次,载铨却不知所谓了,眨眨眼,一副有听没有懂的神色,还是通译给他们做了翻译,他才笑了:“这几句话是我朝皇帝陛下交给我们的。为想向英国特使先生表示我们的欢迎之意。”
    “非常感谢您。尊敬的先生。”
    在城门口谈了几句,众人举步入城。崇文门税吏之可恶天下第一,对过往商客无不多方刁难,这一次却已经得到上风指示,不但不敢留难,相反的一个个仪容整肃,拱手相送,倒让伯明翰觉得北京城确实不愧为中国的首都,见微知着,只是看这守门的兵丁的仪表,就可以想见清朝官员的仪制了。
    为了表示对这一次英国来使的尊重,崇文门特别为之擦拭一新,黄铜的门钉看上去熠熠生辉:“这里叫做崇文门,北京城外围共有类似的城门十一座,不论从哪个门进入,都算是进入到我朝的首都了。”
    奕欣一路走来,一路为英使做着简单的介绍,用手指着远方东北方向一片人烟密集之所:“这里号称七牌三十七铺,是京中第一流繁华之地。诸如天仙庙,崇恩观,卧云庵,无量庵,崇恩寺,卧佛寺等地,都是百业咸集之所。”
    这一次麦华陀所能够掌握的语言就很难起到恰如其分的作用了,中方的通译孙以文担任起了沟通的工作,一路为英使解释着:“这一次特使先生的行程中也包括在以上地点的游览和观光,想来到时候,特使先生就可以亲身领略一番北京城的繁华胜境了。”
    “多谢殿下的美意。”伯明翰听着孙以文的翻译,很是谦恭的微笑答说:“第一次到贵国的首都来,真令鄙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了。”
    伯明翰没有撒谎,他真觉得有点震惊:只是从当年的文献中看到过对这个远方国家的描述,心中充满了好奇,这一次身临其境方才知道,原来,文字中的描述,连这里十分之一的景况也没有表述出来!
    陆有恭和肃顺带领九门提督府的兵役在道路两侧弹压着越来越多的民众,一个个伸长了脖子驻足观望,看着骑在马上招摇而过的英使,口中窃窃私语:“这就是张里正说过的英人吗?看啊?他们的眉毛真的是黄色的哩。”
    “唔,这等颜色的眉毛,是不是要犯忌讳啊?”
    一句话出口,引来周围笑声一片:“听朱小哥的意思,只是因为眉毛的原因,也要杀头的吗?”
    “这有什么?上一年,我看见一个,因为吃桔子吃多了,脸色发黄,我就过去问他:‘喂,你的脸色为什么这么黄?不知道这是犯忌讳的吗?’”
    “那个人对我说‘鹅是外乡来的,不晓得脸色黄也犯忌讳啊?’”
    “还是我好心肠,告诉他:‘这里是京师,事事都有讲究,像你这样的,若是给官府见到了,免不了带到堂上,弄不好就要皮肉受苦,还是赶快的离京,另谋出路吧。’”
    姓朱的生了好一张利口,把这段无可究诘的故事讲得很是引人入胜,弄得周围人都忘记了此来是观望英夷,只是回头望着他,一个劲的询问:“那后来呢?”
    “后来啊,这个外乡人对我千恩万谢,又送了我几两散碎银子,我到大酒缸,美美的享受了一遭。”
    众人一片大笑:“未免促狭得太过了!”
    那姓朱的青年男子摇头一笑:“这不过是玩笑之语,以博诸君一粲。朱某人从来不做那等有伤阴鸷之事的。”他说:“若是有人爱听朱某人说的小段,改日请到天桥来,我好好伺候您几场。”
    这一下周围人才听明白,原来此人是到这里来招揽生意来了!一时间笑骂之声大起:“你小子,长毛真是比猴儿都灵!”
    把伯明翰和他的随行人员安排在贤良寺住下,又带领几个人在管驿中转了一圈,做到熟悉环境,奕欣微笑着拱拱手:“特使先生,我要向您告辞了。”
    “殿下要到哪里去?”
    “我要到园子中向我朝皇帝陛下交旨……”停顿了一下,看伯明翰还是一脸的不明白,奕欣也知道,这样的事情几句话的功夫很难和他解释清楚,也无谓多费唇舌,回头吩咐:“英使远道而来,你们要好生接待。明白吗?”
    “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