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赫那拉氏要害被握住,星眸迷离,吐气如兰的**了一声:“皇上……”
    皇帝轻缓的将她搂在自己怀中,放倒在自己膝间,居高临下的望着她:“唔,朕的兰儿,可美得紧呢”说着话,他俯下头去,用力的噙住了她的唇瓣。
    军机处的章京都是快手,上谕当天就见了邸抄,旁的人也就罢了,只有一个肃顺,心里就不大是滋味了:好端端的差事突然就给夺了,而且其中没有任何的理由?虽然说左翼长的职务很辛苦,而且载铨时常在公事上刁难他,不过一年多来他倒也习惯了,此番突然去职,改任刑部——他对部务和大清律例是一窍不通,难免为那些汉人书吏暗中取笑,想来很是伤神。
    在提督衙门交卸了差事,对那些同僚等或真或假的恭贺之语、践行之请全然推拒,照例的具折谢恩完毕,然后命人备轿,到了巾帽胡同的郑王府,来见端华。
    端华是典型的旗下大爷,领着一个御前大臣的职分,每年干拿一份薪俸,任什么正事也不做,自从上一年肃顺在皇帝面前说的一番话大大的得罪了载铨之后,顺带的,连他也被载铨恨上了。两个人都是王爷,实际上,载铨不过是郡王,他却是正牌子的亲王,彼此身份有距,他反倒不及定王差事繁多,在皇上面前得宠。弄得两个人见面之时不尴不尬的,分外难过。
    这一次听门下人来报,把弟弟请到厅中叙话,总算是血亲弟兄,端华拉着他的手说:“老六啊,见过邸抄了?”
    “是,我已经见到了。”
    “不用搭理外面那些人满口喷粪离了九门提督府也好,左右做得也不是滋味,离了那里也好。”
    端华一番话说得词句凌乱,肃顺知道他就是这样的人,心里很感他的情,微笑着点点头:“今天来不是为了向哥哥诉苦的,只是为了交卸了公事,又没有到刑部报道,特地来和兄长盘桓一日。”
    端华点点头:“也好,今天就你我兄弟二人,好好的盘桓一番。”说着话,他传话给门上,凡是访客,一律挡驾,为的留肃顺深谈。在千本红白玫瑰、牡丹围绕的‘寒香馆’置酒款客,酒入愁肠,肃顺的牢骚到底忍不住了:“别的都还罢了,最教人忍不下的,是上谕上不说原因,有意要引人猜疑。听说载铨还替我跟上头讨情,这不是猫哭耗子吗?”
    “老六啊,不是我说你,当年的事情,你也确有失礼之处。”端华说完话,看弟弟脸色不对,思及前情,也很觉得有失宽厚,早知如此,当年肃顺君前奏对之前,你怎么不会拦阻一句了?当下便又说道:“而且啊,我怕,你还是得当心点。”
    “怎么?哥哥听说了什么?”
    “那倒没有。没有听什么人说什么,我只是这样想的。”
    “看在哥哥的面子上,载铨也未必敢赶尽杀绝吧?”
    这话的分量很重,是责怪他不能加以庇护的怨言。但端华有自己的难处,他本身就是个全不作为的亲王,载铨帝眷正隆,贸贸然进言,势必更引起载铨的警惕防备。自己此刻无拳无勇,一言一动,得要格外小心,才能长保尊荣。因而对于肃顺的怨言,唯有报以苦笑。
    肃顺看在眼里,恼在心中。他倒不是针对端华,而是对载铨。一年多的时间里,京城地面上安靖异常,其中有极大一部分都是他的出力,到最后,载铨还是不肯放过?一时间心中愤恚,更平添几分妒意:既然不想让我痛快,干脆,就撕破脸来干就不信你定王府真正是铁板一块,水泼不进,针扎不透?倒要碰碰看
    和端华又聊了几句,肃顺起身告辞。

第152节 纷繁复杂(加一节,第一卷终)
    第第一卷终)
    总署衙门一干受赏赍人等在遵义门外的军机值房守候,等待皇帝宣召。皇上于他们办差之事大为满意,各有赏赍,一个个脸上像飞了金似的笑逐颜开,只不过此地不宜喧哗,各自相见只是拱拱手,道声辛苦。
    过了一会儿,看赛尚阿等人身影从门口出现,远远的走过来,众人知道,军机处的见面结束,接下来就是他们了。果然,六额附景寿今天做带引大臣,笑呵呵的走近,先给奕请了安,站起之后说:“皇上宣召,王爷,列为大人,请和我进去吧。”
    “还请前面带路。”
    众人到了养心殿门前,有内侍挑起湘妃竹的门帘,大家鱼贯而入,在拜垫上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君臣大礼,口称万岁,然后伏地奏答:“你们上的谢恩折子朕看过了。此番赏赐本来是要奖赏你们为国出力,在和英人会商之时能够做到有理有节,大大的涨了我天朝的威风;不过更加主要的是要褒奖你们能够破除成见,不以蛮夷荒疏为推拒,更不以天下人,尤其是那般清流口中多出不敬之言为杯葛,于朕交卸的差事认真谨慎,朕很满意。所以才会有前几日赏赍之举,这一点是朕要说在前面的。”
    领班同见,奏答自然也是由他来说:“臣弟秉承皇上谕旨,自当谨慎从事。而与英人会商,乃是为我大清福祉谋的大事,臣弟便是受一些人的指责,为我大清天下计,也全当清风过耳,不值一哂之言。”
    “你们听见了吗?老六这番话说得在理。”皇帝毫不掩饰心中的赞赏之意,大声说道:“本年四月初八浴佛节,朕在圆明园九州清晏叫大起的时候,和杜受田说过的话,你们也知道吗?”
    “是,臣弟知道的。”
    “这便是了。现今的天下四方不是高宗时代的样子,我大清也不再是高庙成就‘十全武功’时候的大清了。四方蛮夷以发展科技为国本,种种奇技yin巧之物层出不穷,便是我天朝奉礼法,不以这等物事为新奇,却也抵不过对方船坚炮利,洞开我国门于一役吧?”
    “皇上所言甚是。臣弟此番奉旨出京,到天津外海之时也曾经见过英人此番北上所乘坐之快克轮船,果然是船坚炮利,反观我朝武备,虽不致年久失修,却也不堪大用。皇上着命臣弟与英人会商购买火炮之物,臣弟以为,实为增强我大清海防,保障我天朝边圉无后顾之忧的圣哲之见啊”
    皇帝微笑了一下:“你也不用拍朕的马屁。这一次叫你们过来是想告诉你们,未来的时候,总署衙门中事物将会越来越多,你们要认真的负起责任,特别是与夷人做会商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朕当初和你说过的话。明白吗?”
    “是。臣弟自当谨记圣言,不敢有片刻遗忘”
    “就这样,你们下去吧。”
    一行人跪安而出,下面要召见的就是刚刚才改调刑部左侍郎的肃顺。进殿之后躬身跪倒,行了大礼,只听御座上的年轻人问道:“肃顺,这一年来你在九门提督任上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尤其是此番英人入京之事,你更是办得妥善,这些,朕都是知道的。”
    一句话说完,肃顺眼眶立刻湿了。皇上知我,总算是这一年多来的辛苦没有白费在君前自然不能有恸哭流涕之举,不过他的声音也变得很难听了:“奴才能得主子爷一言褒奖,便是立刻身死,也能含笑地下了”
    皇帝笑了:“你起来说话。”
    顺赶忙擦了把眼睛,从地上爬了起来:“这一次改调你到刑部,一来是那里确实有缺,二来,你这个人啊,性情过于刚愎,有时候容易走极端,若是长期放你在兵马司衙门,和上官圆凿方枘,不论是于你,还是于旁的人,都是弊大于利。朕的话,你明白吗?”
    肃顺不是很明白。他为人相当的聪明,唯一的缺憾便是书念得少了点,于皇帝说的话半听半猜,也能够猜想出一个大概,赶忙第二次跪倒:“奴才为人秉性不堪大用,幸得皇上不以奴才粗鄙,量才使用。奴才感佩莫名。”
    皇帝倒给他的话弄得糊涂了,转念一想,知道他心情激荡之下语无伦次,倒也不以为忤,当下继续说道:“刑部掌管天下刑名,与你的这个性子倒也算是人尽其用,只有一节,到任之后不可鲁莽,特别是我大清刑律浩如烟海,卷帙众多,总要理清了头绪,方可有着手之处。”
    “是。奴才定当以绮静庵公为榜样,多方梳理,总要使事无扦格为归结。”
    “你年纪尚轻,又是那等肯于承担差事的,朕此番改调你到刑部,也是看中了你是可造就之材,若是在刑部能够做出一番成绩来,将来朕于你还有大用处。你不可自误误人。懂吗?”
    “是奴才明白了。万万不敢有负圣上所托。”
    用过了午膳,皇帝休息了一会儿,门帘挑起,有内奏事处捧着奏折进到暖阁中:“皇上,福建六百里加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