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役的差人,一拥而上,有人踢他有人骂,有人还想去掩他的嘴,却都让陆惺喝住了。
    “住手”他大声吩咐:“将犯人带上来。”
    这一下,四周的百姓都往里挤,那些差役个个变色,怕因此激出民变,于是有个花白胡子的刑房书办,赶紧上前向陆惺关照:“大老爷,莫在这里审”
    陆惺被提醒了,他是极明事理,懂得分寸的人。自己是监斩官,遇到这样的事,唯有停刑请示,倘或擅自审问,便是推翻定谳,也就等于违旨,这罪名决不会轻,因而感激地向那刑房书办答道:“言之有理。将犯人押回去再说”
    押到那里?陆惺是候补知县,并无衙门,如果是寻常犯人,可以寄押首县,这一案奇峰突起,诡谲之至,首县怕事,必不肯代为寄押。臬司衙门则更不必谈,因此,当刑房书办问到这一层时,陆惺不由得发愣。
    然而人群汹涌,虽不敢大声喧嚷,却是议论纷纷,有如鼎沸之势,再有好看热闹的,拚命从人群后面向前挤,刑场的圈子越缩越小,再下去就会维持不住秩序。那白胡子的刑房书办,见此光景,不能不越权作紧急措施了。
    “奉监斩官谕,”他拉开一条极苍劲的嗓子喊道:“正法盗犯,临刑鸣冤,带到巡抚衙们,秉公处断。”
    巡抚是一省最高长官,而龚裕到底是讲理学的,在湖北的官声也还不错,加以有‘秉公处断’这句话,心怀不服的老百姓一口气平了下去,让陆惺安然将王树汶带了走。
    当然,一路走,一路有老百姓跟着,跟到巡抚衙门,抚标中军已经得报,深怕百姓聚众滋事,赶紧调派得力亲军,掮着洋枪,在东西辕门列队警戒,同时弄了几块‘高脚牌’,大书‘抚署重地,闲人免进’,叫人抗在肩上,巡行辕门之外,阻拦百姓前进。
    陆惺当然也下了轿,带着犯人,步入辕门。一见抚标中军,三品参将,站在照墙下面,赶紧趋前几步,请个安说:“大人,我奉命监斩,出了奇事,请大人代禀抚台,我要求见。”
    “不敢当,”抚标中军还了个军礼,“陆大老爷怎么弄了这么多老百姓来,闹出乱子,这责任恐怕老兄担不起噢”
    一听这话,大有责备之意,陆惺赶紧答道:“事出无奈,请大人鼎力维持。百姓无非关切犯人的冤抑,只要抚台下令,秉公重审,百姓决不敢胡乱闹事。”
    “话是这么说。百姓一聚集了起来,就难解散了,更怕内有奸人捣乱。陆大老爷你这件事做得大错特错,闲话少说,你赶紧自己去禀见抚台,我在这里弹压。”
    “是,是”陆惺大踏步进了衙门,递上手本,门上也知道事态严重,不敢刁难,只是决没有好脸嘴给他看。冷冷地说一句:“到官厅里候着”

第121节屈打成招(3)
    第121节屈打成招(3)
    等候不到十分钟,门上来传话:抚台在花厅接见。到得花厅,龚裕已站在廊上等候,一见面就是埋怨的口吻:“你怎么这么多事搞出这么个花样来?”
    “卑职该死”陆惺心下赌气,左右开弓打了自己两个嘴巴,他故意说反话,“只为卑职读过两句书,良心未泯,该死,该死”
    看他这样一番做作,龚裕倒觉歉然,连忙摇手:“何必如此,何必如此。请进来谈”
    陆惺也觉得自己这种负气的姿态,相当恶劣,因而进了花厅,改容谢罪,然后细谈案情经过。
    龚裕虽讲理学,自然不是醇儒,也深信冥冥中有鬼神之说,所以一面听,一面不由得就有悚然警惕的神色,认为骡子无端闯入城隍庙,其中大有道理。看起来犯人确负奇冤,不能不替他昭雪。
    就在这时候,署理臬司麟椿,赶到了巡抚衙门,不待通报,径自来到花厅,怒气冲冲地指着陆惺嚷道:“请大人当机立断,不严劾此人,这一案不能了。”
    龚裕赋性平和,“老兄莫动肝火。”他劝慰说:“郁怒伤肝,非摄身之道。”
    “大人,”麟椿气急败坏地说,“湖北近年多盗,非用重典,不足以保障良善。铁案如山的事,只凭盗犯临刑一声冤枉,便可翻案,此例一开,强盗个个可以逃避国法,成何体统?”
    “这一案倒真是有点怪城隍显灵,似乎不能不信。好在真是真,假是假,何妨再问一堂”
    “何须再问。这‘胡体安’由通城县一层层解上来,前后问过十几堂,口供始终如一。请问大人,若有冤屈,何以一句口风不露,到命在顷刻之际,才说冤枉,世上那里有这种事?”
    “这话,倒也在理……。”
    看龚裕沉吟着大有动摇之意,陆惺当然着急。势成骑虎,不能不争,否则自己受处分还是小事,已经将一个人从井里救了上来,却又让人再推了下去,心里会一辈子不安,也一辈子不甘,因而大声插嘴:“犯人一直不吐露口风,是因为原有人许了他可以不死。这是件顶凶的案子,再明白不过。”
    “就是你明白”麟椿戟指厉声抢白他:“你说,谁许了他可以不死?你说,你说”
    陆惺连连倒退,却未为他这番凌人的盛气所吓倒,“是谁许了他不死,要问犯人自己。”他说:“抚台的训谕极是,真是真,假是假,请大人再问一堂。”
    “对了”龚裕接口,“你就在我这里问。”
    麟椿犹觉不愿,而抚标中军却忧形于色地,特为来报告巡抚,如果‘胡体安’这一案,没有明确的处置,百姓聚而不散,必致鼓噪滋事,那一来会闹得不可收拾。所以必须有所安抚。
    “不容老兄再犹豫了”龚裕对麟椿说了这一句,随即向抚标中军吩咐,“你跟文案上去商量,立刻出一张告示,秉公重审,百姓不可越轨。”
    “是”
    抚标中军衔命跟文案委员去接头,立刻出了一张告示,老百姓认为抚台公平正直,欢颂而散,只有极少数的人,还留下来看热闹,为持枪的亲军一驱而散,巡抚衙门前面,很快地恢复清静。
    但衙门里面,却正热闹。抚署并不问刑案,一切公堂承应的差人、刑具等等,都要传首县来办差,凭空添了好些人。
    公堂布置在巡抚衙门一所跨院。等到麟椿升堂,将王树汶带了上来,只听铁索鎯铛,一院肃然,观审的也有人,是本衙门的官员吏役,都是懂规矩的,所以悄然无声,但都睁大了眼,要看麟椿如何处埋这件棘手的奇闻。
    “胡体安,”麟椿一开口便见得他不承认犯人是顶凶,“你为什么临刑捣乱?可恶极了你放明白些,死罪已经难逃,再受活罪,是自讨苦吃。”
    “小人不是胡体安。”王树汶用哭音说道,“小人没有做过强盗。”
    “你不是胡体安。哼,那,你叫什么?”
    “小人叫王树汶。”
    “你会写字不会?”
    “小人不会。”王树汶说,“略略认得几个字。”
    “那你总认得你的名字啰?”
    “名字认得。”
    于是麟椿取张纸,写了好几个音同字不同的‘王树汶’这一个名字,叫犯人辨认。
    王树汶爬在地下,仔细辨认了一遍,抬头说道:“大老爷……。”
    “咄”旁边的皂隶叱斥,“要叫大人”
    “喔,喔,大人。都不是。”
    麟椿原对他有成见,一听这话,便觉得犯人等于说他连这么三个字都写不出来似的,顿时气往上冲,“混帐东西,你说你姓那个王?”
    “三画王。”
    “你看,可见得混帐刁恶。头一个字不是王?”
    头一个名字写的是‘王如闻’,王树汶哭丧着脸说道:“第二个字不对是一株树的树。”
    “你不会再找吗?”
    于是王树汶再找,终于找到了树字。但第三个字始终找不出,问他自己又说不上来。堂下无不匿笑,审案连犯人的名字都弄不清楚,真成了一桩糊涂官司。
    可是,麟椿却毕竟改了口,“王树汶,”他说,“你连过十几堂,供的名字都是胡体安,现在又说叫王树汶,有什么证据?”
    这话将王树汶问得发愣,结结巴巴地答道:“小人没有证据。”
    “没有证据,便是胡说。”麟椿喝道:“替我着实打好可恶的东西。”说着,一把火签撒了下来,同时伸了两个手指:“两百”
    差役便待将王树汶拖翻,打两百板子,值堂的刑房书办觉得不妥,便踏上两步,低声说道:“大人息怒。此刻是借地方问案,一动了刑,犯人哭声震天,惊动了抚台,诸多不便。”说着,向堂下努一努嘴。
    麟椿抬眼看到院子里,抚署的许多人在观审,顿时警觉,这一下会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