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正好客店为几个人布菜的伙计端着盘子过来,见两个人动起手来,伙计大叫一声,扔下盘子转身就跑,一面跑一面呼喝:“快来人啊洋鬼子欺负中国人啦”
    前面店房中的老板、伙计、店中的客人闻声而动,到了这里一眼看见,果然,那个身材高大的洋人伸出满是长毛的粗壮胳膊抓住肖晓游的衣襟,正在大力摇晃着。
    可怜的肖晓游,本是读书人,如何抵得过人高马大的华尔?像一只待宰的小鸡一般为人家晃得来回摇动,口中用众人听不懂的语言说些什么,大约是在求饶。
    本乡人自然帮着本乡人,看着弱不禁风的肖先生给洋人欺负,客店中的中国人起了敌忾之心,蜂拥而上,和华尔厮打起来。这一下,连房中的其他美国士兵也给惊动了,各自冲出来,客店之中打成了一锅热粥。
    挣脱中国人的束缚对华尔来说根本不当一回事,不过恨意难消,眼见同袍和中国人扭打成一团,对方人多势众,己方身处异乡,动作上畏首畏尾,难免吃了些暗亏手}}机看手打。他转身跑进室内,取出放置在行李中的快枪,冲出来朝天放了一枪:“砰”
    一声枪响震惊全场,人们都不再打架,在这样承平时日,城中繁华之地有洋枪火器之声,立刻惊动了府道县三极衙门,把华尔等人连同打架的肖晓游、客店的老板、伙计全数带到杭州府首县钱塘县大堂——华尔也知道这一次惹下的祸事不小,在从美国来中国的路上和从上海到浙江的途中文德斯和肖晓游就和他说过,中国不比旁的地方,火器之物是明令禁止百姓持有的,不过碍于华尔等人是军人,又是外国人,尚还不会惹出什么麻烦,不过,枪可以带,但千万不能在闹市开枪,否则的话,获罪匪浅。这一次自己激怒之下,放枪于客店中,华尔心中也很是失悔。
    几个人给带到钱塘县衙,县大老爷升堂问案,门口早就聚集了无数听审的百姓,中国人打官司不稀奇,被告居然成了洋鬼子,这样的新鲜场面殊不多见,可一定要认真听听了。
    县大老爷先问了问打架的原因和经过,众人只是说,看华尔等洋人在欺负肖晓游,大家看不过去,方才上前解劝,不想华尔居然从房中拿出枪来,向天鸣放。
    这些中国人的说话华尔一句话也听不懂,肖晓游恨他欺负自己,连为他翻译的工作也不做了,只是双手抱胸,看他的笑话。
    问完了打架的众人,县令又问肖晓游,肖晓游说:“这几个洋人是随学生而来的,怕他们在市集之中惹祸,故而将其放在店房中,听候差遣,这一次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居然对学生动起手来。”
    令姓赵,自以为得计的点点头:“不用问,这几个洋人一定是酒醉闹事。”说完又问客店的伙计:“这几个洋人,在店中可经常吃酒吗?”
    “是。回大老爷的话,这些人每天在房中喝酒,而且,喝得很多。每一个人都能喝二斤花雕。”
    “果然”赵县令神情中更加是一派自得之色:“果然如此。”然后又问华尔:“你可通晓汉话?他可懂汉语?”后一句话是问肖晓游的。
    “回老公祖的话,他不会说。”
    “那,你可会彼邦所言?”
    “学生略知一二。”
    “那好,”赵县令点点头,对肖晓游说:“你告诉他,闹事之中鸣放火枪,犯了我大清律法,不过念在他初到我朝,法理人情不明,故而从轻判他于县衙照墙外枷号七日,火枪等物一概罚没充公,问他可服气吗?”
    肖晓游哇啦哇啦翻译了一通,华尔直觉得有点不对,“我是美国人,难道也可以适用于中国的法律的吗?”
    肖晓游有意折辱他,眼睛一转,想到了说辞:“华尔先生,虽然你是美国人,不适用中国的法律,不过你是在上海到岸之后,经由陆路抵达浙江,所以,即使要把你送回到上海,也需要劳费时日,在这公文往来之期,怕你和你的同事在省内再度惹出祸事来,所以,暂时把你收押在此,等公务办完了,自然就可以让你回上海了。”
    华尔听得半通不通,又觉得肖晓游的话有点道理,便点头答应了下来:“那,好吧,要几天啊?”
    “七天。”肖晓游心中发笑:“七天一到,就送你们回上海。”他又说,“不过,按照中国的法律,因为担心你们几个人在等待期间另有不法之事,所以要给你们加上刑具。”
    华尔和同事商议了几句,还由他做代表,对肖晓游说:“这不行。我等虽然有过错,但是中国的法律是管不到我们美国人的,在此地等候几天,不过是因为要等到公务完结,之后我等就要回上海的,刑具不能相加。”
    肖晓游也觉得若是真的加上刑具,在照墙外枷号七天的话,自己所说的什么‘等候公事’的话就当场给他们拆穿了,左右在场的众人只有他能够做两边沟通,话还不是由自己说吗?想到这里,他转头对赵县令说:“老公祖,学生有下情回禀。”
    “你说吧。”
    “华尔等人身为美夷,不通中国理法,在闹市中惹下祸来,心中甚是后悔,经学生几番开导,华尔等人深悟今日之非,只是想请老公祖给他们留一份脸面,甘愿在县衙中关押七天,这枷号示众之刑,还请老公祖法外施仁吧?”
    赵县令也觉得把几个洋人押在县衙的照墙下任由百姓围观大有碍处,当下点头,让三班衙役带着十二个人到后面去,办理文书手续,收监安置。
    赵大人侃侃而谈,面折美夷威风,百姓在一边看得清清楚楚,看几个人被带下去了,由衷的叫起好来。赵县令面有得色,一摆朝服,退堂而去。
    这件事很快成了杭州城内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给百姓提供了无数的谈资,本来此事在百姓口口相传间哄嚷几日也就罢了,不想横生枝节。
    这个枝节,和翁同龢有关。
    咸丰四年是乡试之年,翁同龢道光二十九年考中极为难得的拔贡,后来到了京中,随父读书,本来他是想在咸丰三年就下场大比的,不过一来是自己为皇上宣召,做南书房伴读,以白衣而成天子近人,不能再有非分之想;第二,他的老父翁心存在咸丰三年被点为会试正主考,他身为人子,理当回避。
    这数年中,翁同龢除了陪伴君王之外,另外在暗中里下了一门苦功夫,就是另行学了一手笔法——为将来有朝一日会试、殿试之时,做未雨绸缪之计。
    翁同龢为人外谦内傲,自视极高,在乡试夺魁,得中拔贡之后,他就在暗中发誓,将来下场大比,一定要锦上添花,抡元鼎甲,以不负平生
    凭他的才学,省试,会试取中自然不在话下,甚至抡元三甲,也不为奢求,不过却出了一点岔头。这个岔头就是在他到南书房以白衣入值之后,和皇上朝夕相对,彼此文字、笔体、文风尽为朝臣所知,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若是日后殿试抡元,自然会给天下人留下太大的口实。明明心底无私,也变成弊端重重,黑幕隐现了。
    所以,他决定仿效高宗朝赵云崧的例子,另外变易一种书法,以此为基,瞒过殿试阅卷大臣的耳目——。
    赵云崧名叫赵翼,江苏阳湖人,乾隆年间任职军机章京,到了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会试,他下场大比,不料因为一个名叫眭朝栋御史上了一封奏折,引起了很大的风波。而眭某人也成为有清以来第一位被杀的言官。

第131节朝章故事
    第131节朝章故事
    前文说过,军机章京既可以是青衫举人担任,也可以是正三品的大九卿兼理,除了考取御史——为了保证御史言官的‘心底无私’——便须去职——而这种禁令,也正是从眭朝栋开始的。
    在眭朝栋之前,并无这条禁令,他以军机章京考取了御史,仍旧在军机处入值。其时是在乾隆二十六年正月,皇帝奉皇太后巡五台,谒世宗泰陵,并将赴山西平阳行围,预计四月初方能回京,所以预先点派刘统勋、于敏中为会试总裁。刘、于其时皆为军机大臣,刘统勋序次在傅恒、来保之后,于敏中则甫入军机一年。
    就在这时,眭朝栋上了一道奏折,大意是说,请求朝廷仿效明朝前例,考官子弟应试而以父兄入闱需回避者,具折陈奏,由皇上另行简派考官主试。
    乾隆皇帝从来以绝顶聪明自负,最恨臣下取巧,以为他是可以愚弄之主,所以在看到这封奏折之后,便起了疑心,特意派他为同考官,同时下了一道圣旨,自总裁至十八房考官,凡有子弟应试,需要回避者,列单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