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一肚子的话想和皇上奏答,当下几步登上御驾,君臣兄弟两个进到车驾之中,皇帝好整以暇的靠在明黄软缎铺就的宝座上,看着弟弟:“老六,这一月以来,你多多辛苦了。”
    奕赶忙碰头,“臣弟不敢。皇上以国事相托,臣弟敢不尽心竭力?以保我大清福祚绵长?”
    “你啊,还是当年那个样子,心里有话,从来都藏不住。”皇帝轻笑着说道:“朕问你,你是不是对英人寇边,而朕长久以来不闻不问,更不做任何处置而心存不满?”
    奕呆了一下,没有说话,只是频频碰头——分明就是默认了。
    “有些话啊,在今天之前,朕不和你说,不是不相信你的为人,只不过,事关重大,朕也不好妄作决策。朕问你,在你看来,英人此番跨越大洋而来,事先可是有办法规避的吗?”
    “这……”一句话把奕问得愣住了,自上年十一月间,听闻英国国内备战的消息之后,他心里一直在想着的就是如何能够使战事化解于无形,最好的办法,自然还是通过国际调停,但是具体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却是不能预料得到的。
    今天听皇帝问起,奕想了想,碰头答说:“臣弟想,若是美国、丹麦国肯于……”
    “你知道吗?老六,英国人不惜挑起战争,也要达到的目的,偏偏是朕不论到了任何时候都不能答应的鸦片恢复到当初在我天朝的售卖、吸食之事若是旁的事情,总能够借助以夷制夷之策,寻求解决,唯有鸦片”他摇摇头:“一旦弛禁,后患无穷啊。”
    “那,若是照皇上所说,我天朝与英夷,就一定要用武力分个高下了?”
    皇帝没有为奕语出莽撞而动怒,继续给他解释道,“你知道先皇中页之后,特别是在《江宁条约》之后,我天朝与列夷签署过多少相近或者相似的条约吗?”
    “这,容臣下去详加……”
    “不必了,朕来告诉你吧,一共有十一份这就是在广东事后,各方夷人视我天朝为鱼ròu的铁证”皇帝的面sè青虚虚的难看,他说,“这一次朕决意与英人一战,除了鸦片进口一事之外,也要让各国看看,天朝不是任人宰割、**的蛮荒国度,朕也不是酒sè荒唐,不理政务的亡国之君”
    赛尚阿是咸丰五年,和固山贝子奕山一起,被派驻到天津绿营去的,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下做出的妥协——汉人领兵,自满清立国以来,就是朝廷第一大忌讳,曾国藩和江忠源两个在天津演练新军,往来奏折无日无之,皇帝知道,新军整肃卓有成效,但越是这样,两个人也就越遭朝中宗室亲贵的嫉恨。
    后来曾国藩看看不是事,主动上了一道奏折,内中说自己‘日夜cào劳,病体难支,且目疾发作,每日眩晕,往来公文尚不可读,全靠书办诵读……’说了一番理由之后,曾国藩请求皇上,能够‘念臣年迈体衰,免去臣练兵大臣之责,另简贤能,以充军用’。
    到了咸丰五年的六月初九,皇上万寿节庆,曾国藩进京,随班祝暇之后,皇帝把他叫到了御前,“你的这份折子啊,不但是朕和你心照不宣,就是那些一天到晚干领俸禄,人事儿不做的佥壬之徒,也无不知晓缘故。”
    “皇上,非是臣有畏忌之心,只是,兵事非臣所长,还请皇上另选贤能吧?”
    “选贤能是不可能的,兵者国之大事,把这样一幅重担不jiāo给朕真正信得过的人,而且有任事之能,有终于君父之心的朝臣,难道要jiāo给那些夸夸其谈,无一策以献朕躬,只会在最后时刻,舍身以报的书生吗?”
    皇帝大声说着,随后,声音又放得低缓了一些,“不过,你的苦衷,朕也很明白。这样吧,朕让赛尚阿和奕山去。赛尚阿这个人,带兵不行,练兵还是有法的。至于奕山,他当初是绿营提督,这一次原职起复,也是戴罪立功。让他过去,给你帮帮忙。大主意还是你拿。”
    他琢磨了一会儿,心中想,曾国藩理学大家,深通君子用行舍藏之道,自己派了两个人过去,搞个不好,他以病势缠绵为由,事事拱手,好不容易取得的一点成果,在赛尚阿和奕山两个人手中,又会付诸东流了。
    因此又说道:“曾国藩,朕可要告诉你,你若是拘于情面,或者心中因为朕派赛尚阿和奕山过去,而有畏葸之念,影响、耽误了朕的练兵大计,朕可不饶你”
    “是。臣定当破除情面,不以私情为抵,将光武营的将士,训练成我天朝铁军”
    果然,皇上派了一个蒙古亲贵,一个满人统兵大员到天津去,会同曾国藩办理练兵事宜的诏旨传下,朝野之间那股针对曾国藩书生练兵,难逃兵痞之讥的声音,立刻消减了下去。
    这一次奉旨进京,曾国藩、赛尚阿几个人都知道,朝廷即将对英国用兵,而这支新练就的光武营,怕是要打头阵了。
    已经是秋风大起的时候,不便再到圆明园驻跸,御驾进城,安置妥当,皇帝在乾清宫叫大起,军机、内阁、六部九卿如数到齐,三声静殿鞭响过,皇帝升座九龙口,待臣僚跪倒,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君臣大礼之后,无声的点点头,站在一边的六福拉长了嗓子呼喝一声:“起”
    皇帝闲闲的向下望了一眼,开口说道:“朕巡幸江南,恭亲王奕、军机大臣孙瑞珍等留京理政,多方辛苦了。”
    “臣等不敢。臣蒙皇上托付至重,敢不xiǎo心办差,上慰主心?”
    “你们能够有这份心思,则上天神明定会多方庇佑。奕、孙瑞珍留守京中,功劳卓著,着各赏加一年俸禄;奕加巴图鲁嘉号,孙瑞珍赏穿黄马褂。”
    “臣等谢皇上隆恩。”
    “起来吧。”皇帝摆手,让两个人各自站到一边,笑容可掬的继续说道,“朕这一次到江宁去,当真是大开了眼界。不提铁路之迅捷方便,只是看江南文风汇聚之地,百姓丰衣足食,便可知晓,这数年来的惠民之政,件件都是落到了实处。”
    “这都是皇上圣心顾念百姓,地方督抚诚心办差之果。”
    “这句话不能算错。两江任上,前后两任总督,陆建瀛和桂良,都可称是朕的忠阃之臣,着陆建瀛加太子太保衔,赏戴三眼花翎,并准予在家乡建功德祠,以为褒奖;至于桂良嘛,更是有功于朝,着赏巴图鲁嘉号,加太子太傅衔。封二等伯。”
    对两江任上的各级官吏俱有一番封赏之后,皇帝端起案上的**啜了一口,“想来也都知道了吧?英人兵舰陈于广州黄埔外海之上,为鸦片一物进口贸易事,不惜以武力相胁迫。尔等于此事是如何思虑的?”

第33节二鸦之战(3)
    第33节二鸦之战(3)
    皇帝刚说完,班列中站着的沈淮出列跪倒:“皇上,臣有话说。”
    “你说吧。”
    “是。”沈淮碰了个头,大声说道:“自皇上登基以来,于英夷等列强之国深仁厚泽,凡远来中国者,无不待以怀柔,可谓仁至义尽矣今日英夷不思报效,反得寸进尺,意图以武力相胁迫,使鸦片这等祸国殃民之物再度输入我国,残害国人。臣以为,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不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皇帝笑着听他说完,低头问道:“若是一旦动武的话,你可有退敌之法?”
    “这,臣没有。请皇上恕臣愚钝。但臣以为,只要皇上一声令下,天下勤王兵士纷至沓来,则英夷区区之兵,何足道哉?”
    “你说的话,不能算错。想来,若是朕问一声的话,这满朝之中,与沈淮做桴鼓之应的人,怕也是不少吧?”他的目光在群臣的脸上逐一扫过,语调略高了一点:“对英法贼寇的抵抗,自然是应有之义,只是啊,若是把全部jīng力都用到此处,也未免太高估了英、法两国。朕倒以为,只凭沿海各省数年来购置的岸防火炮,就足以达到拒敌于国mén之外的效果。曾国藩?你在天津练兵多年,你说,朕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曾国藩张口结舌,楞了半天才无奈的点点头:“是,圣上所言极是。臣在天津时,也曾多次到大沽海防前线去,据镇标滑褚琇讲,大沽海防,固若金汤。将士们也是长存报效君父之心。英人不来便罢,若是来了,也要他们有来无还”
    皇帝扬声大笑:“不枉朕一番栽培的苦心只凭这几句话,朕在这北京城中,便稳如泰山啦。”
    朝会以毕,奕处理完手中的公务,乘轿回府,他心中始终在打鼓,皇上如此志得意满,甚至是一副完全不将大战将起的争端放在心上的态度,到底是何意呢?难道英国人此番而来,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