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5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缴纳的赋税。
    按照肃顺所想,百姓能够获得田土,一定是心中窃喜,到时候,县衙之中一定是庭若市,忙得上上下下不可开jiā,却没有想到,等到告示贴出去几天了,居然应者寥寥!这让他又奇怪又疑惑:是不是高平县的百姓都不识字?不知道告示上写的什么?
    后来命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曹李魏三家提前告诫百姓,任谁也不准到县衙去,办理田产过户手续,如有违反,一概从宗族之中除名!旁姓人家,也大多是这三家的佃户,畏于威,不敢不听,方才有了这样的情致。
    肃顺又惊又怒,正待再命人去把曹寡妇传来下人快步跑了上来,“大人,有圣旨到了。”
    肃顺不敢怠慢,赶紧准备香案,面北行了君臣大礼,来者当堂宣读旨意,只有很简单的一句话,“着肃顺接旨之后,即刻回京陛见,钦此!”
    “奴才肃顺,领旨,谢恩。”
    起身之后,肃顺命李慈铭取来两锭十两重的官宝,赏给了来传旨的天使,并问他,“可知道皇上为什么这么急着宣召我回京的吗?”
    “这,我也不知道。”来传旨的官员笑着摇摇头,把银子收好,对肃顺说,“不过听人说,大人您为人告了。说您在山西……任意胡行,皇上动了怒气,这才让您回京的。大人,可要多做准备啊。”
    肃顺心中七上八下,却并不怎么惊惶,他自问在山西任上这数月来,所行的都是为国谋的大政,并未有任何贪墨需索之举,虽然有人在皇上面前进谗,不是也没有派刑部的官员到省吗?左右回到京中,和皇上讲说清楚,也就是了。
    把县里的公务暂时jiā给邵明甲,肃顺带着李慈铭、高心燮几个远路返回府城,然后从府城出发,折返北京。
    路上无话,到了京中,先到圆明园二宫口递牌子请了圣安,随即回管驿休息,第二天一早进园子,等着皇帝传见。
    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虽然为了贪墨一事给皇帝抄家贬值,发到外省为官,这一次又为山西籍的御史弹劾,说他在任上‘胡作非为,大伤治下士绅民心,更有甚者,将县内土地全数充公,以为纳财之本’,不过这样的事情,若是旁的人犯了,也不过jiā部议处,或者派人到省内斥责一番,而轮到肃顺身上,皇帝居然不远千里将他提回京中,不用问,是借这一次的机会,招他内用了。故此再见肃顺的时候,一个个亲热得不得了,脸上带着笑容,在肃顺看来,分外古怪。
    军机处之后的第一起就是传见肃顺,由端华引带,绕九曲孔桥,进到万方安和,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肃顺一边往里走,一边觉得鼻子发酸,等进到殿中,远远的看见皇帝低着头坐在那里,如往常所见一般的在批折子,肃顺竟然泪流满面,抢上几步,跪倒行礼,声音中满是哭腔,“奴才……肃顺,叩见皇上。”
    皇帝于他,心中只有三分恼怒,却有七分想念,肃顺在自己身前的时候,每每为贪墨之事让人觉得又头疼又恼怒,一旦打发出去,却又觉得少了这么个人,心中很不是滋味,故此借有人弹劾他的机会,将他召回来,主仆两个说说话。不料这个狗才,进居然先是大哭了一场?
    “狗奴才,哭什么?早知道朕要生气,就少惹点祸!”皇帝半真半假的训斥了几句,摆手让他站了起来,“上一次山西兵变之事,你处置得很好!不但是朕,就是军机处的几个人,也认为你能够于一日之内,往来数百里,片言建功,功不可没。本来他们还说,在给山西的旨意中给你一番封赏,不过给朕拦下了——左右你日后当差的时日还长,有一点小功劳就赏赐,日后又当如何?”
    “是,皇上的话,奴才一百个赞同。想奴才是有罪之身,发往晋省,本是皇上于奴才有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的,其间种种,皆是奴才为赎往日罪衍所应为的差事,不敢当朝廷的赏赐。”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你能够这样想,便是极好。不过,”他的语气突然转冷,问道,“你既然知道,在泽州府任上,就该小心谨慎,怎么居然捅出这么大的篓子?把田土全数收归国有,然后重新编排发给——你是怎么想的?”
    肃顺在回京的这一路上,早已经打好了腹稿,闻言并不惊慌,从容奏答,“皇上,非是奴才在治下妄行,只不过,泽州府一地,民风悍野,兼以百姓、士绅之家田土归属本来不明,全靠多年来胥吏和大巨族口口相传,订下赋税额数,……”
    他把自己了解到的事情逐一做了回禀,随即说道,“除此之外,奴才探知,泽州府并晋省上下,更有倒买倒卖官仓储粮,以好充次,为省内吏员谋取私利之举。”他说着,从袖中取出带回来的卷宗,呈递了上去,“皇上一看便知。”
    皇帝将信将疑的拿过卷宗,认真的看了看,不过百数十字的往来公事,他却看了足有一盏热茶的功夫,缓缓的合上卷宗,无奈的摆摆手,“端华,你出去!”
    端华立刻知道,皇帝有话要和肃顺说,答应一声,转身yù走,又给他叫住了,“端华,今天的事情,你要是敢走露了半个字,朕就要你的脑袋!”
    “啊,是,是!奴才定当守口如瓶,不使一个字为外人所知。”
    等到端华出去,皇帝再度让肃顺站了起来,“你以为,山西巡抚吴衍,不!甚至还有那致仕返乡的陈士枚,可都有份参与其间?”
    “奴才想,这等事与皇上当年训诫,偷针偷金,循序渐进一般无二。一百数十万石的粮米,若说第一次就敢有这样的大手笔,奴才怎么也不能相信,必然是多年承袭而来,眼见无人追查,该等吏员的胆子越来越大,方有如斯巨额。”
    “嗯,见识得果然深刻!”皇帝说道,“诚然如此,诚然如此啊!嘿嘿,嘿嘿!”
    肃顺听他语气不善,知道雷霆发作就在其时,赶忙上前一步劝慰道,“主子,何必为这等狗官生气?左右等奴才回了山西,认真彻查之下,有了实据,到时候,该制这些人什么罪,自有国法,便是那退职还乡的,也难逃公道!”
    这番话说得颠三倒四,不过一片忠君爱之心却是显而易见,皇帝心中很见他的情,转而一笑,“不说这些恼人的话了,你回任之后,不要放过此事,朕现在就给你旨意,一定要彻查到底,不论是现任的,还是退职的,都不要有丝毫的因循苟且!朝廷这边,朕给你做主。”
    “是。有皇上这句话,奴才就是有再大的难处,也要将晋省上下倒买官粮一事,彻底的调查个清楚明白!以期不负圣上重托。”
    “还有,那什么田土纷争一事,还是要和县内百姓分解清楚,不要只是想着贫苦百姓,县内民风、民情的好坏,终究是要靠那些士绅富户来维持的。这些人虽然不是朝廷中人,终究也是饱受诗书典籍教化……”皇帝说到这里,回头看看,肃顺听得半懂不懂,口中唯唯诺诺的答应着,也不知道听进去多少,忍不住一笑,“朕这可真的是对牛弹琴了。”
    肃顺尴尬的一笑,“奴才读得书少,听不懂皇上言辞jīng深之语,不过奴才只知道一节,皇上怎么说,奴才就怎么做!这份忠君爱父之心,奴才自问,不落于任何人之后!”
    “你的忠心,朕知道,此刻不必说它,倒是这一次到山西去,可有什么新鲜物什,说来给朕听听?”
    肃顺心中一动,皇帝年少风流,他是知道的,若是能够将那个浑身上下满是nv人味道的曹寡妇进献于上,……?他胡的想着,口中答说,“有的,有的。”
    “有什么?”
    “啊!”肃顺轻笑了几声,对他说道,“奴才这一次到山西省去,还真给奴才见识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句话的含义了。山西泽州府境内,有一家不弱于天苍号的大粮商,宝号名唤丰泽,家中主事的,是个nv子,因为这家人姓曹,百姓都管她叫曹寡妇……”
    皇帝心中吃了一惊,天地良心,他虽然知道历史上的文宗后宫中有个曹寡妇,但指派肃顺出京任职之前,可从来没有想过让他为自己选美去的,如今倒成了猪拱了?真是好笑!
    肃顺一边说,一边打量皇帝的脸看他嘴角含笑,可见是对他言语中谈及的这个什么曹寡妇很感兴趣的样子?
    “行了。”皇帝打断了他的话,“肃顺,在京中呆几天,然后就回任吧,还有很多事等着你料理呢!有什么事情,随时给朕上折子。”
    “喳!”肃顺明白,船已入港,只等到合适的时间、机会,将这个曹寡妇带回京中就是了。又想起一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