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山变-第6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太大了!”朱光第摇头摆手一起来,“此事毋庸议!”
    “杏簪兄稍安。”彭玉麟说道,“皇上的脾气,本就是喜欢热闹,当年在金陵,也是有过前例的。与其皇上在行宫中呆得腻了,只带着几个仆从宫外……”他不敢说‘冶游’,话到嘴边,又改成了,“到宫外体察民情,安危不能保,我等身在朝堂,魂梦不安;反倒不如就按抚台大人的话来办。最起码,能够在内市之中做售卖的,都可以经由各级衙门三察五审,等到天子驾临的时候,更是有御前侍卫、善扑营、本省府道各级衙门的官人扈从,岂不是比之前要安稳得多吗?”
    朱光第为他的一席话说得沉默不语,半晌才说道,“那,商贾审查之事,又当如何?”
    皇帝的脾气肃顺和翁同龢摸得最清楚,立刻接口道,“穿用之物自然不必提,只要多多派人,认真盯防,料无大碍;倒是入口之物,不论是何等营生,都要派员日夜监看。便是那些自称祖辈传承而下的,更是要亲自验看过古方之后,方准进驻。”
    “大人这话莫不是说笑?旁的人不说,美和居老陈醋,距今已有五百年,古方一辈一辈传承而下,密不示人。你又如何验看?”
    “叔平兄这话才真是笑话呢。清徐陈醋,本也是供奉大内之物,其时难道就不曾为朝廷验看过古方了吗?顺治初年,山西巡抚以老陈醋进献朝廷,十三监不也派人到晋省来,验看过古方之后,方才准予以内廷供奉的吗?”
    看两个人有流于意气之争的征兆,彭玉麟两个赶忙在一边劝解,“二位老兄所言皆无舛错,美和居不愿以古方示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左右不献出方子来,就不让他们到内市站一席之地罢了,何必为此伤了和气?”
    肃顺眨眨眼,也不再多说,“正事有了着落,就请两位多多辛劳吧。”
    “不敢。”彭玉麟和朱光第客气了几句,起身告辞。
    肃顺想了想,吩咐一声,“来人?拿我的片子,请曹庆福曹老兄到府衙一叙!”
    听巡抚大人派人来请,曹庆福不敢耽搁,把店里的事情料理一下,跟着来人进到巡抚衙门,“给老公祖请安。”
    “曹老兄,本官听说,这一年多来,你的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啊。”肃顺脸上满是促狭的笑意,开声问道。
    曹庆福脸一红。自从上一年,他迫于肃顺威慑,不得已进言自家主母,央求曹寡妇为丰泽号祖产,为曹家上下数百人丁打算,北上京中,以色事君。最后因为有皇上的话,肃顺不敢再问,此事也就这样黑白不提的过去了。谁知道曹庆福在其中妄作小人的事情给曹杨氏身边人透露出来,他这般小人行径,为人不齿,总算念在他伺候过曹家两任主子,不好把事情做绝,让他到太原府,担任分号的掌柜,一直到今天。
    听肃顺言语揶揄,曹庆福有火也不敢发作,赔笑说道,“大人说笑了。”
    “这可不是本府在和你开玩笑。本来嘛,我知道你本心是为保全祖产计,奈何给府中的那些小人算计,居然以为你有背主求荣之心?又借机将你赶出府来,分号掌事,说起来好听,说白了,还不就是下等伙计?”
    “大人圣明。只是,曹某势穷力蹙,又能如何?”
    “不行!”肃顺是一派急公好义的神色,“老兄总算是为肃某受过,这件事肃某不能不管!”
    曹庆福不知道他是作伪还是真的有心为自己出头,心中暗道:若是早想为自己打抱这个不平的话,一年前自己为族中各房赶出来的时候,怎么又不说话了?这样看来的,还是作伪的居多。当下也不说话,只是听着。
    “曹老弟,本官知道你心中委屈,如今就有一条为你自己出气,也为本官有大好处的路子,你走不走?”
    曹庆福落到这步田地,心中委屈到了极点!自己不过是要牺牲曹杨氏一个人,却可以保全和族祖产,如今反倒为这些自己本来要保全的人和声共气的哄出本族,如何能够不气,“大人您怎么说?”
    “皇上即将西幸晋省,此事你知道吗?”
    “知道。”曹庆福点头,“听说,还要在太原府肇建行宫呢?”
    “不!行宫之事,蒙皇上垂怜晋省百姓,已经给免除了。不过,本府和省内大员商量了一下,想把曹家所有的晋景园拿过来,整修一番之后,以为皇上、皇后娘娘、后宫各位主子,以及随扈而来的几位小主子驻跸之用。”
    肃顺要言不烦的把此事和曹庆福说了一遍,“不过,”他说,“晋景园为御驾驻跸之后,怕就不能再做你曹家人别业之用了——你想想,就是还了给你们,难道你曹家人还敢入内居住、使用吗?”
    这是不消说的,曹庆福不用他提点,也能想得到,“是,大人说的是。”
    “以上嘛,不过是让曹家伤财之法。还有一个,便是伤人之法。”
    “大人这话,小的不明白。”
    肃顺和他密谋多时,订下办法,双方按照约定好的,各自行事,只等明年皇上西幸到太原,大功告成之日,肃顺不必提,益发得皇上赏识;曹庆福也可大大的出一口胸中的腌臜之气!到时候,甚至可以以族中微末的下人,摇身一变而为本族之长,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刚刚过了午时不久,远处尘土飞扬,也不知道有多少匹马,卷地而来!在驿馆门口等待的听差一路跑进去送信,张集馨几个人迎了出来,来者也堪堪到了眼前,却不是御驾,而是前导的御前大臣肃顺。后面跟着的是蔡斌等亲卫及一众御前侍卫。
    肃顺从马上下来,笑着向张集馨拱拱手,“椒云兄,别来无恙啊!”
    “给中堂大人请安!”
    “不敢,不敢!”肃顺行了一礼,容等几个人站起来,开口问道,“可都准备好了吗?”
    “中堂请看!”三营店一路通向太原府的管道,早已经府城及首县阳曲派人重新铺垫、清扫,官道正中,是新近搭起来的彩棚,红绿五彩的绸缎在风中来回摆动,一条红地毡从接驾亭的阶下铺到行宫的深处,再远一点,是山西绿营特意打磨上漆的十八门火炮,火炮各有三名炮手,脚下打开的炮箱中,黄澄澄的礼炮逐一摆开,在它的身前,是绿营兵士穿着崭新的号衣,列队守候。
    “嗯,做得好!”肃顺收回目光,满意的点点头,“哦,椒云兄,听说准格尔几位台吉到省了?”
    “是,有这件事。”张集馨说,“是本月初三日到的太原,我已经给皇上上折子了。”
    “我知道,我知道。皇上着我来问你,这几个人现在可好?”
    “很好,职下已经命人将他们安置在府城管驿之中了。”
    “等一会儿接驾之后,你去安排一下,皇上说,进城之后,即刻传见这几个人。”
    “是,职下这就派人去办。”
    说话间,御驾自西而来,黄尘影里,斜晕闪耀,锦衣如绣,如一条五色金龙,冉冉而来。众人知道是御驾到了,各自整理朝冠,望影碰头。另外一边,绿营兵士手脚麻利的将礼炮塞进炮膛,隆隆巨响中,轰鸣礼敬。
    晋省上下,翁同龢不提,也只有张集馨在上一年离京赴任之时,曾经给皇上招到御前,奏答一番,却也没有看得很清楚,更遑论其他人?
    这一次好不容易皇帝西幸,到了太原,跪了一地的官员,又是紧张,又是好奇的扬起脸来,都想看看这大清国的玉尊天子,到底是长得什么样子?
    很快的,前面的香鼎宝瓶、翠华紫芝、信幡绛引等仪仗过后,皇帝乘坐的法驾乘舆到了近前,这就是所谓的九龙乘舆,样子像个带栏的四方月台,四根盘龙柱上架着明黄云龙顶篷,四角站四个太监紧护明黄帷子,令人遗憾的是,黄幔低垂,外面的人看不见皇帝在里边是什么模样。
    乘舆在红毡前稳稳停好,两个小太监各自上前,用手中持的金钩撩开黄帷帐幕,皇帝头戴明黄天鹅绒东珠冠,九龙披肩轻轻覆在金龙褂上,马蹄袖雪白的里子翻着,缓步起身,走下九龙口。
    “署理山西巡抚,赏戴二品顶戴,臣张集馨,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时辰之后,皇帝置身行宫正殿之中,张集馨等重又行了君臣大礼,随后跪好,等待问讯,“朕这一次西幸,于晋省上下,又很增了一番疲扰吧?”
    “晋省百姓,自上一年闻得皇上御驾将到省来之后,无不欢欣;均说,皇上登基十年来,安抚百姓,圣心每有垂怜小民,百姓正想找机会报答皇上,此番皇上西来,百姓瞻仰天颜之外,更可以将这番拳拳孝心,上呈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