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好孩子-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主公跪下说道:“不敢,桥蕤不过一败军之将,之前对使君亦多有冒犯,如何敢劳使君亲自解缚?”
    “桥将军不必如此多礼。”陶应又亲自搀起桥蕤,难得诚恳的说道:“桥将军虽然几番败于我军之手,但淮南众将之中,在下唯一钦佩的也只有将军一人,从竹邑到淮河北岸,再从钟离到曲阳,从阴陵到合肥,大小十数战将军屡败屡战从不屈服,也每一次都让在下为将军伤透脑筋,对将军的百折不挠是既恨又敬,今将军不幸落败,也不过是因为天助我军,非战之罪,陶应胜得侥幸,将军输得冤枉。”
    “使君……。”见陶应说得如此情真意切,桥蕤难免是万分感动,又赶紧向陶应双膝跪下,主动磕头说道:“使君如此高看罪将,罪将实在是受宠若惊,活命大恩无以为报,若使君不弃,罪将愿为使君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好!吾得将军,胜得上将十员矣!”陶应大喜,赶紧双手搀起桥蕤,心里也欢喜暗道:“好,终于有人可以轮换孙观了,考验一下如果没问题就放到小沛去守城,曹贼再想靠什么突然袭击拿下小沛威胁我的腹地,就没有象对付孙观那么容易了。”
    正喜滋滋盘算的时候,一个传令兵忽然飞奔到了徐州旗阵下,向陶应单膝跪下抱拳奏道:“启禀主公,高顺将军派小人禀奏主公,他已在巷战中率军包围了孙贲、吴景二贼军队的残部,孙贲吴景二贼要求派遣使者叩见主公,当面谈判和解事宜!高顺将军请示主公,是否允许孙吴二贼遣使谈判……?”
    “杀了他们。”陶应眼皮都不眨的喝道:“孙贲吴景二贼算什么东西?也配与我谈判和解?”
    高顺派来的传令兵并没有唱诺而去,还又小心翼翼的补充道:“主公,小人还没有说完,孙贲吴景二贼是盘踞在合肥粮仓中负隅顽抗,并且准备了大量柴薪火把,扬言说主公不肯接受当面谈判,那他们就与合肥粮仓同归于尽!事关重大,高顺将军不敢擅自做主,这才派小使前来谈判。除此之外,孙贲吴景二贼还擒下了庐江郡相刘晔,说是要献给主公,以示求和诚意。”
    “与合肥粮仓同归于尽?”陶应楞了一楞,忙转向旁边的桥蕤问道:“桥将军,合肥粮仓里有多少粮食?”
    “这……。”桥蕤有些为难,也是小心翼翼的说道:“主公恕罪,相当不少,末将之前为了坚壁清野,尽收合肥周边野谷入城,再加上袁术从庐江送来的军粮,合肥粮仓中足足有军粮二十万斛以上。”
    “这么多?”陈应一惊,忙低声向陶应提醒道:“主公,这可是足够我军主力队伍使用两月以上的粮草,不是小数目。”
    “妈拉个巴子!想不到孙贲和吴景这两个无名鼠辈还真有点道行,还真小看了他们。”陶应有些意外的骂了一句脏话,稍一盘算后,陶应又狞笑说道:“如果他们不怕和谈成功后队伍被山贼江匪袭击的话,那就让他们的使者来吧,我倒要看看,孙贲吴景这两个还能玩出什么花样!”高顺派来的传令兵这才唱诺,赶紧回城去向高顺转达命令。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刘偕和韩鼎等守军将领的人头先后被徐州各军送到陶应面前后,高顺的队伍也终于送来了五花大绑的刘晔与孙吴军队的谈判使者,同时让足智多谋的陶副主任万分惊奇的是,孙吴军队派来使者,竟然是一个年龄仅有十四五岁的瘦削少年,还有一个仅七八岁大的可爱小姑娘,一张小脸被浓烟熏得青一道黑一道也难掩稚嫩秀色,一双可爱的大眼睛忽闪忽闪,不住打量陶应五官容貌,似乎对陶应也是万分好奇。
    惊奇万分的不只是陶应一人,甚至就连之前始终沉默不语的贾诩都有些动容,忍不住开口向那瘦削少年问道:“你就是孙贲吴景派来的使者?这个小姑娘又是谁?怎么也随你来了?”
    “回禀这位先生,晚辈正是孙吴军队使者。”瘦削少年很有礼貌的回答,又拉着那少女向高坐正中的陶应单膝跪下,拱手行礼说道:“乌程侯孙坚次子孙权,携家妹孙尚香,拜见世兄陶使君,世兄金安。”
    “孙权?!”陶应的眉头动了一动,这才发现眼前这个瘦削少年确实如传说中一样,眼珠子的颜色有些偏浅呈蓝,头发的颜色也偏浅呈紫,似乎患有色素失调病症一般。再转眼去仔细打量孙尚香的小脸蛋时,陶应今天饱受摧残的小心肝终于有些痊愈了,暗暗欢喜道:“不错,长大了不会比我的几个老婆差。”
    悄悄嘀咕完了,陶应这才故意哼了一声,徉做不满的问道:“世兄?我陶家与你孙家,有这样的交情?”
    “世兄考教小弟了。”孙权毫无惧色,不卑不亢的答道:“家父孙坚公与世兄的父亲恭祖公同朝为官,同殿为臣,还曾联手破过黄巾妖贼,小弟称使君一声世兄,似乎并不为过吧?况且小弟还曾记得,当年世兄与家兄孙策孙伯符会面之时,也曾是以兄弟相称。”
    “有这事吗?”陶应对这件事还真没有印象了,不过孙权的这番话却让陶应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史书上说的孙权十五岁出任县令绝不是在吹牛,这家伙确实少年老成得近乎可怕。稍一思索后,陶应也懒得和孙权在称呼上浪费时间,点头说道:“那好吧,算你的称呼过关了。”
    说罢,陶应又故意扔下孙权不管,转向被五花大绑送来的刘晔笑道:“子扬先生,咱们又见面了,真是想不到,我们这一次见面竟然是这样的情景,竟然是孙贲吴景两位将军将先生捆了送来,世事之无常,真是让人唏嘘啊。”
    “使君误会了。”刘晔艰难的欠身行礼,苦笑说道:“决定将在下捆了送来献给使君的,不是孙贲与吴景二位将军,而是这位年少有为的孙权兄弟,少年英雄。”
    陶应的眉头又抖了一下,再回头去看孙权时,孙权也不脸红,马上向陶应行礼解释道:“世兄勿要见怪,是这位刘晔刘子扬自己先承认,说他之前为了协助淮南贼军抵挡世兄天兵,没少为淮南贼军出谋划策献计布置,与世兄结下了累累深仇,城破之后担心世兄不肯相容,请求我军带他突围——小弟仰慕世兄久矣,闻讯后不曾愤慨,这才力劝舅父与堂兄将其擒下献与世兄,一来请世兄尽情出气,二来也表达一下孙吴队伍的求和诚意。”
    “把所有责任都推光了,少年英雄啊!”陶应、贾诩和刘晔等滑头都在心里由衷的赞了一句,不曾想孙尚香也附和了起来,用甜糯糯的童音说道:“是啊,世兄,我二哥,舅父和堂兄他们是真心想要求和,请世兄你一定要答应,放我们一条生路吧。世兄,好不好?”
    说到最后这句时,孙尚香小箩莉的声音里都已经带上了撒娇的语气,陶副主任虽然没有什么箩莉控倾向,听到这清脆稚嫩又带着娇滴滴的娃娃音,也难免有些心头酥软,忍不住向孙尚香问道:“尚香小妹妹,放你舅父和堂兄他们一条生路倒没多大关系,不过我放了他们以后,他们以后又来找我报仇怎么办?”
    “不会,绝对不会了。”孙尚香赶紧摇头,又用她萌到不行的娇嫩声音解释道:“其实我舅父和堂兄他们,早就已经不敢报仇了,世兄你打仗那么厉害,他们根本不是你的对手,还怎么敢找你报仇?还有,你大仁大义放了我的小堂哥和大表哥,没有杀他们也没打他们,我舅父他们感激你的恩德,也已经不打算再替兄长报仇了。”
    “世兄,小妹年幼无知,冒犯之处,还望世兄莫要计较。”一边悄悄偷看着陶应的神情,孙权一边小心翼翼的说道:“但小妹这番话也是由衷之言,世兄之前对小弟的堂兄与表兄擒而不杀,还仗义开释,在下的舅父与叔父等长辈都已是感激莫名,一致决定不再计较之前恩怨,决心与世兄友好相处,率军撤回丹阳,不再干预淮南战事。这一点,还请世兄明查。”
    还是那句话,能不能拿下孙贲吴景的脑袋,陶应并不在乎,甚至就是能不能拿下孙权这个未来枭雄的脑袋,陶应也都毫不在意——大部分的东吴栋梁人才不是被陶应挖了,就是已经被陶应给宰了,孙权一个孤家寡人又能翻起多少的风浪?不过这也不代表陶应能就这么算了,所以陶应很快就笑道:“尚香小妹妹,孙权小兄弟,你们兄妹两人,难道就想凭这三言两语,就想让我把你们孙吴两家放了,给你们孙吴两家一条生路?你们认为天下会有这样的好事吗?”
    “大哥哥你一定会答应,大哥哥你是天下最好的人。”孙尚香非常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