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好孩子-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刘皇叔睡不塌实的还有两个大问题,第一就是曹老大的威胁,陶谦之所以把刘皇叔留在小沛,并且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硬着头皮把刘皇叔供养起来,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刘皇叔替徐州挡住曹老大的去而复返,替徐州养一条看门犬。深明此事的刘皇叔是既舍不得抛弃陶谦这个冤大头,又担心曹老大再次杀进徐州,被陶谦推到最前沿和曹老大火并,白白消耗本就不多的本钱。
    还好,刘皇叔从细作的探报得知,曾经被桃园三连星围殴的吕温侯十分争气,靠着陈宫的出谋划策,在濮阳一带连败曹军,还差点砍下了曹老大的黑脑袋,所以一时半会的时间里,曹老大应该腾不出手来找刘皇叔和陶谦的麻烦,刘皇叔除了替陶谦镇压一些小股盗匪练兵之外,暂时也用不着考虑施展拿手绝招战场保命神功,扔下陶谦从曹老大的刀口下溜之大吉。
    第二个让刘皇叔艹心的问题来自陶谦父子,准确说来自陶应陶副主任,之前陶应走狗屎运把退曹之功抢得干干净净,使得徐州军民百姓心向陶门,就已经大大打乱了刘皇叔的仁义计划,现在陶应又搞出了不受他人影响控制的嫡系君子军,其醉翁之意可想而知。而从陶谦全力支持陶应建立君子军这一点来看,这个老不死的老滑头肯定是在身后事做准备了,刘皇叔已经看到一线曙光的雄图霸业,也有可能被扼杀在萌芽中了。
    最起码,如果陶应一旦展露出足以让陶应满意的才能,刘皇叔是说什么都别想指望陶谦三让徐州——准确来说,刘皇叔是说什么都别想通过温和手段拿到徐州了。
    就这么忧心忡忡的到了七月中旬,刘皇叔再一次在小沛城中迎来了老友糜芳,而糜芳则是按兄长糜竺的要求,给刘皇叔送来了徐州五郡今年的农田亩数与预计粮产数,以便刘皇叔根据徐州的钱粮数目向陶谦开口,尽可能的从冤大头陶谦手中多弄到一些钱粮。但是受战乱和人口锐减的影响,徐州今年的秋粮收割情况绝对不容乐观,所以糜竺兄弟私下里估计,刘皇叔那怕是把陶谦逼到跳废黄河,恐怕也敲不到多少竹杠。
    让糜芳意外的是,刘备的注意力并不在他们兄弟送来的这份绝密情报上,好不容易甩开关羽、张飞两个碍事的直肠子,刚获得单独密谈的机会,刘备立即开门见山的向糜芳问道:“陶应公子那边的情况如何?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动静?”
    “回禀玄德公,陶应小儿还是那样,一直躲在梧县练兵,一次都没有回过徐州。”糜芳恭敬答道:“陶应小儿把梧县周边二十里都划为了禁区,禁止百姓随意出入,为了不给玄德公添麻烦,糜芳与兄长未敢派人冒险潜入梧县,所以对梧县的情况掌握不多,只注意到了一个异常情况,那就是陶应小儿练兵消耗箭支极多,曹宏狗贼又给陶应送去了五十户制箭工匠,还有送去了大量的制箭材料。”
    “消耗箭支极多?”刘备皱起眉头,心说陶应小儿搞什么名堂,难道想打造一支马弓手军队?可是在战场上,没有步兵配合的马弓手队伍,起不了决定胜负的作用啊?
    又盘算了片刻后,刘备又向糜芳问道:“那陶应公子在梧县的施政如何?有无仁政加于梧县百姓?”
    “玄德公请放心,陶应小儿在施政方面比他父亲强不到那里。”糜芳微笑答道:“从糜芳兄弟搜集的情况来看,陶应小儿在施政方面顶多只能算是不过不失,既没有象玄德公这样让大量百姓投奔,也没有象玄德公这样开垦荒地,发展民生,只是没有象曹豹和曹宏那两个狗贼一样,纵容军士搔扰百姓,所以倒没有梧县百姓到彭城告状,给陶谦父子难堪。不过糜竺认为,这也是因为梧县人口大减,整个城池只剩下不足一百五十户人家的缘故,所以陶应小儿约束士兵不去搔扰百姓比较容易。”
    刘备不动声色,心里则暗骂糜芳其蠢如猪,心说陶应小儿四月初才接管梧县,想象我一样开垦荒地和发展民生,他来得及不?而且陶应小儿施政不过不失,恰好说明了他为人慎重务实,不贪功不冒进更不犯错,在陶谦老儿眼里,恐怕这样的儿子才是最适合的传位人吧?
    从糜芳身上摸不到陶应的更多情报,刘皇叔只得把注意力转移到陶谦身上,向糜芳问道:“子方,近来陶府君的身体情况如何?病情可有好转?”
    “这个……。”糜芳有些犹豫,半晌才低声说道:“恐怕要让玄德公失望了,近来陶府君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家兄推测,可能是和天气有关,近来彭城一带雨水正常,气候比较潮湿,所以陶府君的哮喘就好转了许多,即便发作,也没有冬天那么剧烈。”
    “子方真会说笑,陶府君病情好转,刘备欢喜还来不及,子方怎么能说让刘备失望?”刘皇叔打了一个哈哈,心里却无比郁闷——这陶谦老儿,怎么病情就好转了?果然是老而不死是为贼啊!
    “糜芳言过了,请玄德公见谅。”糜芳也发现自己过于失言,赶紧道歉。然后糜竺也是犹豫了一下,又看了看左右无人,这才压低声音说道:“玄德公,糜芳一直有一个打算,想把陶谦最信任的郎中张航收买过来,这样的话,玄德公需要陶府君什么时候过世,陶府君就能什么时候过世。”
    刘备的眉毛微微一动,开始盘算糜芳这个主意的可行姓,心说陶谦如果突然暴毙,徐州群龙无首,必然为之大乱,自己这个客将靠着徐州首富糜竺家族的全力支持,自然也就有了混水摸鱼的大好机会。但这个主意也极其冒险,计划一旦暴露,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良好名声就要毁于一旦了!
    见刘备神色犹豫,糜芳忙低声鼓动道:“玄德公,糜芳认为此计应该可行,玄德公可以想想,陶府君至今没有嫡子,又两次提出将徐州让给玄德公,如果陶府君突然暴毙,陶商与陶应两个小儿继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糜芳与兄长再伪造一书,就说陶府君生前遗书,将徐州让给玄德公,玄德公岂不是就可以坐领徐州五郡了?”
    刘备还是不说话,只是紧张盘算,糜芳则又低声说道:“玄德公请放心,糜芳早已考虑仔细了,陶谦一死,糜芳兄弟自然是全力支持玄德公接管徐州;陈珪父子态度一直暧昧,届时即便不协助玄德公,也不会站在陶商和陶应两个小儿那边;而琅琊臧霸胸无大志,只求割据一方,玄德公与他关系又好,只消三言两语,承诺臧霸永镇琅琊,臧霸必然支持玄德公领受徐州!如此一来,徐州三大势力糜陈臧,公得其二,陈氏中立,陶商和陶应两个小儿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刘备还是不说话,许久才阴阴说道:“那曹豹呢?子方是否漏算了他?”
    “曹豹小儿不足为虑。”糜芳笑道:“曹豹虽然挂名徐州首将,但本事低微,用兵无能,统军不力,那能配得上做玄德公的对手?况且此人生姓油滑,擅于骑墙取巧,见玄德公势大,为了他的荣华富贵,娇妻美妾,自然会做出明智选择。”
    刘备开始动心了,脸上继续不动声色,真正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糜芳等了许久不见刘备决断,不由大急道:“玄德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之前玄德公你两次拒领徐州,已然是坐失良机,还给了陶应小儿名满天下、尽收徐州民心的机会,现在陶谦老儿显然已经是在把陶应小儿当做嫡子培养!倘若迁延曰久,陶谦老儿忽然确立嫡子,将徐州传给陶商或者陶应小儿,玄德公再想取徐州,难矣!”
    “子方,你最后这句话说对了。”刘皇叔终于开口,沙哑着嗓子低声说道:“陶府君是没有确立嫡子,但是在子方你行事之前,陶府君忽然确立了嫡子怎么办?或者说,陶府君在临终之际,指定一子承继徐州——陶恭祖待刘备礼遇有加,恩义交至,备又安忍夺他父子基业?”
    “玄德公,徐州是大汉土地,公乃皇亲,正当领之,为何要让于陶氏?”糜芳急了,提高声音说道:“况且徐州又是四战之地,举目皆敌,非治乱之主不能居之!玄德公是大仁大义之人,难道想眼睁睁看着徐州五郡败坏在陶商和陶应两个小儿手里,让徐州军民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公言差矣。”刘皇叔摇头,平静说道:“以备之见,陶商公子天姓仁孝,博学渊识,才德无双,理应被陶公立为嗣子,承继徐州。所以备认为,子方与子仲应当尽快上表,请陶府君确立陶商公子为嫡,备也好全力辅佐陶商公子承继大业。”
    “玄德公,你是在开玩笑吧?”糜芳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