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好孩子-第8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州腹地,就势拿下西川。
    陶副主任很冷静的拒绝了这个建议,向提出建议的文武众人笑道:“诸公之言,虽然有理,但我军毕竟地处长江下游,逆风逆水,运粮运兵都十分不便,闪袭成都得手几乎毫无可能,与其这时候发兵入川打成消耗战,白白便宜大耳贼和曹贼,倒不如先让刘璋闭门自保,等我们消灭了最危险的大耳贼和曹贼,然后再缓图西川不迟。”
    见陶副主任决心暂不攻打刘璋,徐州军众将难免都是大为失望,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时候,意外的喜讯突然传来,被刘皇叔撵到了上庸无路可走的张鲁见势已极,一咬牙一跺脚干脆派了弟弟张愧到襄阳请降,请陶副主任派兵接管上庸,自己愿意双手奉上庸房陵等地,换取在陶副主任麾下的容身之地。陶副主任闻报更是大喜,急封文聘为汉中太守,命令文聘率军一万赶往上庸接管城防,又给文聘安排了两名荆州降将为副手,驻扎上庸牵制刘皇叔。
    “主公,末将是新降之人,你竟然马上就让末将独当一面,你……,你……。”听到陶副主任的命令后,文聘自己都不敢有些不敢相信,干脆双膝跪下,抱拳直接问道:“主公恕罪,末将斗胆请问一句,主公就不怕末将到了上庸后举兵叛变么?”
    有个细作叫罗贯中的陶副主任放声大笑,先是双手搀起文聘,然后拍着文聘的手笑道:“仲业乃忠义之人,岂会叛我?仲业这一次去,可以将家眷一同带上,上庸偏僻,音讯传递不便,仲业把家眷一同带去,也好互相照顾。”
    文聘放声大哭,又向陶副主任双膝跪下,重重顿首说道:“主公如此信任末将,末将誓不背叛主公!请主公放心,末将到了上庸后,定然严保上庸城池,牵制刘备侧翼,不给大耳贼任何可乘之机!”
    陶副主任听文聘说得郑重,忙将文聘重新搀起,好言安慰,又给文聘封了百户食邑,文聘再三拜谢,两曰后便率领一万重新整编后的新降兵赶往上庸接管城防。对陶副主任的这个安排,当然也有一些人表示担心,担心文聘到了上庸后就立即叛变,陶副主任则笑道:“我不负仲业,仲业必不负我。”说完了冠冕堂皇的话,陶副主任又在心里冷笑道:“上庸那种鬼地方,人少粮缺,文聘就算和历史上不一样,又能掀起多少的风浪?”
    文聘率军到了房陵和上庸后,走投无路的张鲁果然乖乖的交出了城防,也把最后的几千残兵败将交给了文聘指挥整编,自己领着全家到襄阳向陶副主任投降,陶副主任大喜下封张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食邑两百户,随张鲁一起投降的张愧和阎圃等人也各有封赏,待张鲁一家颇厚。张鲁心中颇喜,主动恳求要与陶家联姻,想把自己的女儿张琪瑛嫁给陶氏宗族的子弟,立誓要娶遍诸侯之女的陶副主任本想自纳,但细一打听张琪瑛仅有十岁,陶副主任也就只好选择让自己的侄子、陶商长子与张琪瑛定亲,以免自己本就已经无比败坏的名声继续败坏下去——这些年为了逢迎陶副主任的特殊喜好,可是有不少阿谀谄媚之徒争先恐后要把自家的年**眷献给陶副主任的。结果张鲁也十分幸运的躲过了一劫——敢当陶副主任岳丈的人,那可是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这时候,时间已是建安十年的年底,陶副主任速定荆州的消息,也已经基本上传遍了神州大地,诸侯反应不一,陶副主任的新邻居刘璋、吴巨和士燮当然是赶紧遣使祝贺抱**,刘皇叔是痛哭流涕说汉室衰微,逆贼当道,咬牙切齿的发誓要与窃国之贼陶副主任死战到地。而反应最大的还是曹老大,听说荆州诸郡几乎是完好无损的落入陶副主任魔掌后,曹老大差不多有五分钟没说一句话,然后才脸色铁青的说道:“还以为陶贼可能要后年才出兵西进,现在看来,最多到明年五六月,陶贼的兵马就要来了。”
    “主公所言极是。”荀彧赞同曹老大的这个判断,分析道:“陶应歼贼拿下了刘表的多年积蓄,兵粮上已经不用太过担心,再让军队休整半年,待到冬麦收割入仓之后,便可从容西进来攻打我们,我们只有半年左右的备战了时间,必须立即未雨绸缪,着手安排抵御来自陶贼的进攻。”
    “未雨绸缪?”曹老大的脸色有些惨然,苦笑说道:“怎么未雨绸缪?南有刘备歼贼,西有马腾韩遂,东有陶应歼贼的数十万大军,我们总兵力加起来不到六万,却三面受敌,如何能挡得住这么多歼贼的进犯?”
    “也不是没有办法。”荀彧沉声说道:“彧建议,把洛阳一带当做与陶贼的缓冲地,必要时可以放弃,集兵于函谷关和箕关坚守,未必就没有希望挡住陶贼的进犯。”
    “那我们的后方怎么办?长安和潼关怎么办?”曹老大更是苦笑,咳嗽着说道:“到时候我军主力尽屯东线,马腾、韩遂和大耳贼一旦乘机袭取了长安和潼关,我军岂不是都得粉身碎骨?”
    “主公,你个问题是问题吗?”荀彧语气郑重,问道:“以主公之能,难道真没办法化解西线危机?全力应对来自东线的威胁?”
    曹老大不说话了,还咳嗽得更加厉害,那边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的郭嘉被曹老大传染,便也忍不住剧烈咳嗽了起来,一边咳嗽一边艰难的说道:“主公,嘉等也知道和大耳贼联手,等于就是与虎谋皮,抱薪救火,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主公你如果不想束手就擒,就只能是暂时向大耳贼低头啊。”
    “是啊,主公,别迟疑了。”程昱也劝道:“目前的局势,我们再怎么与大耳贼不共戴天,也已经是唇齿相依了,如果不向大耳贼让步低头,就无法集中全力于东线抵御陶贼。但我们如果与大耳贼化干戈为玉帛,携手合作,那我们的西线就立时安若泰山,马腾和韩遂的威胁,也可以借大耳贼之手消弭,更加的后顾无忧啊。”
    “至于大耳贼是否答应携手合作这方面,主公更不用担心。”荀彧又说道:“大耳贼是聪明人,知道如何选择对他更有利,只要主公有意,我们甚至都用不着派遣使者去与大耳贼的联系,以大耳贼和庞统、徐庶的见识目光,也肯定会主动派遣使者来和我们联系。”
    曹老大又犹豫了片刻,这才咳嗽着说道:“我要时间考虑,这件事,暂时搁置一旁吧,容我仔细思量后再做决定。”
    荀彧和郭嘉等人默默点头,也知道在这件事上,曹老大确实很难做出决断,和刘皇叔联手是死,不和刘皇叔联手也是死,区别只是有没有希望挡住陶副主任的赶尽杀绝,将来到底是死在陶副主任手里,还是死在肯定要反噬盟友的刘皇叔手里。
    病怏怏的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过不眠之夜,时间踏入建安十一年的正月,刚刚年过半百的曹老大,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刘皇叔派遣孙乾为使,取道子午谷来到了长安城中,向曹老大递交了刘皇叔的亲笔书信,请求与曹老大结盟抵御陶副主任的亲笔书信。
    “孟德公,乾也不客套了,直言勿怪。”呈上书信后,孙乾开门见山的说道:“天下大势,孟德公心里想必清楚,刘表父子不幸被陶应歼贼残害之后,陶贼的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你了,庞军师和徐副军师估计,最迟在今年的七月,最快六月,陶贼就会亲自提兵西进,来攻打孟德公你的队伍,把孟德公你赶尽杀绝。贵我两家唇齿相依,曹亡则刘不保,所以我家主公这次求盟诚意十足,还请孟德公明查。”
    曹老大粗略的看了一遍刘皇叔尽是甜言**语的书信,顺手扔到案上,用拳头支住下巴,扶案不语。孙乾犹豫了一下,又说道:“请孟德公放心,只要贵军答应结盟,我家主公就会出面劝说马腾、韩遂与贵军言归于好,联手抵御陶贼,陶贼大兵压境时,我军也会尽可能的派出军队配合孟德公作战,尽力为孟德公提供粮草军需。”
    “那你们想要什么?”曹老大终于开口问道。
    “只要孟德公的一道表章,一句承诺。”孙乾答道:“请孟德公上表天子,表奏我家主公为益州牧,承诺我家主公南下攻打益州时,不犯我汉中土地。”
    “就这么简单?”曹老大微笑问道:“你们就不怕我言而无信,乘着你们南下的机会,忽然出兵偷袭汉中?”
    “恕乾直言,孟德公虽然英雄盖世,但挡住了陶贼的进攻后,恐怕也没什么力量再威胁汉中了。”孙乾坦白答道:“我军与贵军结盟的唯一目的,就是借孟德公之手挡住陶贼!且我主可以明白告诉孟德公,若孟德公无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