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苏联-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速!压水堆爆发出190兆瓦的热功率,驱动水循环,加热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化为了尾部的螺旋桨的动力,随着速度加快,噪音也开始变大起来!

尼尔盖耶夫是在赌,赌美国人的航母编队在全速前进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注意到水下的动静,他们自己的噪音,就已经掩盖了一切!

尼尔盖耶夫几乎就要赌对了,可惜,还漏了一艘水下的核潜艇!

洛杉矶级核潜艇,也同样具有优秀的静音性能,而且一直都在航母编队的前方海域航行,离949级有一百五十公里的距离,这种距离上,艇壳的声呐是发现不了的!

而全速前进的949级核潜艇,被洛杉矶级的拖曳阵声呐给发现了!

“美国航母编队已经减速,他们正在摆开反潜阵势。”声呐兵听着水面的声音,向尼尔盖耶夫报告道。

反潜阵势!尼尔盖耶夫顿时就是一愣,看来,自己的潜艇被美国人发现了!

那可是航母编队!被他们发现,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无数反潜机来围殴他们!

“降低转速,双车,前进一,八节静音航行。”尼尔盖耶夫立刻下达了命令。

这个时候,继续全速狂飙,那就是十足的找死,而关闭发动机,静默等待,甚至坐沉海底,也绝对不是好的选择!

如果还是以前的噪音巨大的老式潜艇,对抗的手段并不多,被美国人的水面舰艇发现,也许上浮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现在已经不同了!奥斯卡级拥有优秀的静音性能,靠着这个性能,就能够和美国人周旋!

“艇长同志,我们现在是不是该调转航向啊?”一旁的副艇长普利乔夫问道。

现在,美国人正在向着己方的位置搜索过来,而己方反而要迎上去,不管怎么看,都有一种自投罗网的感觉。

“为什么要调转方向?”尼尔盖耶夫说道:“即使我们扭头就走,能比美国人的水面舰艇,还有反潜飞机跑得快吗?”

现在面对的是航母编队!为了避免暴露自己,己方只能是以绝对的低速航行,所以,不可能比美国的军舰跑得快,而且,跑过了水面军舰也不行,要跑,就得跑过舰载机才行,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而迎着走,这是对方最不容易想到的,也就是己方的机会!

而且,这也是正确的选择,不管任何潜艇,只能是在艇首,或者侧舷部署声呐,尾部是无法布置任何声呐装置的,那里的螺旋桨和水流的噪音会掩盖住一切,所有的潜艇,尾部都是一个盲区。

现在面对那么多的反潜力量,保持对水面舰艇的正确监听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掉头就走,那就丧失了掌控四周状况的手段,尼尔盖耶夫是不会那么做的。

于是,在一百米深的海水里,949级核潜艇以8节的静默航速,向着美国航母编队的方向而去,而此时,美国人的S3反潜机,已经飞到了预定的海域。

“他们投掷了声呐浮标,都在我们的后面。”声纳员报告道。

“继续监听。”尼尔盖耶夫说道,和他猜测得一样,美国人的舰载机出动相当迅速,只可惜,美国人还是失算了,在自己的后面扔浮标,根本就不可能逮到自己!

继续前进!八节的航速,对体型巨大的949级来说,是一个相当安静的速度,噪音完全融入了海水之中,很难被美国人发现。

“主动全向声呐浮标!”就在这时,声纳员继续向尼尔盖耶夫报告。

看来,美国人已经着急了啊!

声呐浮标,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被动的只能监听,作用距离远,最远可以达到十海里,而主动的声呐浮标,则是自己发出信号,然后接收,就跟雷达一样,这种声呐浮标的作用距离,只有一海里左右,不过,也只有这种浮标,才能够发现坐沉状态的潜艇。

显然,美国人找不到自己的潜艇的声音,就以为是坐沉海底了呢,妄图使用主动声呐浮标来定位。这玩意儿,形成网络之后,将海底的形状都能测绘出来,也就完全能发现坐沉海底的潜艇了。可惜,美国人的方向还是错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七章奥斯卡级核潜艇

机床,是工业的母机,各种机械制造,都离不开机床,如果用当时的话来说,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正是因为机床的出现,才让各种零件的高精度加工成为了可能,通过车刀的移动,来实现各种零件的切削和加工。

比如,要制造一条螺丝,就可以把铁块固定在机床上,用电机带动转动,车刀在旁边切削,就可以加工出来了。而要制造复杂的机械,就需要先切削一个平面,然后转过来,固定另一个轴,继续转动,加工另一个面,而这样做,就会造成一定的误差,在每次转换转轴的时候,都不可能达到原来的精度。如果多个车刀能够同时开工,也就是说零件能够不用移动位置,直接就能够绕着多个轴转动,这就会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加工零件的精度!

而这种方式,就叫做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只有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才能够让多轴联动成为可能!而想要加工特殊形状的产品,这种机床是最合适的选择!可以说,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就是工业母机上的珠穆朗玛峰!

这项技术,都掌握在西方先进的发达国家里,比如德国,岛国等国,巴统对这类机器进行了限制,绝对不能出口到社会主义阵营中去!可惜,随着西方阵营中岛国的反水,这些限制都已经无足轻重了。

在历史上,苏联是通过高价的方式,让岛国的商人铤而走险,出口给了苏联这些机器,而现在,根本就不需要了,苏联直接就可以向岛国进口这种先进的数控机床了!加工先进的不规则物体,这种机床有着无比的优势!

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螺旋桨!而生死攸关的,就是潜艇的螺旋桨!

螺旋桨是潜艇的唯一推进器,后世的泵喷不在讨论范围之内,而早期,潜艇的螺旋桨都是三叶的,想要实现较大的推力,就需要增加螺旋桨的转速,才能够搅动更多的海水,而增加潜艇的螺旋桨的叶数,就可以显著地降低螺旋桨的转速,要知道,转速越高,肯定动静越大。所以,潜艇的螺旋桨叶数是在逐渐增加的,由三叶到五叶,由五叶到七叶。比如,七叶螺旋桨达到三叶螺旋桨的推力,转速只有三叶的十分之一!

螺旋桨的叶数总是奇数的,这是因为奇数的螺旋桨是不对称的,可以显著地消除共振。同时,增加螺旋桨的侧斜程度,也可以增加推力,也就是大侧斜。这指的是桨叶有后倾角,这个后倾角的量用侧斜角来定义,桨毂中心线与桨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大于25度的螺桨称之为大侧斜桨,普通的螺桨侧斜角只有10度左右。

当然,叶数也不是越多越好,叶数越多,加工起来的难度就越大!多方面的均衡,七叶大侧斜螺旋桨,就是一个最合适的选择。

这样的需求,导致了潜艇的螺旋桨会是一个复杂的几何构型,这个构型的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会影响到噪音和推进效率!

苏维埃的科学家,理论知识也是无比扎实的,他们可以通过计算,设计出最佳形状的螺旋桨来,减少空泡,减轻震动,降低噪音,降低转速,同时增加推进效率,但是,这种螺旋桨设计出来之后,制造却面临着难关!

由于没有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只能是先加工一个平面,再加工另一个平面,哪怕是苏联的机床夹具再具有特色,也面临着因为这个转变而导致精度降低问题,对于螺旋桨这个精密的大型装置来说,一毫米的误差,就会导致性能的极大改变!

而现在,随着岛国的设备的到来,苏联的潜艇设计师,终于不用再为这个问题发愁了!岛国的设备,加工出来的螺旋桨,精度已经完全达到了要求,这代表着,苏联潜艇的水下声音,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比如现在,水下的这艘苏联核潜艇,尾部的七叶大侧斜螺旋桨,仅仅维持每分钟八十转的速度,就具有了8节的巡航速度!

每秒一转多,搅动起的水流,几乎就没有什么额外的声音,两具螺旋桨的旋转,就是用肉眼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对,就是两具螺旋桨,水下的这艘潜艇,就是苏维埃特色的巡航导弹攻击核潜艇,949型,北约代号奥斯卡!

西方的核潜艇,要么是弹道导弹核潜艇,要么就是攻击核潜艇,而苏联的潜艇,在这两种之外,还有一种创新,就是巡航导弹攻击核潜艇!这种核潜艇的唯一使命,就是用自己携带的反舰导弹,攻击美国人的航母,这是为美国航母量身定做的大杀器!

西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