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苏联-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代战机!在历史上,每一代的苏联战机,都是落后于美国的战机,造成了苏联用二代的米格21,米格23迎战美国的三代机F15,F16的局面,而晚些设计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各个性能数据上全面压制美国,而劣势就是始终是落后一代机型!

而现在,在三代机上,苏联已经赶了上来,有了先进的电子技术,苏联的米格29,苏27的研制都还算是顺利,不过即使如此,也比F15落后了五年!

而现在,美国在发现F15的优势无法保持之后,已经开始在F15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良,生产出来了F15C这种大改型号的战机,以前的早期型号,也会被改进到F15C的标准,同时这也是应对苏联已经获得了F15战机,掌握了原型机的参数的情况下的不得已的行为。

不过,美国显然是不会看着空军战机的落后的,在F15C进行改良的同时,美国又开始了新一代战机的研制!

就在前几天的时候,美国开始了下一代战机的招标书,这比历史上提前了五年。在历史上,美国在70年代末提出了先进战术战斗机的计划,但是一直到了85年,苏27服役之后才开始进行。而现在,在81年刚要到来的时候,苏27就服役了,在苏27的刺激下,美国开始了下一代战机的研制!

苏联当然不会退步,在三代机上,苏联落后了五年,而现在,苏联终于跟美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听到下一代战机的研制,安德烈非常感兴趣,现在召开的这个会议,其实也是苏霍伊设计局的一次汇报会,除了安德烈是新手,以前没有听过之外,其余的人,其实已经接触过了。

“首先是我们的设计指标,美国提出了先进战斗机的计划,要求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性能,隐身性能和先进的电子战能力。”西蒙诺夫说道:“而我们的战机,当然也是在这些项目上,超过或者至少跟美国人平齐。”

三代机刚刚服役,四代机又开始预研,其实,军机的发展就是这样的规律。(其实苏联跟美国的标准不同,按照苏联的标准,苏27就算是四代机,而新的飞机该叫五代机了,说顺口了,就按照美国的划分来吧。)在后世,成飞的歼十完成之后,宋总就将歼十的改进交给了别人,自己捣鼓下一代战机去了。

安德烈点点头,能够将隐身性能放在重点位置,看来苏联的航空工业不会再剑走偏锋了,只重视机动能力,忽视隐身性能。

“首先,我们确定的总体原则,就是我们现在的机体是非常先进的,所以,我们新式的战机,主要是在现有的机体进行改进,让它具有隐身的性能,比如,按照安德烈将军说的,将垂尾倾斜,进气道进行遮挡处理,机头也改变形状,武器采取内置。”西蒙诺夫说道:“我们的隐身涂层也开始研发,希望能够赶上进度。”

放弃不可靠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西蒙诺夫在安德烈的建议下,变得更加务实。

“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上,我们打算给战机装上一对鸭翼,用来提高我们战机的敏捷程度,相关的设计正在展开。”西蒙诺夫说道。

听到这话,顿时,安德烈一愣,一句话脱口而出:“最好的鸭翼,是在敌人的战机身上,西蒙诺夫同志,如果我们给战机装上鸭翼,那就是在走弯路。”(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九章最好的鸭翼在敌机上

当说这句话的时候,安德烈的心里,是有着巨大的感慨的。

这句话,并不是安德烈说的,也不是后世所说的以讹传讹,这句话来自哈里J希拉克尔,他是美国通用动力飞行系统总设计师,也是F111和F16的总设计师。同时,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战斗机黑手党的绝对核心四人小组成员之一:四成员包括约翰博伊德、哈里希拉克尔、皮埃尔斯普瑞和瑞奇奥尼。他们创造并且完善的能量机动理论,引导着后来的战机的设计。

这句话就是希拉克尔在先进战斗机技术文件招标会上说的,就在前几天的招标会上,很多公司的设计用了鸭翼甚至前掠翼设计,面对着这些设计,作为主持会议的权威,希拉克尔毫不留情的说,鸭翼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最好的安装位置就是在敌人的飞机上!

这句话不无道理,鸭翼,是将水平稳定面放在主翼前面的布局方式,而将水平稳定面装在后面的,就是最常见的尾翼。

鸭翼的历史其实很长,在当初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时候,使用的就是鸭翼,不过,因为各种技术缺陷,这种鸭翼随后并没有流行开,一直到了电传操作研制成功之后,鸭式布局才开始重新出现。

相比尾翼布局,鸭式布局是有优点的,这种优点在静不稳定飞机上发挥得更加出色,比如普通的配平平尾产生的是负升力,也就是飞机想要爬升,首先屁股得压下去。而鸭翼因为在重心之前,产生的是正升力,拉起操作杆,机头直接就抬起来了。

同时,鸭翼最突出的贡献,就是鸭翼拉出的脱体涡和稳定主翼附面层的效果可以帮助飞机提高大攻角下的稳定性以及升力系数。现在的气动理论中,对涡流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起飞时,鸭翼的正向偏转可以极大提高升力,减少滑跑距离;降落时可以做减速板使用,无需使用背部减速板。

这些都是优点,但是,鸭翼同时是有劣势的,最突出的劣势,就是隐身性!当鸭翼动作的时候,产生的反射雷达波是成数量级增长的,不利于战机的隐身,同时,鸭翼和主翼气动干扰是随速度非线性增长的,所以很难进行控制,增加电传操作的程序复杂程度;因为鸭翼比平尾远为靠近重心,需要大的多的舵面积偏转才能起到配平和操控飞机的效果,还有存在大迎角低头操纵力矩的要求和鸭翼载荷带来的配平阻力增大和最大配平升力降低等问题。

可以说,鸭翼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是存在的。

在后世,欧洲的台风,阵风,鹰狮,华夏的歼十,都采用的是鸭式气动布局,如果再从更简单的角度上来说,这是典型的动力不足,用气动布局来弥补的方式,因为没有先进的大推力发动机,不得不采用这种折中的方式。

而美国,科技实力是最强的,尤其是发动机,简直就是外星科技。只要发动机好,一块砖头也能飞起来!美国的四代机,使用的是推重比为10一级的发动机,在后世,也只有美国能达到。

而华夏,因为受限制于发动机,不得不在四代机中,照样采用鸭式布局,毕竟,歼20各方面的设计都很先进,但是发动机依旧是软肋,在试飞的时候,一直是用AL31F来凑合的,虽然不断的报道太行发动机的进展,以及更新的涡扇15发动机,却依旧是个问号,在发动机的问题上困难重重,只能从气动角度上来弥补了,鸭式布局也就是不得已的选择。

(听说涡扇15已经真正成熟,祝愿我们的国防工业不断强大!)

从后世过来的安德烈,深知鸭翼的种种弊端,而现在,在苏27的基础上搞鸭翼,更是一种画蛇添足一样的行为!因为,苏27本来就是常规气动布局,在这种基础上再增加鸭翼,成为全球唯一的三翼面布局的飞机,优势也会被劣势抵消!

后世就有证据,除了最初的海侧卫苏33用三翼面之外,就只有印度这样的阿三在俄罗斯的忽悠下,使用三翼面还有“牛逼”的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其他的,几乎就没有了,就连苏35,老式的是三翼面布局,新式的也换成了常规布局,在苏27系列飞机上使用鸭翼,绝对的鸡肋。

这也是安德烈极力反对的原因。

现在,安德烈虽然职位还不够高,但是,安德烈的话语权却是最重要的,当初,安德烈就极力支持T10的推倒重来,才有了现在的苏27,而现在,安德烈又是极力反对鸭翼的。

将发展鸭翼的这些项目都砍掉!有这些能力,在别的地方多下功夫!

安德烈的话,让西蒙诺夫的老脸一红,这鸭翼,其实就是西蒙诺夫提出来的,但是现在,却被安德烈无情地批判掉了。

看着西蒙诺夫的表情,安德烈就知道是他在主持的,于是,安德烈的话语放缓了:“西蒙诺夫同志,我们的新的战机,是要各种性能均衡的,只想过多地突出机动性能,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性能,比如,对新的战机来说,隐身性将关乎到战机的生存能力,必须要当做重点来看待。”

隐身性!这也是安德烈最重视了,毕竟,在后世的华夏,面对美国人的F22的威胁的时候,不知道做过多么细致的分析了,结论却只有一个,想要对抗F22,那就必须要有同样的隐身飞机!这也是国家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