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苏联-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才是82年,虽然西方的电子技术进步相当迅速,但是,跟美国这种巨人比起来,也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英国人也想要研制预警机,在欧洲各国里,英国的技术算是比较先进的了,但是呢?英国人的猎迷预警机,迟迟无法克服各种技术缺陷,最终还是买了美国的E3。

现在,欧洲能拿得出手的,怕是就是狂风战斗机了,而现在,虽然狂风战斗机已经研制成功,但是,配套的雷达也是进展缓慢,狂风战机的蓝雌狐雷达,历程艰辛,多灾多难,历史上,从1976年签署合同,一直到87年才服役,前两年因为没有雷达,甚至不得不用水泥当配重。而装备之后,发现性能居然还不如当时F4上面的机载雷达!没有多目标能力,只能跟踪直线飞行的飞机,下视能力糟糕。当初在设计的时候,提出了很高性能的指标,结果全部没有达到!甚至最可笑的是因为雷达灵敏度极低,训练的时候要装上雷达反射面才能开展训练,一直到历史上的海湾战争爆发,紧急开发出STAGE1(0)雷达,勉强满足了需求,92年开发出STAGE2版本。才达到76年签署合同的时候给出的战术指标。(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九章歼7M

老牌的英国,技术都是如此糟糕,因为这种雷达的研制,的确是要耗费巨大,几乎跟整个国家的电子技术能力息息相关。

而欧洲的另一款战机,也就是骄傲的高卢鸡的幻影2000,要比英国还好点,他们的雷达,也还不是平板天线的,历史上,一直改进到了幻影20005,才算是装备了RDY雷达。

德国呢?联邦德国在战后,几乎就没有在武器研制领域里面有过什么贡献,京特拉尔一边举着相机拍照,一边在心里感叹,苏27的机头,直径应该有一米左右,而这种一米左右的雷达天线,带来的性能将是相当高的,苏联这几年不断对外扩张,同时也获得了美国的战机技术,F14和F15,都对苏联的新战机的研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还有岛国,岛国的电子技术,甚至是超过欧洲的。

以前的苏联雷达,都是五大三粗的,性能低下,耗电量大。而现在,苏联人在战机上装备的这种雷达,性能已经位于世界前列了。

想到这里,京特拉尔的心情,就有些失落了。

而在展示完了机头之后,对方又合上了雷达罩,安德烈继续在那里回答记者提问,而京特拉尔则默默地退了出来。

整个上午的时间,都是静态展示,刚刚的苏27,已经吸引了足够的眼球,而其他的战机,也还是有一些看点的。

比如,在苏27展台的不远处,就是米格29,这两种战机的外形,看起来有些接近,据说都是出自苏联中央流体学院给出来的布局,在气动方面,苏联人的确已经走到了前面,从这个方向看,简直就像是一个小号的苏27一样。

而同时,京特拉尔也知道,就在己方的对面,民主德国的空军,已经大量地换防这种最新的米格29战机了,一旦双方开战,己方首先将遭遇的就是这种前线战斗机的威胁。

苏联,不是欧洲可以抵挡的,在心里,京特拉尔突然响起了这样一个声音。

这个庞大的红色帝国,在推平了中东之后,羽翼已经丰满,而己方,能在美国的支持下,取得对东方的胜利吗?尤其是现在,在能源高涨的今天,欧洲各国的经济,都遭受了重创!

作为一名从二战过来的老人,京特拉尔并不希望再爆发大战,但是现在看来,苏联的崛起,已经是无法抵抗的事实了。欧洲,没有能力阻止苏联!

走了几步,京特拉尔眼前一亮,这不是米格21吗?苏联人真有趣,居然在不同地方,摆放了两架米格21?自己以前的时候就看到过了啊!

但是,当他走近之后,看到了这个展台周围的人的面孔的时候,就不由得一愣,不,这些黄皮肤,黑眼睛的人员,绝对不是苏联人,而是华夏人!

华夏人,也参加了莫斯科航展,而且,还带来了他们的产品,歼7M!

而这几名来自华夏的人员,就是成都飞机集团的人员,他们的带队,就是一名此时正在乐呵呵地发传单的屠基达,此时的他,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依旧精神矍铄。

莫斯科航展,既然要成为国际航展的大舞台,又怎么能少了华夏的参加!而成飞前来参加莫斯科航展,也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一切,和历史已经有所不同,提前十年,华夏跟苏联走到了一起,同时,华夏获得了苏联先进的航空工业技术,引进了最适合华夏的超音速可变后掠翼战斗机米格23,正式定名为歼八2。

而现在的华夏,刚刚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五年过去,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大,所以,华夏在将资金投入到了歼八2项目上之后,就没有更多的资金照顾其他方面了。

所以,成飞的生存,就成了问题,不过,跟历史上的一样,处身在时代变革中的成飞,并没有因为自己不是共和国的长子,无法从国家得到更多的拨款就自怨自艾,而是不断地深化改革,不断地发展自己,处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飞也能够趟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当初,1956年4月,根据中苏两国政府签订的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议,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苏联第二批援建华夏航空工业19项的协议书,132厂建设项目是其中之一。1958年,132厂正式动工兴建。

(不断地有书友说当年毛子如何如何。咱们可不能跟犹太人一样,只报仇,不报恩啊。想当年,从一穷二白,咱们快速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就把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了工业国家,是谁的帮助?资料,一列列的火车皮送过来,老大哥更是手把手地教咱们。如果没有毛子的帮助,咱们在解放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来,不知道要走多少年的道路。当然,后来咱们是有了矛盾,而在此之前的旧毛子,又侵占了咱们多少土地。但是,这些都是历史问题。希望书友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不要偏激。)

之后,成飞就开始了生产米格15的国产型号,也就是歼5,从此开始了成飞辉煌的传奇。

而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在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人撤走了所有专家的情况下,华夏自力更生,独立完成了歼七的后续研制,之后,由于沈飞要承担歼八的研制任务,歼七的生产,就落到了成飞的肩头。

70年3月,歼7I型飞机成功首飞,75年歼7II型飞机设计定型,第三机械工业部将其作为新一代机种被列入航空工业发展规划,同时,成飞为了生产歼7,对工厂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到了78年,经过整整10年的研制,歼7I型飞机的改进型歼7II型飞机终于成功飞上了蓝天。

这其中,有很多令人唏嘘的原因,十年浩劫,成飞的研制也是无比艰辛。(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章拓展市场

而等到79年的时候,132厂以成都飞机公司的名义对外开放,由于国家决定将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各个军工厂,都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而成飞,则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速转变自己的思想,开拓市场。

工厂的军品生产开始由军援转向外贸出口,产品结构由单一的军品生产逐步向军民结合多品种生产方向发展。比如,开始生产了基层最需要的摩托车这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成飞的经营管理开始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他们必须要摸清市场的脉搏,才能够在市场发展中不断地壮大自己。

民用领域只是其中一个突破,作为一家飞机制造厂,成飞最重要的还是生产飞机!而此时,他们最能够拿出手来的,就是歼7了!如何让这种飞机,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当然就是换装国外的先进的电子技术,提高战机的性能!

在苏联,米格21只是一种过渡,苏联装备完了米格21之后,没多久就开始装备米格23了,而在华夏,由米格21发展而来的歼7,很多时候都是当宝贝来对待的,7爷万岁的口号,就是在这个时代提出来的。

好在西方开始拉拢华夏了,华夏也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与英国的马可尼公司进行了谈判之后,成飞达成了改装方案,在歼7II型的基础上,改装了马可尼航空电子公司的平显和目标瞄准计算机,即956平视显示器HUD和武器瞄准计算机WAC;加装了一部新型抗干扰测距雷达;一台新型大气数据计算机,以及新型雷达高度表和敌我识别系统、无线电通讯保密电台等等,这些先进的数字电路构成的电子系统,将歼7的战斗力提高一个档次!

当他们初次接触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