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唐春-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择?”

今日说起这事,和吐蕃使团刚来朝,李治让众臣们朝议时候,情况已经完全的不一样了。

吐蕃使团刚来时候,气焰嚣张,口气狂傲,以武力相威胁,当着大唐皇帝及众臣的面要求皇帝同意将太平公主下嫁给吐蕃,这大唐君臣们甚是愤怒,但碍着大国的礼仪与面子,还是忍着。

在吐蕃使团离殿后,李治问询诸臣,反对和亲的大臣并不多,有很多人是建议皇帝许婚。

一个女子抵十万雄兵,这是很划算的事,特别是朝中的文臣,主张许婚的几人都是文臣,反对的多是武将,只是在朝的武将人数不多,职位又没有文臣高,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许多大臣没有站出来支持和亲只是恼于吐蕃人的狂妄,并不是反对和亲的。

而现在,吐蕃人的锐气尽被折去,李晨以一人之力,击败两名吐蕃武士,在随后进行的马球比赛中。也没有让吐蕃人有挣回脸面的时候,我大唐皇家马球队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胜利。据回报,一名吐蕃球员在比赛时候被李晨击出的球击伤,回到馆舍不久后身死。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实力是第一位的,有实力。说话口气才会硬起来,比武和马球比赛,也是一种实力的宣示。

大唐方面在赢得了胜利后,许多人感觉底气已经起来了。

昨天吐蕃人灰溜溜离开后,论塞调又很快求见了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再次提出和亲的要求。李治和武则天并没马上答复论塞调,只是告诉他要问询众臣的主意。

今日李治也在朝会结束前,拿这个问题来问询众臣。

今天朝会进行时,论塞调也在宫外候着。等候传唤。

这几天,论塞调心情很差,也很着急。吐蕃使团来长安已经多天了,他们提出的和亲要求,朝廷没有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这倒不是最让论塞调担心的,让他忧心忡忡的是,他们所居的鸿胪寺馆舍周围,好像有一些可疑的人在游荡。使团成员出门上街。都有人跟踪的迹象,这让论塞调非常的惊惧。

他清楚。他们的行动已经受到监视,再也不能自由的出去,并试图打探情况了。

来长安及洛阳的这段时间,使团已经打探到不少消息,只是论塞调觉得这些打探到的消息不是很重要,他期望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因此每天都派出使团成员,乔装打扮后打探消息。

大唐方面加强了监视,再出去打探消息肯定有很大的危险,论塞调心里很是不安。

他也想尽快回到青海去,他清楚。吐蕃与大唐的战争很可能在天气转暖后就暴发,如果战争暴发后,他和他的使团还呆在洛阳或者长安,那危险就很大。因此他想尽快得到大唐皇帝是否许婚的答复,早点启程回国,避免出现麻烦,所以昨天下午,也就进宫催问了一次。

比武及马球塞取得了胜利,李治心情大好,今天朝会上,也拿这事问询诸臣意见了。

李治话间刚落,郝处俊马上站出来,大声禀奏:“陛下,臣以为,千万不能许婚。吐蕃人陈兵几十万于青海,想以强大的兵威逼迫我大唐同意其请婚要求,这和当年弃宗弄赞率军攻打松州,想逼迫先皇同意请婚一样。为了大唐的荣誉,千万不能许婚。”

郝处俊说完后,今天没有参加值勤,而是站在朝臣班列中的李晨,马上跟着站了出来,附议郝处俊之言:“陛下,娘娘,臣也认为,千万不能许婚!”

“陛下,娘娘,吐蕃人在比武及马球塞上全败于我大唐之手,这也正好说明我大唐勇武者远比吐蕃人多。我大唐有千千万万的勇武之士,战争动员能力也不比他们差,何惧吐蕃人的威胁?大唐的国家安全,是靠我大唐将士用鲜血拼杀出来的,而不是靠送女人换来的。”

李晨这样的话,顿时震惊了朝堂,许多人目瞪口呆。

不过李晨并没打算就此停住,而是继续慷慨激昂:“先皇时候,嫁文成公主于吐蕃赞普弃宗弄赞,吐蕃因为我朝先进的技术传入而国力大增,这些年他们率大军攻灭了归附我大唐的吐谷浑,青海大半地方尽丧吐蕃之手,吐蕃人的虎狠之心昭然若揭,他们和亲是假,想通过和亲获取更多利益是真。而嫁出去的文成公主,丝毫不为我大唐作想,据臣所知,吐蕃数次侵犯我大唐,文成公主都是默许的。陛下和娘娘难道还想再有一个公主,嫁出去后与我大唐作对?”

“陛下,娘娘,臣强烈反对和亲,若看到陛下和娘娘要以自己的女儿下嫁吐蕃那蛮荒之地,以我汉家女子的一生屈辱来换取暂时的和平,那臣等将羞愧至死……”

李晨此话一出,朝堂上一片愕然,李晨竟然敢如此指责先皇许嫁文成公主的事?不过一些人已经在思索李晨所说的话,想了想后,还真的有道理。这次吐蕃使团来大唐,不就是奉文成公主的令,前来请婚的吗?文成公主在吐蕃国内影响力不差,但她为什么就不阻止吐蕃对我大唐动武呢?

“陛下,臣附议,”中书令李义琰在李晨说完后马上站出来支持,“李将军说在甚是在理,如今时候,万不能同意吐蕃人的请婚。”

接着尚书左仆射刘仁轨、中书侍郎薛元超、户部尚书崔知悌、黄门侍郎裴炎等重量级的大臣也都站出来反对和亲,朝堂上出现少有的一面倒情况。

“好!”与武则天商量后,已经决定反对吐蕃人请婚要求,与吐蕃全面开战的李治,见众臣都反对和亲,也即马上说道:“众卿既然都反对太平公主下嫁吐蕃,那朕也顺应大家的意见,拒绝吐蕃人请婚的要求!”

下了决定后,李治也马上将候在殿外的论塞调宣进殿,向他宣布了拒绝和亲的决议。

论塞调已经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也没什么意外。他也马上提出来,先一步率使团回国。

但大唐李治却拒绝了论塞调现在归去的请求:“如今依然是寒冬,吐蕃高原一片冰封为了吐蕃使团的安全,朕再留你们在洛阳住一段时间,等天气转暖后再返回逻些,以免出现不测!”

李治说完,也不待论塞调再申辩什么,宣布退朝!(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相约佳人

(感谢书友150513123238076打赏,tzzy369的催更票。希望后面几天不要催更了,每天催更的字数不一定能完成,但黄昏肯定会尽力多更,每天写多少就更多少,绝不偷懒。谢谢大家的支持!)

上元节,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这是个万民欢腾的日子,也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上元节时候,长安、洛阳这两唐的两京都将举办盛大的灯会,同时放开宵禁三天,以方便平民百姓赏灯。上元节时候,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赶热闹。

这三天,以万人空巷来形容长安及洛阳城的热闹一点都不为过。

因为皇帝和皇后有可能在长安过上元节,也有可能在洛阳过节,因此每年长安城和洛阳城的灯会规模都不尽相同。皇帝和皇后在哪个城市过节,哪个城市灯会的规模就会大一些。

今年李治和武则天呆在洛阳过年节和上元节,洛阳城的灯会规模就明显比长安城大。

李晨原本的打算,是在正月十四晚上,带乌珠去赏灯,然后再以自己上元节正日,也就是正月十五晚上要入宫当值为由,让乌珠自由活动,他偷偷陪上官婉儿去赏灯。答应过上官婉儿,陪她去灯市赏灯,那肯定要做到。更何况,现在的李晨,对上官婉儿的在乎程度,远比乌珠甚。

但人算不如天算,在正月十四当日,娑葛所领的突骑施使团抵达了洛阳。

娑葛抵达洛阳后,马上就上门来找乌珠,让乌珠跟他一起进宫见圣驾,把公务活动先完成。在这件事上。乌珠不敢不听哥哥的,最终只能不情愿地跟着娑葛走了。

突骑施使团主要成员的名单,早就报知了大唐朝廷,正式拜见的日子,娑葛和乌珠这两个突骑施头领的儿女,肯定是要一起去见驾的。入宫见驾。有很多的礼节要举行,宫中也有招待,这两天乌珠都没得自由,也就是她没机会跟着李晨去赏灯了。这让她非常遗憾,但也无可奈何。

为了弥补乌珠的遗憾,正月十四当晚,李晨也借故入宫,求见了武则天。

这天晚上,李治和武则天令娑葛和乌珠伴着他们赏灯。

宫中也有灯展。虽然规模比不上外面的灯会,但也足够丰富,让原本遗憾的乌珠挺是欣喜。

在乌珠跟着娑葛走的时候,李晨有过吩咐,要乌珠注意不要将两人的私情流露在皇帝和皇后面前,娑葛也严厉吩咐过乌珠,乌珠自然听话,在宫中时候。虽然看到了李晨,但也没特别的表示。

李晨进宫请见。武则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