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唐春-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李晨也知道,这是张柬之为了获取他更大的好感,希望他在武则天面前一力举荐而故意的表现。或许张柬之是这样认为,如果他表现的不怎么样。李晨就不会卖力替他举荐,因此就说了一些平时不敢说的话,对一些事件也讲了自己的论述和观点,以期获得李晨的刮目相看。

李晨虽然年轻,但各方面表现不错,非常得皇后娘娘的赏识,皇帝对其也挺看重。一个在朝中没有任何关系可寻的年轻人,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混到了内卫统领的高位,并不能完全以运气来说明。没有才学。没有让人惊骇的表现,是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机遇的。

张柬之对李晨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当然也将希望寄托在了李晨的身上。

在张柬之和狄仁杰一道起身告辞的时候,他也再次恳求李晨,能好生在皇后娘娘面前替他陈情,以获得皇帝和皇后的赏识,得到朝廷的重用。“李统领,某空有一腔报国志。却禄禄无为了大半生,真是惭愧。希望余生能有更多为国尽忠的机会。一切全拜托李统领了,某以后再来道谢。”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对自己这般敬重,让李晨有点汗颜,他也一再保证,肯定会经常在皇后娘娘面前讲述张柬之的事。尽可能帮忙。李晨也让张柬之不要着急,先在驿馆住着,并随时做好被宣召进宫的准备。“孟将前辈,说不定这次你来长安,就不要回清源任职了。”在送张柬之和狄仁杰出府的时候。李晨开了句玩笑。

“要真是如此,那某就太幸运了,”张柬之情绪有点激动,眼圈都有点红了。

也就在和狄仁杰、张柬之聊了半天,送他们走后,李晨也就进宫去找武则天说事了。

当然他并不是专门找武则天举荐张柬之,而是和武则天讨论军情去。

青海的战况依然在持续,几乎每天都有军情传来,不一定是战斗的捷报,还有其他方面的消息。

青海的战事进展的非常顺利,顺利的出乎任何一个人的意外,包括李晨。

在青海的冬天即将到来的时候,裴行俭所领的大唐军队已经连续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吐蕃人溃不成军。论钦陵的两个弟弟,赞婆和悉多所部都被大唐军队击败。悉多逃回伏俟城,而赞婆兵败后被俘,两兄弟所领的近二十万吐蕃军队,大部被俘或者被歼,逃脱的最多不过五万。

在战事开始后,吐蕃军队只在赤海之战中取得了局势的胜利,钦陵亲领的人马,伏击了连续得胜后轻敌的左领军卫将军泉献诚所领的人马。这位原高丽权臣泉盖苏文的儿子,在归唐后得了大唐重用,并以忠心回报大唐的高丽降将,在取得了几场战事的胜利后,想再接再厉,获得更多的军功,轻敌冒进了,结果遭到了钦陵所部的伏击。还好其左右侧的程务挺部及右武卫将军崔献屯部的及时救援,没全军覆灭,但其部也损失惨重,伤亡了近万人马。

泉献诚部所遭遇的情况,如当年李靖以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身份出征青海,其麾下的薛万均和薛万彻部遭到的伏击差不多。贞观九年大唐军队出征吐谷浑的时候,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所领的唐军,在一连串的胜利鼓舞下,轻敌冒进,结果被吐谷浑军队伏击,损失惨重。薛氏兄弟遭遇惨败的地方同样是赤海,历史有时候会简单地重复。

唯一不同的是,当年遭遇惨败的是汉人将领所领的大唐军队,勇救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的是一代名将、归附大唐的突厥贵族契苾何力,这次是归附的胡将遭难,救援的是汉人将领所领的唐军。

泉献诚部遭到伏击后,左右翼的大唐军队马上救援,裴行俭亲领的中军人马也快速救援,终于将形势反转过来,大唐军队转危为安。钦陵知道现在凭吐蕃军队的实力,已经难以抗衡大唐军队,他也做出了明知的选择,主动后撤,放弃了伏俟城,往西域方向退却,准备与攻击西域的吐蕃军队联合后,再卷土重来。

长安已经是秋天了,青海进入寒冬,大雪在一些高海拔的地方出现,大唐军队的攻击态势缓和了下来,战事进入一个暂时休整的状态。

今天李晨进宫找武则天,就是想和武则天探讨一下如今的青海形势,再顺便举荐一下张柬之。(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目瞪口呆

“娘娘,大半年的时间,我大唐军队就在青海重新取得了主动权,歼灭了几十万吐蕃军队,收复了大部被吐蕃人占领的领土,裴大将军的能力,真的无人可以比及,”李晨在看了一些军报后,也不忘记再给裴行俭戴几顶高帽,“相信在裴大将军的率领下,肯定可以将吐蕃军队全部赶出青海。”

裴行俭的出色表现,让武则天也是挺满意,她认可了李晨所说的,“你说的不错,裴行俭确实不负所托,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惊喜。此番他凯旋归来后,朝廷一定给予其重赏。”

“娘娘,臣觉得,裴大将军是个文武大才之人,无论在军事谋略及理政能力上,都远比其他人出色,像他这样的人,理应进政事堂为相。”李晨无所顾忌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大唐有这样的能者,真是国之幸。娘娘,据安西传来的消息,我大唐军队在青海取得了连番的大捷后,攻打安西的吐蕃军队也退却了,原本蠢蠢欲动、图谋叛乱的突厥人,也安份了很多。裴大将军在安西的威望很高,如今他所领的人马在青海打了胜仗,就足以震慑安西。如果他在朝中为相,那慕其威名来降的胡人会更多,胡人的叛乱也会少很多。”

武则天没想到李晨会说这样的话,直接建议委裴行俭为宰相,进政事堂议事。其实在这一点上,她与李治有过讨论,李治建议,裴行俭归来后,应该晋其职务,授其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衔,但武则天对此有保留意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历史遗留原因。当年的裴行俭,是因为私议宫中事儿,也就是与长孙无忌等人私议武则天的事而被贬到安西,这一去就是十几年。

武则天虽然认可了裴行俭的才能,但她认为,裴行俭在安西呆了十几年。肯定对她有私怨,不可能完全忠心于她。如果她将一个不会完全忠心于她的官员推到政事堂里面,那以后不仅不会给她带来好处,很可能会给她带来麻烦。因此她在与李治说这事的时候,意见是保留的。

但武则天没想到,今天李晨会当面提这事,当下她冷了脸,恼怒地瞪了眼李晨,小声警告道:“李晨。这是国之大事,岂是你能随便议论的?何人入政事堂,位列宰相之位,这是要综合多方面而考虑,岂可因为一个人立下战功就可以下断论?”

但李晨并没被武则天的话吓倒,他很直爽地说道:“娘娘,臣只是觉得,裴大将军的才能。远比如今政事堂的一些宰相出色,如果以他为相。朝堂上的秩序可以有很大的改观。有一点臣没和娘娘说过,如今的大唐,臣只佩服两个人,一个就是娘娘,还有一个就是裴大将军。娘娘的才能,一般男儿根本不能相比。治国之道也比陛下出色。而裴大将军,文武双才之良臣,如果娘娘得这样的良臣相辅,那在处理朝事上,定可如虎添翼。”

武则天没想到李晨会这样说。呆了一呆。不过她心里还是觉得挺舒服,李晨夸奖她在先,并说她是他佩服的两个人之一。任何人都有点虚荣心,武则天也是一样,她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喜欢别人说她长的好看,说她能力不错,把国家治理的很好。

李晨不但称赞她长的好看,显得年轻,现在又称赞她能力不错,如何不让她欢喜?对李晨冒昧推荐裴行俭入政事堂的事,她也不再恼怒。她也认可裴行俭的能力,承认裴行俭确实有出将入相的资格,唯一的担心就是怕裴行俭不认同她理政,不支持她。

她也不愿意如今这样的时候在这件事上多费口舌,把话题转了开去。

不过李晨却趁机提起了张柬之的事。“娘娘,臣最近结识了一个人,他是咸亨年间的进士,才情非凡,但因为性子耿直,经常得罪上官,升迁无望,近花甲之年,还任一介县丞职。臣与他相谈的时候,深为他的谈吐震惊,这样的人,依臣之见,实有宰相之才,却没想到到现在才一个小小的县丞。臣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这样的人才就被埋没了呢?”

“李晨,这是何人?”李晨的话让武则天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她相信李晨不会信口开河乱说话,而且李晨也从来没有乱举荐过人,经他手推荐的人,才学能力都是非常不错的。今天听他说起这样的人,而且还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忍不住好奇地追问。

“此人名叫张柬之,襄州人氏,咸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