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唐春-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胜的机会,好好威慑一下这些部落,令他们继续听从大唐的号令,那叛乱还是会经常出现。

李晨为裴行俭这样的安排喝彩,裴行俭真的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将领。他也准备与裴行俭就后续安排的事,好生说说,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裴行俭。(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重赏

大唐帝都长安,大明宫长安殿,因天气转暖身体稍好的皇帝李治,正与皇后武则天坐在一块下棋。

这两天有几份安北传来的战报送到,我军接连取得了几场战役的胜利,阿史德奉职部被歼,阿史德奉职其人被俘,战事进展顺利,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看了都是心情大好,再加上天气不错,两人也就一道坐在殿内对弈。

青衣小帽打扮的上官婉儿和武团儿呆在一边,两人虽然一副木然的样子,但她们都在留神倾听李治和武则天的谈话。两人正在交谈的是安北的战况,从他们的嘴里,上官婉儿和武团儿能略微听到李晨的消息。

李晨随大军出征,心系李晨的上官婉儿和武团儿,一直非常担心,她们时刻关注前方的战况,关心着李晨的安危。有前方的战报传来,她们总是想办法第一时间打探。

李晨率军歼灭了两千突厥人后,又率军突袭阿史德奉职部得手,没有受伤,让两人心情大慰。而武则天随后传诏给裴行俭,让裴行俭不要给李晨更多的立功机会,更让她们安心了不少。

武则天传诏给裴行俭不让李晨更多参与军事行动,理由当然不是担心李晨的安危,而是说李晨太年轻,要是这次立下了太多军功,会骄傲,不利于其成长,也会让人不服的。

上官婉儿和武团儿当然知道,武则天是担心李晨有意外,才这样下命令的。不过这份命令却让她们长吁了口气,接下来不必经常为李晨担心了。

果然,后面没再有李晨率军突袭或者率军与突厥人交手的消息传来,而是留在裴行俭身边,整天与裴行俭讨论军情。上官婉儿和武团儿也少了担心。不过她们依然时刻关注前方的战竞,还有李晨的消息。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对于李晨的评价,她们也很在意。

这时,手执黑棋的武则天将一枚棋子放入棋盘中,笑着对李治说道:“陛下,我大军连战告捷。想必突厥人的叛乱很快就可以平息,单于都护府治下,可以恢复安宁了!”

李治看着武则天落子的地方一会,再抬起头,抚着胡须,笑着道:“是啊,裴行俭大总管统兵指挥的能力果然非同一般,派他领兵出征是最好的选择。突厥人原来这么容易对付,真不知道萧嗣业是如何落败的。哼!”

李治的哼声表明了他对裴行俭的赞赏。还有对兵败的萧嗣业极度的不满。

“陛下,该你下棋了,”武则天笑着指指棋盘,又一副意味深长的样子说道:“陛下,臣妾想不到,这次平叛战役的首功会是李晨立下。此子真是文武双才,论政颇有一手,打仗也如此在行。依臣妾看。只要好生调教,以后必定能出将入相。”

“媚娘说的不错。此子确实挺有才学,”李治对李晨的偏见已经消除了大半,他对裴行俭挺赏识,对裴行俭推荐的人,也挺看重,李晨深得裴行俭的赞赏。在文武方面都表现的不错,这是一个人才,他想好好用一下,让李晨发挥更多的才智,当下说道:“媚娘。李晨这小子还真汉辜负你的期望,连续立下大功,等他回朝,朕会有重奖。”

“陛下英明,”武则天闻之大喜,又赶紧道贺了一句:“臣妾也恭喜陛下,又得了一位人才。”

“裴行俭荐举之人皆俊杰,得他如此推崇的李晨,果非泛泛之辈。此子胆子也大,竟然敢率两千人马,急进数百里,偷袭突厥人的大营,最终击溃阿史德奉职的数万突厥人,这和当年李靖帐下的先锋官苏定芳有得一比,呵呵,卫公兵法的传人,都是良将,”李治心情大好,连续称赞了李晨。

一边的上官婉儿听着皇帝和皇后这样的说话,心里也很开心。自己的爱郎有如此能耐,得皇帝和皇后的赏识和称赞,她怎么能不高兴呢?

“陛下,前方将士立下如此大功,臣妾觉得,应当给予奖赏,以鼓士气!”武则天在棋盘空处再放了一枚棋,面上含笑地说道,“平叛战役还未结束,要是奖赏了将士们,他们一定会受到激励,更加奋勇杀敌。陛下,臣妾觉得,应该委派一位大臣去劳军,将陛下的奖赏及时送给他们。”

“媚娘说的在理,我大军取得如此大的胜绩,理当重奖立下战的将士,并派员往安北抚慰前方的将士!”李治抚了一下胡须,点头应允,“具体的奖赏事宜,那还是媚娘你去负责好了。”

“皇上这样吩咐,臣妾可是不敢推辞,”武则天正想说什么的时候,殿外传来喝喊声。

李治和武则天马上停下了对话,眼睛不约而同地看向殿门方向。

宫中卫士敢如此大喊,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两人觉得,肯定是前方又有捷报传来了,守卫宫门的军士第一时间把捷报传进来而大声呼喊的。果不其然,还真是前方传来了战报。

很快,一名宫人将烙有火漆印的军报送进殿来,候在边上的上官婉儿,赶紧过去接了过来,再递给武则天。武则天伸手接过,拿起放在案上的一把小刀,挑开了火漆印。

当着李治的面,她拿出了里面的军报,认真地看了起来。一看之下,满脸的欣喜涌上来了。“陛下,裴行俭又取得了大捷,阿史那泥匐熟部被歼,阿史德温傅部的大营也被我军攻破,平叛行动取得了完全的胜利。陛下,三支最大的叛军已经被消灭,安北的叛乱,基本平息了。”

“那太好了,”李治也是忍不住的惊喜,马上从武则天手中接过军报,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清里面的内容后,他忍不住拍案叫好:“裴行俭真是神机妙算,竟然分兵连续偷袭突厥大营,而且都取得了成功。哈哈,大唐得如此良将,天下何愁不安,哈哈,哈哈!”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战之后,必定四夷臣服,天下大安,”武则天也一副喜笑颜开的样子:“裴行俭真是国之栋梁,陛下,看来臣妾让他进政事堂,还真的没有安排错。”

“唔,裴行俭文能安邦,武能征战天下,如此文武双才之人,不重用还真的对不起天下的百姓,传旨,嘉奖裴行俭,”心情大好的李治,一下子忘记了刚才已经让武则天去负责嘉奖的事,亲自下令重赏裴行俭及其麾下的将领。

武则天也没说什么,而是马上令上官婉儿草拟嘉奖的诏令。在上官婉儿准备好笔墨后,武则天又轻轻地吩咐了一句,要在诏令列上李晨的名字,单独表彰。上官婉儿当然听令。(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收罗

朝廷派出了以户部尚书崔知悌为代表的慰抚使团,前往云中,慰问出征的将士,并代朝廷宣布对诸将的奖赏。

崔知悌在领了命后,也马上率规模庞大的慰抚使团离开长安,前往云中。

接到朝廷的快报,裴行俭挺是意外,也有些惊喜。

青海之战非常辉煌,但朝廷并未派慰抚使团去劳军,这次平叛战役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朝廷竟然派出了以户部尚书为首的慰抚使团,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裴行俭敏锐地感觉到了。

他的所作所为不但得到了李治的认可,也得到了武则天的肯定,不然朝廷决不会派这样级别的慰抚使团来慰问。在接到这个消息后,裴行俭心神大慰。

现在裴行俭所领的大军停驻在阴山一线,朝廷来的慰抚使团将抵达云中,裴行俭决定率军返回云中,迎候朝廷的慰抚使团。如今的形势已经完全在我大军的控制之下,战事基本结束,宣召的那些头人也将到云中听候他的训诫,阴山、黑山一线,只要留几位将领率军驻镇,就完全可以控制局势。他这个领军元帅,已经没必要再呆在这里。

裴行俭也在做出了一系列的布置后,离开了阴山,返回云中。在离开的时候,他令幽州都督李文暕、营州都督周道务负责阴山一线的防务,并令他们召集军士及民伕,修筑城堡。

裴行俭在报请朝廷后同意后,下令在阴山、黑山、青山一线,修筑诸多的城堡,派驻镇军,控制这一带。既然通过军事行动重新占领了这些地方,那就要巩固对这一片土地的统治。驻军肯定是需要的。这一切都是李晨在武则天面前建言之功,朝廷已经决定,不放弃任何一片土地。

要占领一个地方,军队是必须驻守的,原本这一带是羁縻治理,以后大唐对这一片土地将实治了。

李晨也跟着裴行俭率所领的一千内卫军士返回云中城。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