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不是觉得我为什么感到奇怪,这如何这样,今天我就告诉你。”

“我是定下过规矩,可是这个李根去青楼并不是去干别的了,而是他先看到王安进去的,然后自己才去的,也正是因为我才没有处罚他,反而成全了他。”

其实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收买人心,像李根这样的小人物,看似起不了什么作用,可是有的时候确实是最后一根稻草。

赵旭相信此举一定会让这个李根感恩戴德的,这对赵旭来说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情。

赵旭很快就把这件事给放到脑后了,并且将董镇海也是叫了回来,他们开始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他们已经决定实施一个瓮中捉鳖,将这个王安给捉住,因为王安明天还是要去收钱。

即使没有什么证据,太监和外边的人私自见面,并且收取钱财也是死罪一条呀。

赵旭就是用这个借口给将他给抓住,然后不相信他不说出来,真相,有了把柄落在赵旭的手里,可以毫无顾忌的询问了。

即使是皇上也不会说什么,于是赵旭就和他们商议来个翁中捉鳖的计划。

这个鳖就是太监王安,不过王安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别人的监视之下了。

李根只是一个小插曲,没有想到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个瓮中捉鳖的计划。

第313章观政制度

这几天赵光义的府邸上多了一个人,一个不出名的人,谁也没有在意他。

这个人是昨天赵光义在街道上看他很可怜,快要饿死了,所以才大发善心让他在自己的王府做事。

当然了在这个王府做事也不能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无非就夜里面提着灯笼四处看看,就是看一个王府。

跟外面的打更的差不多,不过他不用报时,也不用喊什么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之类的。

这家伙才来了两天很快就和大家混熟了,原来还是一副懵懂的年轻人,突然间变得很老辣。

他在一起干这样事情的人还有几个人,他们六个就负责在夜里提着灯笼照看整个府邸。

“小三子,这个府邸怎么这么大,我们的主人到底是什么人,这样气派的府邸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拥有的吧。”

和这个人在一块的还有一个叫做小三子的人,他们两个是一班的,一块做个伴。

“怎么你不知道,那你是怎么进到这里当差的?”小三子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

“这里是晋王府,晋王是谁那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的,被被封为晋王,这座府邸就是皇上赏给我们晋王的。”

小三子说完还一脸的骄傲好像他就是晋王一样,旁边的那个人听完最近挂着一丝的冷笑。

不是晋王府我还不来呢,赵光义我可是来帮你的,现在居然还要这样煞费苦心的这样混进府邸来。

……

还有两天就是要到殿试的时候了,所有以前榜上有名的人现在都是紧张的在忙碌的准备着。

都在想着皇上能够问什么问题,自己又应该怎么应答呢,赵旭和苗训正坐下一家小店里用餐。

“主公皇上实行这个殿试是不是您的主意吧,不过这样也好,皇上能够直接的录取他满意的人,这些人以后都会对皇上忠心耿耿的。”

这个时候还是流行门生的,这些人如果是皇上亲自录取的话这些人就是天子门生了。

对于他们的老师自然是很是尊敬了,这一点苗训看的甚是清楚,所以这才对赵旭说了出来。

“不过,主公我怎么听说这一次科考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榜上有名的的人不一定是自己的能力,按照这样举行殿试的话,是不是对一些人不公平?”

苗训已经说得很委婉了,就是说这里面有很多的人是没有资格参加殿试的,现在让他们去是不是有点失公允了。

这旭叹了一口气:

“先生我岂能不知道这些事情,可是我们现在又不能再一次举行一次科考了,朝廷也是知道这些,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委屈那些有真才实学的。”

有时候一定要有取舍不然真的不好办,就像这个殿试一样,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

这些经过秋试的人也不一定都是有真本事的,赵匡胤岂能不知道,可是又没有办法。

“不过这些人我也没有就这样让他们离去,我也不会让他们失望,我正在准备建一所集贤院,将有才能的人集中在一块也算是为朝廷效力了。”

这件事不是赵旭想起来的,而是他的老子赵匡胤想出来的,既然这些人有才能,以后也是会成为朝廷的栋梁的。

好不如现在让他们好好的磨练一下,让那个他们多接触些政事,这样的话以后就可能进入到官场就能很快的适应了。

同时也能够集思广益,让他们多为朝廷多出力,为国家的大事多多提点意见,要知道高手在民间。

如果有特别突出的贡献的话,可以直接给他们授予官职,这是变相的提拔他们。

“主公你的意思是?”苗训不知道赵旭想表达个什么意思。

“先生我的意思这集贤殿是我私人的不是朝廷的,这些人目前是只服务于我一个人,给我出谋划策,就像战国时候的门客一样,不过他们却是像店里面的伙计一样需要给发工资的,知道了吧先生。”

苗训明白了这些人就是一个师爷的集合体,所有的人都集合在一起给赵旭服务。

“对了这些人目前还没有确定,以后他们都是归你管辖,这些都是朝廷的栋梁您一定要好好招待他们呀。”

赵旭把这些人都交个苗训,其实是想让苗训交给他们一些东西,这点苗训也是知道的,所以他也是没有反对。

“你小子的这个提议是什么意思,这些人如果得到朕的认可不授予官职,还让他们观政,这是为什么?”

不用说又是赵匡胤这个老爹再向自己的儿子“请教”了,这里是赵匡胤的寝宫。

赵旭今天早上让人呈给他了一份关于殿试之后学子的安排事宜,这让赵匡胤很是不解。

当时就派人去找赵旭,可是半天愣是没有找到,知道现在这个小子才回来,这不一回来就被赵匡胤给拉了过来。

“咳咳咳这不是很好理解吗,只要殿试的学子,入了您的法眼,你可以让他们去衙门里面观政让他们长长见识,让他们去个个部门去看哪里如何运作的,一个月两月在给他们具体的职务,这样的话他们的到地方的行政效率一定会不错。”

赵旭说的学子观政不就是让这些人去实习吗,让他们好好额熟悉一下办公的流程。

省得他们到地方上才开始自己摸索那样会给地方带来多大的损失。

而且这些人现在都是浑身的书生气,趁着这两个月可以将他们的书生气磨去。

赵匡胤也是知道这样的好处,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这样做真的好吗?

赵旭可能是看到了赵匡胤的疑惑:

“当然了您也可以试一试,看看效果,这些人怎么样,将这些人分成两批。”

“一批直接外放当官,另一批是让他们去观政然后再外放,看看一年后他们的政绩如何,在做决定也不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出了结果才有比较,大家也容易接受。

这是赵旭从后世学来的这本应该是出现在明朝的,没有想到提起了,不过这个制度后来成为大宋的一项重要的制度。

第314章又见刺客

观政制度,现在虽然还只是一个想法,但是赵旭相信赵匡胤一定是会答应的。

这其中的好处是任何人都能想到的,赵匡胤是一个目光远大的人,这一点还是知道的。

果然赵匡胤是答应他试一试,反正又没有什么损失,赵匡胤也是乐于奉陪的。

杨砺他们三人现在是单独住在城外的一所小宅子内,这个宅子是锦衣卫帮忙找的。

他们三个也是不能总是待在皇宫内呀,他们也是觉得在皇宫内没有自由可言。

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生怕自己等人坏了什么规矩,那就不好了。

虽然自己等人和太子认识,无奈皇家的规矩大,太子不说什么,就,自己等人如果出丑了,太子的脸上也是不好过呀。

所以他们坚持是一定要从皇宫内走出来,到外边来自己住,虽然赵旭说在宫内方便,可是在三人的一再坚持下,赵旭还是同意了。

并且给他们找了这么一个清静的地方,这一点已经足够三人感恩戴德了。

“杨大哥,你说这太子也是确实够意思,还给我们找到这么好的一个房子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的报答太子。”

“还有是他亲自从监牢里将我放出来的,这样的情谊我们是不能忘记的。”

徐士廉是一个直性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绝对不会拐弯抹角的,怪不得他爱说话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