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中原王朝的故地秦、凤、成、阶四州都收不回来,还怎么统一天下。

难道这次自己真的不能顺利的收回秦凤四州,第一步都受挫,以后怎么办?

不,绝对不能急这么灰溜溜的撤军,撤军不就是说明自己的决策失误,自己也因此可能失去军心。

柴荣坐龙椅上,心内烦躁的想道。

突然赵匡胤出班站了出来,赵匡胤的内心也是极其的震惊,想起昨晚他和赵旭父子两个人的谈话。

“爹,明天上朝的时候,陛下可能会让我们讨论到底要不要继续西征秦凤的问题。”

但是赵旭就是这样的说的。

“我才到时候绝对有人说说王景等人久老无功,粮草日久困乏,要停止西征。”

现在赵旭说的这些都出现了,于是赵匡胤就出班来奏:

“陛下,臣赵匡胤有事要奏。”赵匡胤内心已经有所准备,正按着自己昨晚和儿子的谈话,说一遍给柴荣听。

柴荣一看是自己的把兄弟,更是自己的爱将,点点头让他说下去。

“皇上,臣认为我们现在在这里说什么都是徒劳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前线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再说王将军的奏折到达汴京的时候,已经花费了这么长时间,说不定前线的情况早就变化了,我觉得应该派一个人去前线实地考察一下,没有考察就没有发言权。”

赵匡胤在哪里滔滔不绝的说着,这边赵旭正在偷偷的笑着,这是他昨晚和老爹谈话的内容。

没有想到这个可爱的老爹居然一字不差的给又背了一遍,还好当时他没有跟赵匡胤说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不然老赵还真能说出来。

这个时代的人如何能够理解我中华积累千百年智慧总结出来的一句话。

其实赵匡胤给柴荣说这么多,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

“立刻派人去前线,再次验证一下这次西征的可行性。”

柴荣本来就不想撤军,现在有这么一个好的借口他能不愿意吗,立刻拍手称好。

就连一些武将也会死极力的支持,谁说我们武将不通文墨,看我们赵匡胤大人还不是说的头头是道,并不比你们那些老夫子差。

柴荣还没有来得及让大臣们推荐人,赵匡胤就自动请缨了,自己要去秦州前线。

柴荣本来就准备派个自己信得过,而且能力出众的人出,其实他心里也会死有心让赵匡胤去的。

见赵匡胤自己主动要求,便大袖一挥,命令赵匡胤便宜行事,前往前线,视察真实的情况。

原本赵旭想自己去的,结果想想还是让那个老爹去吧,自己太年轻了,立了大功短期内,自己也不可能再升迁。

况且历史上老爹在这次伐后蜀秦凤四州的过程中大出风头,更加为柴荣所倚重。

所以他最晚就极力的说服老爹,一定要自己主动请缨去秦州视察,理由是为了陛下的统一天下。

这时候的赵匡胤总是想着辅佐柴荣再次横扫六合,统一天下,让民众面受战火的荼毒。

“如果其他人去,可能会阴奉阳违,破坏朝廷的统一大业,随意父亲您一定要争取去秦州前线去视察,把最真实的情况发应给陛下,让陛下安心的伐后蜀。”

这是昨晚赵旭对他说的,赵匡胤当时觉得儿子说的很对,为了统一,他今天全部做了。

赵匡胤,并没有回家,立刻就动身去了秦州的前线,他不像后蜀的赵季札那样巡边。

赵匡胤深入到普通士兵中,去了解他们的士气,又问他们对此次战争的信心。

同时又和前线几位将领讨论,战略战术,看看将们的态度,最后赵匡胤总结出来两字:

可战!

后周显德二年七月赵匡胤,返回汴京声称秦州、凤州可以攻取。并且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还带来了前线将士的请战书。

柴荣接纳了赵匡胤的意见,继续伐后蜀秦凤四州,他的意思是军心不可违。

李谷等反对派也是无语了,像斗败的公鸡,其实他们也没有什么坏的心眼,就是质疑这场战争的胜利而已。

说到底都是为了国家!

柴荣当即下令,王景开始兼任西南行营都招讨使,向训兼任行营兵马都监。继续伐后蜀的大业。

同时加派一万的禁军赶赴秦州前线。

第31章你是在给哥帮忙

当王景他们感动的一塌糊涂,没有想到柴荣还是如此的信任,他们,不治他们的罪。

还给他们升官,他们接完圣旨以后,都齐齐的跪向东南,哪里是汴京的方向,哪里有他们的尊敬的皇帝柴荣。

此时汴京中的柴荣正在养心殿里接见赵匡胤父子两个。柴荣坐在上首,赵家父子两个在下面站着。

柴荣先是夸奖了一下赵匡胤,说他这次远赴西北辛苦,之类的,这次还有重任要交给他。

然后柴荣又将赵旭叫到身边,问了一下最近他所筹建的那个所谓的禁军军校的情况。

柴荣还在一直关注着那个所谓的禁军军校,他还在幻想那个赵旭描绘的那个宏伟蓝图。

赵旭老老实实的回答着,没有丝毫的夸大或者是贬低他自己所教出来的学员。

赵旭说这话的时候很是恭敬,就连旁边的赵匡胤也是弓着身子在全神贯注的听着柴荣的询问。

其实赵匡胤是对柴荣法则内心的尊重,毕竟这个时代,君权神授,天子是代天牧民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再说了柴荣吧赵匡胤从一个小校慢慢的提升为现在的中高级将领,内心里还是比较感激柴荣的。

至于赵旭吗,他则是认为五代乱世以来,各国君主偏安一方,一统天下,结束战乱,再现盛唐。

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那也是名符其实的,所以就冲这一点,赵旭还是很佩服他的。

柴荣看到到两人的姿态,很是满意,这才是自己真正的忠诚之臣呀。

你看那些自命清高的文臣,动不动就跟朕据理力争,张口子曰,闭口孔圣人的。

这个时代要是孔圣人有用,那还要军队干啥,直接抬出来孔老二不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

这个乱世还是需要打天下需要的是武力,只要天下太平了,老夫子们才有施展才能的舞台。

柴荣明白这些,所以他在他在位期间才不停的南征北讨,就是想还时间一个朗朗乾坤。

可以这样说,如果再给他几年的时间,他一定后统一中国,可以天不假命。

正如后来宋太祖赵匡胤所说的那样,如果周世宗还活着的话,绝对不会有大宋的。

柴荣对父子的态度很是满意,吩咐张德均搬来两张软凳,同时上来两盏好茶。

见柴荣赐座,父子二人并没有推辞,古代皇帝的赐座那是荣耀,是恩宠,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回推辞。

虽然坐下了,但是赵匡胤却没有敢放松自己,在他的心里尊卑关键还是很重要的。

所以赵旭看到的是老爹的屁股只坐在椅子上三分之一的位置,腰板挺直,神态恭谨地听着柴荣的训话。

倒是赵旭大大咧咧的坐在上面,感到很舒服,赵匡胤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那意思是说,小子你注意点。

赵旭好像没有看到赵匡胤那自以为是的眼神,依然我行我素,安然自处,气的赵匡胤满脸通红。

柴荣看着这这父子两个笑着说道:“匡胤,你我是兄弟,不用这么客套,放松放松。”

赵匡胤虽然听到了,柴荣的话,可是他真的不敢有一丝毫的放松,现在坐在上面的不只是他的大哥了。

更重要的是大周的皇帝,是九五至尊,拥有着这个国家的生死大权,他不得不慎重。

柴荣看到赵匡胤的样子不由得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神情有点落寞。

自己是坐上了至尊的位置,可是自己也失去了好多的东西,就像眼前这位兄弟,以前自己没有登基的时候,他们可以在一起大块喝酒大块吃肉。

可以无拘无束的畅谈理想,展望未来,现在呢。自己坐上了龙椅,他们之间就像隔了一重山。

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的,不由得柴荣不感慨,再看赵旭,这个孩子,还是年轻人的心性,没有一点拘束。

想到这里柴荣笑了笑,要是让赵旭听到肯定要大呼冤枉,自己还小?两世加起来比自己的老爹都大。

柴荣是个果断的人,很快就收拾好了自己情绪,面对赵家父子缓缓说道:

“匡胤,你我兄弟,我也就不瞒你了,今天我找你来是有事情,要交给你。”

赵匡胤一听,立马占了起来,跪倒在地;

“皇上,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臣,万死不辞。”

他这一跪,就连赵旭也是跟着要跪了,你想老子都跪下了,身为儿子的还能坐在那里装作不知道吗。

同时心里埋怨着老爹,你怎么有跪上了。

“平身,快平身,匡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