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十分严重的一件事情,整不好朝廷不稳,因为他们是手握兵权的人呀。

“陛下,太子来了,您见不见?”张德钧给赵匡胤续上一杯茶水的功夫,就像赵匡胤禀告。

赵匡胤登基以来,夙夜忧虑,整日在为怎么能统一天下,每日都很晚才能休息,这不他还在看各地呈上来的奏章嘛!

赵匡胤却没有直接回答他:

“张德钧是你知道你的老祖宗找高吗,这个赵高欺上瞒下,弄得一个强盛的大秦迅速走向没落,唐朝也有许多的宦官居然还能废立皇帝,你的这些老前辈还真是神通广大。他们都是你的好榜样呀!”

赵匡胤手中握着玉做的毛笔,不停的在奏折上批批改改,语气平和的说道。

虽然赵匡胤的语气平和,但是张德钧却是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这皇上说的是什么意思,他说的这些前辈都是霍乱朝纲的能人,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宦官,可他们也是在历史上臭名远扬,历朝历代的皇帝对手对他们十分厌恶。

现在皇上说他们是我的榜样,那不是说我像他们一样,难道我上一次收礼的事情,让那个皇上知道了吗?

“皇上,皇上奴才不敢,奴才不敢呀。”小命重要,张德钧不停的磕着头,很快额头上就是青肿一块。

“哼,你不敢最好,你以前有什么事情,朕也不追究想我大宋是不允许的,张德钧你以后要时刻自省知不知道。”

“是皇上,奴才记下了。”

“好了,迎太子进来,你就在外边候着吧!”

不一会儿,赵旭就进来了,对着赵匡胤行了一个君臣大礼,现在他们可不是当年在家的时候了,况且这边上还有宦官宫女呢。

“父皇我刚才怎么见张德钧额头上怎么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怎么一回事呀。”赵旭见到张德均的时候,只见他满头都是大汗,而且额头上有明显的伤痕。所以赵旭才有此一问。

“这个狗奴才居然收了别人的银子,向那人传递宫内的消息,朕要不是念在他曾经有功劳的,早就斩了他。”自古皇帝最怕什么,怕的是宦官和大臣互通有无,这样的话皇宫内还有什么秘密可言呢?

“不过朕想经过这一次敲打,他已经会有所收敛的,对了旭儿你这么晚来有什么事情吗?”

“我确实有重要的事情和您商议,你们都下去吧。”赵旭对着周围的几个太监宫女摆摆手让他们离开了。

“父皇,我这么晚来确实是有重要的事情,自从你登基以来似乎只是忙着安抚旧臣,却没有封赏功臣。”

“你是不是听到什么传言了,朕还是相信自己的那一帮兄弟的,他们是不会在乎这些的。”

“父皇的那些个兄弟确实是情深,但是您现在已经是皇上了,不能再向以前那样的考虑问题了,您必须考虑到下面人的情绪,人家拥立你当皇帝,您当然要给人家好处的不然谁敢,好比说,人家付出了劳动,你当然要给人家工钱了,您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时候的赵匡胤没有快凝成了一块,他都是没有想到这一点,是呀人家拥戴自己做皇帝并不是因为和自己的关系好,总有自己的一番打算吧。

“旭儿你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了。”他知道赵旭当初向他说成立了一个什么高情报的机关,可能就是从哪里得到的吧。

赵旭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们可以先给他们升一级,这样也可以稳定住他们,等一切稳定下来的时候,我们在做其他的打算,现在还不是时候。”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赵匡胤下旨大封功臣。

任命原来的后周义成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

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

武信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为镇安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

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龙捷右厢都指挥使赵彦徽为武信军节。

这些都是以前都是官很大的人,其他的人也是各有赏赐,像楚昭辅这样的原来的小官也是升了好几级,那个校尉王彦升也成了京城的巡检,也就是京城的卫戍司令。

赵匡胤又做了一件让大家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厚葬了,他进城时候的唯一抵抗者,韩通,赠为太师,厚待韩通的家人。

至此,在京城无论是周朝的旧臣还是朝廷的新贵才彻底的稳定下来,大宋开始将目光瞄向了地方。

第93章长翅帽

经过一番的大封朝廷功臣,和安抚旧臣,这些朝廷的新贵总算稳定了下来,他们个个掌握着军权当然高兴了。

不过赵旭却知道以后这些人的兵权必须要收回来,不然的话,一定会很麻烦,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兵力都是掌握在这些人的手里,想要统一天下的话,必须要大规模的用兵,必须要自己掌握军权。

不然的话,也不会出现赵匡胤后来要杯酒释兵权了,不过杯酒释兵权付出的代价也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是用国家的财富换来的,赵旭绝对不会再赞成他老爹在用这样的方法了。

“皇上,太子,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扣留了我们的特使周光迅,同时在欢迎我们大宋使者的酒宴上,他还对着郭太祖的画像大哭。”

赵普连忙将搜集到的消息报告给赵匡胤和赵旭听,赵普现在早已经不是归德军的掌军书记了,因为从龙有功,赵匡胤封他为右谏议大夫,充职枢密直学士。

“父皇,我说的不错吧,这是李筠还是会反的,那么他和北汉刘钧的书信来往也是真的了。”其实赵旭早就得到情报了,不过赵匡胤还是不相信。

这是因为赵匡胤刚刚登基不久,就让使者去了潞州,想李筠宣旨,这个使者被扣留了,赵匡胤正大怒不已的时候,李筠亲自来朝拜了,但是赵匡胤又阴转晴天,还封他为中书令,处处礼遇他。

赵匡胤哪里会知道,李筠当时是痛苦不已,当时就要起兵造反,幸亏他手下的人劝住了,这次勉为其难的到汴京朝拜新皇帝的。

赵普听着太子的意思,他早就得到了消息,这不可能,他是最先得到消息的,就立刻进宫来想皇帝禀报了,这太子怎么这么早知道的。不过他也没有问。

“哼,这个李筠朕待他不薄,他居然还是要造反,朕饶不了他。”赵匡胤重情重义,但是他最痛恨的就是那些毫无信义的人了,你李筠已经向我效忠了,你还想着反叛,看我怎么收拾你。

“父皇,李筠的儿子李守节明天就达到汴京了,这个时候李筠让他的儿子来,会不会是来迷惑我们的,因为我听说李守节和他关系一直不好,也或许是李筠故意将他送到京城来,想借我们的手除掉他呢?”

从赵旭的奏报中赵匡胤也知道李筠和他的儿子关系不怎么样,估计李筠有这方面的打算,但是赵匡胤岂是那么轻易被人利用的。

“赵普你和光义去准备一下明天接见李守节的事宜,不要马虎,但是也不要有多大的规格,毕竟他不是我们的属国而是我们的地方官员,记住要有我大宋的风范气势。”

赵匡胤前一阶段下旨,修改全国触犯新皇帝宁子、已死去皇帝名字的州县,所以他的弟弟赵匡义就被改成赵光义了,赵普领命退下去准备了。

这时候整个房间内,就只剩下赵匡胤父子两个了,但是赵匡胤的脸色依然不好看,看上去好像有什么难事。

“父皇,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看您这愁眉不展的?”赵旭根本就不习惯父皇这个称呼,但是前几天在早朝的时候她一顺嘴就叫了爹,这下可被大臣们教育了老半天。

虽然这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事情,但是老是听那些老夫子在耳边聒噪真是烦不胜烦,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叫赵匡胤父皇了。

赵匡胤耐着性子说了一遍赵旭听着也是摇了摇头,这群大臣还真是太随意了,你这让皇帝如何是好,原来是是在朝堂上大臣们是下下面窃窃私语。

原来是今天的早朝,赵匡胤一脸庄重地端坐于龙椅上,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位大臣的奏报。

身为一个开国的皇帝,赵匡胤很想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给朝堂营造一个庄严、肃穆、神圣的氛围。所以他是坐的很是端正。

不料没一会儿,让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几个大臣很随意地在下面交头接耳,全然不顾朝堂上应遵守的起码规矩。

对于眼前的这一不和谐的一幕,赵匡胤心中很是不爽,但他不露声色,并没有当场发作对几名不守纪律的官员点名批评,而是若无其事地继续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