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庆安点点头,“此事和我亲卫无关,是否可以放他们走?”“可以!但不得进京。”
    李庆安立刻回头令道:“尔等自行散去,不得进京。”
    这时,鱼朝恩上前,举起圣旨道:“圣旨在此,李庆安接旨。”
    李庆安跪下,“臣李庆安接旨。”
    鱼朝恩刷地展开圣旨,朗声道:“北庭节度使李庆安,未经联及兵部许可,在班师途中擅自出兵北击葛逻禄,经监军查实,确有此事,当问其罪,暂免其北庭节度使、北庭大都督及太子宾客之职,交大三司会审,以定罪责,钦此!”
    李庆安苦笑了一声,这就叫欲加其罪。何患无辞,边疆节度使敲打胡人,哪个不是想打就打,事后还有功有赏,到自己这里,却变成了罪责,又不是正式的战役,何须他李隆基批准?看来,让明月和亲,他是用心良苦。
    “臣接导!”
    这时,刑部侍郎张倚走上前道:“李使君,请跟我们走吧!”
    他暗暗叹了口气,李庆安被抓,意味着太子党人的清洗正式开始,他也是太子党人,不知能不能逃过此劫。
    李庆安站起身,“走吧!”
    他翻身上马,在三千羽林军带甲士的严密看守下,向长安城而去。
    就在李庆安被抓捕的三个时辰后,天网蒙蒙亮,大明宫丹凤广场的龙尾道下,裴宽跪在丹陛前接受李隆基颁下的圣旨
    “礼部尚书裴宽,年老体弱,不堪政务繁重,特准其告老退仕,即日起,免去其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特进,钦此!”
    “臣裴宽领旨!”
    在杀宫,刚刚升为太子詹事的卢涣也接到了旨意,御史中承宋浑弹劾其在前年的扬州盐案中涉嫌收受杜泊生贿略,免去其太子詹事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下狱严审。
    御史中承宋浑的弹劾名单中也提到了尚书左仆射独孤浩然,盐案爆发时他任扬州长史,也难脱干系,暂停止其尚书左仆射及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在家听候审查。
    短短四个时辰内,北庭节度使李庆安、礼部尚书裴宽、太子詹事卢涣、尚书左射仆独孤浩然纷纷被抓或被罢免,长安城为之轰动,庆王党、杨党额首相庆,太子党噤若寒蝉,相国党沉默不语。
    大唐皇帝李隆基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太子党核心人物全部落马,下一步就是剑指东宫太子。
    由于李隆基只搬家了一半,杨玉环还在兴庆宫没有搬回大明宫,因此高力士一直在兴庆宫忙碌搬家之事,他刚刚听到一点消息,便匆匆赶到了大明宫,这些天他也是心力憔悴,李隆基的突然翻脸令他措手不及,从李隆基的滴水不漏来看,他早有布置,只是自己一无所知。
    高力士不得不佩服李隆基隐忍和雷霆手段,他服侍李隆基四十几年,忠心耿耿,李隆基竟还悄悄瞒着他布置废太子之事。
    一路上赶往大明宫,高力士不停地听到消息,李庆安在咸阳被捕、裴宽被免职退仕、卢涣被抓、独孤浩然被停职,每一桩案子都足以轰动朝野,可现在却集中在一起爆发,这种情况只有在三十七年前的宫廷政变中发生过,正是那次宫廷政变,年轻的李隆基率兵诛杀了太平公主集团,登上了大唐天子之位。
    而今天是天宝是九年四月初十,又一次类似宫廷政变式的严重事件再一次爆发了,这次是东宫之变。
    高力士心急如焚,他驱车;友二马宫,直奔紫客殿。侍卫和大监不敢阻拦。纷纷在前制穿心引路。
    冲到御书房门口,高力士忽然听见李隆基的怒喝声:“你是堂堂的朝廷右相国,百官之首,现在三个相国皆出事被免职,这么严重的事情难道你没有责任吗?难道还要联来替你担这个责任?”
    “臣不敢,臣御下不严,愿承担责任
    这是李林甫的声音,高力士不禁暗暗摇头,现在居然连李林甫也被牵连了。
    “好吧!联念你政务繁忙,无暇管束百官,联就不多罚你了,这次是吏部失察,导致联提拔相国失误,吏部当负主责,免去你吏部尚书之职务,免去吏部侍郎达奚询,贬为河南参军,调户部韦见素接任吏部侍郎。”
    站在门外的高力士听到了最后一句话,他忽然若有所悟,看来韦见素也是杨党的人了。
    御书房内,李林甫心中黯然,这次暴风骤雨式的清洗,他从头至尾都没有参加,他和太子李亨斗了这么多年,最后把李亨扳下去的,却是当官不到四年的杨国忠,杨国忠有何德何能?不过是另一条听话的狗罢了,这时,李林甫忽然想到了一句古话:“狡兔死,走狗亨。
    现在狡兔虽然没有全死,但他这条狗却老了,不用说他也猜得到,这个吏部尚书之职,也非杨利莫属了。
    他叹了口气,躬身道:“陛下,臣知罪,愿意接受陛下的处罚
    李隆基也知道不能几条线作战,尤其在废太子之时,要尽量保持政局稳定,在稳定朝局的能力上,杨国忠既无资历,也无经验,远远不能和李林甫相比,李林甫暂时还要再用两年,免去他的吏部尚书,就适合而止了。他便点点头道:“联也知道你是忠心耿耿,所以联不想过多处罚你,你是老臣,又是百官之首,这段时间朝政混乱,你替联好好地稳住朝政,知道吗?”
    李林甫听懂了李隆基的话,他不由又转忧为喜,躬身道:“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隆基微微一笑,摆摆手道:“去吧!联有些累了。”
    “臣告退!”
    李林甫慢慢退出了御书房,却一下子看见了高力士,他想说一句话,可是又不知该说什么,只得叹口气匆匆走了。
    高力士走进御书房,李隆基有些疲惫了,正躺在御座上闭目养神,尽管高力士轻手轻脚,但还是把李隆基惊醒了。
    “大将军,你怎么过来了,贵妃那边怎么样?”
    “回禀陛下,娘娘很好,她在问陛下今晚上是否回去?”
    “算了,今晚联就留宿大明宫,在武贤仪处,跑来跑去联也累,你去给爱妃说一声,联明天再回去
    “老奴遵旨!”
    高力士答应,却没动,李隆基瞥了他一眼,问道:“大将军还有什么事吗?”
    “陛下,真的决定废太子吗?”
    李隆基脸一沉,有些不悦道:“你又要替他说话吗?”
    高力士慌忙跪下道:“老奴不敢,只是东宫巫盅之事疑点颇多,老奴以为要再查,小
    “还要再查什么?”
    李隆基恼怒地打断了他的申述,“他安排心腹宦官在东市设点,私自和外面重臣接触,证据确凿,就凭这一点联可以废了他,还有巫盅之事,联从他书房里搜出了小人,他不仅诅咒大唐天子,还诅咒他的父亲,这种不忠不孝的逆子,联能把社稷交给他吗?”
    “陛下息怒,太子做皇储十几年,忠厚仁慈,素有口碑,这次巫盅之事,老奴认为绝不是他所为,陛下不可仓促废太子啊!”
    “哼!忠厚仁慈?联也以为他忠厚仁慈,可是他忠厚吗?他背着联私自结交大臣,韦坚一案联已经给过他一次机会了,这才几年,他又开始了,他忠孝仁厚的下面分明是一颗狡诈阴险之心,你不要再劝了,这次联决心已定
    “陛下!陛下三思啊!,小
    高办士头磕得砰砰直响,额头已见了血,他满脸泪水道:“陛下今年已经六十有六,人生七十古来稀,陛下现在废太子,这对大唐的社稷将是何等危险,陛下现在废太子,会使兄弟相残,父子反目,那时陛下心之哀痛,情以何堪?”
    高力士的谏言戳到了李隆基的痛处,他勃然大怒,将砚台狠狠向高力士砸去,“砰”砚台砸在高力士额头上,顿时血流如注,高力士身子晃了晃,几近晕厥,但他强忍巨痛,再次替李亨申辩道:“陛下严禁太子私交大臣,可是却鼓励其他亲王结交才俊,这对太子何以不公?再说太子下巫盅,太子却始终不肯承认,可见其中必有冤屈,哪有在广平王府中发现小人,时隔四个时辰又在东宫中发现小人的道理,如此不合情理,陛下怎能视而不见?陛下,太子也是陛下的儿子,父子人伦,相煎何急啊”。
    “你给我闭嘴”。
    李隆基大声咆哮起来,他指着高力士,恶狠狠对左右令道:“将此獠给联拖下去!拖下去!”
    几名大宦官强扶着高力士,半拖半劝道:“高翁,下去吧!别再惹陛下发火了
    高力士年事已高,他血流满面,已经快支持不住了,最后他大喊一声,“陛下,老奴不是为太子,老奴是为陛下着想啊!”
    他晕厥了过去,李隆基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