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宴时间还一个时辰。便有性急的人坐马车来了,酒宴设在二楼,主人未来之前,暂时还不能上去,大家便在一楼的大厅里喝茶聊天。
    “这位李使君是何许人物?有什么背景?”一名不太关心时事的大商人问道。
    他的无知立刻招来了一片鄙夷的目光。
    “姬兄,你也未必太无知了吧!李庆安都不知道吗?北庭节度使,这次太子党清洗的第一人
    “哦!莫非是那个马球打得极好的安西李神箭?”
    “就是他!本来被贬到柳州,又摇身一晃来做河南道观察使了。”
    “喂!喂!有传闻说贵妃娘娘看上了这个李庆安,是真的吗?。
    “嘘!小声点,这可不能乱说“赵兄,你说今晚李庆安会不会让我们交钱?”
    “谁知道呢?估计是得出点血了
    众人议论纷纷,在一楼的一的雅室里,太守吴清正在和汴宋船行的大东主徐闰之,以及陈留四海船行的大东主陶贵商量着漕工之事。
    徐闰之约六十岁,是个干瘦的小老头。他是漕运世家,家资巨贯,他长得虽干干瘪瘪,却娶了十八房小妾,在他占地百亩的大宅中修了十八花馆,每馆住一名小妾,是汴州有名的风流韵事。
    此亥他忧心仲仲道:“吴太守,事情恐怕不妙,那李庆安今天在漕工中招募了二千人,说是赈灾民团,我很担心漕工施压不成,反而会被他控制住。”
    吴清的脸色十分阴沉,他哼了一声道:“你们真没用,连自己的雇工都控制不住吗?。
    旁边长着肥头大耳的陶贵苦笑一声道:“现在怎么控制,水位这么低,根本就无法行船,没有活干,可家家户户都要吃饭,我们又不可能养闲汉,这李庆安给钱给粮,漕工自然就跟着他走了,没办法啊!”
    “奇怪了,他哪里来这么多钱?”
    吴清自言自语,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声呼喝:“河南道观察使李使君到”。
    李庆安来了,吴清立刻对二人道:“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漕工聚众必须再坚持五日,你们记住了吗?”
    两人无奈,只得点头道:“我们记住了。使君,其实事情怀没到你想的那样糟
    刘嗣松吞吞吐吐说,他用一种略带同情的目光看着上司,这个新任上司还不了解真实情况。
    “如果事情很严重,吴太守早就来找你了,其实漕工的动向一直在他掌控之中,只有上午差点闹事那一刻他把握不住,可现在
    ,使君,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李庆安慢慢坐了下来,他仔细琢磨刘判官的话,渐渐地,他体会出了一点味儿来。
    “你是说,漕工的聚集就是他安排的吗?”
    “我可没这样说,事实上漕工们的家里也快揭不开锅了,他们没有钱买米,他们也很想来闹事,可是两万人居然一起来,就有点值得商椎了。”
    刘嗣松还是说得吞吞吐吐,但李庆安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了,确实,两万漕工需要人组织,而组织漕工闹事,这可是死罪,一般人是不会这样做,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把几个州的漕工一起组织起来,他想了想,便不再提吴清,而是换了一个问法。
    “你告诉我,这些漕工平时是怎么运作的?”
    李庆安在扬州办过盐案,当时杜泊生家族就以盐帮的形式控制着江淮一带的数千盐工,汴州这边也应该大同小异。
    不提地方官,刘嗣松的话立刻变得顺溜了很多,他笑道:“使君可能不知,这漕运和商业一样也有行,有行头,汴、宋、亳、徐,这一路漕河沿岸,有大大小小上百家承运货物的船行,这些船行有船队,有驾船的船工,还有搬运货物的漕工,每家船行拥有漕工数十人到上百人不等,这上百家船行中又有三家行头,规模特别大,和官府关系密切。且都有各自的后台,所有船行都听他们三家指挥,一家是开封的徐家,一家是陈留陶家,这两家都是汴州船行,还有一家在宋州,宋城县的赵家,这三家船行基本垄断了五成以上的货物运输,汴河沿岸的二万漕工都在他们三家的掌控之中。”
    李庆安这才明白了,吴清就是通过掌控这三家大船行,便能动员二万余漕工来向自己发难,可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
    想到这,他对刘嗣松笑道:“这样吧!我初来乍道,你就辛苦一下,先替我在汴州城最好的酒楼中订几桌酒席,然后再把开封徐州和陈留陶家的大东主请来。就说我请他们喝酒。”
    “那吴太守”
    “吴太守那边由我来请,你给我开份名单便可。”
    由于从陈留赶到开封还须半天时间,所以酒席就订在次日,李庆安写了几十份请帖,教给刘嗣松安排人送去,他自己则离开了衙门,在一名衙役的带领下,来到了汴州城最大的胡人珠宝店铺贺猎行,大唐最赚钱的商业有四样,柜坊、盐铺、茶铺和胡人珠宝铺,在汴州城也不例外,贺猎行有伙计、工匠三十余人,几乎垄断了汴、宋、许等附近州县的珠宝生意。
    贺猎行位于白水大街的中间,店铺占地极大,是一座狭长型的巨大建筑,前店后坊,李庆安走上台阶,立刻迎出来一名热情的伙计。
    “客人想要买什么珠宝,小店应有尽有,物美价廉,包客人满意。”
    “我找你们掌柜,谈一笔大买卖,他在吗?”
    伙计愣了一下,连忙道:“在!客人请随我来。”
    李庆安和几名亲卫走进了店铺,店铺很宽敞,摆着几十张坐榻,坐榻上有低矮的小桌子,有两张坐着人,一名中年男子在给顾客讲述康国的宝石。
    “掌柜!”伙计对中年男子叫了两声,“这边有事情。”
    “我失陪一下!”中年男子歉意地对客人们说了一声,便快步走了过来,“什么事?”
    “这个客人找你,说有大买卖。”伙计指了指李庆安。
    “客人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掌柜笑道,目光有些异样。
    李庆安从腰间摸出一块金光灿灿的金牌,在他面前晃了一下,掌柜的脸色立刻变得异常严肃。
    “请随我来!”
    他带着李庆安匆匆地走向后院,来到一间没有窗户的小屋前,他打开了两把大铁锁,吱嘎嘎推开了沉重的铁门。
    “请进!”
    里面是黑黝黝的一片,深不见底,几名亲兵网要抢先进去,李庆安却一摆手拦住了他们,“你们在门口等着!”
    他走进了小屋,进了屋才发现这里竟是一个通道的入口,前面二十几步外还有一扇铁门。
    “这里是我们放名贵珠宝的仓库,请随我来吧!”
    掌柜带着李庆安一直走到底,又开了门,眼前蓦然一亮,里面竟是一间颇有阿拉伯风格的圆形房间,四周是用大青石砌成,点燃了几盏灯,有设计巧妙的通风口,没有半点缺氧的感觉。
    轰隆一声,掌柜把门关上了,李庆安背着量了一圈,房间四周放了一圈木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放置着一件璀璨夺目的珠宝,看起来价值不菲。
    “使君,我先介绍一下,在下名叫杨唐,是河南道汉唐会的总头目。”
    “你认识我?”李庆安眯着眼睛打量这个掌柜。
    杨掌柜苦笑了一声道:“去年我一直在北庭商铺,见过李使君,也在李使君的军营里呆过几日。”
    “呵呵!原来是老朋友了。”
    李庆安笑了笑,取出了月才的金牌,那是李回春给他的金牌,一共只有三块,凭这面金牌可以调动大
    当然,能认出这面金牌的人并不多,杨掌柜便是其中之一,他
    ****起金牌仔细看了看,确认无误,这才躬身道:“请李使君吩咐!”
    “来!先坐下,我想问你几件事。
    两人坐下了,李庆安想了想,便笑道:“我这次来河南道巡察,感觉这里的官员们对我处处提防,我想知道,他们在我来之前,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有趣的事?使君,你真会开玩笑,这些当官的只有见不得人的事,怎么会有有趣的事?”“我说的就是见不得人的事。”
    杨掌柜呆了一下,半晌,他才叹了口气道:“如果我说很多官员时这次旱灾的到来是欢欣荐跃,使君相信吗?。
    “为什么?”李庆安有些不太明白。
    “因为旱灾的到来可以抹去他们所有的恶迹,比如贪污了官粮的,可以说赈灾把粮食用掉了,或者饥民抢了官仓,我就听说宋州那边有饥民抢了官仓,却是空空荡荡的,根本就没粮食,这样朝廷就无从查起,再比如说,虚报了民户升官的,旱灾一来他们便可以说,民众都逃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