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暂时还没有,不过我听说圣上震怒,连夜把杨国忠召进宫大骂,估计崔翘这次凶多吉少了。”
    宋浑叹了一口气又道:“这次李庆安连连发难,明显是针对杨相国和庆王殿下,李林甫和张筠皆上书痛陈土地兼并的弊端,大有落井下石之意,我建议殿下速与杨相国共同商议对策,不要各自为阵,被李庆安各个击破。”
    “李庆安!”李综恨得咬牙切齿,“我一定要派人杀了此贼!”
    旁边李俅大惊失色,连忙制止道:“父王千万不可!上次李庆安在汴州遇刺,圣上就怀疑是父王所为,虽然此事最后证据不足,不了了之,但圣上已经对父王起了疑心,若父王再派人去刺杀他,就坐实了罪名。那岂不是便宜了背后栽赃之人,现在父王千万不要冲动。”
    “那你说该怎么办?”
    庆王急得满头冷汗,道:“上次李庆安遇刺之事就被人栽赃,被父王大骂一顿,现在土地大案又起来,我这个东宫之位可就完蛋了。”
    李俅沉思了片刻,便对宋浑躬身施礼道:“多谢宋中承报信,请中承无论如何把李庆安的奏折拖延到明日,我们父子必有重谢!”
    宋浑知道他们父子有话商量不便让自己知道,便拱手道:“为殿下效劳是我的荣幸,希望殿下能想出良策,逢凶化吉,我会尽力相助!”
    说完。他便告辞而去,李俅一直把他送出府门,再回到书房。李综便急不可耐地问他道:“我儿是否已有良策?”
    “父亲不要着急,请坐下再说。”
    尽管李综心急如焚,但儿子的冷静让他不得不忍住心中急火,坐了下来,李俅叹了口气道:“父亲首先要明白李庆安为什么这样强硬,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李综恨恨道:“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太子党已经覆灭他这样做还有什么意义?报复我们吗?”
    李俅摇了摇头,“这正是我想说的,太子党看似被清洗,实际上同情太子大有人在,尤其是世家和皇族,据孩儿听闻,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太子是无辜被废,巫盅之说很牵强,正是因为有很多人同情太子,所以李庆安才突然杀个回马枪,剑指杨国忠和父王,这样一来,他就成为太子党的英雄,成为太子党领袖,在朝中尽得人心,在民间广得赞誉,一箭双雕,这就是他的目的,父王明白了吗?”
    李综倒吸了口凉气,儿子这一解释,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李庆安竟这么有心机。
    “可是,这和解决我的危机有什么关系?”
    “大有关系!”
    李俅笑道:“父王,既然我能想到这一点,圣上又怎会想不到?他会让李庆安如意算盘得逞吗?不会,崔翘的弹劾奏折是前天送进宫去的,圣上震怒,但到今天还没处理,父王不觉得奇怪吗?”李综凝神一想,确实是这样小父皇既然震怒,就应该立即处罚崔翘。但到现在还没有消息,确实奇怪,他连忙问道:“这是为何?”
    “我在想,或许圣上已经感觉到亲王也会有问题出来,所以他在等,看孰重孰轻,然后再决定处罚谁。”
    “你的意思是说,父皇会在我和崔翘之间选一人处罚吗?”
    “没错!”李俅点了点头,“一定是这样,太子党初灭,圣上是绝不会让李庆安的反击过于猛烈,但不处罚又对天下民众交代不过去。所以他在等待,现在父王的问题出来了,就成了二选一的结果。”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以为父王应该双管齐下,一是严厉处罚大管家,甚至将他处死。立刻派人去宋州退地善后,还要像猪王一样,在宋州大举赈灾,把影响降到最低,然后父王一定要赶到奏折之前进宫向父王请罪,其次就是在后面不妨再敲崔翘一棒,让他数罪并发。”
    李综真的有点佩服自己的儿子了,考虑问题竟滴水不漏,把这么一件危急的事情从容化解了,李综的一颗心略略放下了,他又问道:“那不知崔翘还有什么把柄可抓?”夫进一“父王忘了吗。崔翘升相国前,胃别有妇的罪名可妒伙呢!”
    宋浑从庆王府中出来,又急去找了杨国忠,他是杨国忠心腹。但也有一点儿私心,因此是先报庆王,再找杨国忠,杨国忠的朝房不在大明宫。而在皇城的吏部,按理。吏部尚书并不过问吏部的具体事务,只过问吏部的重大事件,更多是参与决策国事。
    但杨国忠这叮,吏部尚书却与众不同,他无论大事小事,样样事情都要过问。小到县尉提升,大到尚书调动,都要经过他过目或批准后才能执行,他俨然就把吏部侍郎的权力夺走了,同样,在兵部也一样。大事小事都是他一把抓,这是他的风格,说得好听是事必躬亲,说得难听一点是揽权不放。
    不过这几天杨国忠的日子着实不好过。他的左膀右臂之一,礼部尚书崔翘出了大麻烦,被李庆安弹劾纵容家人侵占土地,证据确凿,甚至连崔翘的亲笔信都抓到了,圣上盛怒之下召他入宫大骂一顿,责令他三天之内拿出崔翘的处理方案。
    圣上明显是把麻烦推给了他,让他来处理这件事,他怎么处理?罢免崔翘,怎么可能。罢免了崔翘等于断他杨国忠一臂,他还没有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
    杨国忠苦思了一夜,最后在他原来幕僚。兵部侍郎令狐飞的提示下,终于想到一策,贬崔翘为礼部侍郎,责其家人退还所侵占的土地,罚俸三年,并加罚米三万石用于赈灾,但保留了崔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这是令狐飞的策略,用超常的经济处罚替代职务处罚,看似严厉。却避重就轻,保留了最重要的相国之位。也让圣上可以对天下人交代,可谓最圆滑的处理方式。
    但宋浑常来的一叮,消息却打乱了这一切。李庆安又把庆王弹劾了,一样的证据确凿,也就是说崔翘和庆王成了难兄难弟,至少杨国忠是这样认为,法不责众。李隆基不会重罚自己的儿子,而为此重罚崔翘显然不合理。李隆基为了保自己的儿子,自然不会重罚崔翘,他决定自己将崔翘的处罚有些重了。他立亥修改了崔翘的处罚,依然保留其礼部尚书一职。只是将其正三品的散官金紫光禄大夫降为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并免去其兼任的太子右庶子一职。
    其实杨国忠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李隆基对于土地兼并的态度从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几次下诏严禁土地兼并,却没有一条实质性的预防措施,最后竟不得不承认权贵们的土地兼并现状,只恳求权贵们以后不要再兼并土地。
    在这种重利轻罚的思维下。长安权贵们哪个不拼命地扩大庄园。捞取土地,现在崔翘和庆王被弹劾,虽然有太子党反扑的因素,但李隆基真会因为土地兼并而处罚他们吗?
    由于有庆王被扯出,杨国忠便将这什事看淡了,他认为没有必耍为此事付出多大的代价,傍晚时分小杨国忠将崔翘的处理意见递进了宫中。
    这一咋。多月李林甫表现得比较低调,在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被杨国忠夺走后,他的权力受到了极大地钳制,再加上他多年劳累积累,忽然心情低落,竟引发了他一场大病小在床榻上整整躺了二十天,病愈复出后,整咋,人都瘦了一大圈,虽然倍受打击。但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他一方面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让杨国忠再侵入,同时他低调隐忍,等待反击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李庆安从宋州送来的弹劾奏折仿佛及时雨一般令李林甫喜不自胜,他在第一时间内便从王拱那里得到了李庆安奏折的全部内容,一吓,是崔翘,一吓,是庆王,庆王的弹劾涉及东宫之争,他暂时不想插手,但崔翘却关系到朝廷权力格局的变化,如果能把崔翘干下去,那相国就是六人。相国党、杨党、张党各占两人,三党便处于一种势力平衡之中,杨国忠扩张的势头由此被遏制住,如果他再联合张筠绞杀杨国忠,最后李隆基也不得不放弃杨国忠,崔翘被弹劾,这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黄昏时分,李林甫的马车停在了张筠的府门前,早有门房飞奔去禀报,片匆。张筠迎了出来,大笑道:“李相国,你自己说说,多少年没来我府上了?”
    李林甫拱手笑道:“事务繁忙,莫说张尚书的府邸,我自己的别宅都已经几年未去了。”“那今天怎么有闲暇来鄙府?”
    “若张尚书不欢迎我,我这就走!”
    “哪里!哪里!李相国的大驾,我请都请不来,今天既然来了。非要喝两杯不可。”
    张筠亲热地挽住李林甫的胳膊,一挥手令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