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6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不安了,可如果让他去投靠李庆安,这个面子他又万万拉不下来,他宁可赋闲在家也绝不会成为李庆安,他也知道李庆安看不上自己。
    他当然也知道李庆安为什么会找到自己的儿子,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成为李隆基的中书令右相,李庆安压根就不会理会自己的儿子,李庆安的意思也很清楚就是要让自己在李隆基身边而替他办事,杨国忠暗暗叹息一声,为了儿子,他竟然也成了李庆安的工具。
    “你说吧!你这次过来,究竟有什么事?”,杨暄见父亲答应了,不由心中大喜”他压根就不看好李隆基相反,他看好李庆安,可是因为父亲的缘故,他不可能被李庆安所用,但如果父亲也肯替李庆安做一点事,那么他将来就会有机会。
    杨暄连忙低声道:“我给父亲说一件事哥舒翰……”,李隆基的大帐位于大营的中心部位,除了一顶最大白色大帐外,还有五顶小帐紧挨在四周,如果从高空看,就有点像一朵盛开的花。
    和褒斜道一样骖谷道的夜晚也是闷热难耐,尽管和前些天相比,要稍微好了一点点,但毕竟还是七月,尤其对于年事已高的李隆基来说还是难以忍受,蚊虫的袭扰和闷热使他心中烦躁不已。
    他几十年来都是养尊处优,什么时候受过这种苦,若不是担心高仙芝和哥舒翰不肯卖力,他是绝不会亲自来当这个监军。
    李隆基的烦躁还有来至高仙芝的当面顶撞,如果再早几年,他就会立刻杀了这个胆大妄为的臣子,而现在他权威不再,又怕杀了高仙芝,他的部下造反,李隆基只好忍了这口气,但这口气却在他回来后在自己大帐中发泄出来。
    他已经摔了三个茶杯,几个服侍他的宦官也被他找借口都打了一顿,他的心才略略解了一点气,耳这样也不是办法,吃了晚饭他便呆在大帐中思量如何能收高仙芝的军权。
    李隆基被安禄山所害,长年服用春药,导致他最终身体垮掉,昏迷了几个月后才慢慢苏醒,随着他身体一点点康复,他的心智已经大致恢复到昏迷前的状态,但是春药也给他留下了永远难以愈合的伤害,他已经完全丧失了男人的正常功能,其次便是他的背佝偻了”成了一个驼背。
    尽管他失去了对女人的欲望,但他的权力欲望却一点也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炽热,他做梦也渴望着自己能重登含元殿,掌控大唐万里江山,接受万邦朝兢,为此他杀了自己的十三子,凭借几十年的威望,收降了哥舒翰和高仙芝,手中有了近三十万大军,他不承认李适的帝位,向天下宣布复位,引来了大量宗室权贵的投靠,李隆基又有点昏昏然了,他便急不可耐地要入主关中,重夺属于自己的帝位。
    但现在他在骖谷关前的受挫和高仙芝的当面顶撞,俨如两盆冷水泼面,让李隆基有一点清醒了,他终于意识到,他手中的权力还并没有稳固下来。
    怎么样才能夺高仙芝的权,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收买他到手下,但李隆基知道,现在收买还有点困难,最好是让高仙芝和他的手下分开,比如高仙芝驻扎在成都,而他的手下则分布在其他州县,有了距离,就容易被收买。
    正在思考时,一名侍卫进来票报:“陛下,杨相国来了,说有要事禀报!”,“请他进来吧!”,李隆基对杨国忠还是很重视,一方面是他对自己忠诚,竟然抛弃相国之位投靠自己,另一方面杨国忠也做了两年右相,虽然能力差一点,但他熟悉政务,能很快让自己的新朝廷运转起来,而且他有一定势力,他的杨党基本上都来汉中了,益州太守崔圆也是他一手提拔,有杨国忠在,便能稳住巴蜀各州的地方官,所以杨国忠刚逃到汉中,李隆基便立刻封他为中书令右相,帐帘一掀”杨国忠匆匆走了进来,恭恭敬敬给李隆基跪下道:“臣杨国忠参见陛下。”,这也是李隆基喜欢杨国忠的一个原因,所有官员见他都是施礼不跪,让已经鸵背他要仰视对方,心中便有一种压力,而杨国忠给他跪下,无形中就让他面前的压力消失了”他可以俯视杨国忠,心中得到了某种满足。
    “相国免礼平身。”
    “谢陛下!”
    杨国忠站了起来,他依然躬着腰道:“陛下”臣的儿子杨暄从汉中赶来,把一个重要的消息告诉了臣”臣心中焦急,可又不敢隐瞒陛下,所以来求见陛下。”
    “杨郎中也来了,恭喜相国了,这下你们一家可就团圆了……”
    李隆基笑着恭喜了杨国忠,又问道:“你说吧!发生了什么事?”,杨国忠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臣的儿子在汉中听说一事,是运送粮草物资的人传来,据说哥舒翰和李庆安有书信往来,而且李庆安几次赠送治疗脚痛的药酒给哥舒翰,他都欣然接受了。”
    “什么?”
    李隆基大吃一惊,随即怒形于色”“真有此事吗?”
    杨国忠对李隆基的性子可谓了如指掌,他这样说其实是冒风险的,如果换别人,一定会追查,到底是谁告诉了杨暄”然后这个人又怎么知道,最后才一步步查到哥舒翰头上,这样追查的话”杨暄肯定会出问题,他刚到汉中”怎么可能知道发生在前线的事情?这样一来,杨暄的消息来源就值得怀疑了,继而怀疑到杨暄的真*实身份。
    但对于李隆基,杨国忠一点这样的担心都没有,李隆基从来不会关心消息的来源,他只关心是否真有其事,至于最后是真是假杨国忠也不担心,他知道李庆安会把一切都安排好。
    杨国忠对于哥舒翰也没有什么好印象,当初他希望哥舒翰支持寿王李瑁,而且还两次写信给他,但没想到最后哥舒翰支持的竟是李亨,让杨国忠感觉被玩了一把,现在为了他儿子,杨国忠已经不在乎哥舒翰的死活了。
    “陛下,臣觉得是有点不对,哥舒翰比我们早到,可至今他也没有和李庆安打过一仗,只是不停地催促军粮物资”而且李庆安也不进攻他,这算什么?难道他们之间真的没有默契吗?这让臣又想到了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李隆基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连高仙芝都敢当面顶撞他,更何况哥舒翰呢?不用拿什么证据,他便已经相信了几分,哥舒翰确实有脚痛病。
    “你继续说,去年发生了什么事?”,“去年皇太孙为了发行银钱,便和李庆安翻脸,夺了他的河西,不准安西银元流入中原,但后来我们发现,安西银元还是大量涌入长安,不是从河西过来,也不是从朔方过来,那这银元会从哪里流入?臣现在才明白”这一定是从陇右过来,当年李庆安参加石堡城战役就是从安西直奔陇右,这各路线他很熟悉,臣敢肯定,李庆安还是用当年的路线,把大量的银元运至陇右,又和哥舒翰达成默契,使这些银元进入关中,否则哥舒翰哪有钱粮招募士兵?这一定是李庆安给了他好处了。”,杨国忠的话有理有据,李隆基已经相信七分,他不由恨恨骂道:“这个该死的哥舒奴,联这么重用他,他竟敢对联两面三刀!”
    这时,杨国忠使出了杀手铜,“陛下,臣之所以敢肯定此事是真,是因为哥舒翰必须要讨好李庆安……”
    “为什么?”,杨国忠一字一句道:“原因很简单,哥舒翰部下的家眷此时都在李庆安的手中,他不敢惹翻了李庆安。”,“啊!”
    李隆基恍然大悟。
    '  '
第四百五十一章 被迫撤军
    情况正如李隆基所担心的那样,一支两万人的关中军快速部队在大将邓景山的率领下,从子午道直插汉中,并在兴道县截断了高仙芝军队的粮道,三万石待运粮食全部被截获。
    梁州太守兼汉中留后郭英义闻讯大惊失色,他一方面组织民夫防御南郑城,另一方面急派人向高仙芝和哥舒翰报信。
    一早,高仙芝便匆匆来到李隆基御帐前,对几名帐前侍卫道:“请速禀报圣上,我有急事求见……”
    高仙芝心中焦急之极,关中军已经占领了兴道县,断绝了自己的粮道,如果郭子仪将这个消息向自己的军队宣扬,待粮食出现危机后再大举进攻,自己军队必将惨败,不容置疑。
    当初他力主留五万军队守后方,他们以十万大军北上,也不用再分兵两路,但李隆基不肯,他认为十万军夺不下长安,坚持全军北上,只留数千人运转粮草,李隆基想得很简单,只要一举冲出谷道,进入关中,就不存在后勤保障的问题了。
    可事实上,他们进军缓慢,又临时改变了行军路线,致使一次次丧失先机,最后被长安大军从容布局,将谷口打造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