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8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一旁的李奕心中突然怦怦地跳了起来,他忽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这个机会足以改变他后半生的命运,尽管他还有点忌惮,可是一想到家境之窘迫,想到他的小妾最晚向他哭诉父母无钱看病,想到他的下半辈子将衣食无着,他心中便涌起了一种包天之胆,归正李世民也不是他的先祖,他怕什么?
    他忽然跑到偏殿,抱来了一只满是灰尘的灵牌,当着李庆安的面,将太宗李世民的灵牌移到一旁,面将这只灵牌擦拭干净了,恭恭敬敬地放在高祖李渊的下面:,隐太子建成之灵,李庆安的瞳孔霎时间收缩起来,他慢慢地瞥了这个李奕一眼,他没有想到这个李辜竟是如此胆大包天,不过,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他需要这个李唐宗室中辈分最高的人这就是老天送给他的无价之宝。
    李奕点燃了三炷香递给了李庆安,李庆安轻轻点了颔首,接过了香,他眼中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意,李奕心中蓦地一松,他赌了一辈子,他知道自己今天人生的最大赌注,押对了。
    李庆安恭敬对举香对建成的灵牌三鞠躬,将香插在了灵牌前,又取了三炷香给高祖李渊的灵牌也敬了,他望着袅袅升起的香烟,心中无限感慨,他对李奕微微点了颔首,转身便离去了。
    李奕望着李庆安远去的背影,他心中乱作一团,他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办?这只灵牌还需要他摆多久?
    一个月后,丰都县侯李奕被升为宗正寺卿、太子少保,爵封嗣江王,安西节度使府另给他赏钱两万贯,这个消息令无数人愕然,谁也不知道这个落魄的“宗族丐祖,何以突然得以高升重赏。  ……
    '  '
第五百四十四章理顺官场
    第五百四十四章理顺官场
    从太庙出来,李庆安回到了位于皇城内的军营,他又和裴谞等一干大臣谈了一些都畿道的状况,大臣们告辞,这时李庆安却黑暗留下了裴谞。
    李庆何在洛阳的时间不多,只有一天一夜,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李庆安想做完两件事,一是对太庙的祭奠,这个他已经完成了,就是对洛阳的权力摆设,虽然洛阳只是长安的陪都,但它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控制了洛阳,也就控制了整个中原,李庆安已经决定驻兵洛阳,但洛阳的政务系统他也需要完全掌控。
    其实目前的洛阳政务体系还比较复杂,既有掌控东都的洛阳留守,又有河南府尹,还有都畿道长史,再有就是洛阳令,这其中,真正有实权的是洛阳留守和河南府尹,洛阳留守主要是掌握军权,虽然目前洛阳并没有驻军,但荥阳大粮仓的两千驻军却归属洛阳留守指挥,而通过这两千驻军,洛阳留守便实际控制住了荥阳大粮仓,手中掌握了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粮食,这就是洛阳留守最大的资本。
    其次即是河南府尹,这其实就是处所行政权,和京兆尹一样,河南府尹也是从三品衔,它却不像京兆尹那样受诸多权力部分的限制,更像一州刺史拥有处所实权。
    李庆安的想法即是将洛阳留守和河南府尹两者合二为一,由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来担负,这个人选李庆安也考虑好了,就是裴谞。
    裴谞是裴宽长子,是裴瑜的父亲,而裴瑜又属于李庆安的明日系派,裴谞无论如何也会帮自己的儿子,尤其李庆安的妹妹小莲就是裴谞的儿媳妇,他们有联姻的关系,所以,对李庆安而言裴谞就是自己在洛阳最合适的代言者。
    更重要是李庆安准备在都畿道推行土地改革,这两天他已经获得了都畿道一府四州的详细土地述说,这里也是土地兼并的重灾区,尤其这里靠近京畿,被宗室权贵占地的情况十分严重,而这些宗室权贵大多都是支持南唐,其中大半人都逃去成都,这样一来,便给他的土地改革创作发现了有力的条件,拿这些人开刀,阻力和价格都最小。
    现在关键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官员替自己推动都畿道的土地改革,管理都畿道的头头脑脑太多,谁都可以管,最后谁都不管,这样可不可。
    片刻,裴谞被士兵领了进来,躬身施礼道:“拜见赵王殿下”
    “裴使君没必要客气,请坐下”
    李庆安请裴谞坐下,笑道:“裴使君有没有给自己的孙子想好一个合适的名字?”
    裴谞心中原本有点忐忑,他不知道李庆安零丁留自己下来的缘故,听他说起孙子,裴谞心中立刻轻松下来,孙子可是他的宝贝,他怎么可能没有想好名字呢?
    裴谞便捋须笑道:“已经想好了,就起一个单名,端。”
    ‘裴端’李庆安念了两遍,点颔首赞道:“这个名字很好,规矩严明,以裴家的家风育他成长,将来一定又是栋梁之材。”
    “多谢殿下赞誉,孩子的母亲肃静严厉贤淑,有她抚养孩子,这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能有小莲这个儿媳,也是我裴家的福气。”
    两人谈了一会儿孩子,李庆安喝了一口茶,这才将话题转到正事上,“我把裴使君留下来,是有一件事想请裴使君辅佐。”
    裴谞心中如明镜一样,以李庆安的实力,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辅佐只是一种含蓄的说法,他实际上是要将一件事托付给自己了,他连忙欠身道:“殿下请叮咛”
    “是这样,安禄山造反已成定局,依照我的策略,是想把安禄山的造反烈度控制在河北道内,但安禄山也有强大的实力,我担忧安禄山会突破黄河,直插郑州,所以河南道的官粮全部放在荥阳其实不服安,我筹算把荥阳的粮食全部移到洛阳城中来,我看皇城空置无用,正好用来寄存粮食,这件事我就想托裴使君来完成。”
    裴谞有些愣住了,搬粮食应该找杨慎余才对,他不明白李庆安的意思,便游移着道:“我很愿意为殿下做事,但荥阳的粮食一直是洛阳留守来管理,我这样越权是不是有点.....”
    李庆安轻轻冷笑一声道:“洛阳留守什么时候能管郑州了,说得难听一点,是杨慎余一直在越权,这应该是都畿道长史的权限,与他何干?我正是觉得这里面有些不合理,我才想着把它理顺。”
    裴谞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庆安是想夺杨慎余的权,把荥阳的粮食移动洛阳来,自然那两千士兵不会跟来,而由李庆安的军队来负责看守,那这样一来,李庆安的军队便控制住洛阳皇宫,杨慎余就完全被架空了,李庆安又将粮食的控制权交给自己,那就等于是由他取代了杨慎余。
    虽然李庆安这样做比较巧妙,但裴谞总觉得还有一环没有控制好,那就是都畿道长史苗晋卿和洛阳令吉温,尽管他们二人权力都不大,可如果他们二人和杨慎余联合起来,自己未必斗得过他们,尤其李庆安把权力都给了自己,他们三人联合的可能性便更大了。
    想到这,他便提醒李庆安道:“可能大将军有所不知,河南府是在都畿道的管辖规模内,严格地说起来,都畿道也可以过问粮食之事。”
    “这个裴使君不消担忧,苗晋卿准备调为潞州太守,都畿道长史一职将由裴使君兼任,吉温将调为幽州长史,洛阳令吏部会另外派人来担负,并且我会摆设一万军队留守洛阳,这样洛阳的事情也就理顺了。”
    李庆安的放置给裴谞吃了一颗定心丸,也就是说,他将成为洛阳乃至都畿道的最高政务官,原本河南府尹的权力很大,但由于被都畿道和洛阳留守的掣肘,使他权力大打折扣,现在李庆安疏通了几个最关键的节点,裴谞就觉得自己恍如被松了绑一般,一下子权力大涨,再没有人能掣肘他了,他心中不由万分感激,连忙起身向李庆安深深施礼道:“卑职一定竭心尽力,为殿下治理好洛阳。”
    李庆安呵呵一笑,又道:“裴使君请坐下面我和你谈一谈在都畿道推行土地改制之事。”
    .......
    第二天一早,李庆安率五万大军离开了洛阳,向郑州进发,傍晚时分大军抵达偃师县,这时,李光弼亲自押解季广琛也抵达了偃师县,李庆安随即下令大军就地驻营。
    黄昏时分,阴沉了数日的天空终于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整个都畿道都沉浸在一片白茫茫的雨雾之中。
    安西军的大营驻扎在一块高地之上,士兵们冒着雨扎下营帐,拉起营栅,几座高高的哨塔建了起来,虽然只是一夜,但李庆安其实不敢大意,每一个细节他都要求手下一一落实,这也是安西军的一贯作风,安西军的强大其实不但仅是作战能力,还包含驻军、训练、后勤等等各个方面。
    一切都要考虑细节,一切都一丝不苟,这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