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9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雨雾中有马蹄声传来,亲卫们立刻提高了警惕,张弓搭箭,注视着大雨中的情形。
    “是谁!”有一名士兵高喊道。
    雨雾中呈现了一名唐军骑兵,雨水已经将他浑身淋透,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道:“我是第一标兵营校尉李泰,有紧急情报要述说大将军。”
    “大将军就在这里,李校尉有事请说!”
    标兵校尉呆了一下,立刻下马单膝跪下道:“卑职发现李怀仙的军队已经向北而去了,大营内空空荡荡,已是一座空营。”
    李庆安点颔首,果然证实了他的料想,“李校尉辛苦了,请继续跟踪李怀仙军队,随时述说!”
    “遵命!”
    李泰起身,翻身上了马,催动战马向东北标的目的奔去。
    标兵刚走不久,又有数名巡哨带着一名送信的燕军军官上前。
    “大将军,这名燕军军官奉李归仁之命来给大将军下战书。”
    “战书在哪里?”
    一名士兵奔上前,将一封用油纸包裹的信呈给了李庆安,李庆安撕开信,一名亲兵点燃了火把,正要举上前,旁边的亲兵校尉却狠狠瞪了他一眼,手一摆,上来几名亲兵用巨盾将李庆安的前方严密护住。
    这是“庞涓死于此树下,的经验,雨夜中”火把即是最好的目标,果然,士兵的盾牌刚刚举起,十几支弩箭从雨雾射来”,啪!啪”地钉在巨盾上,箭尖闪着荧光,明显是淬了剧毒,亲兵们大惊,一拥而上,挡在李庆安面前。
    巡哨的士兵们勃然大怒,数百人冲出营门”执盾向大雨中冲去,寻找刺客,那名送信军官显然不知情,他呆愣愣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身旁的几名唐军拔刀就向他砍去。
    “偻手!”
    李庆安喝住了他们,他赞许地向校尉点颔首,将信交给了他,“你来念!”
    校尉不敢大意,戴了一副皮手套,打开了信,上面只有八个字,“尔若不死,明日决战!”
    李庆安连声冷笑,对那送信军官道:“你去告诉李归仁,我只有两个字:准战!”
    大雨依然在无休无止地下着,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李庆安望着黑漆漆的罗宋峰山影”嘴角不由自主地浮出了一丝冷笑,安庆绪逃了,李怀仙走了,他李归仁的独角戏还能唱多久?
    初夏的雨总是突然而至,倏然而去”一个时辰后,大雨停了,空气中再没有一颗雨点”云开月现,大地又铺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辉”夜空中的风变得清新而湿润,若不是满地泥泞,实在难以想象,刚刚才下了一场倾盆大雨。
    一直到一更时分,一名送信的士兵去了李怀仙的大营,李归仁这才知道,准备和他并肩作战的李怀仙已经在大雨中蒸发了。
    李怀仙的逃离并没有让他沮丧,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的野性,唐军也只有八万,他的军队也是八万,势均力敌,那就让战刀和铁骑来对撞,看到底谁才是天下第一军。
    李归仁立刻主导了军中舆论,李怀仙部是奉他的命令去迎战南下的唐军增援,绝非擅自脱阵逃离,军中大部分人也不相信李怀仙会在这个时候逃走,要走的话,早就该走了,稍微有点不稳的军心在李归仁的频频强调下,又很快恢复了平静。
    整整一夜,李归仁都没有入睡,他危坐在大帐中,灯光全熄,头发披散,着上身,他将一把横刀半拉开,凝视着冷森森的刀锋,这是他的习惯,在大战前寻找刀锋的杀机,刀就是他,他就是刀,让两者融为一体。
    但今夜他的心中有些遗憾,一次完美无缺的刺杀,最后失败了。
    天渐渐地亮了,燕军大营的鼓声,咚!咚”地敲响了,巨大而沉闷的苹鼓声在天地间回荡,这鼓声如果是在契丹人老巢,这就是他们的一种祭神仪式,但在战场之上,这却走进攻的信号,是战争的鼓声。
    燕军大营的吊桥缓缓放下了,营门大开,一队队骑兵和步兵交错而出,无穷无尽,足足走了之个多时辰,八万大军才全部出尽,这也是奚人和契丹人的作战风格,做事不留余地,倾巢压上,要么一战击溃对方,要么一百涂地。
    燕军大营距离唐军营地有十里之遥,但燕军只出营三里便停住了乒伐,李归仁的八万大军共分四个方阵,每个方阵约两万人,其中两个骑兵方阵,一个步兵方阵,还有一个步骑混合方阵。
    两个骑兵方阵由大将阿史那从礼和蔡希德的副将张忠志统帅,步兵方阵由大将安太清统帅。
    而步骑混合方阵作为后军,由李归仁亲自率领,但他右脚有疾,仅能勉强坐在马上,无法率领大军冲锋陷阵,因此具体指挥这两万混合军,便由大将牛庭介负责。
    这支军队中几乎聚集了安禄山手下所有的猛将,李归仁、张忠志、阿史那从礼、安太清、牛庭介,这些大将尽管大多是胡将,但军阵兵法其实不弱,第一阵要出战的,即是胡将张忠志,张忠志后来改名为李宝臣,历史上是河北三镇中成德镇的主帅,但现在他是蔡希德的副将,蔡希德被杀后,他投靠了李归仁。
    张忠志约三十七八岁,从十五岁参军,至今已经跨越二十年,他也是奚人,被范阳军大将张锁收为义子,故改名为张忠志,得他义父的教授”他兵法熟练,尤其擅长步兵排阵。
    第一战李归仁之所以让他上,李归仁就是想以阵法胜唐军。
    八万燕军已经布下阵势,无边无沿”杀气冲天,每个士兵都憋足了劲,就等一战击败唐军,然后他们将劫掠河东,李归仁给他们许诺,打完这一仗,他们就可以大肆劫掠回家”享受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他们摩拳擦掌,就等唐军出战了。
    李归仁坐立在马上,他冷冷地望着七里外的唐军大营,尽管他脸色冷峻,但依然掩饰不住他眼中的担忧。
    虽然李庆安承诺他今天作战,但昨晚是陪伴着他的刺杀,李庆安还会守许诺吗?
    李归仁也知道汉人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策略,难道李庆安也才使用这种策略吗?
    胡人作战,全靠一股士气,若士气受挫,兵器不如汉军犀利,盔甲不如汉军皮实,训练不如汉军精湛,此战难取胜局。
    李归仁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大举进攻”他担忧唐军弓弩强劲,自己会死伤惨痛,可如果撤兵回营,这对他的士气又是一个极大的冲击,说不定昨晚蔡希德被杀事件就会发酵。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太阳渐渐变得炙热起来,热度混合着空气中的湿气,感觉又闷又热”异常难受。
    时间已经一个半时辰过去了,很多士兵都显露出了焦躁之态,让他们站在烈日下暴晒,这算什么呢?开始是窃窃私语,紧接着开始有人破口大骂了,不时拌合着军官们的怒斥声,显然这是军心开始浮动的先兆。
    不但李归仁暗暗着急,其他高级军官也有点沉不住气了,大将阿史那从礼策马上前道:“将军,不如先攻打一阵敌营,无论输赢,皆可提振士气,总比在这里干耗要好!”
    旁边的牛介庭也劝道:“将军,让士兵们活动活动也好,少派一集兵,制造点声势,虚攻虚打,这样损失也不大,关键是让大家有个盼头。”
    李归仁最终点了颔首,“好吧!那就打一仗。”
    他目光投向身旁的牛介庭,缓缓道:“牛将军,就由你来带队吧!从混合军中抽步兵五千,进攻唐营!”
    “遵令!”
    牛介庭调头而去,片刻,燕军大营中鼓声大作,轰隆隆的鼓声震天动地,五千燕军步兵分成五队,从三个标的目的向唐军大营猛扑而去……
    唐军大营中一夜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四丈高的活动指挥塔,外形就俨如一座超等巢车,耸立在连绵的唐军营中,俨如一尊庞然巨怪,和燕军大营背后的罗宋峰堪有一比,也能看到数十里外的平原。
    指挥塔安装有巨大的木轮,雷三千人推动方能缓缓而行,其中顶部的平台上可以容纳百人,但现在只有二十余人,工具南北四个标的目的各站着一名旗手,用旗语来指挥军队的行动。
    此刻李庆安就坐在指挥塔上,今天天公作美,天气晴朗,白云蓝天,视野格外开阔,使他能清晰地看到燕军的情况,他甚至是俯视燕军的排兵布阵,连后军的李归仁,他都能隐约看见了。
    在李庆安身后坐着幕僚韦青平,他掌握着很多情报细节,李庆安但凡是有情报上的疑问,城市直接问他,除韦青平这个文职官,就没有什么将领了,这个时候,大将们都争着带兵要出战了,谁也不肯意陪同在这里观战,浪费立功机会,连李嗣业也亲领陌刀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