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月左右制作出能用的马掌,并在随后时候内,以朝廷的名义征召大量的工匠打造马掌,几乎是全民动员的阵势,贺兰敏之很多时候也为此事忙碌的。

几十万匹战马需要的马掌数量差不多是天文数字,即使朝廷再严令下去,举全国之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这么多,只能有选择性地装备,先在最精锐的军队中装备,其他的部队在随后的时间内补充,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不过贺兰敏之也相信,相对强盛的大唐,国力更弱一点的吐蕃军队整体素质也不会高哪里去,装备更不要说,他所领的大唐军中还有火器这从来没在战场上过使用过的利器,他对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充满了自信。

青海道的大军保持着常规的速度往北进发,大军行进的序列如下:由右卫将军、乌海道行军总管李孝逸领一万五千人马作为前锋;裴行俭及贺兰敏之所领五万人马为中军;右领军大将军、乌海道行军总管李谨行的一万五千人马为左军;河源道行军总管、左卫中郎将李多祚,太子右卫副率、赤海道行军总管梁积寿所领两部共一万六千人为右军;阿史那道真所领剩余人马为后军,全部人马以绵延近百里的队列往北行进。

几部人马这样的安排是裴行俭刻意而为的,虽然贺兰敏之作为行军副大总管,可以独领一军前进,但裴行俭依然令他与自己率军一道行进。在行军途中,裴行俭每天都和贺兰敏之商讨事情。对行军途中所要注意的一些事儿,如行军中队形队列、各部间距、如何联络、遇上突发事情如何处置、营地的选择、扎营休息时要注意的情况、如何布哨、巡探等重要事项,还有广阔草原地域环境下,如此多数量大军如何分散行进,与内地行进中的区别,等等,裴行俭都为贺兰敏之做了详细的现场讲解指导,让贺兰敏之对这些事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纸上得来终是浅,绝知此事要恭行,这一两年贺兰敏之虽然熟读了苏定方所传的李靖兵法,但上写的东西要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慢慢摸索的,有裴行俭这个师兄言传身教,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每次讨论将要进行的战事时,裴行俭都让贺兰敏之分别以主帅和主将的不同身份,对此战做出一些战略和战术方面决策,如何去安排处理行军过程中的这些事情,还有对所部的将领怎么样协调安排,如何布置所属各部,等等。贺兰敏之是行军副大总管,要是裴行俭这位大总管出意外,他就要全面负责起整支大军的所有事务,所有这些都是他需要掌握的。

由他来但这个副大总管职,是有点不太合适,但事情已经如此了,贺兰敏之也只能尽量去适应。

随着离前线的距离越来越近,战争也迫在眉睫,裴行俭也经常和贺兰敏之讨论这场即将开始的战争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为主帅如何掌握分析敌情,如何做出决断,如何调遣各部,各部攻击的任务是什么,需要突击的目标位置,战斗如何开始,用哪一部先开始攻击,等等。

所有的这些问题,裴行俭都仔细地问贺兰敏之的意见,并要贺兰敏之回答如此考虑的原因,再把他自己的想法也告诉贺兰敏之,分析探讨各自方案的利弊,及作战时会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要如何应对,这样的讲述让贺兰敏之受益匪浅,让贺兰敏之明白,作为帅和将,区别还是非常的大。

贺兰敏之也是把他所有的想法都告诉了裴行俭,让裴行俭指正,裴行俭对贺兰敏之在许多方面独到的见解很是惊异,在称赞贺兰敏之考虑周全的同时,也对贺兰敏之在一些方面略免经验不足,或者说比较稚嫩的布置作了指正,让贺兰敏之受益匪浅。

裴行俭的言传身教,也让贺兰敏之非常的感动。他也希望能以亲自指挥一场战事的胜利,来证明自己不是只能纸上谈兵的赵括,裴行俭也期望着贺兰敏之能在此战中有特别出色的发挥。

贺兰敏之不只希望自己能有战功立下,并期望手下的人员也都有战功斩获。此次出征,骆宾王、张柬之、狄仁杰都自请命出征,得到允许,被安排在贺兰敏之手下做事,担任行军主薄、参军之类的职务,要是贺兰敏之有巨大的战功立下了,手下的人员也能跟着分一杯羹。

贺兰敏之相信,他会是幸运的,大唐军队也会是幸运的!

大军从长安出发后,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行进,在二月中时候,抵达兰州……

://。。

第十七章一鸣惊人

'··]更新时间:2012111221:05:01本章字数:4038

作为边陲名城的兰州城地位非常重要,城墙修筑的很高大,又因为其是内地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挺是繁华,城市规模虽然不能和后世时候的兰州相比,但比唐朝时候一般的州府都要大上很多。

因其战略地位重要,城市规模很大,西北有战事时候,兰州常作为兵员及战略物资的存储中转站,今次也是如此,先期运送的物资全都堆积在兰州,再由兰州的官员负责将军需物资派送到凉州、鄯州、廓州、河州等与吐蕃人直接接触的边州。每有战争,兰州的官员就忙得屁颠颠,他们除负责物资的看管及转送外,还要迎接并负责安置路过兰州的大军,战争进行后,还要负责接收俘虏及战利品,物资的看管及转送同样还要负责,并且还要花更多的人员精力去做好这些事。

如今战事将起,兰州一带的官员早已经忙得天昏地暗。

在青海道大军抵达兰州,兰州刺史张允恭率兰州刺史府的一众官员出城迎接,贺兰敏之分明看到,张允恭的脸上写满了疲惫,眼中全是血丝,其他官员也是如此。他们已经忙了几个月,如今大军到来了,可以说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接下来还有更忙的事等着他们。

长途奔波了千多里的青海道将士也差不多,他们都累坏了,急需要休整,但相比较来说,兰州及其他边州的官员更需要休息。包括鄯州、河州、廓州、凉州等与青海接壤的边州,或多或少地遭受了吐蕃人的攻击。边州的官员要带领军士抵御来犯的吐蕃人,辛苦倒是其次,那份守土的责任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朝廷的大军开到这里来后,他们肩上的担子轻了一些。但依然要跟随青海道的大军行事。各州的刺史差不多都挂了个行军总管的职,他们将率各自的所领的边军同讨吐蕃人。

鄯州刺史韦待价也和张允恭一道出城迎接,与相对处于后方的兰州相比,鄯州就是前线,吐蕃人攻击我边关,最常攻打的地方就是鄯州,鄯州是从青海进入内地的门户,要是鄯州失陷了。才能攻至兰州。韦待价曾数次亲自上城楼指挥边军抗击吐蕃人的入侵,这次听闻青海道大军抵达了兰州,他也风尘仆仆地赶到兰州,准备向裴行俭汇报鄯州一带的情况。

凉州和甘州也是受吐蕃人攻击较多的州府。因隔的远,再加上要防御吐蕃人可能的攻击,凉州刺史元仁惠、甘州刺史裴履昭并没赶到兰州来面见,他们只是派出了手下的司马赶到兰州,向裴行俭报告各州军事准备情况。及他们与吐蕃人交手的过程与结果,供裴行俭参考。

迎接仪式非常简短,行事雷厉风行的裴行俭不喜欢烦琐的仪式,更不要说现在是战争进行时。一番简单的客套寒暄后,裴行俭、贺兰敏之、阿史那道真及各分总管在一大群边州官员的簇拥下。进到兰州城内。大军将在兰州做了次时间不短的休整,在这里布置具体的作战安排。

主要人员安置下来。大军安营扎寨后,裴行俭立即传令,所有高级将领及边州的官员到他的帐中集合,召开战前紧急军事会议!

裴行俭的大帐内,站的满满当当的,随军出征的中郎将以上级别的将领全都到会,兰州大部官员及其他州府赶到兰州来向裴行俭汇报军情的官员也都列席。

百多人齐聚在裴行俭的大帐内,但没有任何的声音发出来,谁也不敢私下议论说话,每个人都知道裴行俭治军极严,铁面无私,任何人要是违反军纪犯到他手下,决不会姑息迁就,肯定会做出处罚的,谁都不想成为那只骇猴的鸡,没有人敢迟到,也没有人敢私下议论什么。

看到属下的将领和官员悄无声息地站着,裴行俭很是满意,他在听手下的亲卫说召集的人员都到齐后,也从挂在帐首的巨大地图前转过身,面对帐下的诸将,很威严的说道:“诸位,我青海道大军已经抵达兰州,吐蕃人也知道了我大军将进入青海,与其作战,定是加强了防备,今日本帅就将收到的各地军情向诸位通报一下,接下来我大军要如何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