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玩笑的。
    在家中他们被父辈管得极严,到了洛阳后,就是小牛离了鼻子,开始撒欢了。
    不过两个人的性质不一样。王菡来洛阳纯是玩的,王束是来办事情的。王束前来洛阳城时,父亲也没有说过让他催王菡回家。他知道,这是大人对她的溺爱。
    其实也没有多长时间,王菡也不过在洛阳城呆了将近两个月时间。
    听了这句话,王菡脸上一红。
    她三哥开始奇怪了,于是又问道:“怎么了,难道我可爱的妹妹看上了那家少年郎不成?”
    PS:对武则天有些书友对我的评论产生争执。之所以如此,因为武的革命,所以这几十年评价都是正面的。这一点使我想起了明朝举国痛恨袁崇焕的故事。其实我手里有许多文言版的资料,如资治、新旧唐书,应当更可信一些。也就是有功有过。特别是现代史学家王仲荦先生所著的隋唐五代史,阐述得很清楚。功不说了,已经说得太多太多。过有几点。第一为了迎合新兴庶族地主对她的支持,虽然打击了吞并田地,可打击的力度不够,最后导致租庸调制以及均田令的失败,逼迫杨炎实施两税法。直接使均田令成为一纸空文,农民无地可耕,这也是黄巢起义原因之一。第二就是使用大量武氏为将领,使府兵成为武家的看门狗,府兵战斗力下降,还有一个原因,大量吞并田地的开始,使府兵制的一些田地无法实施。府兵制失败,开始用征兵制,坐使各大节度使掌握兵权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点杀人,当然有人说君王心一定歹毒,那么宋仁宗就做不了皇帝了?这是错误的说法。但武则天不那样大量杀人,震摄众人,她也不可能坐上皇位,这个不说对错。另外一点,大多数人赞扬她善长用人。这一点近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文言版隋唐五代史里说得很清楚。虽然吕先生评价过头了一点,但也不能说得没有道理。首先武朝中忠奸杂陈,这一点很象宋真宗时期,甚至还不如。第二确实一大笔精英被斩杀,特别我在看到武则天斩杀名将黑齿常之程务挺等人时,深感痛惜,这是自毁长城啊。特别是程务挺与裴炎,对她还忠心耿耿,扶助她废掉唐中宗的。也被她斩杀。对与错,想来各位朋友应当很清楚了。如果再有疑问,且慢慢看书,书中会淡淡提到。还不行的话,我只好开单章专门阐述了。总体来说过大于功,这是从国家角度来看的,与李氏无关。呵呵。当然不排除她有本事,一个弱女子,将这些男人骑于跨下,太牛了。赞一个。
    这本书开始进入正题了,大概许多大大看出来,这本书明线,将是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暗线是主角与李唐、各大世家、武韦之间如何玩。因为主角采取一种旁观的态度,所以我用了一个玩字。与才子一书相比,主角虽然风雅,但性格要果决一点,还有这本书没有单纯的黑与白,对与错,也没有真正的敌人与朋友。怎样玩,这个就先卖一个关子了。
    我曾经说了一个让编辑跳脚的话,我不喜欢重复自己。也许将才子一书修改一下,放在唐朝上会更受欢迎一点。但我不会这样做,这本书与才子将是两种类型的,唯独一点就是主角才华横溢。其实本来想写另一本书,主角有点色,有点散漫,但重情重义,更与石坚是两种性格。就象才子有人说象家丁,没有它好,但才子着重的是政治反思说教,与它是两回事。因此我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来回报大家。至于会不会超过才子,当然还要各位的评价。
    最后磕头跪地打滚流泪求票,评价推荐什么票都是好的。哈哈哈。不过真希望各位帮助我干掉那什么夺宋的。这点字就爆了我的菊花,心里面不平衡啊。   

第二十七章 还击
    现在王束,有些疑惑。
    如果说王菡真看上那家少年,放在明清会被人活活骂死,但在唐朝不同。有的大户人家为了女儿幸福着想,还将几位少年请回家中宴客,让女儿躲在屏风后面看,你看上了那家少年,好,为父为你作主。
    但作为自己妹妹,他肯定会关心此事。毕竟妹妹岁数还小。
    还真误会王菡了。王菡对王画也许很有好感,但这种感情与那种男女之间的感情略有分别。而且王画是一个小毛孩子,两个人交往还不够深,王菡对王画产生刻骨铭心的爱恋,那是假扯。
    不过她呆在洛阳,确实是因为王画,看王画到底能够发生什么奇迹,还有第三件漆箱的成品会是什么模样?她还准备将这三件漆箱带回太原。这漆箱简直是完美的手工品,加上其中的做工以及铭文的含义,这三件漆箱带回去,家里面人一定会喜欢的。
    王菡只是听到他说的这番话感觉不好意思,脸才红了。
    她翻了一个白眼说道:“不和你说了。”
    说完翩翩回房间去了。
    可王束心中怀疑啊,正好丫环小梅走过来替他倒茶。于是将小梅拉住,询问事情经过。
    小梅一五一十地将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说了一遍。
    王束一听可急了,什么,看上一个工匠,漆匠,无论制作出来多高明的漆器,还是工匠一类。在唐朝士农工商,士大夫排在第一位,农民排在第二位,工人排在第三位,商人第四位。而且到现在连人家的姓名都不知道,更不论家世了。
    他脸上立即堆起了一大片乌云,将小梅吓得站在一旁连话也不敢说了。
    王画此时与陆二狗四个带着最后一件漆箱,进了翰林斋。
    翰林斋的掌柜立即迎过来。
    这件漆箱,王画好象有了他身后四个大汉帮忙,还做了近一个月,时间超过原来那两件漆箱的一倍。没有看,就可以想像这个做工是多么精致了。
    王画让陆二狗、牛得富将漆箱抬到柜台上,将这层布料揭开。
    这一天的天气很好,太阳暖洋洋地将一层温暖的光芒洒在大地上。
    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刹那间,这件漆箱上无数珠宝的光芒,刺得让人眼睛都似乎睁不开。
    好一件精美的漆器!
    所有的客人都跑过观看,一边嗟叹着。更有人打量着王画,王画在翰林斋弹了一曲古琴,人的风采与琴曲雅致到了极点,加上那首《阳关曲》,这件事在洛阳背地下传得纷纷扬扬。可是王画神龙见首不见尾,却没有几个人见过。
    现在一看,心中暗叹:果然好人才!
    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王画再英俊,还会比张家兄弟英俊。只是他气度好,加上谣传四起,这么一看,就格外给人应象深刻。先入为主嘛。
    而且洛阳城因为不知道王画的名字,所以根据临淄王的那句话,帮他起了一个外号,四宝少年。好诗、好画、好字、好器。
    “好东西啊,”掌柜用手深情地在上面抚摸着。
    好久,回过神来,让手下将那两件漆箱抬来,与这件漆箱放在一起。
    三件漆箱,三件不同的款式,一件比一件精美。更加上三篇铭文,许多客人立即意识到这套漆箱的价值了。不过,这样一来,有可能这三件漆箱的价值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恐怕在店堂里的客人,没有几个人能买得起。
    王画也感到满意。作为一个大师,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能够让人欣赏的,如果没有人喜欢,那才是糟糕透顶。
    正在此时,一个英俊的青年走下楼来,他看到这件漆箱后,向王画问道:“你就是那个制作这漆箱的人?”
    王画略略皱了一下眉头,这个青年他并不认识,但王画从他眼神里看出淡淡的轻视,以及一些敌意。这是王三郎听小梅的话,对王画应象先入为主了,认为这种少年想攀龙附凤,故意诱惑自己妹妹的。不然以王家的教养,不可能作这直系嫡传弟子,这样的没有礼貌。
    偏偏说到傲气,王画比他还胜过数倍。
    你没有礼貌,我为什么要回答你?
    王画扭回头,一句回答的话都没有。
    掌柜一看不对劲,自家三郎君这是怎么了?现在王画在他心目中地位极重要。这一件件精美的漆器制作出来,而且因为少年的误打误撞,来到自己店中,成了自己店的专卖产品。第一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第二为翰林斋带来多大的名声。不看到王画这两件漆箱虽然因为巨价,没有卖出去,可因为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所带来的副生收入,就远远超过漆箱本身的利润。
    掌柜连忙陪着笑替两个人介绍:“这位正是制作这三件漆箱的郎君,才华横溢。这位是我们王家三郎。”
    哦!又是王家的嫡系子弟!
    王画心中十分失望。本来因为王菡,对王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