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之计,冠军候有什么好的建议?”
    “臣以为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大者为国,小者为家。治国与治家是一个道理,所以孔夫子说,齐家立国。但治家首要前提是家和万事兴,治国也是一个道理。所以陛下让臣将滑州之案牵连不要太多。主要也是想让国家以和为贵。”
    这句话说到李显的心里面,他连连点头。
    “一个家有一个家长,一个族有一个族长,一个国家有一个皇帝,因为必须要有一个领头人管理指引方向。而百姓就是陛下的臣民,陛下的子女。换句话说,手心是肉,手背是冉。无论平阳王也好,德静王也罢,他们都是陛下的子女,一样的痛爱。同样,他们也想在家族中得到更多的权利,与陛下的宠爱,争执难免会随时发生。如果小争小执,到也罢了。但争得不顾家的利益,那么作为家长的,就要教育这些子女听话。如果再不行,家长将他们屁股掀起来,打上几巴掌,对他们惩戒,又有什么错误?至于谶言,倒是要慎重了,陛下何不下旨,立即让百姓禁止传播这条谶言?”
    这些话就是秋仁杰在世,同样也会赞不绝口。
    建议很中肯,朝争到了现在的地步,再不中止的话,朝堂就会产生严重的分裂。象司马光与王安石就是这样玩的,把一个大好的河山硬是玩得一天天衰落下去。至今明朝从始到终的党争,使明朝几百年的历史乌七八糟,几乎就没有一个好的时光出现。
    方法很简单,不是争吗?一起下放,马上朝堂就安静了。
    不过这一回没有替武三思说公道话,但武三思在此,也无可奈何,这样更朝换代的谶言本来就是统治者头号大忌,王画没有进一步说必须将武三思斩杀,就算对得起武三思了。
    但李显会不会听他的建议呢?   

第二十一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四)
    操作起来也不困难,不是将所有武氏一党与五王一党全部下放,张束之退隐,崔玄障出为梁州刺史,只剩下三王,只要将武三思与三王贬出朝堂。群龙无首,附从他们的大臣马上就安份了。并不会对朝廷伤筋动骨。而且朝堂上无穷无休的争辨也让他十分地反感。
    没有了这些纷争,恐怕也不会存在为了打压对手,出现谶言这些妖娥子。
    他认为事情就这样了结了,所以心情放松下来,这才打量着王画房间,也看到了放着许多美观的砚台。
    这段时间,因为工匠的熟练。制作砚台速度加快,制成了许多成品,王画房间里只摆了一部分,有许多转移到了即将开业的店铺里面。
    这时对石砚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李显迟疑地问:“它们也能研墨?。
    王画努了一下嘴,李红会意地拿来清水与墨,研磨起来,然后王画说道:“皇上可以写几个字试一下
    李显提起毛笔写了一个“休王画看了想笑,也许这正是他心情的写照。
    李显写完了,看了看墨汁的光泽,有些惊奇,再次看着这些砚石。澄泥砚固然很好,也有许多美观的造型,但石砚也有它的优点,如果利用好,可以利用它天然存在的石眼、石胆与花纹。这一点无论是澄泥砚,或者是砖瓦砚,都无法做到的。
    并且因为是第一次进入李显的视野,对李显同样产生巨大的冲击。
    王画说:“如果陛下喜欢,可以挑选几块回去赏玩
    但他又让李红在中间挑了四块佳品,分别是带给老武、韦氏与上官小婉以及李裹儿的。李显也不好意思。只挑了两块。不过论到玩赏,他倒是颇具眼力,两块都是这些砚台中的佳作。
    可挑完后他又说道:“冠军候,器物固然可以用来赏玩,但国事才是最重要的
    得,你不用劝我了,先将自己管好吧。王画心中诽谤地想。不过不能说出来,他说道:“非是如此,如果说制器,臣最喜欢的还是瓷器。再这么做是有用意的,陛下可记得臣说过制作九鼎之事?”
    李显都听过他说了好几遍了,可除了在洛阳一块作坊里,王画在请工人试验烧一种新铜器外,再没有其他的动静了。当然他也不好过问,因为这不是他的圣旨命令的,是王画自发的行为,甚至都没有让朝廷掏一文钱。
    “传说大禹治鼎时将天下所有铜集中在一起,制成九鼎。这个说法未必正确,就是正确,也不能为了制成九鼎集中天下所有铜材,就是皇帝同意了,大唐全国百姓也不会同意。但为了昭显它的伟大,必须让它工艺达到千古未有的地步。因此臣有一个想法,让它集中所有高超的铜、玉、瓷、漆以及金银工艺。臣也有许多新工艺的想法。因此,在没有制作之前,想将这些想法传授给工匠。一旦工匠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工艺,然后真正制作九鼎。所以后来我产生了另外一个想法,开一个文房四宝的店铺,通过制作一些精美的器具,慢慢使工人通过实物领悟工艺,以及看有没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毕竟九鼎一旦开工,耗费巨大,如果出现失误,损失重大,就是臣也承受不起,也会引起不必要的指责
    也不能说他的**不对,但归根到底,王画心里面还是喜欢,所以按捺不住,尝试着将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流传到这个世界。
    王画又说道:“而且臣也早说过,不管臣职位高低,如果陛下需要,臣自当为陛下效劳。如果陛下询问,臣也会象这次一样。知无不言
    李显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联知道你的心了,等你伤好了再说吧。”
    意思是你伤好了,我会真正重用你的。
    当然这是认为王画这一次帮他解决了一个危机,同时说话也没有偏袒,与剪意地报复攻击,产生的心情。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天知道他又产生了什么想法。
    李显说完后离开了。
    看着他的背影,李红问道:“二郎,你说皇上会不会听你的建议?。
    王画一摊手说:“谁知道。但管他听不听,我们继续看戏。”
    如果李显真有这个魄力听他的建议处理这场纷争,都说明他多少有点作为,至少还不是无能到了极点,有药可医。那么王画也可以安心地辅佐他,虽然未必会使他成为一代明君,但能成为一个马虎的皇帝。甚至王画都可以为了减去他的阻力,为他策划铲除韦氏,断去这一个祸源。
    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王画都猜料出来,一旦回去后李显将自己意思一说,韦氏是不可能让武三思下放出去的。最后这件事再次不了了之。但那也没有关系,反正自己也做好了打算。
    总之,现在王画进退自如,但有一个条件,千万不能下水。一旦趟进了混水,不是进退自如,而是进退维谷。
    果如王画所料,李显回到了皇宫,韦氏正在与李裹儿说话。史书对李显宠爱韦氏评价是因为韦氏在患难中鼓励了李显生活下去,李显为了感恩,许诺了如果登基后可以让她为所欲为。也对,但只说对了一部份,因为史书都疏忽了韦氏的相貌。能生下大唐最美公主的母亲,还会差到哪里去?王画与她也有几面之缘。曾经当着李裹儿的面,赞扬韦氏的美艳,都让李裹儿产生误会,认为王画想将她们母女“通吃。”
    李裹儿都是白担心了,就是韦氏比李裹儿还要美艳,王画对这个女人也不会感兴趣的。但不得不承认她的美艳,现在她四十岁出头了,但因为保养得当,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出头似的。与李裹儿相比,少了一份青春舰丽,却多了一份成熟的风韵。用媚惑众生来形容她的相貌也不过份。这也是李显留恋她的关健原因。
    李显让宫女将两块砚台带给上官小婉与老武,两块砚台图案不一田七武的是幅长寿图砚,送给上官小婉的是一幅春花殿火蚓必给韦氏与李裹儿的砚台拿了出来。
    韦氏是一幅富贵图,都是有含义的。李裹儿的却正是那天她留恋不舍的那幅松下问童子图银星钦砚。
    李裹儿看到后终于脸上出现笑容了,她问道:“父皇,你到了王小二家中了
    高兴归高兴,心中还有怨念。
    李显点头。
    “父皇,你看到那些婢女了?”
    李显是看到了,但看到这些漂亮的少女眼中都带着怨色,恐怕事情不是李裹儿所想像的。但李显因为心情好转起来,开起了玩笑,说:“看到了,她们过得很开心。”
    李裹儿嗔怪地跺了一下脚,说:“气死我了。”
    但韦氏却对李裹儿说:“裹儿,你先出去一下,我与你父皇商议一些事情
    李裹儿离开,韦氏说:“陛下,你去了王画家中。是不是为了今天早朝发生的事情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