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不会立即发难。
    而且这是私事,与你父王无关,主要得小郡主同意。
    其实前后经过你也知道的。
    我喜欢的是裹儿,对小郡主只是当作一个妹妹看待,毕竟她岁数太小了。
    但她的一往情深,让我也无从选择。
    为了她,我只好稍稍牺牲裹儿的幸福。
    你说我这样做,有没有辜负郡主?就是当初与小郡主的亲事,也是太后下旨逼迫的,这个前后同样你也很清楚。
    其实太后退位,这个婚约已经成了一旨空文。
    但我怜惜小郡主,没有真正将她放弃。
    世子,你说我有没有辜负小郡主?当然,最后郡主也不想居于公主之下,自动离开。
    我也没有办法。
    难不成让我放弃裹儿,选择小郡主?如果我是那样负情负义的人,小郡主嫁给我会有没有幸福?你还会看重看不重?但就是这样,我对小郡主一直愧疚在心,就是到现在,我都不敢打听她的消息。”
    李隆基现在头也有些晕,虽然站在他的角度,维护妹妹。
    可换在王画角度,同样不好选择。
    “但这是私事。
    无论我与小郡主如何,我没有带到公事当中。
    虽然明知道你父王对我反感,虽然更知道太平公主殿下,恨不能希望我早死早了。
    但我一直没有对你父王做过任何有敌意的动作。
    与小郡主无关,而是因为你。”
    “因为我?”“正是,因为你,不但因为你的个人,而且若干年后,如果我不推动,你的事,你对我的情义,那就不是私事了,十有**化作公事。
    “休得胡说”王画虽然没有点明,但李隆基再次吓了一跳。
    “世子,我说过,今天我们说的是亮话,不必遮掩,就是你不承认,我心中也有数。
    你承认了,我也不会说出去,因为我也没有证据证人。
    说了别人也不能相信。
    且听我将话说完。
    一开始我在青山沟,是什么想法?不瞒你说,我对政治真的很不感兴趣,朝堂上争争吵吵的,比泼妇的嘴脸还要丑陋。
    而且看透了,外表很风光,实际上很危险。
    这几十年来,能得善终的大臣有多少?所以我选择制器,谋一些财富,过一个富足的田舍翁生活,足矣。
    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裹儿喜欢我,我也答应了裹儿。
    想迎娶裹儿很困难,特别是太后将裹儿下嫁给了武崇,就更困难了。
    不过还好,能等得起。
    而且太后有意无意的安排,最后我只好踏上仕途这条道路。
    但那时候的想法,谁做天下之主,与我无关,我只想与裹儿有一个快快乐乐的生活就行了。”
    “但不是这样。
    卷入这个漩涡想拨出来,万万不能。”
    说到这里,王画叹了一口气,这有一个现成的比喻,就象《逍傲江湖》里刘正风想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一样。
    “你说你父王没有向我动手不错。
    但我何尝对你父王动过手。
    包括相王与五王之谋,我早就预料到了。
    如果我动了手,你说我没有今天这地步。
    那么我问你,如果我提前几个月强烈向太后证实此事。
    或者通知张易之兄弟,你们全家现在什么下场?”李隆基口干舌燥,嘴张了张问:“那你又为什么兵发洛阳?”“到现在你还不明白?”王画玩味地问:“也许你会想我乘机得到裹儿。
    那是一个原因,但只是一个很小的因素。
    主要是后面的局势,陛下即位后,五王是什么人?要么与你父王交好,要么与公主交好,陛下会不会放心?那么为了维持朝堂平衡,必须要扶持一个大臣掣肘五王。
    除了武三思会是谁?但武三思与五王能水火相融么?朝堂必然再起风云。
    还有一个致命因素,皇后的雄心一点也不亚于你,不亚于你的父王,不亚于太平公主殿下。”
    好吧,更是心里话了。
    李隆基听得都快六神无主了。
    “这才是我真正发兵目标,五王虽然品性大多不坏,不然我也不会为他们送行,逼死周利用,替他们报仇。
    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他们各扶主子,没有凝聚力。
    所以我发兵,就象今天这时局。
    但我发兵成功后,会立即让五王退隐朝堂,然后诛杀武三思等人,将这些不利因素抚杀在萌芽当中,也不会让皇后产生什么过份的想法。
    真正扶助陛下打造一个盛世大唐。
    记好了,不为我,而是为天下百姓,也为你们李室皇族。
    一旦政权一过渡完毕,朝堂稳定下来,我立即会携裹儿隐居,撒手不管。
    毕竟功高震主,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
    李隆基听到这里,哭笑不得。
    现在事情闹到这地步,他也不好意思说你扶助我吧,我不会反感你功高震主的。
    但心中十分震垓,这是什么样的预知能力,可怕!既然有了这样的预知能力,算到粮价之事,合情合理,一点也不妖异。
    可惜父王当时一念之差,放过了这个人才。
    “可是天津桥上那一刀一箭,使我功败垂成。
    后来皇后渐渐掌权,我已经无回天之力。
    更不敢,也不会以一个臣子身份谋反。
    在这时候我只好观望。
    而且如果我不插手,必然再会产生新的变化,最后荣掌天下的,也只有相王与你,还有太平公主。”
    “你这样诬蔑。”
    “错,一点儿也不诬蔑。
    无论皇上还是皇后,远远不是你们三人联手的对手。
    尽管他们现在拥有天下最显赫的权势。
    但你们碍手后,相王虽然睿智过人,可行事低调,必然将权利落在你与太平公主手上,然后再次展开厮杀。”
    听到这里,李隆基快疯了。
    “不用怀疑,就象在扳倒张氏兄弟一样,你们与陛下一道联手。
    到了那时候,你不动手,太平公主也要动手。
    而且相王很聪明,在选择皇太子时,不会将政权交给忠厚的大世子二世子,只能交给你。
    可是自从太后过后,一生有功有过,最大的过错是杀了许多宗室弟子与大臣,因此天下害怕女主。
    所以最后的胜利者还会是你。
    而那个结果,我也不反对。
    毕竟你多次说过沉酒之交,虽然我没有回应什么,但心里面很暖和。
    相信你即位后,我会同样有一个好下场的。
    因此,这段时间我只是关注着局势发展,怎样保住裹儿的性命,还有自己的安全。
    顺便替天下百姓做点好事,尽事一个官员的最根本的本职。
    对朝争,我一直没有参与。”
    王画将事情源源本本说出来。
    反正现在撕破了脸皮,也让李隆基输得心服口服,不然好象自己对不起他似的。
    他还不能说出去,在这档口上,他不说还好,越说越有人怀疑他故意描黑,甚至造谣,说出来也没有人相信。
    顶多关上门来,与李旦、太平商议一下,然后捶胸顿足。
    但最关健的不能说。
    一是手中的真实力是武三思点死。
    其中有谶言、空中的人像以逊促颍介里俊谋反再救走李重俊,这都是统治者的大忌。
    而且王画在十九句真话中掩藏了一句假话。
    不是他不想让李旦父子死,王申张质铲草不除根的祸患,记忆犹新,王画不会犯这个致命错误。
    这几人智慧力量,在唐朝来说,整个就是一个超级猛兽。
    只要稍一喘过气来,又是一个庞大的敌人重新站了起来。
    但不能急,王画在安排这个计划就想到过这个后果。
    宗楚客没有办法将李旦父子扳到,可自己能给他们强力的一推,彻底将他们推到悬崖下,而这正是韦氏最需要的。
    不过时间没有到。
    这要等到自己守孝期满,与李裹儿完婚,然后才能借建造新府时,引过来更多的手下,就象后来李隆基做的那样。
    不过王画规模更庞大,有可能达到数千人,这些人除了在自己府上。
    还要散落在洛阳长安各处。
    然后才是真正动手的时候。
    提前动手,有可能造成一个后果,韦氏认为没有天然敌人,也能提前对李显喂那个小丸子。
    那么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安排,到时候措手不及,就是举事,也象李重俊那样。
    如果不举事,空让韦氏安顿下来,以后再也找不到这个机会。
    当然,有可能李显死于疾病,那样日期不变是最好。
    至于是不是暴病而亡,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显中年而死,这个让人不能不产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