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7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肚兜下面还有东西,王画拿起肚兜,还别说,心里荡了一下。看到了下面的东西,是一张图。整整齐齐的叠好放在盒底。
    王画将图打开,图上画着一幅香艳无比的画。太平公主正象一只母狗一样趴在地上,武崇宁伏在太平公主的背上,两个人的臀部叠在一起。奴月儿倚坐在旁边的地上,正神魂颠倒看着她们与她们身后男子。身后的男子高昂着兄弟,盯着地上两人人,正逐磨将兄弟放在那一个人身体里。
    画得不太象,可也有七八分象。
    香艳是香艳,可王画一看蒙头了。这回立即答应前往太平公主府中,不是前去做坏事,得将问题说清楚。别逼急我,逼急了,我也不会承认。反正外界都知道我作风严禁。相反,你作风不是很好。说了也没有人相信。
    来到太平公主府上,并没有看到想像中的画面。
    还是在那个客厅,可只有太平公主一人坐在客厅里,看到王画后,太平公主伸了一个手势,让他坐下。
    绝对没有那天晚上的荡态,面容严整,举止雍容华贵,这才象唐朝尊重公主的样子。
    王画都不是失望,场面无论怎样香艳刺激,得有命享受,这一点王画是不会失去理智的。他说道:“公主殿下,即使要我前来,也不必寄那个东西给我。”
    “听孤说,不管怎么说,宁儿是孤的女儿。岁数也很小,孤这样做,虽然是表达孤的诚意。也是她的心意,在她心目中对你的印象很好。不然孤也不会这样做。就是不喊你来,那个东西也要给你。那件事先不谈,孤喊你来是商议另外一件事,孤与相王交谈过,他对当初某些事很后悔。特别是持盈郡主,现在日见消瘦,你恐怕都有近两年时间没有看到了她吧?她现在比当初太原王家那个小娘子,还要可怜。相王托孤带话给你,无论你将他当作了什么人,不要为难小郡主了。小郡主你如何安排,他也不干涉了,只要让她幸福就行。”   

第九十章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PS:拜年,拜但王画还没有等到上官小婉打听到消息。一件事发生了。
    吐蕃的迎亲使者到了长安,按照日期,要送金城出嫁吐蕃了。朝堂上为谁去做和亲使者争吵个不休,先是命赵彦昭做和亲大使,赵彦昭辞。然后又派杨矩送之,杨矩再辞。
    主要是害怕。不是在李世民手上,受了委屈,李世民马上命令一群精兵悍将,前去讨一个公道。也没有那一个蕃邦敢对唐朝使者如何,况且是和亲大使。但现在不同了,前些年武延秀到突厥迎娶默啜的女儿,使臣硬是让突厥人扣了那么多年。差点儿就没有回来。比起突厥人,吐蕃人同样很强大,不然李显都不会让金城公主和亲。
    王画闭目不语,任他们争吵推拖。
    其实他本来都十分反对这门亲事。当然经过了武崇宁之后,王画也没有资格在年龄上追究。久决不下,李显气得一拂衣袖宣布退朝。
    若大一个朝堂,居然都是一群怕死的大臣,一群窝囊废。
    但第二次早朝时,李显看到群臣没有人吭声,眼睛看向了王画。
    王画不吭声。装傻还是会的。可李显就这么看着,眼光一挪不挪。
    王画没有办法,干咳了一声说:“陛下意思臣懂。不过陛下真将臣当作一个救火的?”
    朝中大臣宰相六部尚书是金字塔的巅峰,然后是三省六部侍郎,九寺正卿紧随次后。如果用宰相与尚书做和亲大使,那是不行的,这是一个规格问题。规格过高了。但六部侍郎却是一个很适合的身份,不至于堕了规格,但也能尊重对方。
    王画作为和亲大使身份不成问题,而且王画本身亦文亦武,有他带队,不会让和亲团在路上出事故。说到底,这还是一个面子问题。现在唐朝面对吐蕃,没有占多少优势,底气不弱。只好争这个虚名。想当初李世民送嫁文成公主的是什么人?江夏王李道宗。他的身份比宰相差了?
    可王画的话说得也有道理。不能唐朝什么难缠的事,都让王画一个人来解决吧?
    李显坐在太师椅上,前面的桌子也宽敞,上面还有笔墨纸砚。王画心情他还是能理解的,于是写了几个字,让太监拿到王画手上。王画打开一看,上面写道:王卿,自吐蕃归来,朕议尔亲事。
    这是李显第一次明白的表态,王画看着这纸上的十一个字,无奈,只好说道:“多谢陛下厚赐此数字,臣愿意前往。”
    怎么办呢?谁叫他有这个痛处让人家拿捏。
    但听到这个消息。金城本来哭哭啼啼,脸上第一次lou出了一些笑容。
    可是王画刚回到家中,太平公主与上官小婉都前后送来消息。李显选择赵彦昭与杨矩,是韦氏授意的。可这两个人都没有接受。然后韦氏才向李显推荐王画。
    其他的都没有说。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王画接到消息后,稍微愣了一下,脸上甚是不悦。不过也不解,究竟韦家那两个人带回来什么消息,让韦氏终于有隐隐对自己动手的企图呢?
    但这一次让王画感到意外的是太平公主也送来了消息。上官小婉送来消息,王画能理解,她是无根浮萍,听到自己剖析后,还指望自己以后保证她的生命安全,而且她本身对自己或多或少有些情义。况且还得了一百万缗钱的好处。
    太平公主送来消息,他就有些不理解了。
    太平公主也不愿意,如果王画死了,就少了这个祸害。关健他能不能死?如果死不了,也不会怪自己。可是太平公主想了半天后,还是想到这个妖怪是不容易死的。不如送个人情吧。这中间有没有因为王画带给她的**因素,不得而知。
    所以这是表达一个善意的最佳机会,她果断的赌了一把。
    事实这个女人别看王画几乎将她调教成一个性奴,可她的心机。连韦氏都感到深深忌惮。就象这一次的果断,连王画都意想不到。
    不过王画接到这两份消息后,却没有想到危险。正好,他还没有机会前往西北,乘着这个机会,去看一下血字营的情况,顺便看看吐蕃的虚实。韦氏此举有可能是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只是王画有些忧愁,这样一来,自己与李裹儿的婚姻又要增添风波了。
    王画坐在家中苦思良久,最后还是没有想清楚韦氏究竟想要做什么。原来朱仝在的时候,还能与朱仝商议一下。可是朱仝已经调到青州了。所以最后还是考虑了一下自己安全。
    想千想万,最少自己要安全回来,连生命都保不住了,还能想其他什么?
    于是上书给李显,我做和亲大使可以,但必须要让杨矩做副使。对于这个武将,王画有些史书印象,好象就是他窜合着唐朝割让了河曲之地的。河曲之地让走了,吐蕃更强大了,后来连长安都让吐蕃人攻破。
    这次自己想安全回来,必须有一个垫背的,那就让这个杨大将军来垫背吧。而且很有可能,这个杨矩同样得到韦氏授意,好最后使自己成为出嫁使者。
    当然,李显也没有想到其他,这背后的弯弯绕绕他根本就不懂,立即下旨。
    杨矩心中有鬼,不同意。李显一听脸上就堆起了乌云。让你做正使不乐意,怕有危险。现在王画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什么事都有王画承担了,让你做副使还不同意。如果文臣还好一点,可你是左骁卫大将军!不但是李显脸色难看,朝中大臣可不知道这背后有许多内幕,看着杨矩脸上都lou出鄙视。
    杨矩无奈,讪讪地改了口。
    李显这才下旨,自文成公主化往其国,因多变革,我之边隅,亟兴师旅,彼之蕃落,颇闻凋敝。顷者赞普及祖母可敦、酋长等,屡披诚款,积有岁时,恩托旧亲,请崇新好。金城公主,朕之少女,岂不钟念,但为人父母,志息元黎,若允乃诚祈。更敦和好,则边土宁宴、兵役服息,遂割深慈,为国大计。
    太平公主出嫁吐蕃,对改善唐朝与吐蕃关系确实起了作用。可那是唐朝军事强大的基础,才得以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在李显居然将两国大事寄托在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身上。
    王画听了,差点想拍桌子。唯独有一点,李显对金城的关爱,用了少女二字,如果不留心认为这是李显遮掩金城的身份,其实不然。金城如果与李裹儿平辈。这一说法还能成立,关健是金城是他的孙儿辈。这两个字用了会引起争议的。
    这也说明了李显的不忍与痛爱。但考虑到他的心情,没有一个大臣在此事追究。太监宣了诏书后,李显心情更难受,坐在太师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