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7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
    因此,这一次战斗血字营的士兵穿的还是锁子甲。
    这无疑增加了伤亡。
    战争结束了。
    哥舒翰与薛嵩他们走了过来。
    看着王画脸上充满了无限的欢喜。
    其他的老兵也一个个举起了手中的兵器。
    大声喊道:“营督。
    营督。
    无论莫贺干再怎么经营。
    在他们心中王画却永远才是他们真正的营督。
    就连新兵也用仰慕的眼光看着王画。
    对他的事迹这些新兵听得太多了。
    而且有许多新兵看到刚才那个吐蕃大将那么勇敢,王画离了那么远。
    只是两箭。
    就让他生死不明。
    带伤而走。
    幕兵与他们讲道理没有用,得来实际的。
    只有勇武才能让他们折服。
    当然没有人敢怀疑王画的武力。
    但王画为了避嫌。
    并没有说多少亲热的话。
    自己阵营还有杨矩等人自己如果有了一些不太明朗的举动,那么好了。
    马上就有消息到了朝廷。
    一旦朝廷下旨。
    将血字营打散了。
    自己心血将会白费。
    他开始写一篇奏折,根据事实写的。
    只是夸大了贫达延的企图。
    然后带着金城公主往东北撤回去了吧桑巴无论怎么苦劝,也没有用。
    但王画并不是真正撤回长安。
    如果在老武手中,王画可以这么做。
    吐蕃都做出这样失礼的动作,和亲何来意义?但李显不行,韦氏在皇宫都乱成这种样子,李显都视若未见,况且只是一个小小的无礼举动。
    因此,王画撤是撤了。
    撤到河州就停了下来。
    等待朝廷的圣旨。
    和亲团速度很慢,但送消息的士兵却很快,只有几天工夫,王画的奏折送到了长安。
    李显一看也傻了眼,王画反击是没有错的,自己是大唐上国。
    嫁的是比自己亲生女儿还要宠爱的养女。
    陪送的嫁妆比文成公主出嫁时还要优厚。
    就连自己喜欢的一些东西,连裹儿都没有赐予。
    也做了嫁妆。
    因此,当听到王画调动军队反击时。
    他心中第一应象也是大快。
    不过他随即就想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和亲不成,后果也是明显的。
    两国交战是避免不了。
    他犹豫不决,问韦氏,韦氏都没有想到两国交战如何如何的。
    她想到的是王画停留的地方,河州。
    离血字营驻地不远。
    如果交战,王画等于重新掌握了兵权。
    王画有再多的金钱,无所谓。
    那还是一头下了平阳的老虎。
    可一旦交战起来。
    让王画重新掌握了兵权,那就是一头插了翅膀的猛虎。
    于是不问还好,一问继续和亲。
    正好吐蕃国内闻听此事,也是大惊失色。
    王画做得太过份了可错来是让他护送和亲团的,你好好的。
    吓唬人鼻其实吐蕃正如王画所猜测的那样,现在不是很好过。
    在论赞婆投奔唐朝的时候。
    吐蕃也很恚怒。
    攻凉州。
    被老唐迎头痛击。
    然后攻悉州。
    被陈大慈四战四捷,打得没有气了。
    然后请和求婚,后来说李自成狡猾,输了就投降,赢了继续扩大战果。
    其实这些蕃子这一套玩得比老李更熟练。
    朝廷不允。
    结果吐蕃南属各帐皆叛,赞普征讨。
    死于军中。
    诸子争立。
    元气又一次再伤。
    最后国人立弃隶缩赞。
    也就是后来国人称呼中的尺带珠丹。
    然后又与姚州蛮击杀唐朝官员李知古。
    但唐朝又命唐九征为姚嵩道讨击使率兵击之。
    双方建铁梁桥于谦、鼻二水。
    通西洱蛮。
    合力阻挡唐军。
    结果唐九征毁湘夷城。
    大败蛮军,建铁柱于滇池勒功而还。
    在多次失利的情况下,吐蕃不得不再次求婚。
    以求暂喘一口元气。
    再加上国内赞普年幼。
    牲畜瘟瘦,这一次唐朝的和亲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
    然而望达延的耀武扬威。
    给这次和亲增加了变数。
    韦氏不愿意战争。
    这时吐蕃更不愿意战争。
    结果吐蕃立即派出使者亲自到长安谢罪。
    李显斥责了一顿,再次默许了这次和亲。
    到了十月中旬。
    青海开始飘起了茫茫无边的大雪,和亲团又出发了。
    小金城自然严重抗议,害得王画看到她就躲藏起来,特心虚。
    说到底,这一次金城只是一叮,牺牲品,自己虽然出动了血字营士兵,小战了一场。
    可那是为了国体也是检阅一下双方战斗力,心中有数,与金城公主本身没有多大关系。
    到了抚牛河尺带珠丹亲自迎了过来。
    王画还特地看了看这叮小赞普。
    不大,才十岁,脸蛋红朴朴的但小眼睛蒋着凶光,在这么大场面上一点也没有因为岁数感到害怕。
    这么小就如此了,何况长大以后,当然他还没有后面的赞普对唐朝危害大。
    不过看到金城公主时,他小眼睛转个不停,显然产生了兴趣。
    金城公主却有些害怕,躲在王画背后。
    王画这时候都有了想立即将这个小屁孩杀死的想法。
    这么小就如此了况且长大以后。
    而且看到两者的比较后,金城公主以后注定是一个弱势地个。
    但王画将这个想法克制住了。
    队伍继续前行,这时候海拨相当高了,有许多工匠开始有高原反应。
    即使王画给他们吃了大量的红景天。
    可是体格健壮的,有可能因为红景天的作用,影响不大。
    这算是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队伍继续前行,因为吐蕃来了许多人。
    速度加快了,到了十一月上旬,终于到达逻些城。
    吐蕃也准备了盛大的仪式。
    然后开始完婚。
    只是王画看着这两个人,心里面邪恶的想,这两个人进入洞房,有没有能力完成正式的夫妻生活。
    但这个他就不管了,去看了一趟布达拉宫,气势很雄伟,可还是赶不上后世的布达拉宫。
    看来那是后来人们逐步完善的。
    至于吐蕃答应为金城公主修建的那个新城,王画连一根毛也没有看到。
    王画回来后,就生病了。
    吐蕃派人探望。
    被护卫拦住。
    大约是因为王画的喜怒无常。
    吐蕃人不敢强行探望。
    但心中却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最好大神显灵,让这个唐朝青年大官病死,那么吐蕃以后才少了一个祸患。
    但过了十几天后。
    杨矩感到不对劲,强行闯了进去。
    至少婚礼也完成了。
    咱们得商议什么时候回去。
    可没有看到王画的人。
    却看到了一封信乙王画在信上直言不讳地说。
    他听到消息了。
    在回去路上吐蕃人有可能伏击他。
    致他于死地。
    因此他提前回唐朝。
    一是一路上顺便看看吐蕃的虚实。
    第二是如果王画同行。
    以他的勇力可以平安逃回唐朝,但杨矩与其他士兵,反而不容易逃避过去,这等于害了一千将士的生命。
    看到信后,请杨矩务必保守这个秘密半个月,到时候吐蕃人看没有王画了。
    也不会伏击这支军队。
    大家都会平安无事。
    杨矩还真不知道这件事,但王画一说出来,他也不是傻子。
    立即算出来个中原委。
    当然。
    也吓了一身冷汗。
    乖乖地替王画隐瞒了数天,才向吐蕃人辞出了回程,但也禀报王画回国了。
    不说吐蕃人想害王画,而说朝中有事。
    王画才不顾礼仪悄悄回去的。
    听到这叮,消息,吐蕃某些别有用心的人。
    全部感到愕然。
    而且有人立即用快马通知了贫达延,王画毕竟才离开半个月。
    地形也不熟。
    现在冬天,到处是冰天雪地。
    行程也慢,应当还没有到达积石山。
    贫达延立即在积石山派出无数斥候,将所有道路封锁起来。
    其实都错了。
    王画没有走来时的道路,而且从纳木湖,越过了吐蕃的孙波部与羌塘部。
    往西北一行。
    抵达昆仑山。
    越过昆仑山。
    奔向罗布泊,来到了西域。
    而且王画为了隐人耳目用胶水长的胡髯。
    假胡子怀用火炔得弯弯曲曲的脸十涂了,看上去就象高原红一样。
    加上他本人体格魁梧,吐蕃也没有多少百姓认识他。
    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