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7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想到的几年未见,公孙大娘已经磨去了以前那种青涩,也比以前漂亮多了。只是不知道她武艺有没有放下来,还有,张旭恐怕这一辈子是看不到她舞剑了。这恐怕是书法史上的一大遗憾。
    公孙大娘没有坐下来,而是先后给王画一家人行礼。这是将王画一家人当作了主家,当作了娘家。不过王画一家人却是抱着后面的想法居多,没有一个人真将她当作一个奴婢待。毕竟现在是唐朝,而不是清朝。
    看到公孙大娘回来,都十分欢喜,吩咐下人上茶,拿出最好的果子出来,然后问长问短。
    公孙大娘一一回答,然后又对王画说道:“二郎,奴婢担心死了。”
    这一句话说得有些奇巧了,王画训了一下,不让她称呼奴婢,然后问:“为什么担心?”
    公孙大娘说了原委。现在讯息不发达,王画出现在沙州,孔黑子与公孙一家不知道。但孔黑子通过薛讷,听到杨矩上报朝廷的奏折。
    当然杨矩上报奏折,一是自己被人往死里推不开心,第二也是怕出事。
    这不是中原与草原,到处是雪山雄岭,语言又不通,百姓野蛮凶悍。就是王画也未必能逃出吐蕃。如果王画出事,将会轰动朝野,到时候朝廷非要有一个交待不可,不然就是岭南都有几十个州府产生动乱。重都能让两国开战。难道会让宗楚客顶替死罪?那是不可能的,最后有可能自己再次做了替死鬼。得先开拖。
    薛讷听到后,立即将孔黑子喊来。毕竟算起来是自己的师侄,而且自己的儿子又得到过王画提拨。其实商议是假的,薛讷是看中了一个人,公孙大娘。上次突厥入侵时,她曾经潜入突厥大营,神不知鬼不觉地得到许多有用的情报。对她的武艺薛讷不得而知,但能从戒备森严的突厥军营中进出自如,身手肯定不是很弱的。
    他是让公孙大娘通知王画一家,正好王画还有一个小妾,身手也不错。两个女子相伴,虽然会引人注意,不过终是一个女子,能让人忽视她们本身的武力。说不定会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有可能还会相助王画一把。
    从私人感情来说,老薛对吐蕃也没有感情。他老爷子薛仁贵在大非川一败,是他老爷子一生的耻辱。所以更不希望这个记名的师侄在吐蕃出事。
    孔黑子一听,立即同意。如果不是有官职在身,他都能亲自前往吐蕃。
    可公孙大娘来到洛阳,却得知王画平安回来,所以才高兴地站在王画面前喜极而泣。
    但有些事情公孙大娘还不知道,首先是孔黑子。
    薛讷想法比较单纯一点,不想王画遭到不测。但孔黑子听到此事后,十分气愤。别的军营不好说,血字营的将士都是从刀山火海里爬出来的,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可现在的情况呢?除了自己少数几个人,在薛讷手下得到关照外,基本上闲职,然后是贬职。就是在薛讷手下,也只能庇护,官职却得不到升迁。
    这也就算了,毕竟王画还在朝中平安无事。可是连王画都想往死里推,还是无耻地借吐蕃人的刀,他隐隐感到血字营的将士,象这样下去,前途十分堪忧。于是写了一封封信,连莫贺干都寄了一份过去。
    血字营中谁的威望最高,无疑是王画。
    然后就是孔黑子,他是王画的半个师父,又是从繁畤一战就存在的元老,本身讲义气,勇力过人。很得血字营士兵敬重,虽然不是血字营,威望也在莫贺干之上。
    当然,另一个元老郭知运,以及原来左右两营深入敌人内腹的将领萧嵩与王晙,独自与骨仆部谈判的张守珪,带着一部分士兵吸引突骑施大部队,到达极地的张孝嵩,都很受血字营士兵的敬重。
    至于莫贺干的影响力,他只在鄯南现存的血字营中,还是原来士兵,现在知道王画在鄯南布了一局棋,以图东山再起的,不然也服不了这些老将士。
    得到了孔黑子的信后,本来有许多人心中不平,而且他们都桀骜不驯之辈,这些年受的委屈一起爆发出来。
    这已经形成了一股暗流在涌动。
    而且王画还忽视了一点。
    算对了宗楚客与韦氏的反应,却没有算到张说他们的反应。
    知道这件事原委的人不是很多,只有韦家家族核心的几十个人,还有宗楚客以及韦氏。
    张说他们却不清楚,宗堂上现在昏天黑地,老魏致仕,大宋到了钦州,现在少数有心报国的人却失去了旗帜。
    听到王画与宗楚客对抗,大喜过望,认为王画要发力了。
    一大早,公孙大娘来到王家,正在与王画一家人说话,这些清流大臣,一个个登门拜访。
    看到他们一个个到来,王画都想立即象大前年那样,将大门关起来。
    这些大臣来拜访,马上消息就传到韦氏心中,韦氏怎么样想?就是拜访,也等我将婚姻办完才来。可这话儿还不好说,这些大臣中有的说是清流,不如说是顽固不化的石头。马上能指着他鼻子骂。而且王画还不能反驳,不管怎么说,人家是为国为民,这种精神是可嘉的。
    但王画怎能回答?
    要想国家好,朝堂清明,问题不是出在宗楚客身上。就是没有宗楚客,还有一个张楚客,或者王楚客。只要李显放任韦氏,这个朝堂一辈子甭想好。除非立即将李显废去,韦氏处死,换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请问谁敢?只要自己将这句话说出来,李裹儿心情怎样不管,这些大臣马上能与自己拼命。
    很快来了一大屋子,有的诉苦诉怨,有的忧国忧民。一个个长吁短叹,王画看着这些人,心中叫苦不迭。他都能怀疑,前面这些人散去,后面这群人中间,某一个能向宗楚客通风报信去。
    王画只好陪着笑脸,幸好他最想等的一个人来了。
    李裹儿的凤辇驾到。
    这些大臣只好告退,总不能当着李裹儿的面,说她母亲如果在宫中乱蓬蓬的,又如何与宗楚客败坏了朝纲。
    不过王画有些不悦,因为李裹儿来得有些迟。但随着王昭朗一声“耶耶”喊过后,这一丝阴云立即散去。
    李裹儿与王画父母见过礼,当然王迤夫妇也不敢受她的大礼。现在李裹儿在京城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所有大臣见到她都避让三分,只有太平公主与她在角力,而且角力得比以前更厉害。
    王画也听说了,不过明白太平公主的意思。她被自己当作了一个贱人在训练,还搭上一个女儿。可自己对李裹儿千般地宠爱,太平公主本来就是不悦,心中更失衡了。
    对此事,王画没有分心。这样也好,省得有人怀疑他与太平公主有一腿,还有他也没有打算与太平公主长久相处下去。说不定今天有可能在床上恩恩爱爱,明天开始拨刀相向。这一点与上官小婉是不同的,与李裹儿更是不同的。
    但现在王迤夫妇也不是原来从青山沟出来的小农,多少明白一些官场上的事。虽然李裹儿就是到现在,他们还是认为没有李持盈那个小丫头懂事,但这几年也亏得李裹儿在朝中为王画遮蔽风雨,不然自己儿子也不可能平安无事。
    对李裹儿态度很尊敬。
    李裹儿坐下来,也看到公孙大娘。那肯定认识的,在温县那三箭,现在李裹儿历历在目,也有些欢喜,问了一些事后,居然将手上的玉镯抹了下来,送给了公孙大娘。
    然后李裹儿询问王画与宗楚客的恩怨。
    王画做了回答,只是韦家那两个从美洲回来的人,这件事没有说。
    李裹儿也看到王画手上的冻疮,王画身体多好,这些年除了那一次受刺外,就没有生过病。能让他手上长了这么多冻疮,这一路的辛苦不用说了。她气得站起来。
    王画问:“裹儿,你要干什么?”
    “我去找他算账去。”
    “你临来有没有人与你说过什么?”
    王画头脑很冷静,如果是韦氏托她带话来的,那暂且放过宗楚客。当然宗楚客说了一句走着瞧,王画也是走着瞧。一定尘埃落定,王画第一就要拿宗楚客开刀。他的罪行当杀,而且既然对自己下手了,自己也没有理由留宗楚客在世上。但在自己与李裹儿大婚之前,可以先将此事摞下。
    当然,自己做得这么明显了,如果韦氏还装聋作哑,那不妨与李裹儿再唱出大戏。不过后者王画还是不希望的。
    说完后,有些期盼地看着李裹儿。   

第九十八章 大撤离
    第九十七章上官小婉的报信
    我。时了,我父皇与母后喊你到靠宫但李裹小话时,明艳的脸上显然十分不甘。
    为什么会喊王画到宴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