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9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显将他扶起来,让他坐下来,说道:“唐卿,近来身体如何?”
    “多谢陛下挂念。不过臣老了,岁月不饶人,不行了。”
    “是啊,朕才五十来岁,就时常感觉到身体不舒服。”
    老唐吩咐下人上茶。
    李显呷了一口茶说道:“唐卿,朕有几件想询问唐卿。”
    “陛下,不敢,尽请垂询。”
    “现在朝廷调派了三十万大军准备屯兵西北,唐卿,你看意下如何?”
    老唐摇了摇头:“陛,请恕臣直言,有兵无将,屯再多的兵,如果血营想要谋反,也没有作用,反而因为屯兵过多,朝廷将会浪费很大的开支。要么不屯兵,要么集中各地著名将领,比如幽州薛讷,朝廷中的张仁愿,率领更多军队,兵伐灵州。”
    “可是这样做,成了鱼死网破的结局。朕担心血营在垂死挣扎之下,朝廷损失惨重。”
    “那么屯这么多兵力做什么?如果血营想要谋反,早就乘着击败吐蕃突厥之势,将大军向延州秦州推进,何必驻足不前。朝廷有兵在西北,那么到时候肯定有臣子进谏,让陛下向灵州用兵。这不是屯兵,是在一步步将陛下诱导逼迫。还有,陛下,为什么将血营四百万石粮食查没?陛下,现在你这种态度让臣很担心。如果攻就攻,以君伐臣,天经地义。如果不攻,那么就拉拢,张说带回来的一些话,老臣也听说了,那只是王画信口开河,漫天要价,未必没有讲和的条件。陛下既然不想进攻血营,又一味地挑衅,让臣真的很担忧。”
    “朕什么时候让人查没了王画的四百万石粮食?”
    “你居然不知道?”老唐气乐了,你这个皇帝做得真有本事。如果不是李显说话很正常,他都能拿历史上那个晋惠帝与李显相比较了。
    “朕真的不知道。”
    “王画将突厥人赶出了六胡州,又收服积石山,本身因为几路大军进攻,破坏了大量的农事。如果断了他的粮食,陛下,你等着内战吧。”老唐不由地摇头。
    “这群人胆子也太大了,”李显愤怒地说。
    唐休璟想了一下,终于会意过来,这是有些人害怕落到宗楚客的下场,用整个国家在作赌博。他不吭声了。
    李显又问道:“唐卿,朕前来第二件事,就是为此事而来,朕现在感到朝廷已经不能掌控了。”
    老唐还是不吭声,他也没有犯傻,虽然八十四,难道不想活九十?
    “唐卿,朕真的觉得无人可信,请唐卿赐教。”
    唐休璟让他逼得没有办法,只好说道:“老臣也不知道。不过君明臣直,君庸臣浊。不是没有忠臣,不是没有能臣,三步之内,必有芳草。可是陛下,王画有没有大功于国,有没有才华,却让你逼出洛阳,天下士子寒心。前一段时间,郎岌与燕钦融,不畏死亡,上书直谏。可是陛下真将他们杀死。老臣听此此事后,亦无话可说。你说,就是有才华的大臣,会不会再向王画那样,心甘情愿为你做救火队长?”
    李显一阵羞愧,他说道:“燕钦融,朕没有动杀死他的念头。那是宗晋卿动的手。”
    “那臣不知道了,为什么宗晋卿与纪处讷再次调回京城?”
    李显脸上胀成猪肝色,再次不能回答。
    “陛下,如果你想有作为,先将王画安抚,使国家不能出现动荡。不要眼睛盯着血营,他在大洋洲上还有许多子民,还有许多军队,如果激怒了,对大唐社稷催毁力不可想像。安抚了王画,选拨贤臣,国家复兴,指日可待。只要陛下有作为,就是王画想谋反,百姓也不会附从。这才是国家的根本。”
    “可是贤臣在哪里?”
    “贤臣很多,外放的宋璟、姚崇之,朝中的张说、张嘉贞、陆象先、韦安石,就是王画那个妹夫张九龄亦是一时之选。陛下何来无人可用之说?”
    “可是他们大多数与王画走得很亲近。”
    “是啊,近墨者墨,近朱者朱。为什么王画走到今天这地步?那是太后留给你的未来宰相,可才过了几年,却轮落成反贼。只是老臣担心他们不肯为陛下效力。”
    李显再次臊得脸痛红,他支吾道:“朕再想想。”
    “还有,陛下,切记老臣一言,切勿操之过急,如果陛下真能有所作为,老臣虽然致仕,那怕到了九十,还继续为陛效力。”老唐隐晦地说道。不是李显想有没有作为。如果李显想有作为,必须从韦氏手上夺权,这是皇宫中那个女人不想看到的结果。有可能她情急之下,都能向李显动手。
    但考虑到李显朝三暮四,反复无常,前面在这里说得好好的,后面到了皇宫就变卦了,老唐不敢言明。
    李显找到了答案,可是他更加仓惶无主,失魂落魄地回到皇宫。
    ——————————————————————————
    同一天,李隆基回到相王府中。
    家中除了他父亲在等候他回来,还有他的姑姑太平公主以及他的两个哥哥。
    李隆基施礼,太平公主看着他欣慰地笑了起来,对李旦说道:“老四,如果不是看到隆基,我都以为我们李家江山要结束了。”
    王画对李隆基的点评,一度让李隆基带来很大的麻烦。然而不是没有好处,正是因为王画的点评,他的识人本事,不但文臣,就是武将,也证明了王画识人的眼力。这也将李隆提前捧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不然不会张嘉贞与张说他们都暗中写了信,相互来往。这不是写信,是投奔。
    李隆基谦虚地说道:“姑姑夸奖了。”
    然后询问李旦:“父王,喊儿臣回来,有什么事?”
    “是有事找你去办。”
    “父王请吩咐。”
    “基儿,你别急。先坐下来,我们谈一谈王画。”
    “王画?”李隆基一阵不舒服。这个小子坑得自己太厉害了,害得自己现在一言一行,都小心万分。不过那是私事,公事还是公事,他立即说道:“对了,一路上我也听闻了一些消息。父王,你还是立即想办法将张九龄与严挺之释放出来。”
    朝中有许多大臣想要与王画决一死战。
    但是李隆基不会这样想。
    朝廷越**,父亲上位的可能性才越大。但可以**,却不能乱,就象东汉末年与西晋末年一样,只要一乱,群雄并起,到时候就不知道是谁的天下了。这个不能乱的前提就是王画不能反。
    别看他在西北屹立着,聪明人看出来,王画还在犹豫不决,并没有真正产生谋反的心思。
    但一旦张九龄与严挺之夫妻被杀,王画不反也得反了。
    太平公主与李旦相视一笑,显然对李隆基说出这句话十分满意。
    李旦说道:“这个无妨,皇后也未必产生杀害他们的想法,就是想杀,也要等大军筹集完备才能杀。我已经做了安排,保管他们平安无事。”
    这个安排就是通过皇宫中的一些渠道,将消息传到李裹儿耳朵里面。
    李裹儿对王画情义,外面人现在已经产生了很大的误会,包括王画自己。可是太平公主与李旦却看得清清楚楚。当然,他不会将此事告诉王画的。
    这也是李裹儿那个贴身婢女得到这个消息的来源。就是她不说,还有李裹儿其他的贴身宫女与太监早迟通知李裹儿。
    “基儿,我还告诉你一件事,上次宗晋卿击杀燕钦融,皇上十分不满。”
    “这是一个壮士,死得太可惜了。”李隆基击案说道。但他眼睛忽然一亮,说道:“父王,你是说皇上想收回皇后的权利?或者产生了这个想法?”
    “那也未必,不过皇上现在肯定是十分不快。”
    “其实皇兄早该这样做了,去年王画出现在鄯州,他就该整顿朝纲。非要闹到这时候才来整顿,”太平公主一边说一边不停地摇头。
    三个人后面三句话有点营养不良的味道。
    但是三个人心里面十分清楚,现在朝堂基本上为韦氏掌控,如果李显想要收回大权,韦氏必然反弹。以韦氏的狠辣,什么事情都能发生,那才是李旦上位的机会。
    正是这件事的发生,李旦将李隆基召回,开始安排,未雨绸缪。
    李旦拿出一个锦盒,说道:“这里面有十万缗飞钱,你在潞州看着备用。”
    李隆基接了过来。
    十万缗钱现在放在王画眼里,不算钱了。可在李旦府上,还是一笔巨大的数字。这不是给李隆基的零花钱,而是给他培养力量的。
    “另外,我还要托你办一件事,你自己想清楚了,能办成就去,办不成就不去。”
    “什么事?”
    “到灵州去。”
    “到灵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