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虏兵指挥是个傻子,否则实在是难以理解对方这种做法。

但杨潮也乐得跟对方这样玩。

虏兵哪怕不相持,盾车打碎后,哪怕跑的再快,也总会被鸟铳收走几条命,一天下来虏兵不丢下十几二十条人命,别想过得去。

这样的死法,不等自己消耗光,虏兵先耗死了。

虏兵的指挥显然不是傻子,相反虏兵的指挥大大的狡猾。

很快杨潮发现他们在声东击西,他们四处出击的游骑出现在四周各个方向。

他们绕道河西边,试图攻打停在码头边的船只,绕道仓库南边,抢光了那些被砍光脑袋的虏兵尸首,搬空了南边虏兵大营的粮食物资,甚至牛羊。

“金子,金子!”

几声喊叫声,让杨潮发现了自己一个很大的失误,对方抢走了所有的尸首,地留下了零散的一锭锭金子。

这些金子显然是战死的虏兵身的,尸首被抢走,大部分金银都被活着的虏兵拿走,但是总有遗落的,在阳光下发出迷人的金光。

而让虏兵抢走尸首,并且专门命令自己的士兵一枪不发的,正是杨潮,是杨潮给了这些虏兵机会从容的拉走了他们同胞的尸首。

杨潮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杨潮认为这些尸体一直放在这里容易滋生病菌,万一感染了自己的人,那得不偿失了,有敌人做清道夫,自然再好不过,可没想到自己也将这些虏兵身藏着的金银给漏掉了。

既然是抢劫集团,是为抢劫而来,虏兵本来有私藏战利品的习惯,而且很多虏兵都是余丁,不是被阿巴泰组织进来劫掠的,而是自愿来的,他们自备粮食、马匹,目的是为了抢掠,因此这些人藏起来的东西更多。

但是杨潮显然不太了解虏兵的情况,仅有的一些了解,也是在戚继光兵书看到的,但是戚继光时代,有戚继光坐镇边境,好像虏兵南下抢掠不太容易,可能东西没抢到到先丢了脑袋,因此那时候的虏兵不像什么劫掠集团,反倒像是给明军送军功人头的送功集团。

更准确的情况,则是老金告诉杨潮的,但是老金那个时代的虏兵还没有入过关,在关外小打小闹,似乎也没什么私藏战利品的习惯,起码老金没有告诉杨潮,大概老金虽然是骁勇的戚家军一员,但是戚家军也没落了,而虏兵却是努尔哈赤时代最凶悍野蛮的时候,老金大概没有什么机会从虏兵身搜刮战利品,因此不了解这个情况。

这导致杨潮放弃了一个大好的发财机会。

从现场遗落的金银例情况来看,虏兵显然抢劫了很多很多黄金。

杨潮不知道的是,根据相关记载,阿巴泰此次入寇,俘虏三十六万人,掠获黄金十二万两,银二百二十万两。明朝金银价在十一左右,即便因为白银作为货币流通更广,金银的存量二百二十十二显得也太夸张了。因此唯一的解释是,在同等重量下,八旗兵更愿意私藏价值更高的黄金,因此那部分例之外的黄金自然是被士兵私藏起来了。

没想到虏兵身有黄金还算情有可原,但是杨潮连虏兵的大营都放弃,有些说不过去了。

杨潮没想到那座简陋的营房里藏了那么多粮食,那么多牛羊。

虽然当时有虏兵在游走,去二百步外占领这个营房有些得不偿失,但是杨潮却完全可以用大炮把这大营给轰掉。

完全是自己疏忽了,才让这些物资白白被虏兵拿走。

吃一堑长一智,杨潮记下了虏兵这个习惯,保证自己下次不会再犯了。

跟北边的虏兵一直僵持了三天,三天时间这些虏兵不断的骚扰,哪怕丢掉了三十多人命,他们也没有丝毫放弃的迹象。

反而是杨潮军出现了问题,杨潮发现自己士兵的士气似乎有些低沉,第一天打赢了虏兵后,大家还兴高采烈的,第二天也还可以积极作战,第三天却有些低沉,到了今天一大早,杨潮发现很多士兵神色阴沉,坐在街角沉默不语。

肯定是出问题了。

士兵的心理是一个神的东西,非常难以把握,一只意志坚定作风顽强的军队,可能会因为一声轻响炸营,反正这些游走在生死边缘的人群心理之微妙,算是心理学家都无法完全掌控。

经验丰富的将领,会懂得疏通这种情绪,会懂得引导。

杨潮不是什么经验丰富的将领,相反带兵经验极为缺乏,因此并没有处理这种问题的能力。

但是不妨碍杨潮知道军队士气的重要性,凡是有名的将领,没有一个不重视士气问题的。

因此留意到士兵心态出现问题会,杨潮立刻小心起来,开始慢慢查找原因。

先是跟一些士兵亲切的聊天。

发现结果并不好,士兵并不愿意跟自己说实话。

于是发动自己的亲兵,这些亲兵跟其他的士兵,跟其他士兵有的是一个卫所出身的老乡,他们交流起来没有问题了。

而且自己的亲兵士兵倒是没什么影响,他们军饷更高,对杨潮更加忠诚信赖。

通过一个个亲兵,杨潮很快发现了原因。xh118……118119+dsuahh+30426672……》

第二百零五节最后一战?

影响士气的原因有很多。

有的士兵想家了,从去年年末离家,到现在都快四月了,历时接近半年时间,身在他乡想家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在南京的时候,这些士兵往往也只有在年底才有机会回家,按道理半年还不至于让他们思乡心切。

有的士兵担心他们不能活着回家,虽然杨潮手下六百多士兵,跟虏兵交战伤亡还不到四十,算起来还不到一成,可是谁也不想自己成为那一个。

西方有一种十分残酷的刑罚,叫做十一抽杀令,对于犯错的整只部队,抽签决定,十个人中抽出一人杀掉,这种刑罚被认为最为残酷,在这种刑罚下,士兵对军法极为畏惧。

因此一只军队能够承受一成伤亡,就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一般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够承受。

杨潮军队伤亡接近一成,士兵担心自己会死也情有可原。

还有士兵担心,如果自己死了,日后家中会生活囧怕,父母无人赡养。

杨潮的军队军饷一直都是最让士兵满意的事情,从来不拖欠,每次都足额发放,因此这些人来当兵就是冲着军饷来的,什么爱国精神、报国情操都是虚的,说出来都没人信。

杨潮得知士兵这个担心后,终于明白,所有的问题,说起来还是对未来的担忧。

担忧自己活不下去,确实有对死亡的恐惧,但是也有担心亲人以后得不到赡养。

总结起来,士气出问题的根源在于士兵看不到希望,对前途感到迷茫,加上对死亡的恐惧。

想到这里。杨潮觉得应该给士兵精神减减压,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告诉士兵,死亡的士兵。可以得到优厚的抚恤,小兵一百两。队正二百,旗总则有三百,百总以上五百两,这些钱足够赡养他们的父母了。

杨潮很快就告知军官这些抚恤标准,让他们向士兵传达下去。

最重要的是,要让士兵明确的看到自己可以活着回去的希望。

该明确告诉这些士兵,他们是可以回家,至少大多数人都可以回家。并且会很快回家。

因此杨潮立刻召集全部士兵训话。

“兄弟们!我知道大家都很想家,我杨潮也想家。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呢?因为东虏鞑子,他们骑着马跑来我们大明,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杀我们大明的人,抢我们大明的金银财物,还抓我们大明的男人回去为奴,抓我们的女人回去为婢。我们不来海州,他们就要到南京去抢去杀,所以朝廷派我们来勤王。”

杨潮晓以大义。但是看到效果并不算好,半年时间早就将士兵的精神消磨的比较萎靡了,诚然前两天他们还热血沸腾敢向虏兵冲锋。但是不妨碍他们今天一直消沉,再说了连饱读诗书的读书人都没什么国家大义,更不用说这些社会底层出身的军户了,国家对他们不好,就不要指望他们对国家忠诚了,权力与义务是相互的,朝廷优容的读书人在国破家亡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会投降,何况这些平时只是为了生存而挣扎的军户了。

看到这种情况。杨潮立刻大声喊着:“兄弟们,你们怕鞑子吗?你们是孬种吗?”

问完后。看向赵康等亲兵,赵康立刻大喊:“不怕。我们不是孬种。”

杨潮接着道:“对,你们不是孬种,你们都是好汉。就在大前天,我看到你们,就是你们,拿着一杆破长枪,就敢朝着虏兵骑兵冲锋。这天下还有这样的好汉吗?只有你们!”

夸赞总算是让士兵们稍微有了些荣誉感,想到了三天前他们的勇武行为,热血慢慢激荡起来。

但是突然杨潮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