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下了归德,清军没有行动,豪格也没有行动,那么打开封,清军总不能没有任何行动吧,杨潮认定多尔衮会将湖广的三顺王部调回。

王璞带来的五万大军,除了其中的老兵之外,新兵也让杨潮有些刮目相看,不是这群人的战斗力多么强悍,而是素质极为出色,清一色的山东大汉,难怪一向看不上降兵的王璞,去年竟然主动要求编练降兵了。

随着一批批降兵和难逃的包衣加入,才让杨潮将军队扩充到了五十万人,现在八个总兵每人可以统兵五万人。

王璞练兵的水平一直很高,他手下五万人的整体素质,绝对是一等一的。

而他心高气傲不愿意看到李五六夺取开封,于是一直坚持要做先锋,杨潮要用他这股锐气,让他带两万人出发,沿着睢水进逼开封,谁也没想到竟然传回了败绩。

“被偷袭了,损兵两千,粮草辎重都被焚毁!”

战况让杨潮十分惊讶,很显然清军的意图就是断绝粮草,这个杨潮不惊讶,惊讶的是满清竟然还能抽调出如此精锐的骑兵部队做敌后行动。

要知道王璞虽然傲气,但是带兵也是有一手的,派重兵亚运粮草,谁知道两千人竟然全军覆没,除了少数几个骑兵逃了出来,大部竟然战死。

“是哪个清军带队?”

杨潮不由询问,八旗的精兵强将损失很大,已经很难找出名将了,否则也不会用三顺王,仅剩的一些比如巴山、勒克德浑等也都在湖广,留在北京的不多,更不能动,不知道多尔衮这次让谁统兵的。

“不认识,说是打着吴字旗号。”

“吴字旗号?汉将?吴三桂!”

姓吴的汉将,除了吴三桂,还能有谁。

杨潮不由惊异,吴三桂的名头太大了,更让他惊异的是,满清竟然敢启用吴三桂。

杨潮可是不遗余力的给吴三桂造谣的,说是吴三桂秘密接受了明朝小皇帝的旨意,只要带兵南下就封他为王,让他列土封疆。所以吴三桂入关之后,只是打了很少的仗,平定李自成后,很快就被满清调回了关外防守锦州,以为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次入关了,可没想到竟然出现在了开封。

“满清果然无兵可用了,不过吴三桂手里可是有一只精锐骑兵的。”

关宁铁骑规模虽然不大,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万人上下,但是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逼急的情况下是能够跟满清骑兵野战的,当然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斗志不行,遇到清军容易溃逃。

从孙承宗开始苦心打造的关宁铁骑,现在传到吴三桂手里,自然也不过万人,吴三桂的核心精锐差不多五千人马,但基本上是吴家的家丁,这是一只私兵,因此谁都动不了,要动关宁铁骑必须让吴三桂统领,这只军队现在只认吴三桂。

不过吴三桂也是一员猛将,从他在一片石阻击李自成,之后又一路追击到陕西就可以看到,这只军队的战斗力极其不俗,在偷袭之下,歼灭杨潮两千辎重兵也不是不可能。

“开封有吴三桂,这仗不好打了啊。”

知道对手是吴三桂,杨潮立刻就明白,遇到劲敌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二节论道

顾炎武等士子没想到,他们刚刚到来,就听到杨家军的败绩。

杨潮的赫赫战功早就让人认定天下无敌了,因此才造成哪怕四周都是敌军,南京百姓却一点都不惊慌,不过在三顺王偷袭南京之后,南京百姓已经明白南京并不安全,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大家更愿意把钱存在江南银行了。

但是顾炎武这些苏松一带的士子却不一样,苏松一带始终没有遭受战火,而且每一次无论多么危险,杨潮总能力挽狂澜,扳回局势。

因此哪怕对杨潮的所作所为不甚认可,这些士子依然相信杨潮的盖世武功。

但没想到刚刚赶到河南,就听到了杨家军的败仗,让他们十分扫兴,可也仅此而已,他们认定杨潮很快就会打一个打仗,将河南彻底收复。

其实他们有些高看杨潮了,例数杨潮每一次胜仗,要么是出其不意偷袭得手,要么就是水淹计策,正面交锋取胜的时候,无不是靠着远多于敌军的兵力取胜,无论是在扬州蜀冈强攻多铎,还是在芜湖对阵豪格,杨潮都调集了超过对手三倍以上的兵力。

因为杨潮自己清楚,单兵素质上自己的军队平均水平还是差清军很远,通过战争能够弥平一些,但是如果战阵不能够稳守,失败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比如吕末多次战败,还有这次王璞辎重被烧,足以说明在没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清军依然占有优势。

“让施琅带水军继续护送粮草前进,沿途加派五千骑兵随行!让王璞不要急于进攻。步步为营稳妥为上。”

王璞大军在陈留。粮草辎重是在杞县被焚毁了。必须立刻送去补给,否则主力就会受到影响。

没有辎重王璞大军就难以前行,河南此时依然残破,虽然清廷已经开始着手恢复生产,可是毕竟受到数十年的战乱,人口凋零,土地撂荒严重,收集军粮十分困难。杨潮又不想强夺百姓口粮,因此只能从江淮调运,所以王璞也只能步步为营,不能因粮于敌,就地打粮。

虽然知道吴三桂很能打,知道有他在开封,开封之战必定不会轻松,但是杨潮依然坚定的要向开封推进,当然可以更慢一下,哪怕消耗更大。但是这样一步一步碾过去,给清军造成的压力也会更大。更容易让多尔衮将江南的军队抽调回来。

“该见一见这些书生了!”

处理完军务之后,杨潮立刻召见顾炎武等书生,跟他们亲切的长谈一番。

对于读书人杨潮其实没有什么偏见,这些人都是精英无疑,他们之所以不是人才,不是他们的智力水平太差,不是他们自己懒惰,而是培养他们的教育模式的问题,在这个教育制度中,他们一个个都证明了自己,说明他们的智力和勤奋都不比别人差,其中少数人甚至堪称颇有天赋。

跟这些人谈论了很多事情,大多集中在战争上面,但是也有人比较关心政治。

就有人提出,杨潮似乎不重用士人,加上征收孔府税赋后,有人尖锐的提问是不是杨潮不尊圣教。

对于被捧为圣教的孔教,杨潮其实并不抵触,孔子其人还是值得人敬佩的,在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孔子打着有教无类的旗帜,能够收数千学生,足以说明其学问和人格魅力了。

错不在孔子,而在于后世的政治家不该将孔门捧那么高,春秋时期的孔门中人,一个个可都是信仰坚定,品格著称的君子,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是比比皆是。

可是独尊儒术之后,这些人的徒子徒孙掌控了权力,享受着万人敬仰和荣华富贵,不变质才怪呢,读一样的书,读出了范文程、洪承畴这种人物,也能读出文天祥、陆秀夫这样的人物,出问题的不是孔孟之道,问题是有人真的愿意按照孔孟礼教来做人做事,有人却只是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而已。

这种现象不止是孔门独有,佛教在印度的时候,那群和尚可以苦行修行,甚至拥有不远万里翻越戈壁传教的意志,可是少林寺的和尚们拥有庞大的庙产之后,就变成了偷偷吃肉,偷偷娶妻生子享受荣华富的花和尚,此时当和尚已经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他们获取荣华富贵的方式手段而已。

就算在后世,不也有大批的无耻之徒为了政治前途,混迹在dang组织之内吗,他们入dang当真是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后世儒教先是被批的一无是处,后来有大肆提倡宣扬,因为政府发现,老百姓不能没有信仰,失去了信仰极其容易被别的思想侵蚀,后世大批学者整天论证中华文明的劣根性,论证中国人从种族上到文化上都是世界的毒瘤,恨不能生长西方长一副白人皮囊,甚至出现了没有被彻底殖民过而遗憾的声音。

政府发觉百姓大脑被西方文化思想侵略的实在没办法了,才想到孔教这种在中国统治了几千年的思想来,提出什么新儒教之类的东西。

其实以杨潮的理解,孔教有不好的东西,但是绝对不是后世人指责的那样,甚至孔教不是导致读书人厚颜无耻的原因。

什么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君子不立危墙等等处事原则,绝对不是孔教信条,相反孟子告诉世人的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告诉世人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至于那些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信条,完全是跟儒教基本信条相违背的,这些文化从何而来?很显然这种妥协投降的做人原则充满了狡狯,这是一种世俗文化,是读书人被世俗文化所浸染。而不是儒教本身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