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长来了-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唐撩起帐帘跑了进来,拔出腰间的短刀:“殿下!”

“我已经见过姑姑,此次特奉皇命而来,协助大哥御敌!”我轻声道。

“……你知道自己身世了?”东野乱步疑惑问,我点头。

东野向冯唐摆手,冯唐收刀,慢慢推出大帐。

“上次是场误会,还望大哥不要介意。”我拱手道。

东野乱步心有余悸地摸了摸被我以七伤拳击中的胸口,一抹邪笑划过嘴角,看了眼正狼吞虎咽的赵依忆:“那现在,我是不是该叫你妹婿了?”

“还未成亲,不能乱叫罢。”我假装不好意思。

“诶!早晚的事嘛!”东野乱步过来,搂住我肩膀,亲昵如兄弟,他还是蛮大度的,如果是我,都未必能达到他这种豁达的境界。

“那个……大哥,我也没吃饭呢。”我见桌上饭菜已经被赵依忆扫荡的差不多,启齿道,得吃饱了才能打仗啊!

“哈哈,兄弟爽朗,大哥喜欢你这性格!”

不多时,又上了许多吃食,饱餐一顿之后,我开始谈正事,用很柔和的方式,将赵冉把前线指挥权交给我的事情传达给了东野乱步,毕竟这种事情还是提前说明白了比较好。北院大王,皇太子,说不上谁大谁小,但是打仗,最忌讳的就是指挥权分散,首长意志不能有效贯彻,你看抗战及内战时,虽然我军是党军双重领导,存在政委、指导员的角色,但一旦枪响,还得听军事首长的。

我把这个道理,也跟东野乱步讲了。

“大概就是这样,希望大哥能理解,一切都是为了咱们南山。”

“嗯……”东野居然从衣服口袋里摸出半包烟,递给我,我一看,不是上次他从我哪儿顺走的软中华么,欣喜异常,妈蛋进了妖界就没抽着烟,可憋死我了!

不过东野接下来的话,让我顿时没了过烟瘾的兴致。

“兄弟,话虽这样讲,但我知道,兄弟你在阳界并未受到过专门的军事训练,兄弟真得能指挥得了这么庞大的一支军团么?”东野皱眉问。

我擎着烟,并未答话。

“不若这样,你来做先锋官,我坐镇后方,给你提供支援,具体作战计划嘛,由我和肖丞相来制定,兄弟你负责执行就行了,省的你劳心。说到肖丞相,他可是饱读兵书战册,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圣贤呐,千年难得一遇的人才,定能运筹帷幄,取得这场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东野激昂地挥了挥拳头。

我还是没说话,起身来到宫灯旁边,摘下防风罩,点燃香烟,吧嗒吧嗒抽了起来。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他最大的追求是什么?

金钱?女色?快意恩仇?

都不是,当你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金钱对你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唾手可得,你在意的不是这个;而当你拥有足够的金钱之后,美女会围着你转,你甚至不会用正眼去看她们,你在意的,也不是这个;而当你身居高位,又有足够的金钱,昔日的仇人,或者看不起你的人,则会向你谄媚,溜须拍马,俯首称臣,你在意的,更不是这个。

你唯一在意的,只有权力,更多的权力,更大的权力,只有它,才是一个成功男人毕生的追求!

东野乱步不在意我重伤过他,但却在意七十万联军的指挥权,因为他清楚,这是他作为王储,树立威信、权倾天下的最好时机!

然而,权力却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你登峰造极,也可能令你身败名裂!

东野话风转变的时候,赵依忆一直静静地捏着半只馒头,紧张地看着我们,东野讲完之后,也没有再说话,踱步到地图前,背着手,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

“好吧,”抽完烟,我说,“大哥你来指挥全军,不过我有个建议,不知大哥想听否?”

“兄弟但说无妨。”东野乱步回身。

“潼关防线经营多年,固若金汤,守它几日,应该难度不大,我们现在的工作重心,是不是应该放在如何驱逐西凉人上面呢?刚才隔河相望,我见他们还在频繁地调兵遣将,不如,趁他们立足未稳,倾巢而出,一举击溃之,如何?”

“诶!兄弟你这就不懂了,”东野摆了摆手,“潼关自然固若金汤,而西凉军远道而来,粮草必然接济困难,肖丞相的方略,是跟他们耗下去,估计用不了半月时间,西凉军就得人消马瘦,不战自乱!而我南山国力充盈,别说是半月,就是半年,也能耗得过他们!等到那时,再一鼓作气,必可大破之!呵呵,兄弟,我们妖界也得过一些你们阳界之兵书,不知道兄弟可知道长平之战?你若贸然出击的话,岂不是重蹈赵括之覆辙?而肖丞相正是采取廉颇固守之计啊!”

☆、0179、请叫本王小诸葛

“呵呵……”我不再争辩。

长平之战,我自然知晓(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起在华夏的历史地位,不亚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大多数人。包括史学家、军事学家,都觉得那场战役是因为赵括太过轻狂,才败给了白起。

不过,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还真专门研究过当时的情况,发现并不是这样的。长平只是个村子。并不具备潼关这样坚固的壁垒,廉颇死守,也是付出极大伤亡,赵军军力一直被秦军所消耗,每次秦军进攻,赵军都得付出数千人伤亡的代价。

虽然秦军远离咸阳作战,粮草供给很成问题,但得益于商鞅百年前制定的“耕战”之国策,秦国国力远胜于赵国,完全能够支撑前线几万大军作战,如果赵国不换将。顶多再过半个月,秦军就可以攻破长平,击溃廉颇的部队。庄吗坑扛。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胜负。

赵王不是傻子,并非只是因为秦国离间,就更换主将。因为赵括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来了二十万赵国最精锐的骑兵,支援长平,让骑兵下马死守长平营垒,怎么发挥其威力?

当时秦军原本是40万,廉颇军20万,听说赵军增援,秦国也赶紧增援,又陆续开来20万兵马,赵括到达长平的时候,赵军总兵力才40万,兵力并不占优,而且赵军的战斗力。也不如训练有素的秦军,如果赵括让二十万步兵、二十万铁骑死守,只能与廉颇一样,被秦军慢慢蚕食掉,只不过能多支撑些时日罢了。

所以,赵括若想取胜,唯一的机会,就是趁着秦军增援来的兵马未完成调度,以优势骑兵突击。孤注一掷,要么一举击溃秦军,要么全军覆没!

没错,这是唯一的机会!这根本就是一场取胜概率很小的战争,换成孙武、孙斌,也得这么打!

本来,赵括是有机会赢的,可惜秦国也秘密更换了主帅,指挥官换成有可能是华夏五千年最佳将领之白起!如果换作旁人为将,仗着秦军人数优势,与赵军硬碰硬,那就中了赵括的计了,骑兵打以步兵为主的秦军,势如破竹,只要冲散了秦军阵线,赵军就有可能取胜!

然而,白起毕竟是白起,他没有与赵括正面对敌,而是率秦军中军退避三舍,任赵军骑兵冲锋,部队井然后撤,这就好比赵军的铁拳,击在了棉花上!

至此,赵军骑兵没有发挥出优势,已经宣告失败,赵军突入秦军,被优势兵力的秦军分割包围,赵括战死,赵军投降,白起将降卒全部坑杀,只留几百赵人回去报信,由此一战成名!

这才是长平之战的真相!

现在潼关的情况,与当时颇有些类似,河对岸西凉兵马的营盘规模,已经是我军的两倍还多,西凉聚集在这里的兵马,至少已达百万,而且,援军还在不断开来,西凉人的目标很明确,你南山国不是把全部兵力都放在这里了么,那么,我也举全国之力,咱们来个一战定输赢!

通过驴家四将,还有赵依忆的介绍,我了解到西凉国人口虽然比南山少,但他们是游牧民族,全民皆兵,快速武装起来,兵力反而比南山国更多!

南山国虽然国力比西凉要强(GDP高),但是国力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转换为军力,这是个严峻的问题,现在是70万对100万,如果按照肖丞相和的策略,任由西凉肆意增兵,最终达到150万,甚至200万的话,潼关虽然城墙很高,又有渭水为屏障,面对这支势在必得的虎狼之师,恐怕也是极难守住!

所以按照我的打算,还不如趁着西凉人立足未稳,夜渡渭水,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哪怕只是击溃战,见好就收,再撤回潼关,也能挫伤敌人的战斗意志,让南山军知道,西凉军并非不可一世,这样才有可能挽回劣势,要不然,一直坚守不战,西凉士气大增,我军士气低落,等他们准备好了攻城,就什么都晚了。

麻痹的,一口气水了这么多字数,啊呸,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