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长来了-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捏造出8万海军来吓唬他,就赌他情报掌握的不够准确,相信我的说法!

“嘶!”孙立荣倒抽一口冷气,显然是深信不疑,“王爷的意思,是将这十万海军调入内江,陈于修罗江上,拱卫妙香城?”

“正是!”我得意地点了点头,南山国南部,河泽甚多,妙香城就建在修罗江边上。

孙立荣背着手来回踱步,这时那两支慢悠悠的骑兵已经来到了木桶旁边,都看着孙立荣。

“撤。”孙立荣冷声下令,翻身上马,跟骑兵一起撤回己方大营。

呵,兵不厌诈这招,已经被我运用到了“无耻”的地步了!

这可不是一场游戏,而是真正的战争,今天在校场上的一切,如果我无法应对孙立荣的攻势,让孙立荣放弃原计划,那么,明天便极有可能变为现实!

现在是西凉进攻,南山防守,我就是局部胜利,抵挡住西凉攻势,也无法逆转取胜,所以我没必要对于自己的应对战术藏着掖着,即便是真有十万海军那又如何,只能阻挡西凉骑兵渡河攻取妙香城而已,骑兵往后退二里地,海军就对他们无计可施了!

但是,骑兵犯境,遭殃的是沿途的南山国老百姓,所以我必须明确告诉孙立荣,你不要来长途奔袭妙香,来了也没什么卵用,还是好好琢磨怎么打潼关吧!

兵者,国之大事,然一国大事之首,非兵也,民也!我们打仗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赵冉的锦绣江山,而是为了让两万万南山国百姓,免遭生灵涂炭!

我将插在木桶上的红旗抗在肩上,带回潼关城门楼,戳在木栅栏之间,以壮声势,主要是为我自己打气,来吧!看你还有什么办法!

孙立荣似乎很懊恼,又下令骑兵前来城下骚扰,可能分兵绕开潼关,长途跋涉,突袭妙香城,是他琢磨了很久的战术。

我还是避而不战,只要你不攻城,我连箭都不放,看谁耗得过谁。

又僵持了一会儿,我寻思自己也不能光守城啊,那样显得多LOW,略一琢磨,实施了一条毒计……虽然我并不打算使用它,或者并不打算如我所描述的这样使用它。

我贴着索菲雅耳边布置了一番,索菲雅下城头,带了十个步兵去准备,不多时,她们回到战场,每个步兵身上都裹了一条厚厚的毡子,索菲雅带着十个步兵分成两路,从青龙山我方的一侧爬上山,因为这边山势很缓,即便是重装步兵也能爬上去,只不过费些力气罢了。

上了山头,士兵们将毡子裹在身上,一个个跟粽子似得,索菲雅率先滚下山去,当然,只是模拟而已,所谓青龙山,不过是一米来高的土堆。

此计出自三国末期,是曹魏灭蜀关键一战,当时魏军主力和蜀军在剑阁激战,剑阁地势险要,蜀军又有大将姜维率领,魏军久攻不克,魏军将领邓艾向主帅钟会建议从阴平偷偷越,直进涪城,剑阁守军肯定要分兵回救,魏军主力就可趁势破剑阁,如果不回救,最起码也能打下涪城。

蜀国地势险要,剑阁为咽喉要道,与今日之潼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从诸葛亮时期,蜀国舅苦心经营剑阁,而所谓阴平,其实只是在地图上理论上讲,可以绕过剑阁,进入蜀中的一条路,所以蜀国并未设防。

于是邓艾只带了几千人,轻装上阵,开始翻山越岭,实际情况远比邓艾想得还要困难,根本就没有路,邓艾所部遇山开道,遇水建桥,硬是行了七百里,结果就要越过山岭的时候,遇到了一处绝地,是断崖,百丈之高,斜度很大,几乎不能下去,此时军中粮草早已枯竭,魏军体力到达极限,如果绕过去的话,士兵们肯定会饿死山林中,于是邓艾下令,全军裹着毡子,滚下山崖,他身先士卒,自己先滚下去了。

士兵们见走投无路,也只得跟主将一起滚下去,许多人都途中摔死。

幸存下来的人数,正史、野史记载不祥,反正挂了很多就是了,演义上说等邓艾带兵出现在涪城前时,只有两千人,可见伤亡之惨重。

我估计不会这么少,但也不会很多,差不多能有五六千人吧,就是这五六千人,创造了历史,一路连下涪城、绵阳,直取成都。

蜀军跟现在的南山军一样,几乎全部兵马都集中在剑阁,后方空虚,兵力不过万人,原本其实也可以一战,但关键是,蜀国后方已经没有一个哪怕是东野乱步级别的战将,太子大哥虽然统兵打仗不太在行,但好歹勇猛啊!

蜀国那几个守将,都是些鼠辈,面对邓艾五千精兵,放弃抵抗,投降者颇多,邓艾直破成都,刘禅投降,剑阁那边的姜维所部,一听首都没了,王都降了,军心涣散,姜维只得使出最后一招,反间计,诈降之后,劝魏军主帅钟会占据天险蜀地,自立为王,钟会答应了,没想到钟会的手下不答应,把钟会给宰了,姜维见大势已去,只得拔剑自刎,蜀国亡。

现在我也借用邓艾的计策,从不可能大规模用兵的青龙山,滚下去约十五万精兵,这是单行线,下去之后,可就上不来了。

孙立荣刚要举旗应对,我提示了一句:“这是夜战。”

意思是告诉孙立荣,我这是隐蔽战术,迂回出将近二十里,深夜翻山,几乎不会被西凉发现,于是孙立荣把旗放下,两侧的“南山军”中,三个人坐在原地,假装在滚下去的途中摔死,剩下的八个人“泅渡过河”,从后方迂回包抄渭水以北的西凉后营,那里是西凉军粮草之所在!

☆、0190、地道战

待我的兵开始“烧粮草”,孙立荣才引兵回救,双方几乎是真打了起来,但因为人数劣势,我的兵很快被西凉骑兵和步兵的盾牌包围。包围圈逐渐缩小,八个人被盾牌挤成一团,兵器相交几下,带队的索菲雅丢掉兵器,率部投降。

虽然南山部可能不会投降,但不投降,肯定就会被歼灭。于战役效果而言是一样的。

“能烧光孙将军的全部粮草否?”我在城头问。

孙立荣回头看看部队,想了想,说:“不能,若贵军舍命不战,只顾烧粮,可烧掉百之七十八。”

他算的很精细,精确到了百分比的个位数。

“剩下粮草,可支援几日?”我问。

孙立荣微微一笑,我这一问。相当于刺探军事秘密,不过他还是伸出五根手指:“五天整。”

我掐指一算,也即是说。他们现在全部的粮草足可以支撑23天(差一顿饭),这应该是战时的消耗,如果他们只列阵,不进攻,士兵运动量少,一天吃两顿饭,几乎能坚持一个月!

然而,我在意的不是23天或者一个月,而是剩下的天数,如果只有五天的话,那根本不值得一战,五天之内,西凉可以有很多选择。要么强攻,要么继续蹲守,等后续粮草再运输过来都可以。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上文提过。妖界的妖不会轻易死亡,有七日回魂、满血复活一说,除非肢体不见,否则七天之后都会活过来。

昨天的战斗中,西凉军死了三十万,我方阵亡二十多万,但因为南山军着急撤出战场回潼关,所以除了被水冲走的那部分,战场上的尸体,都归了西凉军,现在这五十万人的尸体就在西凉军大营后方摆着(不会腐烂),如果被他们拖到第七天,南山复活的肯定会被西凉军就地再次斩杀,而西凉军复活的,则满血回归部队,西凉总兵力又达到了两百万之众,而南山军如果偷袭敌军粮草的话,再阵亡十五万(尸体即便复活,还是被斩杀),只剩下六十多万,兵力相差更为悬殊。

所以,这招失败,不能实施。

“那只能继续守咯!”我耸了耸肩,六十万人守城,应该还能再坚持下去。

“那就耗下去吧,本帅也不攻了。”孙立荣诡异地笑了笑,下马走过来,命士兵上茶,跟我坐在“城门楼”上一边喝茶,一边继续下棋。

又战五局,我虽然找回了当年的感觉,棋力有所回升,但因身在曹营心在汉,加上视线总被身边妖娆的索菲雅吸引过去……她因为热,把衣领解开,不停地往胸里面扇风……前四局,两人战和两盘,胜负各一盘,不过最后我专心致志,终于赢了下来,这样,五局两胜,我赢了。来呆讨巴。

“还是王爷技高一筹!”孙立荣弃子投降,笑道,“楚河汉界之间,王爷赢了,但潼关这一仗,恐怕王爷是输定了!”

“何以见得?”我笑问,“难道孙将军要飞过这城墙么?”

“飞过去?呵呵,本帅喜欢王爷的思路,但王爷猜错了方向,不如猜一猜,本帅那些营帐中的士兵在作甚?”孙立荣指了指模拟战场上的那些小帐篷,里面已经没了动静,我捏诀一看,卧槽!那些士兵的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