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纳妾记-第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能肯定是她吗?”

  “能肯定,她是我和我娘的救命恩人,我怎么会忘记呢。后来我和我娘在城里要饭,再没见过她。”

  “她地口音你能听出来是哪里的人吗?”

  “我记得她口音好像是陕西的,具体是陕西哪里的,因为当时我们只说了几句话她就走了,当时我和我娘都快饿晕过去了。所以也没仔细分辨她的口音。”

  陕西的?这个范围太大了。杨踏山问道:“你再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想起什么能分辨这女子身份来历的事情?”

  杏儿紧张地问道:“这大姐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她被人杀死了,尸体在南城外平头沟被发现。我今天去侦破的就是这个案子。”

  杏儿啊了一声,拿着那纸,眼泪籁籁而下。

  杨踏山站起来走过去,轻轻搂着杏儿的肩膀:“少爷一定会抓住凶手,给这位好心的大姐报仇地。”

  杏儿含着眼泪点了点头。轻轻抽泣着。

  杨踏山道:“你再好好想想,有什么能发现这大姐身份来历的,因为我们现在怀疑这位大姐死于情杀。我们需要找到她的亲人。”

  杏儿想了想:“好像她当时和一个男人一起逃荒来地,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夫君。”

  “男的?”杨踏山急忙问道,“什么样的男的?你见过吗?”

  杏儿摇摇头:“远远地看了一眼,那男地在城隍庙外叫她,她就走了。我没看清那男的的相貌。”

  杨踏山有些失望,问道:“那男地是不是逃荒的呢?”

  “从穿着来看是逃荒的,口音和那大姐差不多,也不知道是他夫君还是兄弟。”

  杏儿能想起来就这么多,杨踏山看天色尚早。决定将这消息立即反馈给成子琴。

  听杨踏山又要出去,杏儿赶紧跑去拿来了杨踏山的腰刀、腰牌和铁尺。杨踏山匆匆来到了知府衙门捕快班房。

  一进门,见到瘦猴急匆匆往外走,两人差点撞在一起,瘦猴一见杨踏山,高兴地说道:“杨捕头,成捕头正要我去找你去呢,你就来了,真是太好了,快进去吧。成捕头在客厅等你。”

  杨踏山来到客厅,成子琴有些意外:“咦,怎么这么快就找来了?”

  杨踏山道:“有关女尸案我有情况要禀报捕头,所以就来了。”

  “正好,我也想找你呢。”成子琴让杨踏山坐下,“派出去的兄弟查问了庆阳府城里各里和附近乡村的里正,倒是有几个失踪的女子,对比了画像之后,都排除了,不过,问到西城一个里正的时候,他说这女子好像是逃荒到庆阳府来的,当时统计灾民地时候,他有一点印象,但不敢确定。”

  “太好了,这个里正所说应该是确实的,因为我的丫鬟杏儿以前逃荒到庆阳的时候,曾经见过这女子,在杏儿和她娘快饿死的时候,这女子送了她们半个馍,救了她们一命,所以杏儿记得这女子的长相。只是,她们交谈不多,这女子就离开了,之后再没见到过,所以也不知道这女子的来历身份。”

  成子琴高兴地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里正那里应该有这个女子的情况登记,当时放粮赈灾,庆阳府的灾民都有登记的。咱们立即去找这个里正。”

  成子琴、杨踏山带着三个捕快组长匆忙来到西城,找到了那个里正。这里正姓郑,是老城隍庙那一片的里正,相当于现在的街道办事处主任。五十来岁一个老头。

  成子琴简单说了他们的推测之后,郑里正听说他的估计是对的,又惊又喜,忙翻出了去年赈灾时的灾民登记存根。

  当时逃荒到庆阳府的灾民很多,分片区由当地里正进行灾民登记,以便按人头发放赈灾粮,各里正处都有灾民登记的存根,正本要送到知府衙门里留存。

  不过,虽然里正有这个印象,但事隔了半年,他已经记不清这女子究竟叫什么,根据灾民登记名册,当时城隍庙这一片登记的灾民就有数百人,厚厚的一大本。由于里正记不清楚,只能一个一个进行排查。

  成子琴等捕快望着这厚厚一叠名册傻了眼,那么多人这可怎么查?

  杨踏山道:“死者是女性,二十三岁左右,根据这两个特点进行排查,先查出可能的女性来。”

  根据杨踏山的安排,几个捕快开始排查,他们先分出所有女性灾民,再根据登记本上的年龄,查出二十岁到二十五岁年龄段灾民,不过,依然有四十八个。数量还是太大,不好调查。

  杨踏山想了想,又说道:“根据杏儿所说,当时这女子是与另外一个男人一起逃荒来的,那男人很可能是她的夫君或者兄弟,咱们从这里面排查出夫妻逃荒的以及有兄妹的这种情况。”

  这个范围就小一些了,经过排查,范围缩小为十七个。

  杨踏山又道:“根据杏儿回忆,这女子听口音好像是陕西人,咱们再查一下籍贯。”

  中国古代一方面老百姓很注重乡土观念,另一方面官府严禁农民随意迁徙,所以,这口音很能说明问题。这次闹饥荒遍及陕西、山西、四川等地,灾民流离失所,哪里的都有,但逃荒到庆阳府的大部分都是陕西当地灾民。

  经过籍贯排查,范围又缩小为十二个。

  他们抄录了这十二个女子的情况,然后返回了衙门捕快班房。

  成子琴道:“现在饥荒已经基本过去,这些人应该已经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咱们必须马上派人带画像到这十二个女子籍贯去查访比对。”

  杨踏山表示赞同。

  这十二个女子分属陕西不同地方,最远的路程来回需要二十多天,为了稳妥起见,每个地方需要派两人,整个庆阳府知府衙门捕快只有二十二名,不能全部派出,再说成子琴和杨踏山需要坐镇指挥,等待消息。只好每个地方派一个捕快加一个民壮。

  人员派出之后,就等着消息了。忙到现在,也算有了个盼头。

  傍晚散衙的时候,这连日的酷热终于招来了一场夏雨,夏日的雨水跟小孩的脸一样,也是说变就变,刚刚还是夕阳无限,转眼之间,就已经是大雨磅礴了。

  杨踏山站在衙门捕快班房台阶上,这时候,雨已经越下越大,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了白蒙蒙的雨幕之中,班房屋檐滴落的雨水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连成了一道雨的珠帘。院子里不一会就已经积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洼。

  成子琴就住在衙门里,见此情景,对杨踏山道:“踏山兄弟,到我屋里坐一会吧,反正这么大的雨你现在也走不了。”

  杨踏山道:“好啊,不过,我去成姐姐的闺房,这总不是太好吧?”

  成子琴笑道:“都说了,进了六扇门都是兄弟,偏你还有这么多讲究,走吧。”沿着月台迈步往捕快班房后院走去,杨踏山跟在她后面。

滺u书擝 UUtXt。Com 全文子板阅牍
《纳妾记》之《法医神捕》 第36章 雨中情

  “那就是我地住处了;咱们没伞;只能跑过去。”说罢;燕子三抄水;在雨幕中飞闪而过;几个起落;就到了那小房子地屋檐下。抹了一把额头上地雨水;回过头来;只见杨踏山正微笑着站在她身后;也正抹着额头地雨水。

  成子琴笑道:“你轻功也不错嘛。”

  “哪里;比成姐姐来说差远了。”

  成子琴微微一笑:“现在就咱们两;你别姐姐妹妹地成不成?好别扭。”

  “让我叫你姐姐地是你;不让叫地也是你;我到底该怎么办嘛。”

  成子琴轻轻咬了咬下嘴唇;飞快的瞥了杨踏山一眼:“咱们两一起地时候;你叫我名字就行了;反正我们两岁数差不多。”

  “那好;子琴!”

  成子琴脸上微现红晕;转过身;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门;旁边一让:“请进吧!”

  杨踏山迈步进门;四下里瞧了瞧;这是一个单间;陈设十分简单;门边放着洗漱工具;当中一个圆桌上放着茶壶和茶杯。房间靠里是一个土炕;铺着淡绿色被单;干净整洁;床头柜上整齐的叠放着几床厚薄不同地被子。

  成子琴摘下腰刀挂在炕边墙壁地挂钩上;说道:“请坐吧。”

  杨踏山在圆桌旁坐下。奇怪的说道:“你这房里没厨房;你怎么做饭呢?”

  “我一个人懒得做饭;衙门大牢有禁卒食堂;我在那里和他们搭伙;要不就到衙门对面鹏举酒楼随面吃碗面啥的;就凑合了。”

  杨踏山感叹道:“我以为我已经够苦地了;没想到你地生活也是如此清苦。对了;你爹不是为了救知府大人地命而牺牲地吗?知府大人应该给你一些银两坐安家费吧?自己置办一个家。多好啊。”

  说到死去地爹爹;成子琴微微有些黯然;随即勉强一笑:“韩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