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农夫-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里的房屋已经塌了许多,好多没有倒塌的房子墙壁出现了裂纹,街上到处是恐慌的人们,哭喊着寻找亲人,骡马也到处乱跑。知县齐重煜赶紧带着人安抚百姓,检查伤亡,经查,房屋倒塌约数百间,大都是土坯房,或是比较老的旧房子,好在当时房里没人,好多人都出去看“白”熊去了。

庭霜约束着孩子不要乱跑,带着他们到自家的馆子,庭辉和李婶他们吓得面色如土,好在房子是今年新盖的,很结实的,没有倒塌也没有出现裂缝,倒是隔壁那家南货店是几十年的老店,房子很老,塌了半截,至于左邻那个烧毁的戏园子还是老样子。

庭霜先检查家人,一切安好,再检查财产,也没有遭到多大损失,这才放了心。

齐重煜一介书生从没经过这种事,吓得六神五主,自然是又派差役把庭霜揪来帮忙办理善后。庭霜也没办过这种事,前世里学校只是教如何保命逃生,可是没教过怎么善后,这是政府的工作。差役和书办虽是世代相承在县政府当公务员,办起民事很老练,可是地震这玩意儿百年不遇,就是县里最老的老寿星也没见过地震啥样,更不知该怎么办,大家没头苍蝇一样乱转。

一个差役提建议:“地龙翻身降灾人世,大人快去城隍庙求神保佑吧。”

庭霜很想抽他,可是他知道不能挑战这个时代旧有的规则,迷信这东西短期内是不可能消除的,所以他也没说什么,拼命回忆前世在新闻里看到的政府部门是怎样处理地震善后的,好在四川大地震时电视网络全天候轰炸转播抗灾全过程,他还有印象。

慢慢地,庭霜理清了思绪,先定下几件事。

第一,先救人。火速派差役们带人查看倒塌房屋,看有没有被埋压的人,如果有,立即分班救人昼夜不停。古代虽然没有起重机,可是古代建筑也没有钢筋水泥啥的,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第二,安抚民心,组织人们自救救人,让人们暂时住在户外,当然不用说他们也会这样做的,只是这么冷的冬天……咳……也只好这样了,相信群众会自己想出办法来。有裂缝的房子必须修好确定安全才能入住。

第三,检查水井,控制疫情,地震引起地下水位变化,不知道供饮用的水还能不能用,尽量抢救粮食,被污染的粮食叫人们不可食用。古代没有化工厂啥的,污染问题应该不大。

第四,派差役维持市面秩序,谁敢趁乱抢劫,从重从速处理。

还有……嗯,想不起来了。

倒是齐重煜还想起来自己在这位置上该做的事,赶紧写手本上报省里。

寒风凛冽,□的太阳也冻得哆嗦,人走在街上冷得缩成一团,可是吓破胆的人们不敢呆在屋里,都蹲在周围没有建筑物的街上或是自家院子里,好不凄惨。

庭霜跑到倒塌房屋的地方指挥大伙救人,有一家屋子塌了,里面有老人,没有出去看热闹,被埋在里面。

“哎,救人的也要注意安全。”庭霜指挥着,拿个小盆扣到自己头上爬到废墟上搬木头。

“拿支架来,先支好再挖。”

“不要硬拽……咳咳……”

老人被救了出来,幸好她躲在屋角,形成一个三角形小空间,表面看上去没有外伤。有小伙想把她背起来,庭霜制止他:“不行,不知道她有没有颈部腰部受伤什么的,拿担架抬,保持平卧位,多几个人,小心脚打滑。”

看电视上消防官兵救人,一个几岁小孩也是用担架平抬,就是为了防止运送过程中出意外。

老人吓得哆嗦,庭霜安慰她:お稥“放心,您已经没事了,我敢打赌您一定能活到八十岁。”

老人终于能说话了:“我已经八十三了。”

“啊呃……瞧,我说得没错吧。”

受伤的老人被迅速抬到回春堂救治,其他人也陆续被救出,孩子们都出去看热闹了,没有受伤,大男人大多出去干活或捉拿儿童拐骗犯,也没有受伤,被埋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受伤的十几人,居然没有人死亡。庭霜也觉得万幸,幸好地震是在白天,如果在夜晚,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街面上有差役维持秩序,没人趁乱抢劫,受伤的人也都得到救治,庭霜看一切都有条理,回到家里休息,忙于救人帮着善后,两天没合眼,累得骨头要散架了,在床上一躺就呼呼大睡。

其他人可没有这么淡定,仍然惶惶不安地睡在简易棚子里等着下一次地震来临,看他这么镇静,心里无比佩服。

这么冷的天睡在外面,所有人都喷嚏不断,尤其是从小娇惯的庭辉,没两天就鼻塞身重,打喷嚏打得鼻子都快掉了。

庭霜劝他在屋里睡,庭辉胆小,吓得就是不敢呆在屋里,庭霜没法告诉这些人,地震是地壳蓄积能量的一种释放,把能量释放出来后,一般不会再有什么大损害,就是有余震,震级和烈度也不会超过第一次。

不过,和这些人讲能量释放和震级烈度啥的完全是无用功,庭霜劝不动家人,只得想法子弄药。

张五哥有办法,他常年在外赶脚,对付风寒很有一套,拿出了一张方子给庭霜。

“这个是我多年在外飘泊时,根据一些常用老方子,自己摸索着配了一个药方,治时疫最好,我跑南跑北风里来雪里去,用了这药从没得过病,其它赶脚的用了我这药,几天就欢实了。”

庭霜接过方子眼睛发亮,意识到又一次机会来了,道:“这个方子多少钱?我买了。”

张五哥做生气状:“你这么说不是打我的脸吗?你肯收留我这遇难之人,我给你张药方子报答一二不中?”

庭霜收起方子笑道:“五哥说的是,如果你这药效果好,我拿去开药店给你抽成头,如果效果不好你得请我吃饭。”

“我保证,这药绝对好,不好我把自己卖了请你吃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说到地震这个东东,唠两句俺经历过的。

啷里个啷,话说俺曾在伟大祖国的很北很北的地方住过,那里曾经温度零下五六十,现在没那么冷了,某年冬天政府说将有地震,要求市民防震,于是医院将轻病人赶回家重病人移到平房,家属院的人住在蔬菜大棚里,地上铺着木板。生了几个煤球炉。

俺睡了一晚上第二天起来鼻孔里全是黑煤灰,头发眉毛被头都结了层白霜,第二天,俺说什么也要睡在有暖气的屋子里,于是俺不怕死滴睡屋里,穿着衣服开着门睡,说到底还是怕死。

几天后,睡大棚的人也熬不住,陆续回家了。然后就没事了。

地震局的人被埋怨了一大通,其实不能怪他们,这事说不准,可不说的话万一造成损失咋办?

后来某一天半夜,俺正在被窝里与周公老人家亲切会唔时,忽然觉得玻璃窗发现嗵嗵的声音,好象地里有个马达在发动,注意不是汶川地震时那种摇晃感。有谁不怕被司机属黍踹下来,可以坐在汽车发动机上感受一下。

同舍的人蹭的坐起来,打开门探头,楼道里相继探出几个脑袋曰:“地震了?”

然后大家接着回屋睡。从头到尾俺在被窝蠕动了两下没挪臀,不是造就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淡定,实在是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天又是半夜真的没处去,再说被防震搞的疲了。

又过了几个月,一帮人闲聊时,电灯泡晃动,玻璃震响,俺们淡定曰:

“地震了?”

“地震了。”然后大伙接着聊。

再次重逢

庭霜为了准备开药店准备了一些药材,但还是不够,于是派耍猴人和李留根几人照着方子赶紧去买上面几味药材,自己回村子收购村里人积蓄的药材。

村里的灾情倒没有城里那么严重,砖房没有受损,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倒塌了一些,鸡鸭牛羊也恢复了安静,地震时村里人白天大多在外面晒太阳或是干零活,没在屋子里呆,受伤的人不多。

村民靠山吃山,农闲时常上山采药,不少人家也有一些药材,但是不多。在城里买也不行,这个时候买药材价格可想而知不会便宜。庭霜拿出所有的积蓄,赶紧命晨光和平安,还有耍猴人,小叶分成两路向邻县买药材,买回药以后,请张五哥配药,又把庭秋叫过来打下手。

一群人没日没夜加工,终于在几天内做了一百瓶,做出成品后第一个试吃的是庭辉,当晚就觉得症状减轻许多,庭辉喜得眉飞色舞:“大哥,我们要发财了。”

“怎么发财?”庭霜知道他心里盘算什么,却不点破,看他怎么打算。

庭辉的打算是趁时疫流行的时候卖避瘟药肯定卖个好价。

果然,这小子是这打算,庭霜摇摇头:“不行,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赚钱。”

“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