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农夫-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庭辉提议:“告诉宝琪,让他派兵收拾那几个领头的奸商。”

“不行。”庭霜立马拒绝,这事让宝琪处理,到时候再用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来震慑他人,他实在不愿意,况且震慑了几家不法商户,一般小民怎么办?有些有钱的百姓也囤积粮食,只顾自己活命不顾他人,这种在危难关头表现出的自私人性,他也没法子改变,只能另想法子。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某人要处理哄抢粮食行为,幸好不用抢盐,亲们可预测一下这种情况能怎么办。

努力更文,争取尽快完结,握拳

101

101、官升两级 。。。

庭霜到县衙找杨三立,要他拿县里的户籍出来,按户发粮票,限量供应粮食。

“啥?粮票?”这是什么东东?杨三立被庭霜的奇思弄晕了,这人乱七八糟的点子真多。

“就是根据每个人每个月的用粮发粮票,买粮除了拿钱还必须拿粮票来买,现在粮食缺少,只能这样配给。”

庭霜勉强解释一通,粮票这个东东在现代社会的某个特殊时代可是很奇妙的,饿怕了的中国人把它看得比钱更贵重,后来经济发展了粮票这一物资紧缺时代特有的特殊物品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见证一段特殊历史的实物,没想到又被他用在这个时代。想到在这个时代用被淘汰的粮票这种东西,庭霜一头白毛汗,非常时期只好暂时用用解决眼前之急。

宝琪得知庭霜隐瞒了卖粮遇到的困难,也知道他的用意,暗叹一声,派兵“请”来几家卖粮商户,好好地敲打一番,提醒他们,他们的脑袋是庭霜保下来的,让他们见情,不许再出妖蛾子,又派了兵守在各粮店。粮商看到自家店门口站着跨着腰刀的士兵,胆都吓破了,不敢再抬价,就算抬价也没用,囤粮大户孟家和胡家都在平仰粮价,他们抬价有什么用。

宝琪歼灭高成五千兵马大获全胜的消息很快报到京城。

皇帝看到奏报又惊又喜,在朝廷军处处失利的情况下,宝琪取得的这个胜利真如一剂强心剂给消沉的朝廷官军重建信心。

当然有正面消息,也有负面消息。

御书房里,皇帝气得围着御案打转,也顾不得帝王威严,开口骂道:“混账东西,官员私通叛军,奸商也趁机囤积居奇,轰抬物价,这帮人眼里还有朝廷吗?”

大学士章廷敬赶紧劝道:“皇上息怒,不要气坏龙体,战乱之际有人混水摸鱼在所难免。”

“什么在所难免,现在正是与吴贼交战紧要关头,地方不靖后方不稳如何成事?不给点厉害震慑一下,这帮人还真以为朝廷撑不住了。”皇帝还是很生气,传令:“传旨,凡是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的奸商杀几个带头的,有与叛军暗通款曲者立斩,不必经过三审。”

另一名大学士阮英也说:“皇上圣明,治乱世需用重典,正该如此。”

皇帝揉揉发疼的太阳穴,道:“朕也不是滥杀之人,可是这些人也太不象话了。”

“皇上息怒,其实也有人不囤积居奇不发战争财的。任何时候都有好人坏人,忠心朝廷的还是占多数。”阮英又劝。

“谁呀?”皇帝觉得不经三堂会审就杀人有些严厉,也想竖立几个正面典型劝谕臣民。

“就是上回地震协助善后维持地方还平价卖药的农夫孟庭霜。皇上记得吗?”

皇帝敲敲头思索了一会儿:“就是那个家里养着熊的农夫?”

“正是此人。”阮英把庭霜平抑粮价,又带头捐输军饷,还领着村民挖地道消灭匪帮和叛军,还想法造炸药地雷的事讲了一遍。

皇帝感动的宽面条泪,这人事先囤积了粮食和药品,可见眼光远大,处在这样的乱世,又能拒绝诱惑,如果他高价抛出这些东西不知道赚多少钱,居然这么高尚这么伟大维持地方市面。这样的好人真是难找啊。

阮英又笑道:“先是地震,后来又是战乱,几次赚大钱的好机会都放弃了,好些人说他傻呢。”

“不发灾难财,不发战争财,这不是傻,这是高风亮节,这是忠勇孝悌……”皇帝恨不得把所有褒奖的词都用上。“他现在是七品衔吧?传旨,赐孟庭霜六品官衔。”

一边的章廷敬吃了味,撇嘴说:“他哪里是高洁,他那是狡猾,是想捞更多的好处。”

章廷敬把庭霜鼓动富商捐输军饷的事说了:“他说别看朝廷现在处于劣势,可是将来一定会胜利的,我们现在帮助官军,将来战乱平息,朝廷不会忘了出力的人,一定会给好处的,到时候赚得更多。说到底,他还是个放长线钓大鱼的商贾,没好处的事不会做。”

不料皇帝听了这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愈发感动。

自藩王作乱,朝廷军节节败退,不少人悲观失望,认为天下的汉人都在趁机反攻,还有人私下埋怨他这个皇帝没把事情处理好,怪他处事不当激得藩王作乱,甚至建议他下罪己诏安抚藩王变相致歉,甚至还有人建议退回关外,总之归结到底一句话,就是觉得他这个皇帝不中用,没能力控制局势,不值得信任。

臣子不敢明说,他这个当皇帝的怎么瞧不出来,胸中憋着一股气不上不下噎得难受,心里万分委屈,只叹天下之大,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做朕的知己。

可是在遥远的某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一个农夫却对全城富商说:“我相信朝廷一定会胜利。”

这怎不让他感动得荷包蛋泪,真恨不得越过千山万水伸胳膊和那个没见过面的知己握个手先。

“他想从朝廷这里得好处是吧?不用等到战乱平息,朕现在就给。”皇帝受到鼓励无比慷慨,“传旨,赐孟庭霜五品官衔,军需用品优先用他家的货。”

这个意外结果让章廷敬几个目瞪口呆,皇上这是怎么了?

想到某处有个从未谋面的人坚信他会必胜,皇帝激动地握拳:“再传旨,以后谁敢再说退出关外,再说和藩贼议和之言立斩。”

“啊?这个……”章廷敬张口结舌,“吴王……哦,吴贼的停战条件……”

吴王把军队停在长江南岸不敢打过去,修书一封给朝廷,说他愿意停战,和朝廷划江而治各分地盘,条件是把他押在京城做人质的世子和长孙放回来。朝廷不少人建议接受他的议和条件,尽早平息战乱,保住现在的地盘。

皇帝知道大臣们还在抱着侥幸心理观望,又一拍桌子:“再传旨,把吴贼在京里的家小统统押出前门处斩,许京城臣民观看,以示朕与吴贼誓不两立之决心。”

随着升庭霜五品官的旨意下达,任命宝琪为平南将军南下平定湖广的旨意也同时下来。

连番旨意如连环雷把大臣震得晕头转向,宝琪是皇亲国戚,任命贵戚讨贼也罢了,升一个农夫为五品官也是小事,可是皇帝杀了吴王家小自绝后路的做法令所有大臣震惊,惊完之后不得不振奋起来,现在皇帝断了后路,议和之事再也不用想,只能一门心思地跟着皇帝打击叛军。

随着赐封任命的旨意到达,自荐从军的庭芝和琴书也到了长平县,皇帝看这两个是文弱书生,又不想打击他们为国效力的积极性,就恩准他们的要求,把二人安排在守卫京畿的神武军那里效力,办些文书之类的事,现在派人去长平宣旨,顺便让两人也跟着去,也是体贴之意。

庭芝想到要回家见到亲人,高兴得直跳。待回到家,庭霜照他脑门上就是一爆栗,骂道:“臭小子,翅膀硬了就不听话了是吧?想从军,我允许了吗?你敢自做主张,还敢骗我。”

庭芝被骂得鸟悄缩一边,宝琪劝道:“你别骂了,芝芝也是想挣军功,以后在沈家也能硬气些。现在战乱一起,科考不知道啥时才能恢复,他不走军功的路子还能怎么办呢?你私下说齐重煜杨三立是属于那种空有学问却不能办实事的书呆子,不希望芝芝象他们一样,你要给芝芝锻炼的机会嘛,如果不放心,就让他跟着我。”

庭霜骂完消了气,想到庭芝的科考确实被耽误了,也只能走从军的路子,多办实事才能避免当书呆子,只得默许庭芝跟着宝琪呆在军队里。

庭芝见大哥没反对也放了心,又问:“家里还好吗?”

“好个屁。”庭霜沮丧,地里的农耕被战乱耽误了,收成不好且不说,更要命的是史香云怀了孩子,为防万一他命人把女眷都移到村里,可是史香云带着身子钻地道被折腾,受惊受累,好好一个六个月的男孩居然掉了,史家老两口伤心欲绝,该死的战争,连未出生的孩子也保不住啊。

宝琪又劝:“别难过了,老三两口年轻,还能再生嘛。”

庭霜向来乐观向前看,丢掉不顺心的事,转向宝琪恭喜他:“你现在受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