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道天堂-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一说,众帝和大臣,都不禁都悚然动容,面露喜色!

明宗立刻起座,跪请:“还太祖明示!”

“也就是说,本朝十五帝中,可有一人下世转生,还为皇帝,这是天地特恩于本朝,才有此生机一线。”方信说出了刚才的感悟,问着:“诸皇帝有谁能去的?”

这句话一出,诸帝和大臣面面相觑,露出了喜色

明宗皇帝听了,也不起身,说着:“这是社稷大事,儿孙臣等安敢妄为,臣大胆,愿请太祖下世,再建我大范社稷,臣愿奉上本身龙气,以助太祖。”

这话一说,诸皇帝都跪下,说着:“愿请太祖下世,再建我大范社稷,臣愿奉上本身龙气,以助太祖。”

而所有大臣也跪下,说着:“愿请太祖下世,再建我大范社稷!”

三呼之后,千人跪拜,全殿静可听针。

方信沉吟,说着:“诸皇帝诸卿心意可嘉,朕却是许了,然而,龙气却是不可。”

说着,他起步度走,说着:“社稷兴衰,是天意,也是人事,没有谁是世上永恒主宰,上天给朕这次机会,固是大德,但是如是携带诸皇帝龙气下世,却是不可。”

明宗皇帝磕头问着:“太祖陛下,儿孙皇帝,享国二百四十年,集而龙气,也是浓烈,为何不可?”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原因就在这里了,延长气运也有法子,却最忌强加以外力,改变其气运,这将是一场浩劫。”方信并不愿多解释,只是沉声说着:“朕本身龙气,却已经足够了,大功德也是大因果啊!”

对于方信,这个世界可所谓恩典有加,可是并不是完全没有代价的,比如这次,它给了机会让方信再次下世,延续王朝——这是无上恩典,历代龙脉,只有一朝,有过这个恩典,除此,再大的基业,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可是,这负面代价也很大,方信若是集得数百年的龙气下世,直接改变气运,虽可让他事事顺利,短时间内再建皇朝,无人可及,但是也会改变世界大势,世界抵消力,会使方信这数百年的辛苦和功德全部流失,以后必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衰败下去,最终反而得不偿失。

最后结果,反而大范历代皇帝功德龙气尽折,分崩离析,连类似于华夏三皇退隐火云洞(实际上是退隐天庭)的机会没有了。

对此,方信如今的程度,已经一眼看穿。

方信老实下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算不能延续大范社稷,但是诸皇帝和他自己,也是无损,并且事后可了断那股龙气的因果,最后彻底圆满。

哪能为了一点权力,而倾覆和抵消世界晋升的庞大功德呢?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诸皇帝和诸人都若有所思,片刻之后,跪伏在地:“奉太祖皇帝旨!”

“既是如此,无需吉日,今日朕就下世。”方信说着。这话一说,金钟玉鼓如斯响应,无人自奏!

亩许清光之中,金龙冲天而起,就在殿前盘旋,龙吟之声响起。

“臣等敬旨送驾!”皇帝和群臣磕头说着,片刻之后,御辇进来,而随着方信帝驾而上,空中吉光祥气垂下,连绵天地,空中响起细细的鼓乐声,一道金光,徐徐落下,落入帝都之中。

奇景白日显形,贯穿天地。

第254章 王府记事

大范二百五十三年,长治二十一年,春。

成田府,说起来也算是名城大郡了,城外白江而流,坐望山林,以梅花而绝艳天下,沃田千里,稻米一岁三熟,又临海疆,虽然这个世界没有其他大陆,但是海运也是极方便,一些沿海岛屿也给予开发。

中午时分,方信在一处楼阁上,下面是霏霏细雨,就见得一条船,带着冒出浓浓黑烟的烟囱,靠上了岸来。

码头上一个船员,长长一声:“搭岸啰!”

船速减慢,铁锚放下,几个商人出来,在甲板上,各色货物垛堆如小山,压得水面很深,到了码头,有一个中年人迎接,稍说了几句,一指挥,码头上的工人,就吆喝着在货堆上下忙碌卸货。

“蒸汽机都出现了。”方信感慨地想着。

蒸汽机的出现,必会引起业革命,这点已经用在了纺织、船只、矿业上,可以说,这三十年,生产的煤和铁比过去二百年生产的还多。

唯有铁路和火车,尚没有出现,蒸汽机船,但是已经大规模应用于水上运输。

电报还没有发明,但是看这情况,随时出现都不稀罕。

这时代变迁,对大范朝来说,并不是好事。

的确,由于产业的发展,朝廷收入,据说已经膨胀到一亿两白银的规模,但是这些钱,却没有带来好运气。

长治皇帝登基时,年二十九岁,距今已二十一年,水旱蝗风灾年递连绵,各种各样的教派,各种各样的土匪层出不穷,累累迭起,这还罢了,却有着二场相当有影响的起义。

第一场,是相对传统的农民起义,陈永贵造反,于长治四年起义,大战连打了八年,造成两千万人丧生,花费了朝廷二亿两白银才围剿了下去。

这还罢了,一场短暂而激烈的叛乱,更是使皇帝心中充满了忧愁——长治二十年,一夜之间,二千名叛逆,攻进了皇宫,竟然攻打到了皇帝寝宫附近。

长治皇帝一夜无眠,凌晨时看罢汇报,泪流满面,当日一病不起,这是有组织的叛逆还罢了,竟然是“长工”(就是工人)临时组织,而帝宫防卫竟然如此松懈,实在是不可思议,充分显示了帝国腐朽的气息。

皇帝病重,方信却也没有好感慨的,对他来说,这些很是明了。

第一场起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与贵族结合,势力发展越来越大,特别是蒸汽机和纺织机的配合,使强烈的资本商品经济冲击农村。

全帝国范围内的农民纷纷破产,沦为农村的雇佣劳动者,或者转为工人,这是历史的阵痛,一些破产农民走投无路,被逼揭竿起义。

而由于一开始,方信就建立的是贵族商业制,因此经过二百年的发展,贵族阶级已经掌握了庞大的经济实力,奉行专制主义和高压政策,可简单概括为垄断,负作用,渐渐充分暴露出来。

这种资本和权力的结合,使工人受到了严酷的压迫,因此工人一夜起义,与帝都内进攻皇宫,虽然出于预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下,帝国政府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而穿越者,虽然都已经明白,必须顺应本世界的潮流,但是也暗中加以推波助澜,在他们的暗示下,一些关于自由和人权的思想,由帝国人发明出来,并且暗中传播。

方信降临在这世界上,已经十三年,虚岁十四,对这些情况却已经摸得相对清楚了。

不过,这毕竟是长远的事,眼下,就是一件关系国本的大事——帝国太子。

长治皇帝,有四子三女。

长子李卓熙本是太子,却自小不甚聪明,最重要的是,体质羸弱,不但不能练武,而且还不能长久读书,自然使皇帝大为失望。

次子就是方信的父亲李纲了,就封世袭昌图郡王,但是早早去世,留下李维元(方信)和弟弟李东德。

三子李阳庆,仅仅活了十四年,未成年就死了,皇帝追封平园郡王。

四子兴台郡王,年二十一,却是相对英才,立太子呼声最高。

面对这样的情况,本来和方信无关,李纲已经世袭昌图郡王,出去到了这成田府就藩,虽然有着王府和田地,但是一旦出京,那就再难回来了。

而且李纲去世,年十三李维元(方信)世袭昌图郡王,成为了第十七个铁帽子郡王,只能参与田宅买卖,并且经商,不能参与政权。

但是方信却敏锐感觉到一些东西,这不是他的人为,或者能称之天意,不过,这心意自然不必说。

就在这船货物卸下来,一个中年人上得了楼上,见了方信,“啪”的一声行跪礼:“王爷,小人赵雪若拜见!”

“新出的书带上来了没有?”方信喝着茶,问着。

“回王爷的话,带上了,整个三箱。”

“恩,起来吧,货物怎么样?”方信这才说着,这个赵雪若一笑,起了身,说着:“回王爷的话,若是利润的话,八千块银圆肯定有的。”

银圆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由蒸汽机压制机所制,现在是社会的标准货币。

“八千银圆一船利润!”方信起身,站在窗口沉吟着,用略带迷惘的眼神眺望着下面的世界

对他来说,这个界也是陌生,雨雾浓重,整个城市带着袅袅暗暗的雾气,隐隐之间,见得大批烟囱滚滚浓烟而上……真让人不知身在何处。

片刻,方信回过头来,盯着这个男人说着:“很好,按例,你送一半到王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