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道更要做到-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它包容和涵盖了东西方对习惯的理解,能有效地弥合双方对习惯理解的鸿沟。
第二,它使“习惯”二字又回归到了它的本义……“习惯”,“习惯”不就是“习”而成“惯”的意思吗?既然各种动作能“习”而成“惯”、各种生活方式能“习”而成“惯”,那为什么各种行为、各种态度、各种观念、各种原则、各种美德、各种思维方式、各种情绪模式、各种性格倾向等就不能“习”而成“惯”呢?

第11节:知道,更要做到
第三,它使我们的思路一下子变得十分简单明了了:既然习惯囊括了我们人生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后天特质,那我们就一定要有意识地下功夫,将这些特质一一化为习惯。由此,我们的人生之路,我们的自我修炼、自我成长、自我超越、自我突破之路也就变得十分清晰了。
4“知道文化”的破解之道
实际上落笔到此,关于“知道文化”的破解之道已经水到渠成了。
我们能用什么利器来破解这“知道文化”呢?
显然是用“习惯”……用“广义习惯”,用只有“历史上寥寥无几的智者”才能领悟到的这种“广义习惯”。
因为很显然,当我们抓住了“广义习惯”所涵盖的各种决定我们命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特质,当我们下功夫去将它们一一化为自己的习惯,这些特质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渗入到我们的细胞内,化入到我们的生命中。而到了此时,“知道文化”也就不攻自破了。因为既然成了习惯,你就一定会做到、必然会做到、肯定会做到。试想……
倘若终生学习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时时学习呢?
倘若积极心态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情绪高昂呢?
倘若锻炼身体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时常锻炼呢?
倘若爱人如己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慷慨热情呢?
倘若做事认真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凡事负责呢?
倘若清正廉洁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为官清廉呢?
倘若专心致志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读书用功呢?
倘若观赛礼仪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文明看球呢?
倘若遵纪守法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奉公守法呢?
倘若企业优质产品、优质服务所需要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种规范、每一种量化标准成了每个员工的习惯,那我们怎么能做不到顾客满意、社会满意、老板满意、员工自己也满意呢?
……总之,“知道,更要做到”。当我们把我们所知道的各种最重要的观念、原则、美德、态度、方法都化为习惯,我们就不仅“知道”,而且一定会“做到”,必然会“做到”,肯定会“做到”。这是习惯的各种基本特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本书所提出的最核心的理念。
也许你难以置信,但如果你翻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便会发现,原来这还是我们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
第四章
“知道,更要做到”
……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
1请允许我引经据典
“知道,更要做到”……架起“习惯”之桥,使我们从“知道”的此岸,抵达“做到”的彼岸……这是我们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对于这一点,你听了也许会瞪大眼睛惊呼起来……这可能吗?
是的,听到此,你很可能会难以置信。但请你相信我此时对你的一片挚诚。因为作为一个年已花甲的长者,我没有必要在你面前将一样东西无限地夸大、拔高。
为了让我们对这个事关重大的社会问题有一个最恳切的探讨,请允许我引经据典,从以下几下个侧面一一加以阐述。我相信,当你耐心看完我的阐述,一定会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并会从内心深处确信我所谈的一切对你人生的价值。

第12节:最富睿智的箴言
2人类先知最富睿智的箴言
为了与你一起来探讨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人类的一些先知们在这个问题上最富睿智的箴言。
还记得我们儒家经典最有代表性的《论语》开篇第一句说的是什么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看,这儒家经典开篇第一句就出现了一个“习”字,就在强调“习”的重要和意义。而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这“习”不就是“学习”的“习”吗?
那我们老在说“学习”……企业要成为学习型企业,城市要成为学习型城市,国家要成为学习型国家……那究竟何为“学习”呢?
以上这句出自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之口的经典名言,不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了我们……所谓“学习”不是指别的,而是指“学”了还要不断“习”、时时“习”。因为只有不断“习”,才能温故知新;只有时时“习”,才能熟能生巧;而对许多其他东西,也只有不断“习”、时时“习”,才能“习”而成“惯”,才能变“知道”为“做到”。
可我们目前有多少人在“学而时习之”呢?依我之见,我们几乎大部分人都把“学习”两字的本义给忘记了。学而不习、知而不践、说而不行、言而不信,反倒成了时尚。
我们再来看看总结了我们几千年文化的《三字经》开篇第一句又是如何说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三字经》开篇第一句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习”字,也在强调“习”的重要和意义。那这里的“习”是何含义呢?如果说《论语》中的“习”还有温故知新、熟能生巧的含义,那这里的“习”显然就完完全全是指“习惯”了。它分明就在告诉我们:我们人性原本是善的,先天的个性虽有差异,但总体差异并不是很大;而到了后来,我们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也就差在这后天所养成的各种不同习惯上。
是的,我们人与人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主要就差在这后天的习惯上。而正因为此,在《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由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孙云晓和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教授联合主编)一书上,你竟还能看到世界行为心理学鼻祖华生如下的一段经典名言:
给我十来个健康的婴儿,形体良好,并在我自己独特的世界里让他们长大,我担保随便从中挑选一个,就可以把他训练成我可能选择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巨贾,甚至乞丐和大盗,而不管他的天分、倾向、能力、职业和他祖辈的种族是什么。这位心理学大师的这段名言是否需要商榷,我们姑且不论。但如果他真要去实施,他将从何着手呢?毫无疑问,他一定会从习惯着手。而环顾我们四周,实际情形不正是如此吗?不同的环境,养成不同的习惯,不同的性格,从而带来不同的命运。关于这一点,哈佛历史上、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就说出了下面脍炙人口的经典话语: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而古希腊几乎最富盛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在2000多年前就说出了这样一句充满睿智的话:
人类的行为总是一再地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应了以上箴言,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则谆谆教诲我们: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才能一辈子也用不尽。

第13节:智慧和财富的代表
3谁是美国历史上智慧和财富的代表
为了进一步引经据典,为你阐述那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特别想介绍一位代表了美国智慧和财富的典型人物。
在美国短短几百年飞速发展的历史上,究竟是谁代表了他们的智慧和财富呢?
据说当年在为100美元面值的美钞选择头像时,人们便碰到了这个问题……100美元是美钞的代表,因此他们必须在美国历史上选出一位在智慧和财富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经过精心挑选,人们选中了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
那为何人们选中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美国智慧和财富的化身呢?
这就要谈到他传奇而又辉煌的一生。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少时只读了两年书便辍学去当了学徒。那么,这个学徒出身、只读了两年书的年轻人,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我奋斗的社会里,最后究竟成就了什么呢?
他是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的政治家,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参与人和《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
他是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的科学家,是他揭开了雷电之谜并发明了避雷针,被歌德称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