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财-第8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兆德道:“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怕什么?小斌也是我儿子,我是不想让他惹麻烦。”

    “肯定会有地震,你不给我儿子把文章弄上去,小斌才会惹麻烦呢!”

    杨兆德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倒了杯水给她,“你先喝口水冷静冷静,这件事得从长计议,不能急。”

    “我怎么能不急?我儿子说地震就这两天了!”

    张口就是我儿子说,闭口也是我儿子说,杨兆德知道自己在栾晓萍心里的地位怕是连小斌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忍不住暗暗苦笑,但也没办法,杨兆德就是喜欢栾晓萍这个性子,“晓萍,我也跟你交个底,我都这个岁数了,说话也该退居二线了,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就算丢了职务也没什么,可小斌不一样,他还年轻,二十五岁就提了正科级,前途不可限量,我要是真托关系让人把那篇文章发上去,那万一地震没来,小斌的政治生命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一点你想过吗?”

    栾晓萍默然了下来。

    杨兆德跟她交心道:“为了自家子女,咱们当家长的什么事情不能干?我是想你和小斌都考虑清楚,冷静地把事情考虑清楚,如果你要真的决定了,那我现在就打电话,发个文章,这点关系我还是有的,即便最后出了事情,我也兜得住,就算我一个人兜不住,我也不会让小斌兜的。”

    栾晓萍眼圈一红,温柔地握住他的手,“老杨。”

    “瞧瞧瞧瞧,怎么哭了。”杨兆德赶紧给她擦擦眼睛。

    栾晓萍是感动,“……谢谢。”

    “呵呵,考虑好了吗?”

    “好了。”栾晓萍吸吸鼻子,“你给宣传部打电话吧。”

    杨兆德点点头,“行!”

    等杨兆德回屋打电话联系朋友,栾晓萍也在客厅给儿子拨了手机。

    “喂,小斌,事情成了,你杨叔儿答应了。”

    董学斌一诧,“真的?”他没想到杨兆德能答应,更没想到这么快。

    “真的,他正给宣传部和报社那边打电话呢。”栾晓萍看看卧室门,“小斌,以后你好好孝敬你杨叔儿,知道不?他对你真挺好的。”

    “肯定的。”

    “老杨也快退休了,以后你得当爹一样孝敬他。”栾晓萍补充了一句。

    “放心吧您,只要文章能见报,还是杨叔儿走的关系,那就什么问题都没了,等过了这阵子,您就等着老杨同志提正厅吧,以后副部正部估计也有戏,退休年龄也肯定延长了的。”

    “哪儿有那么夸张?”

    “救全市人民于水火,这个功劳还不大?”

    “那要这么说,我儿子的功劳才最大呢,那文章可是我儿子写的。”

    “功劳不功劳我先不想了,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救人,妈,明天您带着苏佳和老杨家人回北京,对了,还有虞大姐和小茜茜他们,您有他们号码吧?还有跟咱家走得近的朋友,还有您亲戚,我大姨二姨她们,这事儿您跟他们联系,请客旅游也好,实话实说也好,我出钱,反正都让他们去北京,躲开这几天再说,我怕你们出事。”董学斌朋友不多,亲人也不多,所以让老妈联系联系还是忙得过来的。

    “联系人去北京行,但妈没事,老杨不能走,妈也……”

    “妈!您想急死我啊?您必须走!”

    “……好吧好吧,妈走,那你自己多注意安全。”

    “我?坠机都弄不死我,我还怕个小地震吗?给哥们儿挠痒痒还差不多!”

    “你就吹吧你。”

    ……第二天。

    汾州日报出炉了。

    这是一份在汾州市内影响力极大的报刊,涉及范围是整个汾州所有区县街道乡镇的,覆盖面非常广,不但所有报亭都有售,基本所有区委区政府和乡镇街道机关部门都有订制,一些国企和事业单位也如此。

    这可以说是汾州市最权威的报刊。

    是风向标,也是时事新闻的集中地。

    然而当今天的汾州日报一经发行,就产生了轰动!当大家翻开报纸的第二版时,却发现了一篇让人大吃一惊的文章!

    ——《请做好地震的准备》。

    “地震??”

    “什么意思?”

    “要地震了?地壳运动的那个地震??”

    “怎么会!”

    这个话题太过于震撼,比起911等事件还要扯眼球,因为这件事关乎于所有老百姓生命安全的!

    登时,董学斌的这篇文章在汾州市内骤然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第728章【风口浪尖上的小董!】

    周日下午。

    今天发行的汾州市日报是有史以来动静最大的一次!

    一篇《请做好地震准备》的文章,可以说是将全市的天给捅破了!

    报导是这样写的:经本报记者了解,近日,光明街道办事处董主任在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时发现了异常。董主任告诉记者,“近来我们办事处都在搞减灾宣传,所以对一些情况十分敏感,就在今天早上,几只狗吠让我们引起了警觉,总觉得今天的狗叫跟往常不太一样,我们马上展开了调查,才发现街道内的动物发生了大面积的异常反应,狗叫,猫哭,鱼跃水,动物不吃东西,烦躁不安,等等等等,种种迹象表明,这都是大地震前的征兆反应,后来我们又在整个市区内抽点调查,发现大部分地方都有这个现象,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地震很可能要来了,也许就在这两天,请大家做好防震准备,不要惊慌,不要混乱,尽快展开自救或者暂时性撤离到安全区域。”

    后面又是一大堆话,还跟着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

    不过很多人看到这里,都已经没心思继续往下看了,全被报纸上的话给震了住,惊得跟什么似的。

    一时间,家家户户都炸开了锅。

    “坏了!要地震了!”

    “唉哟!咱们快走吧!快!”

    “还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呢,怎么说震就震了?”

    “这还能是假的吗?那是汾州日报!不会瞎写这个的!”

    “可要真是地震这么大的事儿,为什么电视上没说?报导也没写在头版?”

    “管它真的假的呢,我是不管了,我得先回南方老家了。”

    “报纸上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可不是嘛,我家狗昨天夜里就开始狂吠,怎么说都不听,我还以为是病了呢,不行不行,我也得收拾东西了,走晚了就来不及了!”

    “你们走吧,我还是不信。”

    “我也先看看情况再说吧,要真出了事,政府会安排咱们撤离的。”

    看了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一些没有买汾州日报的家里也很快知道了地震的消息,甚至连临市和省里其他一些地方都传开了,如果汾州市要发生八级左右的大地震,肯定也会波及周边地区。

    顿时,一片人心惶惶。

    董学斌的文章上虽然告诉大家不要惊慌,可这怎么可能?

    地震那是谈虎色变的,一瞬间,很多家庭连晚饭都没顾上吃,当机立断,带着孩子和老人连夜就走了,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尚在犹豫,另外大多数人也都没有走,只是一边等待着政府和新闻上进一步的消息,一边讨论着地震的事情。大部分家庭都还有工作和琐事扎根在这里,不可能轻易离开的,除非当地政府下令让所有人都撤离才有可能。

    ……延台县,县政府。

    县长秘书胡思莲急匆匆地来了县长办公室。

    谢慧兰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听一个县局领导汇报工作,见胡思莲连门都没敲就进来了,微微一抬头,“怎么了小胡?”

    胡思莲吸气道:“慧兰县长,出事了!”

    谢慧兰点点头,笑着看向刘局长,“老刘,那先这么着,好不好?”

    “成,您忙您的,那我回去了。”刘局长一看,立刻告辞离开,给他们关上门。

    “说吧。”谢慧兰看看她,“什么事?”

    胡思莲赶快将一份汾州日报拿出来递给她,翻开了第二版,“您看这篇文章。”

    谢慧兰拿过来瞅了瞅,从头读到尾,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等看完这篇文章,她轻轻将报纸扔在桌上,唇角泛起一丝苦笑,“这小子,呵呵,我看他就是不想我有好日子过,一天不给我弄出点麻烦来,一天他都老实不了,这种文章怎么能随便乱发?那是要出事的,底下什么反应?”

    胡思莲答道:“我刚打了一个电话,咱们县已经有居民开始撤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