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上-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后又被青海马步芳军全部歼灭,把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多人送掉,则一、二、四方面军还可保存六、七万人,红军是可能完全控制西北地区的。那么,我们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地位就要优越得多。东北军、西北军也就不致被蒋介石各个宰割,那样就会形成抗日联军控制大西北。”他认为西路军的渡河和最后失败,完全是张国焘个人的责任。    
    历史是否如此简单?我们查阅一下军事历史著作的说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条写道:“1936年10月25日,按照中共中央和军委的部署,红四方面军第30军渡过黄河。随后,第9军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及第5军亦渡过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5日,红军总部电令红四方面军河西部队:目前主要任务是消灭马步芳部,首先占领大靖、古浪、永登地区,必要时应迅速占领凉州地区。”权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和《第四方面军战史》中有更具体详细的记载。这样看来,四方面军西渡的行动并非张国焘个人决定,是由当时的多种因素造成的。    
    如前所述,蒋介石为了“攘外必先安内”,决心乘红军立足未稳,调集重兵将红军围歼于陕甘宁的通渭、固原地区。三大红军主力会师时,国民党的合围也将形成。东北军将领张学良不愿打红军,又不能违抗命令,非常着急。他向毛泽东等通报消息,表示他将尽量拖延,并建议红四方面军迅速通过西兰大道与一方面军会合,执行宁夏战役。10月9日,毛泽东、周恩来将这些情况向二、四方面军领导人作了通报。    
    国民党大兵压境,毛泽东心情格外沉重。红军又面临生死关头,他派彭德怀指挥西征战役,能否占领宁夏,打通苏联,并无很大把握。拿现有的红军力量去和蒋介石硬拼,不是毛泽东的作风。在那些日子里,毛泽东殚精竭虑。一是想方设法延迟国民党军的进攻,二是为红军考虑新的出路。    
    从1936年8月到12月“西安事变”前,毛泽东不停地写信给国民党各方大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做统一战线工作。8月13日毛泽东派张文彬去西北军,随身携带给杨虎城和总参议杜斌丞的信。给杨虎城的信中说:“先生如以诚意参加联合战线,则先生之一切顾虑与困难,敝方均愿代为设计,务使先生及贵军全部立于无损有益之地位。”给杜斌丞的信中说:“正抗日救国切实负责之时,先生一言兴邦,甚望加速推动之力,西北各部亦望大力斡旋。”8月14日,毛泽东派张经武往华北联络宋哲元、傅作义,在致二人的信中赞扬他们的抗日行动,表示红军愿与他们建立联系,做他们的后援。同日,毛泽东还写信给南京的宋子文,托董健吾牧师向宋转达希望南京当局转变反共立场,恢复国共合作和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愿望。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致中国国民党书》,向蒋介石伸出和解之手。明确表示“在任何地方与任何时候派出自己的全权代表,同贵党的全权代表一道,开始具体实际的谈判,以期迅速订立抗日救国的具体协定”。    
    8月26日,毛泽东致电潘汉年,指出:“南京已开始有了切实转变,我们政策重心在联蒋抗日。”要潘充当密使,去南京、上海与国民党上层人士接触。9月8日潘汉年启程时,携带毛泽东致宋庆龄、章乃器、沈钧儒等民主人士的信件。在给宋庆龄的信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愿意建立统一战线的态度,并请她将潘介绍给孔祥熙、孙科等国民党要人,打通上层路线。    
    9月8日,毛泽东又写了三封信。一封致国民党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当时邵在报纸上发表剿共言论,毛泽东指责他“斤斤于剿匪,无一言及御寇,何贤者所见不广也!开发西北,建设西北,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办法则不可。《三国演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弟与先生分十年矣。今又有合的机会,先生其有意乎”?另一封信给围困红军的国民党将领王均,说:“从井冈山就同先生打起,打了十年,也可以休息了!我们致国民党书,为了共同抗日,实全国一致之要求,先生爱国健儿,对此谅有同感。朱玉阶(德)同志极愿与先生合作,如能与之互通声气,自己元气少消耗一分,则抗日力量多保存一分。”第三封信致国民党甘肃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劝他“抛嫌释怨,以对付共同之敌。夫剿匪非特无期徒刑也,且是一种死刑。先生同意统一战线,则鄙人竭诚以迎。惟事宜急办,迁延则利在长驱而入之寇。尚祈致意蒋先生,立即决策,国事犹可为也。”    
    以上仅是毛泽东在这个时期所写的部分信件。从信中恳切急迫而又委婉谦恭的语言中,不难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总而言之就是三个字:打不得。后来毛泽东也承认,他干的是“买空卖空”的事。真与国民党军打起来,长征保存下来的红军是寡不敌众。如果陕北站不住脚,红军还能到哪里去?当时共产党和红军真是处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毛泽东希望能找到求和的机会,从逆境中渡过难关。    
    不仅毛泽东积极统战,中央其他领导人也纷纷行动。9月初周恩来致函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希望他们劝说蒋介石停止对红军的围剿,一致抗日,红军愿意随时谈判。他还致函胡宗南:“兄在黄埔为先进,亦为蒋先生所最信赖之人。果能力排浮议,立停内战,则颂之者将遍于国人。”    
    为了把统战声势造得更大,10月18日毛泽东致电二、四方面军领导人,要朱德、徐向前、贺龙利用旧日关系,做国民党将领的工作。电报说:“我党致国民党书已在全国各地及国民党军队中发生极大影响,得到国民党中及各阶层中广大同情。”“总观各方情况,目前时局正处在转变交点,我应不失时机,善于运用,争取国内和平,转向对日抗战。请照昨电意旨由朱总司令致书王均、毛炳文,向前同志致书胡宗南及其他黄埔生,贺龙同志致书何柱国各部及胡部,发展我们影响。书中一本诚恳相劝之意,不作任何自夸语,自能发生效力。一面严整壁垒,提高士气,立于不败之地。办理情形望复。”毛泽东还代徐向前起草了致胡宗南的信,信中说:“敝部已奉苏维埃政府与红军军事委员会命令,对与贵军及其他国民党军队停止攻击,仅在贵军攻击时取自卫手段。一切问题均函商洽,总以和平方法达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之目的。”


第四部分第18章:大军西去(2)

    煞费苦心的游说和努力,虽然得到国民党内部尤其是东北军、西北军将领的同情和赞许,但并未解除陕北苏区面临的军事威胁。因为蒋介石不会改变立场。蒋介石积十年之反共经验,深知共产党的厉害。尽管日军入侵,国难当头,他还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先消灭红军再去对付日本人。现在好不容易把红军困在陕北,他决不放弃这个机会。对此,毛泽东是铭记在心的。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渡过长江前,蒋介石向毛泽东求和。毛泽东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气概,断然拒绝。正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求和既然无望,毛泽东就要为红军寻找出路。1936年10月7日一、四方面军会宁会师后,未及休整,毛泽东便与朱德、张国焘频繁往来电报,交换意见。得知蒋介石即将发起围剿红军的“通渭会战”后,中共中央决定提前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0月11日,中央和军委发布《十月份作战纲领》,要点是:    
    四方面军以一个军率造船技术部迅速进至靖远、中卫地段,选择利于攻击中卫与定远营之渡河点,以加速的努力造船,十一月十号前完成一切渡河准备。四方面军主力在通马静会地区就粮休整,派多数支队形成扇形运动防御,直逼定西、陇西、武山、甘谷、秦安、庄浪、静宁各地敌军附近,与之保持接触,敌不进我不退,敌进节节抵抗,迟滞其前进时间,以期可能在十月份保持西兰大道于我手中。    
    攻宁部队准备以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全部及定盐一部、四方面军之三个军组成之,其余二个军及二方面军全部、一方面军之独四师组成向南防御部队,可能与必要时,抽一部参加攻宁。    
    接到中央指示,四方面军上上下下立即行动起来。朱、张、徐、陈分析了情况,决定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