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耶鲁女生-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紊,你愿意要哪一个?


第四辑 东方西方哈利·波特的全球化

    《哈利·波特》的第五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HarryPotterandtheOrderofthePhoenix)总算出版了!自从那个成千上万的儿童连同家长望眼欲穿的6月21日以来,我除了上班、睡觉、吃饭等等必须作的事情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沉没在这本八百多页的“巨著”里,直到上个星期天晚上终于把它读完,才钻出头来。    
    是的,我是哈利·波特迷。2003年6月20号星期五那天晚上,我差点没去参加我家附近“阿特克斯”书店的哈利·波特新书发行庆祝会。那天晚上,大概可以算是全球为一本书举行的最大的庆祝仪式了——居然是一本儿童读物!——历史上还有哪本书的出版更广受瞩目吗?规模和声势让当年亿万军民喜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红宝书也小巫见大巫。全世界书店,从伦敦到东京,从纽约到香港,都有大同小异的庆祝会,让心痒难熬的白、黑、黄哈利·波特迷们,能在拿到新书前度过格外难熬的时光。书店除了卖书,还为小书迷们举办一系列的娱乐促销,什么哈利波特化装比赛、玩具赠送、抽奖等等——如果谁不懂什么叫“全球化”,这天晚上他/她到了书店一定就恍然大悟了。    
    我其实也心痒难熬很想去参加,但想想我已经成年了,夹在一群十来岁唧唧喳喳的小孩子之间,一定过于醒目,实在不怎么好意思,犹豫再三,终于没去。不过我马上就后悔了。那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几乎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都报道了头天晚上和凌晨《哈利·波特》热卖盛况;21号的《纽约时报》把关于《哈利·波特和凤凰团》的书评放在头版头条;网络上也全是关于这本书的特别报道:书还没有出版,就已经被预订了850万册,仅在网络书店亚马逊(amazon)上就销售出200万册,而且还是卡着时间:用“美国包裹运送服务”(UPS),在6月21号早上准时到达读者住户的邮箱里,让他们在周末可以好好享受哈格沃特魔法学校的魔力……我为没有亲自目睹这一场景而懊恼不已!    
    错过了普天同庆的“哈利·波特狂欢夜”,不能再错过四海一同的“哈利·波特节”,《哈利·波特》第五集出版的那天早上,我和朋友赶去附近的好几家邦诺连锁书店(Barnes&Nobel),想买到一本《哈利·波特与凤凰团》,都被告知这本书已经被抢购一空,书店门前贴着告示:“十分抱歉,书店里所有的《哈利·波特》都已经被读者预订了。”    
    不过幸好,赶到另一个镇里的Costco批发连锁店,那里对盛况很有预见性,进了大量的《哈利·波特》新书,而且价格比别的零售书店还便宜几块钱。我们如获至宝,马上买了下来,接下来一个星期我就沉在哈利的世界里。    
    我妈有一次对我说起,她不懂为什么《哈利·波特》那么畅销,那么让儿童着迷,她看了好几次就是看不进去。相信不少不了解哈利背景的中国父母们也有同感吧?他们不少人知道故事梗概——哈利·波特是个小魔法师,他与几个死党一起在哈格沃特魔法学校上学,他与邪恶的沃尔德莫特大王作战,战胜重重困难,最后总是能赢……不就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老一套吗,我爷爷奶奶那一辈、父母那一辈,以及我小时候,不是都读过《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吗?不是也早就读过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吗?对神力魔法呀巫婆咒语呀之类的土洋名堂,不都早就见识过吗?而且,当今的孩子,不也读过这些吗——至少,中国孩子读过《西游记》,西方孩子读过安徒生和格林吧——说到底,《哈利·波特》比以前那些书到底与众不同在哪里?为什么能够对孩子们产生这么不可抗拒的、远远胜过那些书的魔力?莫非,魔法学校真能施展某种魔法?    
    这个问题,大概让许多专家都绞尽脑汁地找答案,“童心”啊,“脱魅到复魅”啊,动用了许多高深的学说。其实在我看来,《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说得有道理:《哈利·波特》系列的魔力不在于它的情节,而在于它的细节,在于用这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细节所精心构筑起来的整个魔法师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情节到底如何推进是次要的,《哈利·波特》作者的强项并不在构思情节上,她并不是一个很会编故事的人,尽管每一集都有点惊险小说的意味,安排一些悬念啊,制造一些冲突呀,但那情节往往经不起推敲,无法自圆其说,有时看完之后甚至让人觉得太“小儿科”。而这个魔法师的世界,才是这本书的魔力的精髓所在。    
    哈利·波特的世界是一个魔法师的世界。但这并不是中国读者可能会想到的《聊斋志异》的那种世界——某个炼成了精的狐狸来斗法,某个书生被怨魂附了体之类。中国读者脑海中的魔法,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或者说是超越日常生活的“形而上”。我小时候,大人给我们讲神鬼故事时,说到鬼魂现身或是道士施法的段落,总是含糊其辞或是一笔带过,魔法是神秘、混乱的,与井然有序的现实社会结构截然对立,魔法是不可能融入我们常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的。    
    这类故事可不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师世界。就像哈利·波特——一个被普通人抚养大的小男孩所惊奇地发现的一样,魔法师的世界也是那么井然有序,有条有理。他们也有政府(魔法部,其中还包括“常人外交部”)、也有自己的法律(“还在魔法学校的学生在假期不得擅自使用魔法”)、也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和系统(扫帚,壁炉,或者,如果你通过了考试,还可以用自动出现或自动消失法)、邮政机构(用猫头鹰传递邮件——哈利从哈格沃特魔法学校收到的第一封信就是用猫头鹰传递的)、有他们自己的监狱、自己的大小官僚、自己的媒体(《每日先知》),有他们自己的娱乐活动(棋子会动的象棋、还有所有魔术世界的居民所狂热投入的体育项目“奎迪驰”——一种骑在扫帚上快速飞行的球类运动),有他们自己的货币、银行、购物中心——其中包括出售魔杖的商店。哈利·波特第一集中最有趣的一幕,肯定要数他在魔杖商店里买魔杖那一幕了。魔杖商店里的老店主,难道不像我们街口任何鞋店或是裁缝店里遇到的老店主吗?“试试这根,十四英寸长,中心是龙胡须,外壳是胡桃木……要不,这根?十二寸,中心是凤凰羽毛,橡木外壳……”直到哈利挑中适合他自己的魔杖为止。    
    魔法世界还有自己的教育系统——著名的哈格沃特学校,一共七个年级。每年,入学的新生们被一顶帽子分入四个学院,这种“学院系统”与牛津、剑桥与许多英国的私立高中都一样。可以想象到,许多哈利·波特的英国小读者们已经对这种系统非常熟悉,因为这就是他们每天经历的,我们虽非英国人,但也觉得这种系统并不在千里之外。哈利在学校里的课程包括“变形”、“咒语”、“魔法药水”、“魔法史”、和“预言”等等课程,学生们得背各种各样的咒语,还得写长长的作文,题目从论述某种药水的作用到使动物变形的原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们照例人仰马翻,叫苦不迭……    
    所有这些与书中的故事情节似乎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细节,都被作者津津有味地道来。在作者乔安·罗琳的笔下,魔法并不是像中国读者眼中那样的神秘莫测的事物,不可控制的力量,而是就像生活中所有其他东西一样,是习以为常的,是可以学而知之的,就像物理、化学、生物和任何其他科学一样,被有规则、有目的地、安全地使用。在哈利的世界里,我们处处找得到自己世界的影子,处处找得到各种令人捧腹或是会心一笑的折射现实生活的例子,从小报上捕风捉影的大幅标题到学校里各科目老师之间的矛盾。    
    哈利的世界中也有打乱秩序的力量,那就是邪恶的沃尔德莫特大王。可就是邪恶的力量也有自己的习俗与秩序——该大王的侍从们都叫“死亡吞噬者”,他们每人在手臂上都有一个印迹,在大王召唤他们的时候,这个印迹会发红发热。他们运用三句被“魔法部”定为非法的咒语,一句可以控制人的思想意志,一句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最后一句让人马上死亡……瞧瞧,就连邪恶的力量到头来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尽管它的力量可怕,但却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