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祖训-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恢复,俊儿去拜宗祠,冲撞了祖先就不好了,老太君,你看…”
    梦溪平静地看着她的这位恶婆婆,她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划清自己和她儿子的界线。
    老太君摇摇头,又点点头,又摇摇头,沉思了半晌,终于抬头说道:
    “就依媳妇的意思,过晌儿找个人教教溪儿拜宗祠的规距,让她一个人去吧。”
    “媳妇这就去安排,老太君没有别的事情,媳妇就先告退了。”
    “你去吧,溪儿在这陪着聊会儿天就好。”
    大太太听老太君这么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脸的春风,起身朝老太君一福,告了安,走了出去。
    “溪儿早上做的鸡用了什么料,吃着味道很好,可就想不出是放了什么。”
    老太君见大太太走了,便和梦溪聊了起来。
    “是放了黄精,孙媳在娘家时听母亲说黄精有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的功效,想着正好适合二爷服用,就做了,早上的粥也是用黄精做的。”
    “难为溪儿有这样的心事,前些天,出府回来晚了,被禁足三天,溪儿不会怪俊儿吧?”
    “老太君想多了,这也是二爷为孙媳好,怕孙媳刚入府不懂规距,以后在府里行走犯下大错,孙媳明白二爷的苦心,怎么会怨二爷?”明白才怪!梦溪又在心里加了一句。
    “溪儿能这样想最好,常言道,这夫妻吵架,床头吵完床尾合,年轻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俊儿年轻鲁莽些,你多让着点,这做夫妻啊,凡事都要往好处想,不要生分了,记了仇就不好了。”
    你孙子比我年龄大多了,怎么不叫他让着我!梦溪腹排着。
    “孙媳明白,谢老太君提点,老太君肩不舒服?孙媳给您揉揉?”
    “好,好,还是溪儿贴心,揉得也舒服。”老太君高兴地眯起了眼。
    “溪儿前个儿说的笑话很好,再说个来听听。”
    老太君被按得舒服了,想起她的笑话,于是说道:
    梦溪想了一会,开口说道:
    从前啊,有个人赶着一辆毛驴车要过桥。桥头的拱门不够高,毛驴车过不去,就从车上拿起铆头,开始敲打拱顶的石块,但石块太硬,费了半天劲,也没敲掉。
    有人路过见了就说:“世上竟有这样的傻瓜!你把拱门底下的土刨去一层岂不省事?”
    赶车人不服气:“你才是傻瓜哩!又不是因为驴腿太长了过不去,而是驴耳朵太长了嘛。”
    然后转头冲毛驴说:“都是你这该死的毛驴耳朵惹的祸!”
    “二奶奶真是个伶俐人,难怪您这两天不在,老太君就一直念道着。”
    侍画侍书在一旁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够了,侍画机灵地说道。
    “可不是,溪儿不仅嘴巧,这手更巧,这一揉,老身觉得浑身舒坦。”老太君也附和着。
    “孙媳也只是看了一些闲书,随便说说,老太君喜欢,以后孙媳常来给您解闷就是。”
    见老太君渐渐地睡着了,侍书拿了毯子轻轻给老太君盖上,朝二奶奶点点头,示意她先回去,梦溪慑手慑脚地走了出去。
    梦溪和知秋回到萧湘院的时候,姨娘们早已过来请安了,扶着知秋进入大厅,转过屏风,见二爷今天破例没有去书房,正坐在厅里和几个姨娘聊天,四位姨娘和红玉破天慌地的也坐着,一家人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梦溪一时竟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想转身出去,犹豫了一下,缓缓地走了进来,四位姨娘和红玉见二奶奶进来,忙起身过来施礼请安,梦溪抬手示意姨娘们起身,又缓步上前给萧俊请安:
    “二爷安。”
    “起来吧,奶奶今天身体可好。”
    “老太君今儿精气神很足,还说让二爷只在院里好好将养,想吃什么,直接派人去要就是。”
    靠,要真孝顺,自己去看啊,在这里装什么?
    梦溪边说边直起身子,在二爷身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四位姨娘见二奶奶在,也没敢再坐,都立在了两边,二爷见了,脸上微微有些不悦,咳了一声,坐在那装哑巴。
    梦溪将这些尽收眼底,只做不见,接过红珠递过的茶,轻轻呷了一口,放下茶杯,淡淡地问:
    “刚刚见姨娘聊得欢,说些什么呢?”
    “这不,正想说呢,二奶奶就进来了,玉院已经收拾好了,二奶奶用不用去瞧瞧,还缺什么,给补齐了,看看红玉什么时候搬过去?”
    大王姨娘看了二爷一眼,上前说道。
    张姨娘和李姨娘也看向二爷,萧俊听了这话一愣,放下手里的茶杯,看着梦溪。
    
    第六十四章 孙嬷嬷
    大姨娘听二奶奶问起她们刚刚在谈些什么。灵光一闪,不如趁机把玉园的事透给二爷,没准二爷就将这事给搅黄了,于是顺势说起玉园的事情。张姨娘和李姨娘听了这话,也转眼看向二爷,萧俊听了这话一愣,放下手里的茶,看向梦溪。
    梦溪见二爷看她,才想起这事还一直没和他说过,于是解释说:
    “王姨娘不说,婢妾倒把这事给忘了,前些天二爷不在,婢妾和几个姨娘商量着菊园西边的那处园子风景雅至,想着收拾了,让红玉搬过去,因一时想起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话,恰巧红玉名中也有个”玉“字,婢妾便自做主张将那园子起了”玉院“这个名字,二爷看这名字好不好,如果二爷觉得不好,重新再起一个就是。”
    李姨娘心里暗骂,哪和我们商量了,分明是她一个人的主张!谁说这名字不好了,是说这园子红玉住着不合规距,她怎么就转到改名上了?
    抬脚想上前,憋见二奶奶淡定如水的目光,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心中一颤,这个二奶奶,可不是个省油的灯,看她那表情,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别是有什么后招等着她,这里又不是只有她一个姨娘,凭什么她来做出头鸟?犹豫了半天,又放下了那只抬起的脚。
    萧俊听了这话,不过一个通房丫鬟,哪有这规距?张口就想回绝了这事,可抬眼看到身边的红玉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不觉心软了,罢了,不过一处园子而已,萧府又不差,话到嘴边硬是改口说道:
    “先这么着吧。”
    几个姨娘见二爷就这么应了,暗自咬牙,梦溪听了,暗自松了口气,抬头对大王姨娘说:
    “我就不用过去看了,让红玉抽空过去看看,还缺什么,有什么不合适的,找人改了,过了半月之期,红玉就搬过去吧。”
    萧俊听了这话,若有所思地看向梦溪。
    “二奶奶,眼见入夏了,您看今年的夏装怎么个做法?”
    大王姨娘毕竟心机深沉,见二爷应了,觉得不好在这事上继续纠缠,便说起了日常家务。
    “往年府里的定例是怎么个做法?”
    “往年府里的定例是二爷四套,姨娘二套,丫鬟们每人一套,只是大丫鬟用的料子要好些,我们院里除了府里的定例,每个姨娘也有两套,丫鬟们人各一套,除了这些,二爷平日里喜欢,也有个别赏的。”
    “就按这定例做就是,找一日打发个裁缝来量了尺寸,一起做了吧。”
    “那奶奶的定例?”
    梦溪看了看二爷,见他没有说话的意思,于是开口说:
    “就比照着大奶奶的做吧。”
    大姨娘一愣,心道:大爷常年不在平阳,我怎么知道他院子里是什么定例?又不敢说不知道,不知道不会去问吗?二奶奶有现成的话等着她,想到这不觉有些气苦。
    “那缝衣店我们用哪家?”
    靠,这事也问,我怎么知道?梦溪是真头疼这些家务事,想了想,淡淡地说道:
    “就用往年的吧,那些厚重的穿不到的春衣,该收的都洗净了,好好熏熏,仔细收好了,小心招了虫子。”
    “是,婢妾这就去安排。”
    正说着话,丫鬟倩儿进来报:
    “回二爷,二奶奶,大太太派教习规距的孙嬷嬷来了,说是教二奶奶学规矩。”
    厅里众人听了这话都一愣,几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二奶奶,有兴灾乐祸的,有不解的,怎么好好的,大太太派人来教规矩?
    “请进来吧。”
    梦溪见二爷用询问的眼光看着她,便轻轻地解释说:
    “这不,刚刚说了一堆,婢妾还没来得及和二爷说这事呢,早上在寿禧堂时,老太君和大太太商量,二爷的身体尚未恢复,就不要一起去拜宗祠了,这才找人来教婢妾拜宗祠的规矩。”
    萧俊心头一惊,凝视着眼前的梦溪,只见她说得云淡风清,就象说今天天气很好一样,难道她不知他现在已经好了,却不陪她拜宗祠,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