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神(1088-结尾)-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真正的好茶,而且取山泉水烹制而成,入口绵软悠长,回味无穷。”

    夏想听出了关远曲的言外之意,借对茶水的肯定,对他刚才的发言,也表示了肯定之意。虽说关远曲一直从事党务工作,但秦唐作为燕省排名第一第二的经济大市,离京城又近在咫尺,关远曲有所关注也很正常。

    再加上梅升平是燕省省委副书记,关远曲刚才的肯定,应该不是虚套,而是切实的认可。

    梅升平也品了一口茶:“算起来我喝茶也有几十年了,好茶坏茶能喝得出来,但极品茶和好茶之间的区别,还是说不准。品茶,也要看悟性,哈哈,我的味觉不行,当不了品茶高手了。”

    “升平你连酒都品不好,还品茶?真正会品茶的都是雅士,不能喝酒,喝酒会伤了味觉。”关远曲似乎对茶道的话题也很兴趣。

    “算了,不让我喝酒?我宁肯不喝茶。我自己管了自己几十年,就是戒不了酒。”梅升平自嘲地一笑,“曾因醉酒鞭名马……喝酒误事,但就是改不了。”

    梅升平和关远曲都不说正事,夏想也不开口相问,这点耐心他还有的。耐心,是人在官场第一守则,也是最基本的素养之一。

    先聊茶,后来聊到了历史,又说到了春秋战国以及中国的封建王朝,夏想不多发表看法,只是附和几句,因为历史全因各人的政治立场不同而角度不同,夏想不了解关远曲,才不会乱说话。

    然后就说到了唐朝。

    关远曲似乎大有感慨地说道:“中国的士族制度从南北朝时兴起,到唐朝还依然鼎盛,经过五代十国之后,逐渐没落,到了宋朝,就趋向消失了。延续了整整七百多年,仔细研究的话,士族制度其实对中国历史的推进,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士族制度最严格的魏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他一生的成就,有失公正,也会让社会失去基本的前进力。出身贫寒之家的寒门士子,不管如何努力也无法晋身到上流社会,也谋取不了一官半职,就会形成阶层的对立。长此以往,必将引发冲突。

    由此,魏晋之时,中国国力极弱。

    而在唐朝,虽然有士族门阀,但却延续了隋朝起始的科举制度,让寒门士子有了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上进心,因此才开创了盛唐盛世。

    现在实行的高考制度,其实和以往的科举制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现在经过教育产业化的推波助澜,再有家族势力的崛起,权贵资本主义阶层的形成,通过高考改变贫穷改变一生命运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此,社会也趋向于正在形成权贵资本主义和平民阶层的对立。

    归根到底,其实和魏晋时期的士族和寒门之间的对立,并无二样。

    夏想明白了,关远曲是拿士族来暗喻现今的家族势力,来试探他的政治立场。

    “其实有人得出结论是说,唐朝的兴盛,是因为在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同时,又采取了对士族既拉拢又压制的政策,拉拢,是给天下的读书人树立榜样,让所有的读书人都可以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可以晋身到士族的行列。压制,就是控制士族势力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免威胁到天下安定。”夏想也是借古喻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立场。

    关远曲听了,喝了一口茶,然后微微眯起了眼睛,似乎是在品茶,又似乎是在回味刚才夏想的话,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缓缓睁开眼睛:“好茶,味道纯正,有中和之气。”又一停顿,他又饶有兴趣地看了夏想一眼,“夏想,今天我和才洋说话,正好说到了你,你和才洋也熟悉?”

    梅升平在一旁古怪地笑,夏想就明白,关远曲还不太清楚他和吴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就装糊涂:“有幸认识吴部长。”

    关远曲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问,就一笑置之,梅升平却半真半假地说了一句:“夏想何止认识吴部长,关系还很密切。”

    关远曲微微流露出疑惑之色,梅升平却又跳跃性地转移了话题:“夏想,今天有两件事情要告诉你。第一就是秦唐市委宣传部长的人选初步拟定了三个人,估计你也知道了,是傅晓斌、吴记根和安朋友。第二件事情就是燕省省委的班子会有幅度不小的调整。”

    梅升平说话的时候,一点也没避讳关远曲,由此可见他和关远曲之间的关系已经密切到了一定程度,同时也说明,关远曲和梅升平之间有默契。

    梅升平怎么说,夏想怎么听,在一位省委副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委员面前,还真没有他说话的份儿。

    “第一件事情你不用管,你也管不着。”梅升平说话很直接,好在夏想完全可以接受,“第二件事情就需要你出面跑跑,因为事关你的切身利益。”

    关远曲接了一句:“政治局刚召开会议研究了秦唐市委书记高配省委常委的事宜……”

    PS:一直码字到现在,总算又码完一章,即刻奉送给兄弟们过目零点更新,辛苦自不用说,期望多点票票支持,推荐票,全部需要。月票,更是需要。昨天没能给兄弟们五更,今天继续四更,不信连续三五天四更,还不够心诚,还打不动兄弟们的投票之心

    第1153章 一念之间,事关长远

    第1153章 一念之间,事关长远

    关远曲声音不大,却如一声响雷在夏想耳边响过,虽然他早就期待能在秦唐坐地升迁,高配常委,一步迈入副省级,但至少也是一两年后的事情,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完全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他惊呆当场

    不过冷静一下来又一想,关远曲刚才所说只是开会研究,还没有正式结果出来,现在还在初步研究阶段,是否可行还在两可之间。

    果然,关远曲看了梅升平一眼,起身说道:“升平,你和夏想继续品茶,我有点事情出去一下。”

    夏想明白了,关远曲是要避嫌,因为政治局会议不便对外透露,他是留出空间让梅升平说话。

    关远曲一出房间,梅升平就摆出一副放松的姿态,想笑,却没笑出来:“远曲行事比我周正,所以他比我步子迈得大。”感慨了一句,才又说道,“政治局研究了燕省省委的班子调整的初步方案,其中有一个方案是鉴于秦唐占燕省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又是处于高速建设首钢的关键时期,可以考虑市委书记高配常委,但方案没有获得通过,被暂时搁置了,因为反对的意见太多。”

    有反对的声音,夏想完全可以理解,单是他的年龄问题就足以让许多支持的声音闭口。32岁的副省级,放眼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例,就连号称国内官场升迁第一人的古秋实,晋身副省时也是34岁。

    32岁就高配常委晋升为副省,夏想还没有昏了头,也没有迫切到如此程度,有时,在某个阶段多历练几年,未必不是好事。

    “估计你猜不到,吴才洋也是反对的意见。”梅升平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也不知道吴部长出于什么考虑,别人他反对也就算了,但高配常委的人是你,他也提出强烈的质疑,就让人琢磨不透了。”

    其实不难理解吴才洋的反对声音,就以夏想的推测,他高配常委在政治局通过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在他现在既和平民势力关系不太密切,又和家族势力关系若即若离的情形之下,不止吴才洋会开口反对,总理恐怕也不会赞成。

    夏想不说话,只等梅升平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现在不管说什么,都意义不大。

    “总理和总书记没有表态……”梅升平的目光有意在夏想的脸上停留了几秒钟,又说,“蒋雪松倒是持赞成的意见,还有军委副主席林华重也表态支持。”

    蒋雪松是京城市委书记,对夏想一向有好感,而且因为和曹永国多年共事的原因,对他也颇为欣赏,蒋书记开口赞成,是送顺水人情。

    军委副主席林华重,夏想并不认识,但不用猜也知道,是老古的人情。没想到,老古的影响力还真是惊人。夏想也很庆幸和老古成为忘年交,从厅级到副省,缺少军方的支持,很难跨越关键的一步。即使勉强入了门,军方不支持,也很难站稳脚跟。

    “但反对的声音还是一面倒……”梅升平微微停顿了片刻,见夏想已经由最初的吃惊恢复了平静,也是暗暗佩服夏想的控制情绪的能力,任谁在面临正厅到副省的升迁时,都会提心吊胆,毕竟是太关键的一步了,他又说,“不过关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