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钗黛-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玉看着她道:“我想起一些事,所以想问问——我姐姐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
    宝钗道:“约有三四年罢,我也记不大住。”
    宝玉蹙眉道:“我总觉得宝姐姐话只说了一半——姐姐她是怎么死的?”
    宝钗也蹙了眉头,与黛玉对视一眼,道:“宫中说是病故。”
    宝玉追问道:“是什么病?”
    宝钗笑道:“你这人好啰嗦,不过是个梦而已,我怎么能记得这么清楚?”
    宝玉便自己思索一回,道:“宝姐姐不觉得怪么?”
    宝钗道:“怪什么?”
    宝玉道:“这时候我姐姐身子还如此康健,不上三四年,忽然就病故了,宝姐姐难道就不觉得反常?”
    宝钗道:“人这一辈子谁说得准呢?若不是梦中,谁又想得到像你这样的富贵公子竟会出家呢?”
    宝玉面色沉肃,正色道:“宝姐姐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只想知道,我姐姐在宝姐姐的梦里到底是怎么死的,她的死,与我们家有没有干系?”
    宝钗听见宝玉问这话,倒越发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沉吟半晌,道:“有传言说是小产,有传言说是奸人所害,也有传闻说是…圣上赐死。”
    宝玉眉心一跳,道:“我姐姐过身没多久,我家就被抄了?”
    宝钗点了点头。
    宝玉盯着她,一字一句地道:“以什么礼葬的?”
    宝钗道:“妃礼。”
    “妃礼…”宝玉喃喃念了一句,道:“我明白了…”一揖到底,径自离去了。

☆、第78章

宝钗与黛玉面面相觑,半晌黛玉开口道:“倒看不出来,他竟有这等心。”
    宝钗道:“你别总小看了他,他本天性聪敏,又有我们这么提点,想明白这些,都是迟早的事。”
    黛玉道:“我又没说他怎样。”
    宝钗笑着捏一捏她的脸道:“你没说他怎样,你的脸可都说了。”
    黛玉任她捏了一回,忽然歪着头道:“宝姐姐,大姐姐封的…是贤德妃。”
    宝钗道:“是啊,怎么了?”
    黛玉道:“不但是贤德妃,而且是以女史至于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我观大姐姐品行,倒也对得上‘贤德’二字。”
    宝钗有些明悟:“你是说…有些人,对不上?”
    黛玉点头道:“‘贤德’二字,乃是美号,非有德者不能居之。大姐姐倒是配得上这个号,旁的人么…”
    宝钗重新皱起眉头,道:“放印子钱、逼迫人命、夺人家产、淫辱母婢致死、表赠戏子、丧期宣淫、父子聚麇、淫辱儿媳…这些事,都不是‘贤德’之事。”
    黛玉道:“正是,倘若是别家也就罢了,是‘贤德’妃之家,呵!”
    宝钗道:“也未必就到抄家的地步。”
    黛玉冷笑道:“若是有人故意要参告呢?”
    宝钗挑眉道:“你说的是哪家?”
    黛玉道:“姐姐说过,宝玉那一回挨打,为的是拐了忠顺王府的一个戏子?”
    宝钗道:“有那件事,还有金钏儿之事一起。”
    黛玉笑道:“姐姐在贾府这么久,王公贵胄的家眷听了不少,可曾听过忠顺亲王的名头?”
    宝钗道:“从未听过。”
    黛玉道:“这样显赫的一位王爷,与贾府里一点往来都没有,姐姐不觉得奇怪么?”
    宝钗明白她的意思了:“你是说,忠顺亲王与贾府不睦,又因为那事生了嫌隙,所以…特地搜罗了证据来告他家?”
    黛玉点点头,道:“无论大姐姐是怎么死的,她最后都是以妃礼葬的,她死之后,贾府的罪过只会被人揭发,不会有人替他们隐瞒,然而这么多罪过,也没处死一人,至多不过是抄家流放之罪,贾兰还东山再起、飞黄腾达,恐怕圣上心里,对大姐姐还是有几分眷恋的。”
    宝钗觉得在理,便一颔首算是附和。
    黛玉又道:“圣上若对大姐姐有几分眷恋,那么那些奸人所害、圣上赐死的说法,大约都做不得准了。若说妇人急症,最常见的,就是…难产。若是大姐姐怀了身孕,正是大喜之时,这时候忠顺亲王参劾娘家一本,罗列这许多罪名,还桩桩件件都是不贤不德之事,大姐姐会怎样?”
    宝钗道:“大姐姐那样贞静和顺的性子,怕只会把心事都咽在肚里罢。”
    黛玉向她投去赞许的一瞥,继续道:“今上最重忠孝,姐姐这样的人品,只因哥哥品行不好,就落了选,大姐姐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因圣上器重德行便封了妃,甚而封号也以‘贤德’为名…然而若是这样的一位妃子家里却冒出这么多不德不法之事,一贯以仁德自诩的圣上必然迁怒贾家。而大姐姐大喜之时又逢大惊,她又是有事憋在心里的性子,万一心思过重、难产而亡,圣上必然大怒,圣上大怒,那么其后之事也大略可知了。”
    宝钗默然无语。
    两人相对看了半晌,宝钗才叹道:“我们再怎样想,也都只是凭空揣测。”
    黛玉道:“哪怕我猜的不准,前一世贾府不是因此而败的,这一世只要有人按我方才说的参劾一本,只怕贾府一样的也保不住。”
    宝钗摇头道:“好赖宝玉是没出去惹祸了,大房与宁府毕竟是远了一层,他们惹下的祸事,只怕还牵连不到大姐姐多少。”
    黛玉道:“或许罢,然而大姐姐就算不难产,只怕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宝钗明白她的意思——自古宫闱便是是非之地,元春身在那见不得人的地方,没有圣眷固然要受人磋磨,圣眷过浓只怕也是祸事,万一她还生了个儿子,那就更不知是祸是福了。然而事已至此,她二人也别无他法,只能暗暗地拿定主意,要挑唆着贾府尽快分家罢了。
    二人初初定计之时,宝钗一则只觉贾母还在,还有几年时光,二则她虽与黛玉明说一切,心内到底是不想让黛玉卷入太深,然而近日心结既解,又经黛玉揭破,惊觉破家之根竟埋得如此之早,倒觉紧促起来,当下和黛玉商议一番,先只说自己在家里寂寞,迫得薛姨妈去同贾母婉转一说,叫宝钗先又住回贾府。
    正巧元春回宫之后,降下旨意,说不要白费了这样一个好园子,还是叫姊妹们住进去的好,贾母当即叫几个姑娘都搬了进去,她本还想叫宝玉搬进去,谁知宝玉说是自己大了,规矩该立起来,不但不肯进园子,竟还自己求贾政要搬到外院去了。
    贾政见儿子出息,如何不肯?一面设法回绝贾母,立着宝玉住到了前院。
    此时省亲别墅既不及上一世奢华,院落也不似从前那般多,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各一个院子,李纨带贾兰一个院子,黛玉一个院子,宝钗再一个院子,便正好住满。贾母见地方不够,儿子、孙子的意思又坚决,便也不强求,只叫孙女儿辈住着罢了。
    当下定在二月十二日搬进园子,诸人除了原本乳母之外,每一处又添了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连她们原本随身伺候之人,加起来计有百人之多,宝钗、黛玉见这般铺张靡费,只是摇头而已。
    她两个既打定主意想叫贾府快点分家,连日里只是四处走动。这府里因宝玉二月里要参加童子试,上上下下的都只是小心谨慎,婆子丫鬟经过前院,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厨房上有了什么好东西,倒不先尽着贾母,而先尽着宝玉了。便是贾政也颇收敛了平日的正经脸色,多番抚慰,唯恐催得宝玉太紧,反倒不妙。
    贾环见宝玉得势如此,越发没意思,仗着年纪小还可进出内宅,镇日里就往他姐姐那里钻,一会讨些钱花,一会要个针线,唧唧歪歪,叨扰不了。探春起先因怜惜幼弟,倒不大计较,后来见越发不像了,就撵他出去,又回了王夫人,嘱咐园里的婆子,不许叫他进来。
    贾环被亲姐姐给了个没脸,回到赵姨娘那里大哭大闹,打滚撒泼,把个赵姨娘气得怒发冲冠,一头就向园子里来,钻到探春房中就骂道:“我竟不知我一世精明,怎么竟生了你这么个糊涂东西!自己嫡亲的弟弟,不过要点子小东西,你就装模作势、喊打喊杀的,那一头别人生的隔房兄弟,你倒上赶着贴上去,巴巴儿地给钱给东西,拿着热脸只管贴人家的冷,真是还没有长出羽毛,就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只捡着高枝儿飞去了!”
    探春正和迎春下棋,忽然见来了这么一出,怔了一怔,强笑道:“姨娘说的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呢?”又叫侍书道:“没脸色的东西,怎么姨娘来了也不知招呼一下?快去看座,看茶!”
    侍书就上来扯赵姨娘道:“姨娘先去喝茶罢。”却被赵姨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