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黛玉凶猛-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即可。”
    黛玉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双眼闪着小星星,崇拜地看着彭世兴。
    彭世兴接收到黛玉的眼神,与之对视了一眼,一老一小都满意的笑了。
    一边的林玄玉:“。。。。。。”
    于是今天,林黛玉在遭遇到了完全不会的试题时,难得认真上课又认真做了笔记的黛玉,立刻想起了彭世兴友情赞助的方法。
    然而由于原试题实在拗口,黛玉甚至都没太看得明白试题原本的意思,不同语言重新复述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她便干脆跳过了组织语言这一步骤,直接将题目抄了多遍,最后以“最后”这两个朴实无华的字特地提醒阅卷人此乃结尾,如此完美地完成了一份一丝留白也无的答题卷。
    黛玉:。。。。。。应,应该差不多吧?
    贾元春看了黛玉的答卷,立刻明白了皇后娘娘为何失态,有那么瞬间,她甚至怀疑黛玉乃是故意为之,毕竟她幼时是与贾敏这位姑姑相处过的,实在无法相信,身为敏姑姑的女儿,黛玉的真实水平会如此,加上她那手漂亮的字迹,莫非,是在故意藏拙,激怒皇后不成?只是黛玉如此为之,又有何企图呢?
    不说贾元春在这里脑补了些什么,一路将林黛玉这个傻白甜脑补成了心机婊。皇后娘娘却是下定了决心,她才不管你是傻白甜还是心机婊呢,不论如何,娘娘表示,她对着这个皇帝内定的安柔公主伴读非常不满意。
    说到安柔公主,那当真是皇后娘娘的命根子,其重要程度可以想想贾宝玉之于贾母,应该说,比之还要更重要些,因为,皇后虽然贤惠大方,是宫内外交口称赞的贤后,但她却有一个致命的落点——没有儿子。
    曾经皇后是有一个儿子的,自小聪慧,偏偏却在五岁时去了,皇后为此丢了半条命,之后多年,皇后再未怀上龙子,身边只有一个亲生的安柔,随着年纪渐大,皇后也就死了心。由此,安柔公主成了皇后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看得犹如眼珠子般,也因太过爱护,事事周到,安柔公主在皇宫这个染缸里,却养得天真而腼腆,像只小白兔一样特别容易害羞,是位难得温柔和善的公主。
    为了这个女儿,一向以皇帝马首是瞻的皇后难得拂逆皇帝的意思。在这天晚上皇帝来景仁宫时,皇后先细心周到地服侍了皇帝,等到更衣用膳完毕,两人对坐着说些话时,皇后委婉着把黛玉的表现提了,又斟酌着道:“皇上是做大事的,臣妾一个后宫妇人也不懂,只能尽力打理好后宫,为皇上分忧。按理说,皇上难得有事儿叫臣妾做,臣妾实在不该推辞的,但安柔那性子皇上也是知道的,这位林姑娘实在是不合适啊。”
    皇帝听完皇后的担忧,却不以为然地笑笑:“阿嫣你就是想得太多,这位林姑娘朕是知道的,没什么心机,为人又活泼,和安柔待在一起正好,说不得也能让安柔开朗些,至于文采,安柔自有师傅教着,林姑娘有没有文采又有什么大碍。”
    对于林黛玉,皇帝早从彭世兴那儿听说了,就是个活泼好动,不怎么通文墨的傻姑娘,也没什么心机,让她进宫,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又不真的指望她起到什么规劝公主的作用,安柔也不缺这么一个伴读,再说,不过一个小姑娘罢了,能翻起什么浪来。显然,由于那些亲身经历过的死士都永远地闭上了嘴,皇帝陛下并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个能干翻几十个武艺高强死士的人间凶器,只以为是个会些武艺,身手还算可以的姑娘罢了。
    天生直男癌晚期,对女子向来轻视的皇帝陛下表示,多大点事儿啊。
    皇后还想劝说,但见皇帝低头看起书来,明显不愿多谈,此事已定的表情,还是默默闭上了嘴,她与皇帝成亲多年,深知他的脾气,看着温和有礼,实际一旦做了决定,便不容他人再对此有所质疑。
    因此第二日,宫中的太监来宣布入选公主伴读名单时,众闺秀意外地听到了黛玉的名字,更加意外的是,林黛玉被指给了皇宫中目前唯一的嫡出公主,安柔公主做伴读。
    众人:“。。。。。。”喂,是不是有黑幕啊!
    薛宝钗原本和其她人想得一样,觉得黛玉恐怕不会被留下,没想到她却和自己一起被指给了安柔公主,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她们二人相熟,而不必去和另一个脾性不可预料的姑娘相处了
    。
    待太监念完旨意,不管心中如何思绪万千,众闺秀忙叩首谢恩:“谢皇后娘娘恩典,皇后娘娘圣安。”
    恭敬地接下旨意,众人起身后,一些姑娘依旧是白身,另一些却已经是有品级的女官了,宝钗被封为七品赞善,黛玉则被封为六品才人,共同侍奉安柔公主。
    被淘汰的自是心中愤闷难过,成功入选伴读的则欣喜万分,只是碍于身在皇宫,且如今身份不同,倒不好失了仪态,只勉强按捺着喜悦之情,尽量显得端庄稳重。宝钗同样非常高兴,对于比黛玉低了一品,宝钗倒是不怎么在意,毕竟出身摆在那里,如此也不奇怪。
    只是无论是被选中的,还是被淘汰,就此收拾包裹回家的闺秀们,都对林黛玉入选一事很是心情微妙。莫非她的文选成绩特别好,或是,其实宫中贵人喜欢这样的(大雾)?
    好几个要被遣送出宫的姑娘忍不住神色诡异地打量黛玉,回头又看看自己纤弱纤细的小身板,若是宫中喜欢这样的,自己,要不要也去试着练练武艺?要知道,宫中贵人的喜好向来指引着京城流行的风向,即使不入宫做伴读,但能得贵人青眼总是好的,在京城圈子里混的姑娘,可没有想要被人嘲笑落伍的。
    皇后娘娘大约还不知道,黛玉入选一事,在宫外还引起了一股小小的潮流,这便是后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好厉害,几乎都猜出来了。。。
    作者学得是文科,由于不好好复习,常常有题目答不出来,于是每次答不出来的时候,就开始瞎编,编不出来的时候就把题干组织组织,用不同的语言重复废话好几遍,最后来个大总结,竟然一路木有挂科(喂!)
    咳,好孩子不要学
    查来查去查不到才人赞善是几品,哪个大些,于是就那么定了
    下章小胖子和黛玉就要见面啦

  ☆、第37章

话说在黛玉宝钗忙着进宫之时,朝堂上却同样发生了一件大事,许久不上朝的太上皇突然召开了大朝会,并且在朝会上宣布,他找到了皇孙徒怀慎——曾经的废太子之子,如今皇孙已在皇宫,祖孙相认。太上皇在抛下了这么个惊雷,震倒众大臣后尤觉不够,又当场提出要重查当年义忠亲王谋反和魇镇一案,言语中似有为废太子翻案之意。
    一时朝堂上鸦雀无声,一些朝臣不由偷偷去瞄皇帝的脸色,却见皇帝始终脸色如常,仿佛对此事早有预料,直到太上皇说起要重查义忠亲王谋反魇镇一案时,才微微变了脸色,皇帝看了看似乎陷入回忆神情颇为激动的太上皇,虽未言语,脸色沉了下来。
    发现两位陛下的不同表现,一些朝臣不由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坚决不做出头鸟,不参合此事。
    有人不愿出头,自然有人想要借机表现,凭此上位。早已投靠了皇帝,却始终不得重用的礼部侍郎李轩奇便觉得,为君分忧的时候到了。
    李轩奇弹弹衣袖,出列,躬身行礼,说道:“启禀上皇,微臣以为此事不妥,当年义忠亲王一案证据确凿,不论是谋反,抑或是魇镇,人证物证俱全,真相如何,早已有定论,并无重新查验的必要。至于皇孙,恕微臣直言,当年皇孙明明已经随义忠亲王妃一起。。。。。。如今又突然冒出个皇孙,事过多年,太过蹊跷,实在难分真假,还请上皇慎重啊。”
    原还处于激动中的太上皇怒极反笑:“照李卿家所言,朕是个连自己孙儿也认不出来的老糊涂了?”
    太上皇虽未发怒,甚至面上带笑,但是个人就能听出他话中包含的怒火,听到太上皇的话,李轩奇冷汗都下来了,他是想讨好皇帝,却绝不敢说太上皇是个老糊涂,立刻扑通的一声跪了下来,额头抵在地上,连连否认:“微臣不敢,微臣不敢啊,微臣绝无此意!微臣实在是出于一片拳拳忠诚之心,不愿上皇被小人蒙蔽,这才出言上谏啊。”
    太上皇见他如此,冷哼一声,却并未叫起,只冷冷看了皇帝一眼:“莫非皇帝也是如此以为?”
    皇帝心中暗骂李轩奇这个蠢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谁让他蹿出来乱说话了?徒怀慎虽然碍眼,如今却不是最紧要的,倘若重查废太子一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