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黛玉凶猛-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做了最终决定,太上皇也没发对,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可不是好差事,若是谈不好,说不得就要担上千古骂名。
    其中几个主战派的官员,不怀好意地推荐了几名主和派大臣,尤其是这两天蹦跶得颇欢的那几位。
    “几位大人既然主张和谈,且说得头头是道,想必心中早有沟壑,必能对着鞑靼人慷慨陈词,替我大秦谋得最大利益。”心里则暗戳戳地希望别谈拢,最好再打上一场,若能将鞑靼人打败,也能彻底解决这一隐患。
    主和派中,有人是心怀大秦,真的愿意走这一趟,促成这场和谈,不愿再添伤亡。但也有人心中忐忑。
    孙长清这两天拉了主战派的一推仇恨,自然也在推荐名单上,一听别人推荐自己,心中不由有些后悔这两天太过高调,但也因他太高调,倒不好当面推脱。只是,他如何愿意去和那些不开化的蛮夷打交道,想到鞑靼人茹毛饮血,毫不讲礼仪,孙长清满心忐忑,暗暗祈祷皇帝莫要点他。
    可惜孙长清的许愿皇帝没能听见,皇帝钦点了内阁,兵部,礼部等几部中的一些官员,组成和谈使团,前往边境与驻军都统汇合,孙长清恰巧在内,林如海也被点为了副使,一同前往。
    使团即刻出发,在边境与鞑靼人好一番唇枪舌剑,而京城里,上到皇帝,下到臣子勋贵乃至平民百姓,都一时陷入焦灼,将注意力都放在了离开的使团上。有些百姓虽不甚明白朝政,却也知道鞑靼人入侵之事的严重性,京城气氛空前紧张起来,使团不断传来各种消息,从商讨大秦鞑靼的边界,到战争赔偿,甚至之后每年的贸易往来。。。。。。
    这些日子,徒怀慎上朝上得颇气闷。鞑靼人信口开河,初时所提条件过份不已,而这些日子的过去,大秦这边讨价还价,据理力争,一项项地争辩,林如海口舌颇为犀利,将鞑靼人的很多要求挡了回去,条款一改再改,和谈拉锯到如今,徒怀慎瞧着皇帝脸色,恐怕对最新传来的一份条约,有些松动了。
    然而想想最新的条约,徒怀慎还是觉得有些憋屈,不只是他,朝廷上好些官员也不甚满意,甚至再一次有人起头,要求与鞑靼人再此开战。
    边境上,林如海也颇为无奈,若是可以,他们自然是想将大秦完完整整地拿回来,更不愿出一分一毫,但鞑靼人极为难缠,尤其是那位廖先生。
    想到此人,林如海眼神一暗,不止是他,大秦这边的官员一提及此人都没什么好脸色,作为一名大秦人,却背叛大秦,帮助鞑靼人入侵故土,且看上去,此人在鞑靼地位颇高,林如海怀疑,鞑靼人当初突然变化用兵之道,也与此人有关。不止如此,鞑靼人的武器来源更值得深思,其中必定有人暗中襄助。
    林如海和其他使臣还在与鞑靼人继续纠缠,艰难地谈判,使团却在此时接到了皇帝传来的旨意,看完皇帝的旨意,使团众人一时沉默,各怀心思。
    孙长清看了众人一眼,率先道:“既然陛下已下决心,那便如此罢。”心中却是松了口气,他早就想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和谈的最终条约终于拿到了皇帝面前,除此之外,鞑靼人还提出了一项请求,鞑靼大首领阿济格请求尚公主,且请求尚的还是大秦的嫡出公主,阿济格为此保证,愿意以正妻之礼迎娶大秦的安柔公主,自此之后,鞑靼与大秦永结秦晋之好,守望互助,永保太平。
    原本对和谈,便有诸多人不满,鞑靼人此条件一出,立时有人反对,“陛下,安柔公主乃是我大秦嫡出公主,尊贵无比,如何能嫁到鞑靼那种地方去,这简直是在羞辱大秦!”
    也有人不同意此观点的:“请求公主下嫁如何就是羞辱了?和亲古来有之,当年大唐的文成公主便和亲吐蕃,大汉的昭君也和亲匈奴,自此大唐与吐蕃,大汉与匈奴,都因着和亲而迎来了和平,若是安柔殿下能如上二位一般,使鞑靼与大秦化干戈为玉帛,守望互助,甚至生下有我大秦血统的鞑靼下一任首领,如此一来,鞑靼的下任首领即是鞑靼人也是大秦人,对大秦岂不是好事?”
    此言一出,皇帝面上虽没什么表情,但显然比刚听到和亲时缓和了不少。
    另有人道:“陛下,退一万步,即使真要和亲,历来和亲都没有对方指定哪位公主的,按着前朝的惯例,大多是皇家册封自愿出嫁的闺秀为公主,以公主名义和亲,万万没有嫡出公主下嫁的道理。”
    “此言差矣,正是因为嫡公主才更适合,安柔公主身份尊贵,有我大秦皇室血统,若是。。。。。。”
    徒怀慎听到这儿再也忍不住,安柔与黛玉私交甚笃,他也很喜欢这个妹妹,如何能让她去和亲?
    徒怀慎上前一步打断道:“安柔公主身份尊贵,才万万不合适,古来和亲,即使一时和平也不过一时罢了,诸位大人好好想想,有哪一回公主和亲后,真保了永世太平的,即使是文成和昭君,她们身死后,大唐和吐蕃,大汉和匈奴不也再次刀兵相向了?”
    “何况,更多和亲都是落败一国无可奈何之下的委曲求全,我大秦此次可没到这程度,此次鞑靼人求娶公主,甚至毫不客气地指明要嫡出公主,完全不把大秦放在眼里,若当真鞑靼人说和亲便和亲,不仅鞑靼人会觉得我大秦软弱可欺,百姓会如何看待朝廷,史书上会如何书写陛下?”
    徒怀慎深深拜下身来,“望陛下三思!望上皇三思啊!”
    这一番话下来,皇帝脸色铁青,脸色沉沉地看向他。
    退朝后,徒怀慎再次跟着太上皇去了宁寿宫,“皇祖父!”
    太上皇摆摆手,制止了他下面的话:“这事儿你不用说了,你还年轻,自然年少气胜,一点儿委屈也受不得,但有时不可只看现在,咱们得看将来,大秦更不是只有鞑靼人这一个隐患,边境上还有其他人盯着呢。一时受些委屈,然后休养生息,将来未必不能再讨回来。”
    见他还要再说,“至于安柔,”太上皇顿了顿,叹了口气,“安柔到底是皇帝的女儿,朕不好插手,她的事情就看她老子的意思吧。”
    。。。。。。
    皇后和安柔很快知晓了前朝的事儿,安柔脸色苍白,求助地看向皇后:“母后?”
    皇后脸色比安柔还要难看,但还是稳了稳心神,安慰道:“莫怕,还有母后在呢,母后绝不会让你去和亲的!你父皇,你父皇和我就你一个女儿,也不会叫你去和亲的!”
    可父皇和其他妃嫔可不止我一个女儿啊!
    安柔看着皇后难看的脸色,因用力而泛白的指间,不愿再叫她担忧,到底没再多说,点了点头,乖巧的应了。
    待皇后听说皇帝已回去休息了,安慰过女儿,便风风火火地去了乾清宫。
    安柔焦急地在景仁宫中等待。然而,乾清宫里,皇帝虽未说让安柔和亲,但皇后也并未得到皇帝的承诺,承诺绝不让安柔下嫁鞑靼,看着皇帝的神色,皇后的心倏然就凉了。
    回到宫里,见到女儿期待的眼神,皇后张了张口,一时说不出话,竟簌簌掉下泪来。
    安柔心里便是一沉,勉强笑道:“母后莫急,事情还没个定论,未必叫我去了,便是,便是真要去,女儿也是嫁给鞑靼首领做正妻,说不得我便是下一个文成公主呢?”
    闻听此言,皇后再也忍不住,一把搂住女儿:“我的儿,是母后害了你,若不是我总拖着,你何至于现在还未嫁人?便是定个亲也是好的,原想着要千挑万选,给你挑个万里无一的,谁料到如今。。。。。。”
    安柔听到这儿,心里一酸,也落下泪来,母女两人再也顾不得仪态,抱头痛哭起来。

  ☆、第85章

显然,贾环想多了,探春压根没机会和亲远嫁,人家鞑靼人直接看上了安柔公主,虽觉得有些对不住安柔公主,但想到探春不用远嫁,贾环到底松了口气。
    只是,他有些不明白,事情如何发展至此?
    事实上,原书中,太上皇已退场,当时皇帝大权在握,前往抵御鞑靼的乃是南安郡王,南安郡王战败后,为减少罪责,这才挑了探春认为义女,远嫁鞑靼。但这回南安郡王从始至终未上战场,最重要的是,书中虽没写,但那会儿,那位廖先生可没出现。
    这些贾环一无所知,自从徒怀慎前来拜访过后,他与贾琮惜春,贾敬几人花了更多的心思在火器和火药开发上,尤其一年前徒怀慎接手神机营,不管是火器方面的专业匠人还是原料,几人都得到了极大的助力,甚至,林玄玉和柳夫人也加入了进来,柳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